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和抑制肝癌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特別涉及治療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和抑制肝癌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肝炎,通常是指由多種致病因素,如病毒、細菌、寄生蟲、化學毒物、藥物、毒物和酒精等,侵害肝臟,使得肝臟的細胞受到破壞,肝臟的功能受到損害,引起身體一系列不適癥狀,以及肝功能指標的異常。肝炎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肝細胞壞死,肝功能異常,可分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主要區別在于致病原因。急性肝炎是指由于感染肝炎病毒引起肝臟病變,一般病程不超過6個月;慢性肝炎多是由急性乙肝,急性丙肝病程超過半年演變而成。另外,慢性肝炎還包括了那些不是病毒原因引起,但是臨床表現為慢性肝炎患者,包括脂肪肝患者、藥物性肝炎患者等。肝脾腫大的致病原因之一就是肝功能異常,尤其是慢性貧血患者,易出現肝脾腫大。急性肝炎的早期 也可能出現肝脾輕度腫大,到恢復期肝脾一般可以恢復正常,但合并溶血性貧血可能會使肝脾持續腫大。肝脾腫大的病理表現為肝臟和脾臟均增大。肝脾一般在肋下不能觸及,當內臟下垂或橫膈下降或深吸氣時,肝脾才能被觸及,但不超過肋下1cm,且質地較軟。肝脾腫大常見于慢性肝炎、傷寒、血吸蟲病、肝硬化早期、白血病等病癥。若對自身健康狀況和生活習慣不加注意,長期的肝功能異常會導致肝臟出現惡化病癥,甚至致使肝臟出現惡性腫瘤,即所說的肝癌。肝癌是指發生于肝臟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人們日常說的肝癌多是指原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最新統計,全世界每年新發肝癌患者約六十萬,居惡性腫瘤的第五位。原發性肝癌按細胞分型,可分為肝細胞型肝癌、膽管細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按腫瘤的形態可分為結節型、巨塊型和彌漫型。原發性肝癌在我國屬于高發病,中國是乙肝大國,我國的肝癌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若不加治療,乙肝也會轉化為肝癌。目前我國肝癌發病人數約占全球的半數以上,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已經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殺手,其危險性不容小視。現代醫學對臨床某一癥狀治療,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找不到合適的治療方法。各種肝炎疾病,因其病因復雜,病程較長,無特效藥物,西醫治療效果不佳,毒副作用多。各種西藥制劑雖然短期內效果明顯,但制劑價格昂貴,需長期服用維持治療,患者經濟壓力大。如一些干擾素類藥物治療肝炎時,對短期緩解病癥效果顯著,但長期服用會產生機體抗感染能力降低等副作用,且不能防止復發,容易反彈。因此,對于肝脾病癥求診于中醫辨證施治是可取思路,但目前常用的中藥方劑和劑型雖然有一定療效,也不是很理想。各種中藥方劑可能限于具體觀察的人群情況不同,長期較大病例數的臨床觀察不足,致使療效不甚穩定,難以推廣和固定組方。這些情況表明,現有藥物對于治療肝炎疾病,具體為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以及對肝癌的抑制,所用的西藥毒副作用大,容易反彈,且干擾全身各系統的生理功能;一般的臨用中藥療程長,效果不明顯,不利于患者生理和心理創傷的修復。所以迫切需要研制一種療效顯著、穩定,并且毒副作用小,價廉易用的藥物制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臨床中現有治療肝脾疾病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便捷有效的中藥組合物。從肝脾的生理特點和肝脾疾病的病理出發,改善機體肝功能異常的情況,調和脾胃、肝腎,使氣血營和暢通,加之中藥均含有微量的礦物元素,進入人體后,供機體選擇其有效成分,并參與人體新陳代謝,從整體上調理人體陰陽、臟腑、氣血的平衡,使免疫功能提高,祛病固本。又因中草藥對人體副作用較小,且能標本兼治。因此,選擇中藥治療肝脾疾病,是行之有效的選擇。與已有藥物相比,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的原料藥易獲取,還具有清熱解毒、行氣化瘀、利膽退黃的功能,可以用于對各種肝脾疾病的治療。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制作方法簡單,成本低廉,沒有任何毒副作用。本發明選擇柴胡、升麻、黃芪、丹參、澤瀉、郁金、茵陳、黃桅子、大黃、龍骨、牡蠣、甘草12種中藥進行組合,依據中藥相生相克的原則,將這些藥物有效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生協同作用,從整體上調理人體陰陽、臟腑、氣血的平衡,以達到祛病固本。