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配方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黃芪25~35、金銀花10~20、徐長卿10~20、白蘞15~25、甘草3~9、川楝子8~12、獨活4~8、薤白6~10、桂枝6~10、王不留行4~8、陳皮4~8、元寶草10~14、女貞子6~10、秦艽10~14,將上述原料藥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濾液。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高、毒副作用小,成本低,從病因病機著手,從而達到治療控制心絞痛的功能。
【專利說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成藥制劑,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 眾所周知,冠心病心絞痛是一類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影響 人類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近些年來在我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其 發生率呈日益增長趨勢,因此加強對本病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現代醫學認為冠心病心絞 痛的發病機制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狀動脈狹窄,造成冠狀動脈供血與心肌需血 之間發生矛盾,冠狀動脈血流量不能滿足心肌代謝的需要而引起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 缺氧造成的。本病按其癥狀表現當屬于祖國醫學"胸痹"、"心痛"、"胸痛"、"心悸"范疇。近 年來中藥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日益顯示了它的優勢。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 中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高、毒副作用小,成本低,從病因病機著手,從而達到治療控制 心絞痛的功能。
[0004]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其 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黃芪25?35、金銀花10?20、徐長卿10?20、白蘞 15?25、甘草3?9、川棟子8?12、獨活4?8、薤白6?10、桂枝6?10、王不留行4? 8、陳皮4?8、元寶草10?14、女貞子6?10、秦艽10?14,將上述原料藥混合后用水浸 泡,煎熬后去漁得濾液。
[000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高、毒副作用小,成本低,從病因病 機著手,從而達到治療控制心絞痛的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0006]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0007] 實施例1 :
[0008] 本實施例采用黃芪、金銀花、徐長卿、白蘞、甘草、川楝子、獨活、薤白、桂枝、王不留 行、陳皮、元寶草、女貞子、秦艽為原料藥制備而成。其原料藥組成(重量份)每服為黃芪 30、金銀花15、徐長卿15、白蘞20、甘草6、川楝子10、獨活6、薤白8、桂枝8、王不留行6、陳 皮6、元寶草12、女貞子8、秦艽12。取上述14種原料藥,總質量為250g,在室溫下將14種 中草藥加水至900-1000ml,浸泡4小時,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100-120分鐘左右,去 渣得濾液200ml左右,藥渣再加水300-400ml,煎熬30-40分鐘,去渣得濾液100ml左右,兩 遍共煎熬藥湯300ml左右。每日一劑分兩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50ml左右,七天一療程,月艮 用至臨床癥狀緩解,一般用八個療程。
[0009] 本發明原料成本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效果好,安全、毒副作用小。冠心病心絞痛 屬于中醫"胸痹心痛"的范疇。其發病者多為中老年人。早在《素問?痹論》中就有"心痹 痛者,亦有頑痰死血"的論述,指出痰濁瘀血交阻是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機之一。痰濁同瘀血 常常是相兼為病的,二者同源于津血不歸正化,即"痰瘀同源"、"痰瘀相關"。從痰與瘀的關 系來說,瘀能生痰,痰可釀瘀;痰滯日久,必致血瘀;瘀血內阻,久必生痰,從而形成因果循 環。痰瘀形成之后,相互膠結,隨氣攻注,痹阻心脈,胸陽不展,故爾出現胸痛、胸悶、憋氣發 作。另外,胸痹心痛的發生與熱毒內蘊、閉阻心脈亦有密切的關系。方中黃芪大補元氣,鼓動 血液運行,又可托毒,為方中君藥;薤白入肺,心,胃,大腸經。具有溫中健胃,通陽散結,理氣 寬胸,消食導滯的作用;女貞子補肝腎陰,烏須明目。用于肝腎陰虛的目暗不明,視力減退, 須發早白,腰酸耳鳴及陰虛發熱等,二味相伍助君藥益氣活血,解毒散結,為方中臣藥;佐以 金銀花清熱解毒,獨活祛風通絡、通痹止痛;甘草和營緩急止痛,徐長卿辛溫,歸肝胃經,功 效:祛風化濕、止痛止癢,主治:風濕痹痛、胃痛脹滿、牙痛腰痛、蕁麻疹、濕疹、跌打損傷,并 有抗菌作用;白蘞清熱,解毒,散結,生肌,止痛,治癰腫,疔瘡,瘰疬,燙傷,溫瘧,驚癇,血痢, 腸風,痔漏;桂枝鎮痛、鎮靜降溫、解熱、治慢性乙型肝炎、頸椎病。具有散寒解表,溫經通脈, 通陽化氣的功效;王不留行味苦,性平。歸肝,胃經。有活血通經,下乳消癰,利尿通淋的功 效。用于血瘀經閉,痛經,難產,產后乳汁不下,乳癰腫痛,熱淋,血淋,石淋;陳皮理氣健脾, 調中,燥濕,化痰。主治: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濕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 呆便溏。痰濕壅肺之咳嗽氣喘;元寶草用于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活血調經,被動風通絡。主 治吐血,咯血,衄血,血淋,月經不調,痛經,白帶,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腰腿痛;秦艽能祛風 濕、退虛熱、止痛,主治風濕性關節炎、低熱、小兒疳積發熱;川楝子除濕熱,清肝火,止痛,殺 蟲。治熱厥心痛,脅痛,疝痛,蟲積腹痛,共為方中使藥,14味中藥相輔相成,達到益氣活血, 清熱解毒,活血行瘀功效,從而達到治療調理冠心病心絞痛的作用。
[0010] 本發明各原料還可按下表所列重量此例混合的實施例來實現。其加工工藝與實施 例1相同。(單位:重量份)
[0011]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黃芪 25?35、金銀花10?20、徐長卿10?20、白蘞15?25、甘草3?9、川楝子8?12、獨活 4?8、薤白6?10、桂枝6?10、王不留行4?8、陳皮4?8、兀寶草10?14、女貞子6? 10、秦艽10?14,將上述原料藥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濾液。
【文檔編號】A61P9/10GK104056025SQ201410294321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日
【發明者】孫春林, 姜元芳 申請人:孫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