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消疔化積油膏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1314817閱讀:643來源:國知局
一種消疔化積油膏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外用復方中藥領域,涉及一種消疔化積油膏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配制而成:刺蒺藜120~150份,劉寄奴30~40份,鴉膽子20~30份,細辛20~40份,紫草50~70份,水蛭9~15份,蟾酥12~18份,青黛15~20份,香油1000~1200份,醫用凡士林200~300份。上述消疔化積中藥通過加入香油煎熬、過濾、加入凡士林制備而得,治療體表良惡性腫瘤和結塊。本中藥配方不用高溫炮制,保存原有的中藥藥性,療效強,使原藥材藥性得到充分發揮利用;本中藥配方做成油膏,便于外用,容易讓有效成分與患部充分接觸,更好的發揮療效,并對皮膚有保護和修復作用;本發明屬于外用治癌瘤方法,不傷腸胃,對人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專利說明】一種消疔化積油膏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人體體表良惡性腫瘤和結塊的外用中藥,屬于一種外治中藥 復方,具體說是一種治療人體體表良惡性腫瘤和結塊的外用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惡性腫瘤威脅患者的生命,造成人的肉體和精神的痛苦,并且近年來惡性腫瘤的 發病率、病死率在急劇上升。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 我國每分鐘就有6人被確診為癌癥。我國居民因癌癥死亡的幾率是13%,即每7至8人中 有1人因癌死亡。皮膚癌、癌癥體表淋巴轉移并潰爛、惡性淋巴瘤發于體表等,均給病人造 成極大的痛苦。其他皮膚病,如尖銳濕疣、變異性濕疹或神經性皮炎出現皮膚粗厚、結節、潰 破等,也是困擾病人的難治性疾病。
[0003] 目前,除手術、化療、放療、生物治療等手段外,中藥和中藥制劑已成為惡性腫瘤治 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外用中藥有效、直接、經濟、安全,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中占有重要 地位。
[0004] 從中醫理論角度分析,癥瘕積聚,即人體的一切結節、包塊(潰爛或無潰爛)都與 痰、毒、瘀滯有關,在痰、毒、瘀滯積聚之前,必有人體的正氣虧虛。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 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除了應用口服中藥扶正祛邪之外,應用外用中藥祛邪攻毒也 很常用。從古至今,已經有很多外治中藥單方、復方或中藥提取物用來治療上述疾病的描述 或報道。如中山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的陳成欽報道,紅砒、貓頭緞灰藥先后外用于皮膚惡性 腫瘤表面,一月后腫瘤消失,半年后隨訪未復發(源于:1994-2014China Academia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P54)。邯鄭市第三醫院張紹熙用化瘤散(主要成分:舭 霜、莪術、三棱、乳香、沒藥、血竭)外用治療頜面部皮膚癌性潰瘍,取得滿意療效(源于:《邯 鄲醫專學報》1994年9月,P239)。古有"五虎丹"外治體表癰瘡疔毒等記載。
