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膏藥及其制備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各類骨關節疾病,包括退行性關節炎、滑囊炎、滑膜炎、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骨質增生、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股骨頭壞死等,患病的根本原因并非是骨骼發生了病變,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病根就在于軟骨等“關節保護系統”對關節保護能力的喪失。各類骨關節疾病的發生往往始于滑膜病變、軟骨受損或是變性;服用某些抗炎類、激素類藥物所造成的軟骨損傷也是許多骨關節疾病的主要成因之一。由于關節滑膜、軟骨的損傷以及關節滑液的缺失,導致關節骨骼缺少必要的保護,以至于人體一活動,關節處的骨骼因缺乏必要的“軟骨保護”直接發生劇烈硬性摩擦,而引發患者關節疼痛、腫脹、變形、骨刺增生等多種癥狀。更為重要的,人體關節器官如果免疫失調,關節必然因缺乏必要的“免疫保護”而造成外界炎性因子的侵入,最終導致各類骨關節疾病的發生。
腰間盤突出是指椎間盤纖維環破裂后,其髓核連同殘存的纖維環和覆蓋其上的后縱韌帶向椎管內突出,壓迫鄰近的脊神經根或脊髓所產生的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一般腰痛伴坐骨神經痛,疼痛劇烈,沿坐骨神經走行的方向放射,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外側,甚至足跟和足背外側,隨咳嗽、打噴嚏、用力大便或彎腰而加劇,休息時好轉,整個患病過程有明顯間歇性。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
雖然目前臨床上有許多治療各類骨關節疾病、腰間盤突出、跌打損傷等病癥的中藥制劑,但臨床效果都不甚理想,且有一定的不適感和副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膏藥及其制備方法及應用,所述中藥膏藥對各關節疾病、腰間盤突出、鐵打損傷等病癥有特殊療效,外敷使用見效快,無毒副作用,使用安全。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中藥膏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草霜10-30份、龍骨10-30份、西洋參10-30份、龍衣5-10份、五倍子10-60份、林蛙油5-10份、磁石5-10份、麥飯石5-10份、米醋20-60份、蜂蜜5-10份。
優選地,所述治中藥膏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草霜15-25份、龍骨15-25份、西洋參15-25份、龍衣6-9份、五倍子20-50份、林蛙油6-9份、磁石6-9份、麥飯石6-9份、米醋30-50份、蜂蜜6-9份。
優選地,所述治中藥膏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草霜20份、龍骨20份、西洋參20份、龍衣8份、五倍子35份、林蛙油8份、磁石8份、麥飯石7份、米醋40份、蜂蜜7份。
中藥膏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比稱取龍骨、西洋參,混合,粉碎成粗粉,加入10-12倍量的水浸泡20-30min,用水煎煮三次,合并三道煎煮液,過濾,得濾液,將濾液繼續煎熬至膏狀,得膏狀提取物;
(2)將百草霜、龍衣、五倍子、林蛙油分別粉碎成細粉,過100-140目篩,按配方比稱取過篩后的各中藥細粉,混合,得混合細粉;
(3)按配方比稱取磁石、麥飯石,一同置于球磨機中進行球磨破壁,得球磨納米粉;
(4)將膏狀提取物、混合細粉備、球磨納米粉置于白鋼鍋中,加入配方量的米醋、蜂蜜,攪拌調均,然后加熱煎熬成膏狀,停止加熱,待冷卻至室溫后將其涂于白棉布上,再用塑料包裝袋進行封固,既得。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第一次煎煮時間為1h,第二次煎煮時間為40min,第三次煎煮時間為30min。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的水為蒸餾水或純凈水。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的過篩目數為120目。
上述中藥膏藥可用于治療頸椎病、肩周炎、骨質增生、滑膜炎、骨膜炎、腱鞘炎、膝關節疾病、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腰間盤突出、痛腫、跌打損傷、乳腺腫塊等疾病。
本發明中,各中藥藥材的功效如下:
