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普外科用清洗清創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普外科用清洗清創臺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涉及臨床外科手術中使用的清創臺。
背景技術:
[0002]在臨床手術的實施當中,清創術是非常普遍的小型的外科手術,清創術是對新鮮開放性污染傷口進行清洗去污、清除血塊和異物、切除失去生機的組織、縫合傷口,使之盡量減少污染,甚至變成清潔傷口,達到一期愈合,有利受傷部位的功能和形態的恢復,醫護人員對患者的清創是將創面外來物質和失活組織清除,因其關系到創面最終是否愈合或繼續存在感染的危險,在創面處理中顯得尤為重要。創傷合并大面積皮膚撕脫傷、燒傷和其它感染創面等污染手術,術前一般都要先行清洗術,皮膚撕脫傷、大面積燒傷和有感染創面的患者在進行清創術時,即要保持患者的體溫,又要快速給患者進行徹底清創,傳統的清創方法總是不能將創面縫里的污物與細菌清洗干凈,從而增加創面感染的機會,影響創面的愈合,因此傷口清洗是清創術的重要步驟,必須反復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0003]所以在進行清創手術時,需要及時的將清洗創口的生理鹽水清理,以防止四處亂濺的污水將以清洗創口感染,增加手術難度。發明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普外科用清洗清創臺,能夠及時的將清創臺面上的污水及污物排走,保持手術臺面的清潔。[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0006]一種普外科用清洗清創臺,包括臺面、支架,臺面的中央設有排污面板,臺面的側邊設有噴頭,臺面的下方設有排污道,排污道下方設有固定在支架上的水箱座,水箱座內安置有水箱,其中所述噴頭通過水管與設置在水箱座內的水箱連接,所述噴頭的手柄上設有開關。[0007]進一步,所述排污道為漏斗形結構,排污道上端的進污口固定設置在排污面板的下方,排污道下端的排污口伸出到支架的外部,排污道下端的排污口的下方設有垃圾桶。[0008]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清創臺上設置的噴頭,噴頭與下方的水箱連接,可以噴出水箱內的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和清創臺面,避免了交叉感染的發生,臺面上排污面板的設計,可以及時的將廢液和污物排入到排污道中,排污道的漏斗形的結構也保證垃圾直接落入垃圾桶中,保證臺面的干凈衛生,同時也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0009]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普外科用清洗清創臺的結構示意圖;[0010]圖中1-臺面,2-支架,3-排污面板,4-排污道,5-水箱座,6-噴頭,7-水箱,8-垃圾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描述如圖1所示,ー種普外科用清洗清創臺,包括臺面I和支架2,所述臺面I的中央設有排污面板3,所述排污面板3為網格結構,所述臺面I的側邊設有噴頭6,所述臺面I的下方設有排污道4,所述排污道4下方設有固定在支架2上的水箱座5,所述水箱座5內安置有水箱7,所述排污道4為漏斗形結構,排污道4上端的進污ロ固定設置在排污面板3的下方,排污道4下端的排污ロ伸出到支架2的外部,排污道4下端的排污ロ的下方設有垃圾桶8,所述噴頭6通過水管與設置在水箱座5內的水箱7連接,所述噴頭6的手柄上設有開關。以上僅為本發明 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普外科用清洗清創臺,包括臺面、支架,臺面的中央設有排污面板,臺面的側邊設有噴頭,臺面的下方設有排污道,排污道下方設有固定在支架上的水箱座,水箱座內安置有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頭通過水管與設置在水箱座內的水箱連接,所述噴頭的手柄上設有開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普外科用清洗清創臺,包括臺面、支架,臺面的中央設有排污面板,排污面板為網格結構,臺面的側邊設有噴頭,臺面的下方設有排污道,排污道下方設有固定在支架上的水箱座,水箱座內安置有水箱,噴頭與下方的水箱連接,可以噴出水箱內的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和清創臺面,避免了交叉感染的發生,臺面上排污面板的設計,可以及時的將廢液和污物排入到排污道中,排污道的漏斗形的結構也保證垃圾直接落入垃圾桶中,保證臺面的干凈衛生,同時也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文檔編號A61G13/00GK202859563SQ20122058337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8日
發明者孫偉君 申請人:孫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