[0005] 臨床實踐中遇到一些惡性腫瘤患者,他們的癌瘤生長在皮膚表面,或生于皮下,手 可清楚的觸及,相當于現代醫學范圍的皮膚癌、惡性淋巴瘤或肉瘤發于皮膚或皮下、各種惡 性腫瘤淺表淋巴結轉移、皮下轉移瘤等。雖然從古至今已經有很多外治中藥單方、復方或中 藥提取物用來治療上述疾病的描述或報道,但療效的可重復性不理想,或毒副作用太大而 患者不能耐受,或治療方法繁瑣不易普及,特別是對頑固的、反復復發的生長于皮膚或皮下 的癌瘤,臨床治療很是棘手,很多情況下醫生束手無策。中國專利CN101543585公開了一種 控制及治療皮膚癌的中藥,需要口服,存在煎服不便,見效慢,大規模生產存在不易保存,藥 物易過期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6] 經檢索,現有體表癌瘤外治中藥配方比較局限,砒石應用較多,針對皮膚癌其療效 較好,但對其它體表癌瘤療效不清,且腐蝕性強、毒副作用大而患者不易耐受,或治療方法 繁瑣不易普及,特別是對已經潰破的、頑固的、反復復發的生長于皮膚的癌瘤,臨床治療很 是棘手,很多情況下醫生束手無策。
[0007]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惡性腫瘤治療中的窘境,提供一種可治療人體體表 良、惡性腫瘤和其他皮膚病伴有結塊、粗糙、潰瘍、頑固難愈者。本發明是治療人體體表良惡 性腫瘤和結塊的外用中藥配方,能剋伐、消除癌瘤、結塊,減輕癌瘤、結塊引起的疼痛,使患 者局部皮膚逐漸修復、愈合。本發明最初是為解決體表惡性腫瘤潰爛者(翻花)而設計,療 效頗佳,臨床實踐中發現,本發明用于人體體表的良性疔、疣、包塊效果也好,所以擴大了該 配方的應用范圍。
[0008] 本發明提供一種消疔化積油膏,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配制而成:刺蒺藜120? 150份,劉寄奴30?40份,鴉膽子20?30份,細辛20?40份,紫草50?70份,水蛭9? 15份,蟾酥12?18份,青黛15?20份,香油1000?1200份,醫用凡士林200?300份。
[0009] 進一步優選為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配制而成:刺蒺藜150份,劉寄奴40份,鴉膽 子20份,細辛20份,紫草50份,水蛭9份,蟾酥12份,青黛15份,香油1000份,醫用凡士 林200份。
[0010] 制備本發明所述治療人體體表腫瘤的外用中藥的方法如下:
[0011] ⑴將刺蒺藜、劉寄奴、鴉膽子、細辛、紫草分別打成粗粉;將水蛭、蟾酥打成細粉;
[0012] (2)將香油置于不銹鋼鍋內,將鍋置于大火上加熱至80?90度,放入粉碎過的刺 蒺藜、劉寄奴、鴉膽子,熬5?10分鐘,改小火,待溫度降至40?45度,再放入粉碎過的細 辛、紫草,熬5?10分鐘;
[0013] (3)撤火,靜置18?30小時;
[0014] (4)濾去藥渣;
[0015] (5)將醫用凡士林放入不銹鋼鍋內,置于火上,熔開。減火,待凡士林至40?45度 時放入濾渣的藥油,攪拌均勻;
[0016] (6)撤火,立即加入粉碎過的水蛭、蟾酥和青黛粉,攪拌均勻;
[0017] (7)裝瓶,冷卻。
[0018] 進一步優化為:
[0019] ⑴將刺蒺藜、劉寄奴、鴉膽子、細辛、紫草分別打成粗粉;將水蛭、蟾酥打成細粉;
[0020] (2)將香油置于不銹鋼鍋內,將鍋置于大火上加熱至80度,放入粉碎過的刺蒺藜、 劉寄奴、鴉膽子,熬5分鐘,改小火,待溫度降至40?45度,再放入粉碎過的細辛、紫草,熬 5分鐘;
[0021] (3)撤火,靜置24小時;