其中,柴胡苦辛微寒,具有透表泄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之功;升麻味微苦而澀,具有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之功;黃芪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丹參味苦、微辛、性微寒,是心、脾、肝、腎血分之藥,具有活血祛瘀、養血安神、涼血消腫的功效;澤瀉味甘、寒,可利水、滲濕、泄熱;郁金味辛、苦寒,可行氣解郁、涼血破瘀;茵陳味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黃桅子味苦寒,用于清熱、瀉火、涼血;大黃味苦、寒,可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龍骨味酸帶辛、性涼,可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牡蠣可強肝解毒、斂陰、潛陽、止汗、澀精、化痰、軟堅;甘草味甘、平,可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本發明的藥物用量,按重量份計為:柴胡6-15份、升麻6-15份、黃芪15-20份、丹參6-15份、澤灣6-15份、郁金6-15份、茵陳6-15份、黃桅子6_15份、大黃6_15份、龍骨15-20份、牡蠣15-20份、甘草2-4份。優選為:柴胡10份、升麻10份、黃芪18份、丹參10份、澤瀉10份、郁金10份、茵陳10份、黃桅子10份、大黃10份、龍骨10份、牡蠣10份、甘草3份。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主要是在制備用于治療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抑制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丸劑、粉劑、片劑、草藥湯劑、散劑、口服液或膠囊制劑。所述中藥組合物丸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粉碎:將所述組份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機粉碎成細粉,至粒度為80-100目;2)混合:將步驟I)所得細粉投入混合攪拌機充分混合;3)裝丸:將步驟2)所得裝入空心膠丸,每粒凈重0.5g。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草藥湯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備料:將所述組份按配比混合后,碾碎各中藥飲片,至其不長于5cm ;
2)浸泡:將步驟I)所得置于煎藥容器,用冷水或溫水浸泡20-30分鐘,用水量浸過藥面2-5cm,每隔5分鐘攪拌一次;
3)第一遍熬藥:將步驟2)所得用猛火煎至充分沸騰,之后轉為文火慢熬,熬制20-30分鐘。4)第二遍熬藥:待步驟3)所得藥液冷卻后,向其中加入溫水,至水面浸過藥面l-3cm,用猛火熬至充分沸騰,收至文火熬制20-30分鐘;5)用藥:將步驟4)所得的藥液倒入杯內,溫熱服用。在草藥湯劑的制備過程中,所用的煎藥容器為陶罐、砂鍋或不銹鋼器皿。不宜使用鐵鍋、鋁鍋,以免與中藥發生化學反應,影響藥用效果。煎藥所用的水為涼開水、井水或者泉水。由于涼開水一般由自來水燒沸后冷卻,而自來水經過漂白粉處理,含有大量的氯元素,若直接用自來水熬制,會對中藥的藥效造成影響。還可直接取用井水或者泉水熬制,效果更佳。本發明基于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提供一種療效顯著、成本低廉的治療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和抑制肝癌的中藥組合物。從肝脾的病理出發,改善機體內陰陽偏盛偏衰的狀況,調和脾胃、肝腎的氣血,使之營和暢通,藥料內的微量礦物元素進入人體后,機體可吸收其有效成分參與人體新陳代謝,從整體上調理人體陰陽、臟腑和氣血的平衡,祛病固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多年來,為驗證本發明藥劑的積極效果,發明人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在適用于發明人居住地所在周邊地區的患者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據收治患者的情況,總結如下:收治患者共112例,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48例;年齡10-35歲58例,36-65歲54例。具體的,急慢性肝炎患者62例,肝脾腫大患者36例,肝癌患者14例。現選擇部分臨床試驗報告如下:1.診療評定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停藥半年未見復發。有效:癥狀減輕,但未完全好轉。無效:癥狀無明顯改變。2.診斷標準:中醫辨證分型,西醫檢驗診斷效果。3.治療方法:將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制成丸劑、粉劑、片劑、草藥湯劑、散劑、口服液或膠囊制劑。4.藥用方法:本發明的用藥量取決于具體劑型、病人年齡、體重和健康狀況等因素。作為藥用指導:取柴胡6-15g、升麻6-15g、黃芪15-20g、丹參6-15g、澤瀉6_15g、郁金
