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失能老人獨立如廁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32026閱讀:855來源:國知局
一種失能老人獨立如廁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老人護理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失能老人獨立如廁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年齡的增加,以及衰老和疾病的影響,老年人臥床的人數也隨之增加,高齡臥床老年人是最無助和脆弱的群體,他們帶病生存且臥床不起,是老年人口中最需要幫助和遇到問題最多的人群。據調查,患有心腦血管、“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導致行動不便需臥床陪護的老人比例占到45%;再者,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具有以上所述情況的比例占到55%,70歲以上老年人高達60%以上。這說明接近一半的老年人需要日常陪護。

誰來照料臥床老人,對于未富先老的中國,這是橫亙在面前的“難題”。全國老齡辦發布的數據稱,我國失能老人已超過3700萬,明年將突破 4000萬,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也有幾千萬人。這些老人大部分患有疾病,生活上需要人照料,更需要有專業知識的護理人員對其進行疾病護理、康復訓練。

護理老人是件困難的事情,特別是護理老人如廁。護理人一般是將老人抱到馬桶上,顯得非常累;老人也顯得很尷尬,毫無尊嚴感。而現在有智能護理床雖然可以幫助老人提高如廁的自由度,但是,護理床是基于床進行改造的,老人的后續屎尿還需人工處理,并且老人是在床上如廁,會造成不衛生等情況。另外,現有的護理床的價格也是非常昂貴的,不是很適合大眾化。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失能老人獨立如廁裝置,其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不僅能夠有效降低對失能老人的護理難度,而且也能夠使得老人能夠獨立、簡單、衛生和有尊嚴地如廁,本發明制造成本較低,使用時舒適感較好,能夠滿足大眾化的使用需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失能老人獨立如廁裝置,包括床架以及由兩個相對設置的鏟板單元配合構成的鏟板組件,所述鏟板組件的中部設有排泄孔;

所述床架上分別設置有線性導軌和平移驅動機構,所述鏟板單元與所述線性導軌滑移配合,所述平移驅動機構與所述鏟板單元傳動連接,由所述平移驅動機構驅動兩個所述鏟板單元沿所述線性導軌相對滑動;

還包括與所述鏟板組件配合設置的升降調節機構,所述升降調節機構用于使所述鏟板組件由供人平躺的平板狀調整為供人坐立的座椅狀。

進一步地,所述平移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由所述第一電機驅動轉動的圓柱凸輪,所述圓柱凸輪的周壁上分別設有第一軌跡槽、與所述第一軌跡槽配合的第二軌跡槽,兩個所述鏟板單元上均設置有傳動桿,其中一個所述鏟板單元的傳動桿通過所述第一軌跡槽與所述圓柱凸輪傳動連接,另一個所述鏟板單元的傳動桿通過所述第二軌跡槽與所述圓柱凸輪傳動連接;當所述圓柱凸輪轉動時,在所述第一軌跡槽、所述第二軌跡槽的配合作用下,驅動兩個所述鏟板單元依次實現對鏟、同步移動及分離。

進一步地,所述鏟板單元包括基座部、靠背部及靠腳部,所述基座部與所述線性導軌滑移配合,所述靠背部、所述靠腳部均與所述基座部鉸接,兩個所述鏟板單元的基座部配合形成有所述排泄孔;所述升降調節機構分別與所述靠背部、所述靠腳部傳動連接,由所述升降調節機構驅動所述靠背部及所述靠腳部分別相對于所述基座部轉動。