[0022] (4)濾去藥渣;
[0023] (5)將醫用凡士林放入不銹鋼鍋內,置于火上,熔開。減火,待凡士林至45度時放 入濾渣的藥油,攪拌均勻;
[0024] (6)撤火,立即加入粉碎過的水蛭、蟾酥和青黛粉,攪拌均勻;
[0025] (7)裝瓶,冷卻。
[0026] 藥理分析:
[0027] 刺蒺藜:性平,味苦、辛,歸肝經。功能疏肝解郁,平肝潛陽,祛濕止癢,祛風明目。主 治肝氣郁結證,肝陽上亢之頭痛,風熱目赤多淚,風疹、濕疹之瘙癢等。古籍《本經》述:"主 惡血,破癥結積聚,喉痹,產難,明目。"現代藥理研究報道,刺蒺藜有改善心肌供血、強心、抗 動脈粥樣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抗衰老、提高性功能等作用。近40年多有刺蒺藜治療疣、癤 癰、手部脫屑瘙癢、濕疹、白癜風等報道。因其清熱平肝燥濕、化瘀活血破結之性,又無明顯 副作用(孕婦除外),加之經濟實惠,便于大量使用,故被選為本發明中藥配方的君藥。
[0028] 劉寄奴:性溫,味苦,歸心、肝、脾經。功能破血通經,散瘀止痛,消食化積。主治癥 瘕,腹痛,經閉,跌打損傷,創傷出血,食積腹痛等。古籍《新修本草》述:"主破血,下脹。"《本 草蒙鑒》述:"消掀腫癰毒,滅湯火熱痛。"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劉寄奴有抗氧化、增強B淋巴 細胞轉化、擴血管、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因能溫通散淤、活血止痛,又經濟實惠,可增強刺蒺 藜解毒化積作用,選劉寄奴為本發明中藥配方的臣藥。
[0029] 鴉膽子:味苦,性寒,有小毒,歸大腸、肝經。有清熱解毒、腐蝕贅疣、止痢截瘧等功 效。主治瘊疣,腫瘤,雞眼,瘧疾,痢疾等。《醫學衷中參西錄?鴉膽子解》述:"搗爛醋調敷 疔毒。善治疣。"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鴉膽子有抗腫瘤、抗瘧、抗寄生蟲等作用。因其攻毒克 堅,被選為本發明中藥配方的臣藥。
[0030] 水蛭:味咸、苦,性平,有小毒,歸肝經。有破血逐瘀之功。《本經》述:"主逐惡血, 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現代藥理研究顯示,水蛭有抗腫瘤、促進血腫吸收、改善腎臟缺血 等作用,被選為本發明中藥配方的臣藥。
[0031] 蟾酥:味辛、甘,性溫,有毒,歸心經。有解毒消腫、止痛消積、開竅辟穢功效,主治癌 腫,瘰疬,各種疼痛,疔瘡腫毒等。現代藥理研究顯示,蟾酥有抗腫瘤、鎮痛、抗炎、抗過敏、增 強免疫、強心、升壓等作用,被選為本發明中藥配方的臣藥。
[0032] 青黛:性味咸寒,歸肝、肺、胃經。有清熱解毒、涼血散腫、清肝瀉火、定驚等作用。 主治溫病熱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瘡,小兒驚癇,瘡腫,丹毒,濕疹,痤癰,痄腮,蛇蟲 咬傷等。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青黛有抗腫瘤、抗細菌和皮膚真菌、增強免疫、治療潰瘍、保肝 等作用,被選為本發明中藥配方的臣藥。
[0033] 劉寄奴、鴉膽子、水蛭、蟾酥、青黛雖然性味各有所偏,但功效主治的共同點是剋 伐、消除癌瘤、結塊,傳統上稱為癥瘕積聚,減輕癌瘤、結塊引起的疼痛,使患者局部皮膚逐 漸修復、愈合,諸藥合用,增強君藥之作用,共為臣藥。
[0034] 細辛:性辛,味溫,有小毒,歸肺、心、腎經。功能祛風,散寒,行水,開竅。主治風冷 頭痛,風濕痹痛,齒痛,鼻淵,痰飲咳逆。現代藥理研究顯示細辛鎮痛作用明顯,皮膚表面癌 瘤疔瘡往往伴有疼痛,故選細辛為本發明中藥配方的佐藥。