百草霜:辛,溫,入肝、肺、胃經。止血,消積,清毒散火。主治口舌生瘡,臁瘡,白禿頭瘡,外傷出血,吐血,便血,咽喉腫痛等癥。
龍骨:甘澀,平,入心、肝、腎、大腸經。重鎮安神鎮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治驚癇癲狂,怔忡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吐衄便血,崩漏帶下,瀉痢脫肛,潰瘍久不收口。
西洋參:涼,甘、微苦。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于氣虛陰虧,內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喉干。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治肺虛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虛熱煩倦。
龍衣:甘、咸,平,入肝經。祛風,定驚,退翳,消腫,殺蟲。治小兒驚癇,喉風口瘡,木舌重舌,目翳內障,疔瘡,癰腫,瘰疬,腮腺炎,痔漏,疥癬。
五倍子:味酸、澀,性寒。歸肺、大腸、腎經。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收濕斂瘡。用于肺虛久咳,肺熱痰嗽,久瀉久痢,自汗盜汗,消渴,便血痔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皮膚濕爛。
林蛙油:甘、咸,平,歸肺、腎經。補腎益精,養陰潤肺。用于陰虛體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盜汗不止,癆嗽咳血。
磁石:咸,寒,歸肝、心、腎經。鎮驚安神,平肝潛陽,聰耳明目,納氣平喘。鎮驚安神,平肝潛陽,聰耳明目,納氣平喘。
麥飯石:甘,溫,主治解毒散結,去腐生肌,除寒祛濕,益肝健胃,活血化瘀,利尿化石,延年益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中諸藥互相協調、互相增效,制得的中藥膏藥可對多種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對頸頸椎病、肩周炎、骨質增生、滑膜炎、骨膜炎、腱鞘炎、膝關節疾病、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腰間盤突出、痛腫、跌打損傷、乳腺腫塊等疾病能進行徹底根治,外敷使用見效快,無毒副作用,使用安全。
2.本發明中藥膏藥制備時所需設備簡單易得,成本低,制備方便。制備過程中根據藥材的實際顯效性對其進行不同處理,使藥效達到最優化。
3.本發明中藥膏藥使用方便,適用人群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實施例不能理解為是對技術解決方案的限制。
實施例1:
一種中藥膏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草霜20份、龍骨20份、西洋參20份、龍衣8份、五倍子35份、林蛙油8份、磁石8份、麥飯石7份、米醋40份、蜂蜜7份。
中藥膏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比稱取龍骨、西洋參,混合,粉碎成粗粉,加入12倍量的蒸餾水浸泡20min,用蒸餾水煎煮三次,其中第一次煎煮時間為1h,第二次煎煮時間為40min,第三次煎煮時間為30min,合并三道煎煮液,過濾,得濾液,將濾液繼續煎熬至膏狀,得膏狀提取物;
(2)將百草霜、龍衣、五倍子、林蛙油分別粉碎成細粉,過120目篩,按配方比稱取過篩后的各中藥細粉,混合,得混合細粉;
(3)按配方比稱取磁石、麥飯石,一同置于球磨機中進行球磨破壁,得球磨納米粉;
(4)將膏狀提取物、混合細粉備、球磨納米粉置于白鋼鍋中,加入配方量的米醋、蜂蜜,攪拌調均,然后加熱煎熬成膏狀,停止加熱,待冷卻至室溫后將其涂于白棉布上,再用塑料包裝袋進行封固,既得。
實施例2:
一種中藥膏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草霜25份、龍骨25份、西洋參15份、龍衣6份、五倍子50份、林蛙油6份、磁石9份、麥飯石6份、米醋30份、蜂蜜9份。
中藥膏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比稱取龍骨、西洋參,混合,粉碎成粗粉,加入10倍量的純凈水浸泡30min,用純凈水煎煮三次,其中第一次煎煮時間為1h,第二次煎煮時間為40min,第三次煎煮時間為30min,合并三道煎煮液,過濾,得濾液,將濾液繼續煎熬至膏狀,得膏狀提取物;
(2)將百草霜、龍衣、五倍子、林蛙油分別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按配方比稱取過篩后的各中藥細粉,混合,得混合細粉;