6-15g、茵陳6-15g、黃桅子6-15g、大黃6-15g、龍骨15_20g、牡蟲厲15_20g、甘草2_4g。將上述中藥料混合,按草藥湯劑的制備方法熬制后服用,早晚各一次。優選的,各組分的量為:柴胡10g、升麻10g、黃芪18g、丹參10g、澤瀉10g、郁金10g、茵陳10g、黃桅子10g、大黃10g、龍骨10g、牡販10g、甘草3g。5.臨床資料匯總:
權利要求
1.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藥制成:柴胡6-15份、升麻6-15份、黃芪15-20份、丹參6-15份、澤瀉6-15份、郁金6-15份、茵陳6_15份、黃桅子6_15份、大黃6-15份、龍骨15-20份、牡蠣15-20份、甘草2-4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藥制成:柴胡10份、升麻10份、黃芪18份、丹參10份、澤瀉10份、郁金10份、茵陳10份、10份、大黃10份、龍骨10份、牡蠣10份、甘草3份。
3.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用于治療急慢性肝炎的藥物中的應用。
4.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用于治療肝脾腫大的藥物中的應用。
5.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用于抑制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6.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丸劑、粉劑、片劑、草藥湯劑、散劑、口服液或膠囊制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丸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粉碎:將所述組份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機粉碎成細粉,至粒度為80-100目; 2)混合:將步驟I)所得細粉投入混合攪拌機充分混合; 3)裝丸:將步驟2)所得裝入空心`膠丸,每粒凈重0.5g。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草藥湯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備料:將所述組份按配比混合后,碾碎各中藥飲片,至其不長于5cm; 2)浸泡:將步驟I)所得置于煎藥容器,用冷水或溫水浸泡20-30分鐘,用水量浸過藥面2-5cm,每隔5分鐘攪拌一次; 3)第一遍熬藥:將步驟2)所得用猛火煎至充分沸騰,之后轉為文火慢熬,熬制20-30分鐘。
4)第二遍熬藥:待步驟3)所得藥液冷卻后,向其中加入溫水,至水面浸過藥面l-3cm,用猛火熬至充分沸騰,收至文火熬制20-30分鐘; 5)用藥:將步驟4)所得的藥液倒入杯內,溫熱服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煎藥容器為陶罐、砂鍋或不銹鋼器皿。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劑,其特征在于,煎藥所用的水為涼開水、井水或者泉水。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按重量份計為柴胡6-15份、升麻6-15份、黃芪15-20份、丹參6-15份、澤瀉6-15份、郁金6-15份、茵陳6-15份、黃梔子6-15份、大黃6-15份、龍骨15-20份、牡蠣15-20份、甘草2-4份,用于治療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和抑制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基于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提供一種療效顯著、成本低廉的治療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和抑制肝癌的中藥組合物。從肝脾的病理出發,改善機體內陰陽偏盛偏衰的狀況,調和脾胃、肝腎的氣血,使之營和暢通,藥料內的微量礦物元素進入人體后,機體可吸收其有效成分參與人體新陳代謝,從整體上調理人體陰陽、臟腑和氣血的平衡,祛病固本。
文檔編號A61K35/02GK103100051SQ20131004377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4日
發明者夏學文 申請人:夏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