[0035] 紫草:味甘、咸,性寒,歸心、肝經。功能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主治血熱毒盛,斑疹 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傷,尿血,血淋,血痢,瘡瘍,丹毒,燒傷,熱結便秘,惡蟲 咬傷等。現代藥理研究顯示紫草有鎮痛、鎮靜、解熱、護肝、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并有 一定的抗癌作用。用紫草是為了降低皮膚表面的紅腫熱痛反應,也為了降低水蛭、蟾酥、鴉 膽子等藥物的刺激性,故選為本發明中藥配方的佐藥。
[0036] 香油:又稱麻油,即可食用,又作藥用,是潤滑劑和賦形劑。適用于皮膚受傷、枯糙, 身體虛弱,頭發早白,貧血萎黃,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頭暈耳鳴等。內服可潤澤皮膚毛發、補 血、潤腸、潤肺生津、通乳,外用做軟膏及硬膏基質,既能使其他藥物與患部充分接觸發揮藥 效,本身又能促進皮膚自身修復,故用香油為本發明中藥配方的使藥。
[0037] 醫用凡士林:賦形劑和潤滑劑,常做膏藥的基質。涂抹在皮膚上可以保持皮膚濕 潤,使傷口部位的皮膚組織保持最佳狀態,既能使其他藥物與患部充分接觸發揮藥效,本身 又能促進皮膚自身修復,還能夠阻擋來自空氣中的細菌和皮膚接觸,從而降低感染的可能, 故與香油一起選為本發明中藥配方的使藥。
[0038] 惡性腫瘤(癌)威脅人的生命。當今盡管有手術、化療、放療、中藥等手段治療之, 但都有局限性。尤其是對頑固的、反復復發的惡性腫瘤,臨床治療很是棘手,有時就是束手 無策。體表良性腫瘤及其他皮膚病伴有結塊、粗糙、潰瘍、頑固難愈者,也是困擾醫、患的難 題,比如:變異性濕疹或神經性皮炎,經久不愈或反復發作,而出現皮膚粗厚、紅腫、潰破、瘙 癢難忍等。因此,結合中醫傳統治療石疔、疣、翻花(體表良惡性腫瘤及其他皮膚病伴有皮 膚粗厚、結塊、潰破者)的經驗,并在本人中醫臨床實踐的基礎上,創制了本發明所涉及的 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等。
[0039] 本發明是基于中醫藥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而創立的一種外用中藥軟膏,用來消除 高起于皮膚或根生于皮下而高起于皮膚的惡性腫瘤包塊(疔、疣),或伴有潰爛的惡性腫瘤 (翻花),或良性腫瘤及其他皮膚病伴有皮膚粗厚、結節、潰瘍者(疔、疣、翻花),起到消疔 剋積,涼血止痛,去腐生新的作用。本發明組成了一個新的中藥配方,經過臨床使用,證明有 效;本中藥配方不用高溫炮制,保存原有的中藥藥性,療效強,使原藥材藥性得到充分的發 揮利用;本中藥配方做成油膏,便于外用,容易讓有效成分與患部充分接觸,更好的發揮療 效;本中藥配方做成油膏,對皮膚有保護和修復作用;本發明屬于外用治癌瘤方法,不傷腸 胃,對人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0040] 療效判斷:
[0041] 功效:消疔剋積,涼血止痛,去腐生新。
[0042] 主治:熱毒積聚或熱毒熾盛所致的石疔、疣、翻花、積等。相當于現代醫學的體表惡 性腫瘤、皮膚癌、惡性淋巴瘤、各種惡性腫瘤淺表淋巴結轉移、皮下轉移癌、良性瘤以及體表 良性疔、疣、包塊等破潰或無破潰者。
[0043] 注意事項:臟器衰竭、休克、高熱、中風和心肌梗塞急性期、對本藥過敏者禁用。孕 婦禁用。體質虛弱者慎用。該藥應在中醫醫生指導下應用,根據病人具體情況,與調節人體 陰陽平衡、扶正祛邪內服中藥同用。
[0044] 療效判斷:
