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成:胡頹子葉100~200份、小飛揚草20~30份、打破碗花花3~9份、夏天無3~9份、貓爪草3~9份、糯稻根3~9份、葫蘆茶2~8份、蟛蜞菊2~8份、鷹不泊2~8份、水飛薊2~8份、暴馬子皮1~5份。本發明有益效果是:具有清熱解毒、消疹散結、祛風止癢之功效。本發明相比于現有技術的優點:對于牛皮癬的療效好、療程短、副作用小、復發率低。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
【背景技術】
[0002] 牛皮癬是一種頑固、病程長、易復發、紅斑鱗屑性皮膚病,也稱尋常型銀屑病。發病 原因多由風、寒、濕、熱、燥、毒之邪侵襲肌膚,素體血熱,飲食不節,情志內傷致使肌膚營衛 不合、氣血不合,使氣血微循環受阻,瘀于肌表而成。牛皮癬發病初起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 粒至綠豆大小,以后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基底浸 潤明顯,表面覆蓋多層干燥的灰白色或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表面鱗屑,逐漸露出一層淡紅 色發亮的半透明薄膜,稱薄膜現象。再刮除薄膜,則出現小出血點,稱點狀出血現象。白色 鱗屑、發亮薄膜和點狀出血是診斷銀屑病的重要特征,稱為三聯征。
[0003] 在目如現有的技術中,治療牛皮癖的中藥很多,西藥治療往往治標不治本,病情易 復發,且易產生毒副作用,使病情遷延不愈,以致加重;中藥普遍治療療程長、見效慢,效果 不顯著。
【發明內容】
[0004]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療效好、療程短、副作用小、復發率 低的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具體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成:胡頹子葉ΚΚΓ200份、小飛 揚草2(Γ30份、打破碗花花3、份、夏天無:T9份、貓爪草:T9份、糯稻根:T9份、葫蘆茶2~8 份、蟛蜞菊2~8份、鷹不泊2~8份、水飛薊2~8份、暴馬子皮Γ5份。
[0005] 優選地,一種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成:胡頹子葉150 份、小飛揚草25份、打破碗花花6份、夏天無6份、貓爪草6份、糯稻根6份、葫蘆茶5份、蟛 蜞菊5份、鷹不泊5份、水飛薊5份、暴馬子皮3份。
[0006] 上述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的制備方法為:稱取所述重量份的中藥材放入炒鍋 中,用文火加熱翻炒30分鐘;然后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2000重量份的純凈水,用武火煮沸 后文火煎熬1小時,冷卻后過濾除去藥渣,所得藥液即為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
[0007] 治療方法:將本發明外用中藥涂于患處,每天早晚各一次,1個月為1個療程。
[0008]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其有益效果是:具有清熱解毒、消疹散 結、祛風止癢之功效。本發明相比于現有技術的優點:對于牛皮癬的療效好、療程短、副作用 小、復發率低。
[000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病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0] 實施例1 : 稱取胡頹子葉l〇〇g、小飛揚草30g、打破碗花花3g、夏天無9g、貓爪草3g、糯稻根9g、葫 蘆茶2g、蟛蜞菊8g、鷹不泊2g、水飛薊8g、暴馬子皮lg放入炒鍋中,用文火加熱翻炒30分 鐘;然后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2000g的純凈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時,冷卻后過濾 除去藥渣,所得藥液即為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
[0011] 實施例2: 稱取胡頹子葉200g、小飛揚草20g、打破碗花花9g、夏天無3g、貓爪草9g、糯稻根3g、葫 蘆茶8g、蟛蜞菊2g、鷹不泊8g、水飛薊2g、暴馬子皮5g放入炒鍋中,用文火加熱翻炒30分 鐘;然后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2000g的純凈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時,冷卻后過濾 除去藥渣,所得藥液即為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
[0012] 實施例3: 稱取胡頹子葉150g、小飛揚草25g、打破碗花花6g、夏天無6g、貓爪草6g、糯稻根6g、葫 蘆茶5g、蟛蜞菊5g、鷹不泊5g、水飛薊5g、暴馬子皮3g放入炒鍋中,用文火加熱翻炒30分 鐘;然后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2000g的純凈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時,冷卻后過濾 除去藥渣,所得藥液即為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
[0013] 對比實施例1 : 稱取胡頹子葉150g、小飛揚草25g、打破碗花花6g、夏天無6g、貓爪草6g、糯稻根6g、葫 蘆茶5g、蟛蜞菊5g、鷹不泊5g、水飛薊5g、暴馬子皮3g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2000g的純凈 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時,冷卻后過濾除去藥渣,所得藥液即為對比治療牛皮癬的 外用中藥。
