一種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丸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丸劑及其制 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含有膽汁、胰液等十二指腸內容物流入胃,使胃黏膜產生 炎癥、糜爛和出血等,減弱胃黏膜屏障張能,而導致的炎癥。中醫理論認為,膽汁反流性胃 炎常因情志不遂致肝氣郁結,橫逆而乘犯脾胃,致脾胃氣機升降失調,進而導致功能障礙而 發。
[0003] 現有的多采用西藥進行治療,但西藥普遍存在價格高,副作用大,使用不安全。
【發明內容】
[0004]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丸劑及 其制備方法,該丸劑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穩定性好,療程短,對人體毒副作用小。
[0005] 本發明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丸劑,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備 而成:黃芪 200-220g,高良姜 85-90g,丁香 65-70g,澤瀉 200-220g,木香 200-220g,砂仁 200-220g,甘草炭 126-128g,肉桂65-70g,柴胡 145-150g,白術 200-220g,豆蔻 200-220g,蓽 茇150-160g,太子參180-190g,陳皮85-90g,酪朊酸鈉2-3g,抗壞血酸棕櫚酸酯0. 3-0. 5g; 所述原料均為干重。
[0006] 進一步的,本發明最優化的原料配比為:黃芪220g,高良姜88g,丁香68g,澤瀉 220g,木香220g,砂仁220g,甘草炭128g,肉桂68g,柴胡148g,白術220g,豆蔻220g,蓽茇 158g,太子參190g,陳皮88g,酪朊酸鈉3g,抗壞血酸棕櫚酸酯0. 4g。
[0007] 本發明所述丸劑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1)將麥飯石粒預先加熱至70-80°C,然后加入除甘草炭、酪朊酸鈉及抗壞血酸棕櫚酸 醋的其他原料,保溫翻炒5min,篩除麥飯石粒,將原料晚涼; (3) 將炒制的原料粉碎,過100目篩,然后同甘草炭混合均勻,得混合粉; (4) 將酪朊酸鈉溶于水中,然后加入抗壞血酸棕櫚酸酯,攪拌均勻后,加入到上述混合 粉中,攪拌均勻,加水調和至手感軟硬適度,握之有粘性,松開則稍發散,制成丸劑即可。
[0008] 進一步的,步驟(1)中,所述麥飯石粒的重量為加入原料重的2倍。
[0009] 進一步的,步驟(4)中,所述酪朊酸鈉同水的質量比為1 :6。
[0010] 用法用量:本發明制備的丸劑,每20丸重3g,□服,一日二次,每次3g,孕婦忌用。
[0011] 本發明各藥材通過科學的配伍,攻補兼施,各藥材協同作用,益氣健脾,調節胃腸 蠕動,改善胃黏膜工學,行氣導滯,利膽健胃,止痛除脹。本發明適量加入酪朊酸鈉能夠提高 制備丸劑過程中的成型率,加快人體對藥物的吸收;抗壞血酸棕櫚酸酯能夠提高藥物的穩 定性,抗氧化能力強,同酪朊酸鈉協同作用,作為營養強化劑,增強人體免疫力;麥飯石能夠 吸附炒制過程中揮發的醚類等有毒成分及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元素,降低原料毒性。
[0012] 本發明的優點為: (1)各原料科學配伍,攻補兼施,使用方便,見效快,穩定性好,吸收快療程短,對腸胃負 擔小,達到根治的目的。
[0013] (2)通過不同的方法處理原料,有效利用率高,且減小原料的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實質,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和臨床試驗數據對本發明的 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的闡述。
[0015] 本發明所使用的蓽茇為胡椒科植物蓽茇TiperlongumZ)的曬干的成熟果穗。
[0016]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丸劑,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備而成: 黃芪220g,高良姜88g,丁香68g,澤瀉220g,木香220g,砂仁220g,甘草炭128g,肉桂 68g,柴胡148g,白術220g,豆蔻220g,蓽茇158g,太子參190g,陳皮88g,酪朊酸鈉3g,抗壞 血酸棕櫚酸酯〇. 4g。