[0045] 痊愈:皮膚表面的腫瘤或結節等消失,傷口愈合,體表皮膚恢復正常形態,無復發。
[0046] 好轉:皮膚表面的腫瘤或結節等面積或體積縮小,傷口縮小或愈合。
[0047] 無效:諸癥無明顯改善。
[0048] 使用效果:治療患者99例,使用本發明所述的外用藥物,1月為1個療程,期間可 復診,根據病情使用2-5個療程。5個療程后,痊愈38例,占38. 4%;好轉42例,占42. 4%; 無效19例,占19. 2%。總有效率80. 8%。
[0049] 附幾例病例作進一步說明:
[0050] 病例 1 :
[0051] 患者王某某,男性,1948年8月13日出生,因左臂生有3個腫瘤并且疼痛難忍而于 2012年8月9日來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門診就診。3年3個月前確診為非霍奇金惡性 淋巴瘤。
[0052] 病史:2008年10月患者母親去逝,他悲傷過度,感覺疲乏,食欲減退,四肢漸進性 疼痛,隨后發現其腋窩、腹股溝內有小腫物,并伴有明顯疼痛。患者于2009年4月去青島市 立醫院就診,該院外科醫生給予患者左腹股溝腫物切除并做病理,示:(左腹股溝)淋巴結 非霍奇金氏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瘤組織累及皮膚,未累及各側手術切緣及基底切緣。免疫 組化:LCA(+)、CD3(_)、CD20(+)、EMA(_)、Vim(+)、CK(_)。B 超示:雙腹股溝、右腋窩、右頸部 腫大淋巴結。腹部CT示:脾大,肝內多發小低密度影,肝多發囊腫,升結腸腸壁略厚。考慮 分期為III B期。該院腫瘤科給予6周期R-CHOP方案化療(具體不詳),2009年12月結 束。副反應以III度骨髓抑制,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為主,對癥治療后好轉。治療中出現 全身皮膚紅斑,瘙癢。6周期化療中病灶有反復,后全身皮膚出現多發結節,CT示:雙腹股溝 數個小淋巴結,又行右胸壁結節切除。2009年12月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病理會 診:(右胸)皮膚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左腹股溝皮膚、淋巴結)原發性皮膚間變大細胞 性淋巴瘤可能性大。后腫物漸增大增多,于2010年2月9日在青島市腫瘤醫院行1周期化 療:異環磷酰胺 L5dl-4,美斯鈉 0.4 于 IFO 開始 0、4、8h,DDP40mg dl-4,VP-16:0. ldl-5。 治療無效。后自行服用中藥治療效果欠佳(具體不詳)。于2010年9月至中國人民解放軍 307醫院就診,考慮符合西達苯胺治療復發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II期臨床試驗,予以 入組,于2010年9月20日始服藥,3個療程后腫瘤進展,予以出組。后反復出現皮膚結節, 2011年3月23日至2012年1月16日在青島市腫瘤醫院多次行左上臂、左臀部、左側胸壁、 雙前臂、左腋窩放療,放療后部分病灶消退,但控制時間短,仍有多個皮膚結節殘留,并有個 別病灶進展。遂于2012年2月24日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行1周期⑶L方案化療,用藥: 吉西他濱1.6dl,8,地塞米松10mgdl-5,門冬酰胺酶10000ud2-8。化療反應以III度骨髓抑 制,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為主,對癥治療后好轉。化療后個別結節縮小,腫脹減輕,但患者 腰痛,體重下降明顯,左上肢仍腫脹疼痛,結節又逐漸增大,個別破潰出血。