[0014] 為了驗證本發明外用中藥對于牛皮癬的治療效果,進行如下臨床試驗: 一、臨床資料 選擇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125例牛皮癬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其中男性65例,女性 60例,年齡33至70歲,平均年齡55歲。主要癥狀:初起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粒至綠豆 大小,以后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基底浸潤明顯,表 面覆蓋多層干燥的灰白色或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表面鱗屑,逐漸露出一層淡紅色發亮的 半透明薄膜;再刮除薄膜,則出現點狀出血癥狀。排除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扁平苔蘚、毛 發紅糠疹、副銀屑病、慢性濕疹、頭癬、盤狀紅斑狼瘡、汗皰性濕疹、甲癬、連續性肢端皮炎等 病。將上述患者隨機、平均分成5個試驗組,每組25例,分別為對照組1、治療組1、治療組 2、治療組3和對照組2。其中,對照組1采用紫丹銀屑膠囊(廠家:青海晶珠藏藥高新技術 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354)治療;治療組1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的中藥治療; 治療組2采用本發明實施例2的中藥治療;治療組3采用本發明實施例3的中藥治療;對照 組2采用對比實施例1的中藥治療。
[0015] 二、治療方法 對照組1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連續服用1個月。
[0016] 治療組1、治療組2、治療組3 :將本發明實施例的中藥涂于患處,每天早晚各一次, 連續使用1個月;臨床試驗期間禁止使用其他藥物。
[0017] 對照組2 :將對比實施例1的中藥涂于患處,每天早晚各一次,連續使用1個月;臨 床試驗期間禁止使用其他藥物。
[0018] 三、療效評定標準 1.治愈:紅色丘疹及斑塊、鱗狀銀屑、發亮薄膜、點狀出血、膿皰等皮損癥狀全部消失, 患病部位功能恢復; 2. 有效:紅色丘疹、鱗狀銀屑、發亮薄膜、點狀出血、膿皰等皮損癥狀明顯消退50%以 上,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或改善; 3. 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或有加重趨勢。
[0019] 四、治療結果 對照組1 :治愈7例,占28% ;有效10例,占40% ;無效8例,占32% ;總有效率68% ; 治療過程的后期,有5例患者出現腸胃不適、輕度便秘的現象。
[0020] 治療組1 :治愈12例,占48% ;有效12例,占48% ;無效1例,占4% ;總有效率 96% ;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有任何不良反應。
[0021] 治療組2 :治愈14例,占56% ;有效10例,占40% ;無效1例,占4% ;總有效率 96% ;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有任何不良反應。
[0022] 治療組3 :治愈20例,占80% ;有效5例,占20% ;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 ;治 療過程中,未發現有任何不良反應。
[0023] 對照組2 :治愈8例,占32% ;有效12例,占48% ;無效5例;總有效率80% ;治療 過程中,未發現有任何不良反應。
[0024] 五、結論 1、臨床實驗表明,在一個月的治療時間內,三個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1,總有 效率達96%以上,并且,本發明的外用中藥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其中實 施例3的外用中藥對于牛皮癬見效最快、治愈率最高,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
[0025] 2、在1個月的治療時間里,對比實施例1的外用中藥對于牛皮癬的總有效率、治愈 率相比實施例3分別降低了 20%、48%,這是由于實施例3與對比實施例1制備方法的區別 在于:實施例3的中藥材經過文火炒制30分鐘后再放入煎藥器具加水煎煮;而對比實施例 1的中藥材不經過文火炒制直接加水煎煮。可見相同的中藥材優選配方通過不同的制備方 法得到的藥物的藥效有很大差異,這也是本發明人多年的實驗與實踐中意外發現的技術效 果。
[0026] 六、臨床病例 病例1 :鄭某,女,58歲,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人,自2011年開始腿部出現紅色丘疹, 抓撓后見鱗狀白屑,刮掉鱗屑可見薄膜和點狀出血點,經醫院診斷為尋常型銀屑病(即牛皮 癬)。采用西藥軟膏治療多次,均反復發作,不能徹底治愈。后經人介紹于2013年5月使用 本發明實施例1的外用中藥治療,1個月后紅色丘疹及斑塊、鱗狀銀屑、發亮薄膜、點狀出血 癥狀消退50%以上,繼續使用1個月后上述癥狀全部消失。2013年12月回訪,病癥未復發。
[0027] 病例2 :朱某,男,45歲,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人,自2012年6月開始頭部出現紅 色丘疹,抓撓后見鱗狀白屑,刮掉鱗屑可見薄膜和點狀出血點,經醫院診斷為尋常型銀屑病 (即牛皮癬)。于2012年10月使用本發明實施例2的外用中藥治療,1個月后紅色丘疹及 斑塊、鱗狀銀屑、發亮薄膜、點狀出血癥狀消退70%以上,繼續使用1個月后上述癥狀全部消 失。2013年5月回訪,病癥未復發。
[0028] 病例3 :沈某,男,63歲,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人,自2011年11月開始胸部出現紅 色丘疹,抓撓后見鱗狀白屑,刮掉鱗屑可見薄膜和點狀出血點,經醫院診斷為尋常型銀屑病 (即牛皮癬)。采用西藥軟膏治療多次,均反復發作,不能徹底治愈。后經人介紹于2012年6 月使用本發明實施例3的外用中藥治療,1個月后紅色丘疹及斑塊、鱗狀銀屑、發亮薄膜、點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成:胡頹子葉 10(Γ200份、小飛揚草2(Γ30份、打破碗花花3~9份、夏天無:Γ9份、貓爪草:Γ9份、糯稻根 3、份、葫蘆茶2~8份、蟛蜞菊2~8份、鷹不泊2~8份、水飛薊2~8份、暴馬子皮Γ5份;其制 備方法為:稱取所述重量份的中藥材放入炒鍋中,用文火加熱翻炒30分鐘;然后放入煎藥 器具內,加入2000重量份的純凈水,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熬1小時,冷卻后過濾除去藥渣, 所得藥液即為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牛皮癬的外用中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 藥材制成:胡頹子葉150份、小飛揚草25份、打破碗花花6份、夏天無6份、貓爪草6份、糯 稻根6份、葫蘆茶5份、蟛蜞菊5份、鷹不泊5份、水飛薊5份、暴馬子皮3份。
【文檔編號】A61P17/06GK104096123SQ201410385989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7日
【發明者】范恒銀 申請人:范恒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