[0017] 制備方法如下: (1)將麥飯石粒預先加熱至80°C,然后加入原料:黃芪,高良姜,丁香,澤瀉,木香,砂 仁,肉桂,柴胡,白術,豆蔻,蓽茇,太子參,陳皮,保溫(70-80°C間均可)翻炒5min,篩除麥飯 石粒,將原料晾涼; 所述麥飯石粒的重量為加入原料重的2倍; (3) 將炒制的原料粉碎,過100目篩,然后同甘草炭混合均勻,得混合粉; (4) 將酪朊酸鈉溶于水中(酪朊酸鈉同水的質量比為1:6),然后加入抗壞血酸棕櫚酸 酯,攪拌均勻后,加入到上述混合粉中,攪拌均勻,如若含水量不足,則加水調和至手感軟硬 適度,握之有粘性,松開則稍發散,制成丸劑即可,每20丸重3g。
[0018]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丸劑,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備而成: 黃芪200g,高良姜85g,丁香70g,澤瀉200g,木香210g,砂仁200g,甘草炭126g,肉桂 70g,柴胡145g,白術200g,豆蔻210g,蓽茇150g,太子參185g,陳皮90g,酪朊酸鈉3g,抗壞 血酸棕櫚酸酯〇. 5g;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丸劑重量同實施例1。
[0019] 實施例3 一種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丸劑,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備而成: 黃芪210g,高良姜90g,丁香65g,澤瀉210g,木香200g,砂仁215g,甘草炭127g,肉桂 65g,柴胡150g,白術210g,豆蔻200g,蓽茇160g,太子參180g,陳皮86g,酪朊酸鈉2g,抗壞 血酸棕櫚酸酯〇. 3g;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丸劑重量同實施例1。
[0020] 實施例4 一種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丸劑 黃芪220g,高良姜88g,丁香68g,澤瀉220g,木香220g,砂仁220g,甘草炭128g,肉桂 68g,柴胡148g,白術220g,豆蔻220g,蓽茇158g,太子參190g,陳皮88g,酪朊酸鈉3g,抗壞 血酸棕櫚酸酯〇. 4g。
[0021] 制備方法:將各原料混合均勻后粉碎,過100目篩,然后加水調和,制成丸劑即可, 丸劑重量同實施例1。
[0022] 效果試驗: 1.臨床實驗數據 臨床病例:對168名已明確診斷為患有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臨床癥狀為上腹痛呈隱 痛、脹痛、邵通,伴噯氣惡心,嘔吐苦水或膽汁,胃鏡證實有膽汁反流存在,并有胃炎改變,患 者年齡為18-65歲之間。
[0023]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臨床主癥消失,胃鏡檢查膽汁反流消失,胃炎痊愈; 顯效:臨床主癥明顯減輕,胃鏡檢查膽汁反流明顯減少,胃炎明顯好轉; 有效:臨床主癥好轉,胃鏡檢查膽汁反流減少,胃炎部分改善; 無效:和治療前相比,各方面均無進步,無明顯好轉。
[0024] 治療方法:將168名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100名,服用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 的丸劑,口服1次3g,每日2次,28天為一個療程,根據病情及患病時間的長短可相應增減 藥量,但藥量變動幅度不宜過大,不應超過藥量15% ;對照組68名口服胃復安,每次10mg,每 日三次,28天為一個療程。
[0025] 治療效果見表1 (連續服用兩個療程后)。
[0026] 表 1
應用本發明實施例制備的藥物組合物對168名患者進行臨床跟蹤治療,由于患病時間 長短不一,因此根據實際患病時間使用1-3個療程,堅持使用,治療過程中,無過敏等副反 應的發生,跟蹤調查發現,治愈的患者均無復發,用藥前后血、尿、肝功能、腎功能檢查均正 常。
[0027] 2?毒性試驗 試驗方法:取SD大鼠80只,體重180~220g,雌雄各半,將大鼠平均分為3組,分別喂 食本發明實施例1-4制備的丸劑。藥物喂食方法為:將本發明上述丸劑用水配成混懸液。 每組大鼠每天三次灌胃藥物混懸液,每天大鼠用藥量為I. 5g/Kg,大鼠禁食不禁水,照此方 法連續灌胃15天。