[0053] 2012年8月9日患者來我中醫科就診,其左臂外側皮膚上有3個明顯的腫瘤,其中 2個潰破,最大的6X5X4. 5cm,疼痛難忍。患者上肢皮膚色暗、粗糙而變硬,考慮為放療所 致。
[0054] 患者其他癥狀、體征有:心焦、乏力、失眠,舌質紫,舌苔黃厚,脈滑數。由于外科醫 生考慮其放療后皮膚難愈合而拒絕給患者行手術治療,腫瘤科醫生建議患者來中醫科行對 癥治療(增強體質,減輕疼痛和焦慮),以備后續的化療或放療。診查病人后,本人給予中醫 診斷和辯證,先讓患者口服含水蛭、地龍、元胡等中成藥一周,只想作為止痛、化瘀散結的輔 助治療。因為本周內患者仍在服用依托泊苷,本人未給予其他中藥治療。
[0055] 但是經過這一周治療病人的肢體疼痛未減,左上肢腫瘤形狀大小無改變,其他癥 狀無改善。所以,病人于2012年8月16日又主動來我中醫科就診,并且已經停服依托泊苷。 此時,患者左臂最大的腫瘤潰爛如菜花狀,伴有出血,左上肢極其疼痛,并伴有頭暈,呼吸急 促,心煩、失眠,大便溏稀,舌質絳紫,舌苔黃厚,脈細數。根據中醫理論,本人辯證認為該患 者系痰熱、瘀血互結,熱毒熾盛,并且氣、陰兩傷,隨給予益氣養陰,祛瘀涼血,清熱解毒,止 痛燥濕之中藥湯劑,囑其連服十天,改善其體質。同時,本人給該患者開出外用中藥,即本發 明專利申請所涉及的配方,囑其將該藥均勻的涂到腫瘤表面,每日涂2-3次,連涂10天。10 天后患者全身癥狀有所緩解,腫瘤大小無變化,流血止,疼痛減輕但仍明顯。
[0056] 患者于2012年8月27日、9月5日、9月10日、9月17日、9月28日及10月10 日多次來我處復診,本人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口服中藥,調理其氣血陰陽,并囑其堅持應用上 述外用中藥油膏。患者依從性好,到2012年10月10日復診時,其左臂腫瘤已脫落大半。
[0057] 此后,該患者堅持應用上述外用中藥油膏和內服中藥湯劑,2012年11月4、11、16 日來診時其左臂腫瘤全部脫落,傷口逐漸愈合。2013年4月27日回訪患者,其左臂腫瘤未 再復發,并且左臂皮膚顏色較前紅潤。
[0058] 病例 2 :
[0059] 患者張某某,男性,1955年9月17日出生。因頸部反復生長包塊,伴有胸悶、胸痛、 乏力、心慌3年,加重20天,而于2014年3月16日來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求診。3年 前該患者被診斷為惡性淋巴瘤,經用化療病情一度控制,但2014年2月以來頸部包塊又明 顯增大,2014年2月CT示:雙肺門、雙腋下、鎖骨上、頸部、雙腹股溝多發淋巴結腫大,胸腔 積液。當地醫院腫瘤科給予2周期化療,雙腋下、鎖骨上、頸部、雙腹股溝淋巴結消失。但近 20天左頸部又生腫塊,而且迅速生長。2014年3月16日來診時患者左頸根部觸及包塊,質 硬,凹凸不平,最高處高于皮膚約3cm,底盤面積約3. 5 X 5cm,無潰破。同時患者胸悶,咳嗽, 心慌,乏力,雙下肢酸軟并怕冷,有時胸痛,舌質淡紫,舌苔白厚,脈象細數而滑,雙尺弱。
[0060] 首診時,給予熟地、黃芪、莪術、白花蛇舌草等扶正祛邪中藥湯劑口服,同時給予本 專利申請所涉及的油膏外用,囑其涂抹患處2-3次/日,連用30天。
[0061] 2014年4月15日二診,患者左頸根部結節變軟、縮小明顯,約2X3X4cm,患者胸 悶、咳嗽、胸痛、心慌、乏力、雙下肢酸軟并怕冷等癥狀明顯好轉,胃脘稍不適,大便不實,舌 質淡,舌苔白厚,脈象沉細,雙尺弱。仍給予黨參、黃芪、白術、茯苓、莪術、白花蛇舌草等扶正 祛邪中藥湯劑調理,同時給予本專利申請所涉及的油膏外用,囑其涂抹患處2-3次/日,連 用30天。