(3)按配方比稱取磁石、麥飯石,一同置于球磨機中進行球磨破壁,得球磨納米粉;
(4)將膏狀提取物、混合細粉備、球磨納米粉置于白鋼鍋中,加入配方量的米醋、蜂蜜,攪拌調均,然后加熱煎熬成膏狀,停止加熱,待冷卻至室溫后將其涂于白棉布上,再用塑料包裝袋進行封固,既得。
實施例3:
一種中藥膏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草霜15份、龍骨15份、西洋參25份、龍衣9份、五倍子20份、林蛙油9份、磁石6份、麥飯石9份、米醋50份、蜂蜜6份。
中藥膏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比稱取龍骨、西洋參,混合,粉碎成粗粉,加入11倍量的蒸餾水浸泡25min,用蒸餾水煎煮三次,其中第一次煎煮時間為1h,第二次煎煮時間為40min,第三次煎煮時間為30min,合并三道煎煮液,過濾,得濾液,將濾液繼續煎熬至膏狀,得膏狀提取物;
(2)將百草霜、龍衣、五倍子、林蛙油分別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按配方比稱取過篩后的各中藥細粉,混合,得混合細粉;
(3)按配方比稱取磁石、麥飯石,一同置于球磨機中進行球磨破壁,得球磨納米粉;
(4)將膏狀提取物、混合細粉備、球磨納米粉置于白鋼鍋中,加入配方量的米醋、蜂蜜,攪拌調均,然后加熱煎熬成膏狀,停止加熱,待冷卻至室溫后將其涂于白棉布上,再用塑料包裝袋進行封固,既得。
實施例4:
一種中藥膏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草霜30份、龍骨10份、西洋參10份、龍衣10份、五倍子10份、林蛙油10份、磁石10份、麥飯石5份、米醋60份、蜂蜜5份。
中藥膏藥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5:
一種中藥膏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草霜10份、龍骨30份、西洋參30份、龍衣5份、五倍子60份、林蛙油5份、磁石5份、麥飯石10份、米醋20份、蜂蜜10份。
中藥膏藥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6:
一種中藥膏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草霜22份、龍骨18份、西洋參25份、龍衣7份、五倍子40份、林蛙油5份、磁石8份、麥飯石8份、米醋30份、蜂蜜8份。
中藥膏藥的制備方法同實施例2。
臨床療效
(1)一般性資料:使用本發明中藥膏藥治療患者408例,其中男220例,女188例,年齡22-68歲,其用于治療頸椎病40例、肩周炎例30例、骨質增生42例、滑膜炎30例、骨膜炎28例、腱鞘炎26例、膝關節疾病40例、腰肌勞損26例、坐骨神經痛36例、腰間盤突出46例、痛腫及跌打損傷36例、乳腺腫塊28例。
(2)使用方法:將本發明中藥膏藥使用時直接從塑料包裝中取出,貼于患處,一貼膏藥持續作用48h。
(3)治療效果:使用本發明中藥膏藥治療頸椎病40例、肩周炎例30例、骨質增生42例、滑膜炎30例、骨膜炎28例、腱鞘炎26例、膝關節疾病40例、腰肌勞損26例、坐骨神經痛36例、腰間盤突出46例、痛腫及跌打損傷36例、乳腺腫塊28例,均能使患者的病痛癥狀得到快速緩解或消失,病癥得以痊愈。
(4)典型病例
本發明中藥膏藥可用于治療頸椎病、肩周炎、骨質增生、滑膜炎、骨膜炎、腱鞘炎、膝關節疾病、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腰間盤突出、痛腫、跌打損傷、乳腺腫塊,典型病例如下:
典型病例1
患者楊某,男,46歲,患有勁椎病多年,X線片顯示節段性不穩定或樞椎關節骨質增生,服過不少中藥,均無療效。外貼本發明實施例1所述膏藥兩貼后好轉,繼續外貼所述膏藥兩貼,隨防至今未見復發。
典型病例2
患者孫某,女,42歲,患者腰間盤突出,膝關節炎,疼痛難忍,行走困難,外貼本發明實施例1所述膏藥三貼后好轉,繼續外貼所述膏藥兩貼,疼痛消失,隨防至今未見復發。
典型病例3
患者李某,男,50歲,患有肩周炎,肩部疼痛,夜間為甚,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外貼本發明實施例2所述膏藥兩貼后好轉,繼續外貼所述膏藥三貼,疼痛完全消失,可自由活動,隨防至今未見復發。
典型病例4
患者胡某,女,52歲,患有嚴重的骨質增生和風濕骨痛病,并出現關節腫脹、腰膝疼痛、四肢麻木等癥狀,服用了大量的中、西藥都沒有顯著效果。外貼本發明實施例3所述膏藥三貼后好轉,繼續外貼所述膏藥兩貼,腰膝疼痛、關節的腫脹癥狀消失,隨防至今未見復發。
典型病例5
患者王某,男,28歲,不慎摔倒,腳踝扭傷,淤血腫痛,無法行走。外貼本發明實施例4所述膏藥一貼后好轉,繼續外貼所述膏藥一貼,疼痛消失,行走自如,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