[0028] 結果:在大鼠用藥期間,實施例1-3大鼠均無中毒、死亡現象,各組大鼠活動、食欲 正常。經解剖腎臟、肝臟、腎上腺皮質、生殖器均無明顯變化,喂食實施例4制備的丸劑的少 數量小鼠出現短期腹瀉,血壓下降,一段時間后恢復正常。
[0029] 結論: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動物實驗所用藥物量遠遠高出成人臨床用藥的藥量, 但大鼠無死亡或器官變異狀況發生,因此可以得出本發明藥物在人體使用時亦無毒副作 用。
[0030] 3?典型病例 李某,男,52歲,上腹痛,嘔吐膽汁,餐后噯氣,疼痛3年多,疼痛難忍胃鏡檢查有膽汁返 流存在,胃炎,使用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的丸劑,連續用藥50天后,恢復正常,疼痛及其他不 適癥狀消失,達到臨床治愈,用藥前后血、尿、肝功能、腎功能檢查均正常,無不良反應。
[0031] 張某,女,36歲,胃寒胃酸,胃鏡檢查有膽汁反流,且伴有脹滿倒飽,使用本發明實 施例2制備的丸劑30天后,癥狀消失,臨床治愈,用藥前后血、尿、肝功能、腎功能檢查均正 常,無不良反應,至今未見復發。
【主權項】
1. 一種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丸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備 而成:黃芪 200-220g,高良姜 85-90g,丁香 65-70g,澤瀉 200-220g,木香 200-220g,砂仁 200-220g,甘草炭 126-128g,肉桂65-70g,柴胡 145-150g,白術 200-220g,豆蔻 200-220g,蓽 茇150-160g,太子參180-190g,陳皮85-90g,酪朊酸鈉2-3g,抗壞血酸棕櫚酸酯0. 3-0. 5g; 所述原料均為干重。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丸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備而成:黃芪 220g,高良姜88g,丁香68g,澤瀉220g,木香220g,砂仁220g,甘草炭128g,肉桂68g,柴胡 148g,白術220g,豆蔻220g,蓽茇158g,太子參190g,陳皮88g,酪朊酸鈉3g,抗壞血酸棕櫚 酸酯〇. 4g。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丸劑,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1)將麥飯石粒預先加熱至70-80°C,然后加入除甘草炭、酪朊酸鈉及抗壞血酸棕櫚酸 醋的其他原料,保溫翻炒5min,篩除麥飯石粒,將原料晚涼; (3) 將炒制的原料粉碎,過100目篩,然后同甘草炭混合均勻,得混合粉; (4) 將酪朊酸鈉溶于水中,然后加入抗壞血酸棕櫚酸酯,攪拌均勻后,加入到上述混合 粉中,攪拌均勻,加水調和,制成丸劑即可。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丸劑,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麥飯石粒的重量為加入 原料重的2倍。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丸劑,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酪朊酸鈉同水的質量比 為 1 :6。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丸劑及其制備方法,該丸劑是由以下原料制備而成:黃芪,高良姜,丁香,澤瀉,木香,砂仁,甘草炭,肉桂,柴胡,白術,豆蔻,蓽茇,太子參,陳皮,酪朊酸鈉,抗壞血酸棕櫚酸酯,本發明提供的丸劑及制備方法,各原料科學配伍,攻補兼施,使用方便,見效快,穩定性好,吸收快療程短,對腸胃負擔小,達到根治的目的;通過不同的方法處理原料,有效利用率高,且減小原料的毒副作用。
【IPC分類】A61P1/04, A61K36/9064
【公開號】CN105194516
【申請號】CN201510720019
【發明人】王玉龍
【申請人】王玉龍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