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及其制備方法,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膽石癥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膽石癥患者更是逐年遞增。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肝膽結石的方案包括西醫手術、碎石治療以及中成藥口服治療等。手術治療肝膽結石的一大弊端就是術后結石的殘余及復發。碎石治療只適用于膽囊小結石,且膽囊功能較好者,而且目前市面上治療肝膽結石的中成藥又良莠不齊,溶石排石效果差,對于減少術后殘石率,預防結石復發更是效果不佳,因此開發一種對肝膽結石行之有效的治療藥物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才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其組成及重量份數為,柴胡8 10份,郁金5 7份,川楝子6 9 份,地黃8 10份,枸杞3 5份,北沙參3 6份,當歸4 7份,白芍3 6份,廣金錢草8 10份,茵陳15 18份,大黃2 5份。具體的制備過程為,
(1)配藥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將11味藥漂洗、干燥、混勻,然后放置于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后的粉末過100目篩,大顆粒的剔除,小顆粒的藥粉備用;
(2)滅菌
用0)6°對備用藥粉照射滅菌,照射時間為24小時;
(3)泛丸、干燥、拋光;干燥溫度為78 82°C
(4)分裝、包裝、檢驗入庫。步驟(I)中所述的干燥溫度為78 82V。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配方合理,服用方便安全,未發現毒副作用,臨床驗證療效確切、顯著。多年臨床觀察表明,本藥具有養陰柔肝,滋陰降火,消炎利膽排石功能,治療肝陰不足,濕熱內蘊之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的有效率高達98%以上,同時本藥還可以用于減少術后殘石率,預防結石復發,針對術前調理及術后鞏固,效果顯著。解除了廣大患者的痛苦,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將柴胡96g,郁金64g,川楝子80g,地黃96g,枸杞48g,北沙參48g,當歸64g,白芍46g,廣金錢草96g,茵陳160g,大黃32g漂洗、在80°C下干燥、混勻,然后放置于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后的粉末過100目篩,大顆粒的剔除,小顆粒的藥粉備用;
用Cf對備用藥粉照射滅菌,照射時間為24小時;
用純化水制丸機泛丸,干燥,拋光,分裝,包裝,每瓶75g,檢驗入庫。
實施例2
將柴胡85g,郁金55g,川楝子75g,地黃90g,枸杞50g,北沙參50g,當歸60g,白芍50g,廣金錢草90g,茵陳150g,大黃20g漂洗、在80°C下干燥、混勻,然后放置于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后的粉末過100目篩,大顆粒的剔除,小顆粒的藥粉備用;
用Cf對備用藥粉照射滅菌,照射時間為24小時;
用純化水制丸機泛丸,干燥,拋光,分裝,包裝,每瓶75g,檢驗入庫。實施例3
將柴胡80 g,郁金60 g,川楝子75 g,地黃85 g,枸杞40g,北沙參40 g,當歸45 g,白芍40g,廣金錢草90g,茵陳150g,大黃30g漂洗、在80°C下干燥、混勻,然后放置于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后的粉末過10 0目篩,大顆粒的剔除,小顆粒的藥粉備用;
用Cf對備用藥粉照射滅菌,照射時間為24小時;
用純化水制丸機泛丸,干燥,拋光,分裝,包裝,每瓶75g,檢驗入庫。實施例4臨床試驗
選取880例門診和住院患者進行臨床試驗,這些患者依據臨床癥狀體征,輔以超聲、腹平片、實驗室檢查確診為肝膽結石。年齡最大75歲,最小者10歲,病程最長者16年,最短I周,膽囊結石640例,單純肝內膽管結石140例,肝內外膽管結石100例,結石最大5. 2*2. 6cm,最小 O. 4*0. 3cm。服用實施例1制得的藥對上述患者進行臨床試驗,每次服用7. 5g,日兩次口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三個療程后檢查患者病狀。判斷標準為
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影像學檢查結石消失。有效癥狀、體征減輕,實驗室,影像學檢查結石較前減少或變小。無效癥狀、體征減輕不明顯,影像學檢查結石體積數量無變化。實驗結果顯示治愈患者245例,占總人數27. 84% ;有效患者618例,占總人數70. 23% ;無效患者17例,占總人數1. 93%,實施例1的總有效率98. 07%,證明本發明對肝膽結石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及重量份數為,柴胡8 10份,郁金 5 7份,川楝子6 9份,地黃8 10份,枸杞3 5份,北沙參3 6份,當歸4 7份, 白芍3 6份,廣金錢草8 10份,茵陳15 18份,大黃2 5份。
2.—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的制備過程為,(1)配藥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將11味藥漂洗、干燥、混勻,然后放置于粉碎機進行粉碎, 粉碎后的粉末過100目篩,大顆粒的剔除,小顆粒的藥粉備用;(2)滅菌用Cf對備用藥粉照射滅菌,照射時間為24小時;(3)泛丸、干燥、拋光,干燥溫度為78 82V;(4)分裝、包裝、檢驗入庫。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所述的干燥溫度為78 82°C。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肝膽結石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其組成及重量份數為,柴胡8~10份,郁金5~7份,川楝子6~9份,地黃8~10份,枸杞3~5份,北沙參3~6份,當歸4~7份,白芍3~6份,廣金錢草8~10份,茵陳15~18份,大黃2~5份。本發明配方合理,服用方便安全,未發現毒副作用,臨床驗證療效確切、顯著。多年臨床觀察表明,本藥具有養陰柔肝,滋陰降火,消炎利膽排石功能,治療肝陰不足,濕熱內蘊之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的有效率高達98%以上,同時本藥還可以用于減少術后殘石率,預防結石復發,針對術前調理及術后鞏固,效果顯著。解除了廣大患者的痛苦,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61K36/9066GK103041316SQ20131001386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王天罡, 王子正 申請人:王天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