[0062] 2014年5月15日三診,患者左頸根部結節明顯縮小,約1.0X1. 5X2. 5cm,患者 已無胸悶、胸痛,偶爾咳嗽、心慌、乏力,雙下肢較前有力,但仍怕冷,舌質淡,舌苔白,脈象沉 細,雙尺弱。給予黨參、黃芪、白術、茯苓、桂枝、蛇六谷、莪術、白花蛇舌草等扶正祛邪中藥湯 劑調理,同時給予本專利申請所涉及的油膏外用,囑其涂抹患處3-4次/日,連用30天。
[0063] 2014年6月16日四診,患者左頸根部結節再度明顯縮小,皮膚表面已看不出,但 觸之可及,約0. 5 X 0. 6 X 0. 8cm,患者已無心慌、乏力、雙下肢怕冷等,食欲好,活動量增加, 偶爾干咳,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象弦細,尺脈弱。給予本專利申請所涉及的配方外用,涂 抹患處3次/日,再用30天。2014年7月14日患者復診,頸部結節如2014年6月16日 時大小,未消失也未增大,自覺癥狀已不明顯,每天爬山鍛煉,可以正常生活。
[0064] 病例 3 :
[0065] 李某,男性,28歲,因龜頭及包皮內反復生小疣2年而于2014年2月13日來中醫 科求診。
[0066] 患者一年前結婚,婚后半年,其龜頭周圍及包皮內發現多個灰褐色質硬小疣,最大 者直徑約2. 5cm,伴有疼痛和瘙癢,在當地醫院診斷為"尖銳濕疣",行激光治療清除之。2014 年2月13日來診時,其龜頭及包皮處又生出多個小疣,最大者直徑約0. 8cm,刺癢不適,并且 焦躁不安,體虛乏力,口干口臭,大便干結,小便頻數而色深,失眠健忘,舌質紅絳,舌苔黃厚 膩,脈沉細數而雙尺弱。患者以往健康,并述:其妻已懷孕6. 5月,也患有"尖銳濕疣"。 [0067] 本人予以中醫辨病辨證:病屬滕疣,證屬氣陰兩傷,心腎不交,濕熱毒邪內蘊。給 予本專利申請涉及的配方,囑患者將該藥均勻的涂到患處表面,每日涂3-5次,30天為一療 程。患者于2014年2月23日、3月5日、3月15日、3月25日、4月5日多次來我處復診, 同時,本人根據患者病情給予補氣養陰安神和燥濕清熱解毒之中藥湯劑口服,并囑其堅持 應用上述外用中藥油膏。
[0068] 患者依從性較好,到2014年4月15日復診時,其龜頭及包皮處多個小疣已脫落, 其焦躁不安、體虛乏力、口干口臭、大便干結、小便頻數而色深、失眠健忘等癥狀也消失,遂 囑其停藥。二、三月后,2014年6月15日、7月15日回訪復診,患者龜頭和包皮處尖銳濕疣 未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0069] 實施例1 :
[0070] 本發明提供一種消疔化積油膏,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配制而成:刺蒺藜150份, 劉寄奴40份,鴉膽子20份,細辛20份,紫草50份,水蛭9份,蟾酥12份,青黛15份,香油 1000份,醫用凡士林200份。
[0071] 按照以下步驟制備:
[0072] (1)將刺蒺藜、劉寄奴、鴉膽子、細辛、紫草分別打成粗粉;將水蛭、蟾酥打成細粉;
[0073] (2)將香油置于不銹鋼鍋內,將鍋置于大火上加熱至80度,放入粉碎過的刺蒺藜、 劉寄奴、鴉膽子,熬5分鐘,改小火,待溫度降至40度,再放入粉碎過的細辛、紫草,熬5分 鐘;
[0074] (3)撤火,靜置24小時;
[0075] (4)濾去藥渣;
[0076] (5)將醫用凡士林放入不銹鋼鍋內,置于火上,熔開。減火,待凡士林至40度時放 入濾渣的藥油,攪拌均勻;
[0077] (6)撤火,立即加入粉碎過的水蛭、蟾酥和青黛粉,攪拌均勻;
[0078] (7)裝瓶,冷卻。
[0079] 實施例2 :
[0080] 本發明提供一種消疔化積油膏,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配制而成:刺蒺藜120份, 劉寄奴30份,鴉膽子30份,細辛40份,紫草70份,水蛭15份,蟾酥18份,青黛20份,香油 1200份,醫用凡士林300份。
[0081] 按照以下步驟制備:
[0082] (1)將刺蒺藜、劉寄奴、鴉膽子、細辛、紫草分別打成粗粉;將水蛭、蟾酥打成細粉;
[0083] (2)將香油置于不銹鋼鍋內,將鍋置于大火上加熱至90度,放入粉碎過的刺蒺藜、 劉寄奴、鴉膽子,熬10分鐘,改小火,待溫度降至45度,再放入粉碎過的細辛、紫草,熬10分 鐘;
[0084] (3)撤火,靜置18小時;
[0085] (4)濾去藥渣;
[0086] (5)將醫用凡士林放入不銹鋼鍋內,置于火上,熔開。減火,待凡士林至45度時放 入濾渣的藥油,攪拌均勻;
[0087] (6)撤火,立即加入粉碎過的水蛭、蟾酥和青黛粉,攪拌均勻;
[0088] (7)裝瓶,冷卻。
[0089] 實施例3 :
【權利要求】
1. 一種消疔化積油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配制而成:刺蒺藜120? 150份,劉寄奴30?40份,鴉膽子20?30份,細辛20?40份,紫草50?70份,水蛭9? 15份,蟾酥12?18份,青黛15?20份,香油1000?1200份,醫用凡士林200?300份。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疔化積油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配制而成: 刺蒺藜150份,劉寄奴40份,鴉膽子20份,細辛20份,紫草50份,水蛭9份,蟾酥12份,青 黛15份,香油1000份,醫用凡士林200份。
3. 制備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用中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將刺蒺藜、劉寄奴、鴉膽子、細辛、紫草分別打成粗粉;將水蛭、蟾酥打成細粉; (2) 將香油置于不銹鋼鍋內,將鍋置于大火上加熱至80?90度,放入粉碎過的刺蒺藜、 劉寄奴、鴉膽子,熬5?10分鐘,改小火,待溫度降至40?45度,再放入粉碎過的細辛、紫 草,熬5?10分鐘; ⑶撤火,靜置18?30小時; (4) 濾去藥渣; (5) 將醫用凡士林放入不銹鋼鍋內,置于火上,熔開。減火,待凡士林至40?45度時放 入濾渣的藥油,攪拌均勻; (6) 撤火,立即加入粉碎過的水蛭、蟾酥和青黛粉,攪拌均勻; (7) 裝瓶,冷卻。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人體體表腫瘤的外用中藥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驟: (1) 將刺蒺藜、劉寄奴、鴉膽子、細辛、紫草分別打成粗粉;將水蛭、蟾酥打成細粉; (2) 將香油置于不銹鋼鍋內,將鍋置于大火上加熱至80度,放入粉碎過的刺蒺藜、劉寄 奴、鴉膽子,熬5分鐘,改小火,待溫度降至40?45度,再放入粉碎過的細辛、紫草,熬5分 鐘; ⑶撤火,靜置24小時; (4) 濾去藥渣; (5) 將醫用凡士林放入不銹鋼鍋內,置于火上,熔開。減火,待凡士林至40?45度時放 入濾渣的藥油,攪拌均勻; (6) 撤火,立即加入粉碎過的水蛭、蟾酥和青黛粉,攪拌均勻; (7) 裝瓶,冷卻。
【文檔編號】A61K35/62GK104116772SQ201410356256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4日
【發明者】彭小菊, 韓嘉, 趙峻, 宋非然, 陳玲玲 申請人:彭小菊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