進一步地,兩個所述鏟板單元之間配合設置有用以聯動的拼接機構。

進一步地,其中一個所述鏟板單元的靠背部及靠腳部均設置有第一拼接臺階,另一個所述鏟板單元的靠背部及靠腳部均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拼接臺階相對應的第二拼接臺階,所述第一拼接臺階、所述第二拼接臺階配合構成所述拼接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升降調節機構包括第二電機、絲桿、第一驅動螺母和第二驅動螺母,所述第二電機及所述絲桿均安裝于所述基座部,所述第二電機與所述絲桿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螺母和所述第二驅動螺母均安裝于所述絲桿上,所述第一驅動螺母通過第一連桿轉動連接至所述靠背部,所述第二驅動螺母通過第二連桿傳動連接至所述靠腳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供的失能老人獨立如廁裝置,通過設置由兩個鏟板單元配合構成的鏟板組件,在床架上設置與鏟板單元滑移配合的線性導軌、驅動兩個鏟板單元沿線性導軌相對滑動的平移驅動機構,并設置用于使鏟板組件由平板狀調整為座椅狀的升降調節機構,初始狀態下,鏟板組件整體為平板狀,工作時,通過平移驅動機構驅動兩個鏟板單元沿線性導軌相向運動,利用兩個鏟板單元將老人從床上鏟起,然后由平移驅動機構驅動兩個鏟板單元同步移動,鏟板組件整體將老人搬運至馬桶的上方,緊接著升降調節機構動作,使鏟板組件由平板狀調整為座椅狀,使老人以坐立的姿勢置于鏟板組件上,此時,老人便可以通過排泄孔進行如廁;如廁結束后,升降調節機構再次使床板組件變為平板狀,并且平移驅動機構再次驅動兩個鏟板單元同步朝床體方向移動,帶動老人朝床體方向移動,待老人位于床體位置時,平移驅動機構驅動兩個鏟板單元反向運動,此時兩個鏟板單元分離,老人順利平躺在床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不僅能夠有效降低對失能老人的護理難度,而且也能夠使得老人能夠獨立、簡單、衛生和有尊嚴地如廁,本發明制造成本較低,使用時舒適感較好,能夠滿足大眾化的使用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鏟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圓柱凸輪軌跡槽的輪廓線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兩個鏟板單元的運動軌跡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拼接機構的機構示意圖。

圖1至圖5中:1、床架;11、線性導軌;2、鏟板組件;21、鏟板單元;211、基座部;212、靠背部;213、靠腳部;22、排泄孔;23、傳動桿;31、第一電機;32、圓柱凸輪;321、第一軌跡槽;322、第二軌跡槽;41、第二電機;42、絲桿;43、第一驅動螺母;44、第二驅動螺母;45、第一連桿;46、第二連桿;51、第一拼接臺階;52、第二拼接臺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的一種失能老人獨立如廁裝置,包括床架1以及由兩個相對設置的鏟板單元21配合構成的鏟板組件2,鏟板組件2的中部設有排泄孔22。具體地,鏟板單元21包括基座部211、靠背部212及靠腳部213,靠背部212、靠腳部213均與基座部211鉸接,兩個鏟板單元21的基座部211配合形成有排泄孔22。

床架1上分別設置有線性導軌11和平移驅動機構,基座部211與線性導軌11滑移配合,本實施例中,床架1的頭尾兩端均設置有線性導軌11。平移驅動機構與鏟板單元21傳動連接,由平移驅動機構驅動兩個鏟板單元21沿線性導軌11相對滑動。具體地,平移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31、由第一電機31驅動轉動的圓柱凸輪32,圓柱凸輪32的周壁上分別設有第一軌跡槽321、與第一軌跡槽321配合的第二軌跡槽322,兩個鏟板單元21的基座部211上均設置有傳動桿23,其中一個鏟板單元21的傳動桿23通過第一軌跡槽321與圓柱凸輪32傳動連接,另一個鏟板單元21的傳動桿23通過第二軌跡槽322與圓柱凸輪32傳動連接;當圓柱凸輪32轉動時,在第一軌跡槽321、第二軌跡槽322的配合作用下,驅動兩個鏟板單元21依次實現對鏟、同步移動及分離。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圓柱凸輪32的作用是驅動兩個鏟板單元21按一定規律沿線性導軌11相對滑動,因此圓柱凸輪32也可采用其他可向鏟板單元21施加動力的動力元件進行等效替換,諸如:采用正反牙絲桿和滾珠絲桿配合的方式驅動工作,其中用正反牙絲桿實現兩個鏟板單元21的合并和分離,利用滾珠絲桿實現鏟板的整體移動。

本發明還包括與鏟板組件2配合設置的升降調節機構,本實施例中,升降調節機構分別與靠背部212、靠腳部213傳動連接,由升降調節機構驅動靠背部212及靠腳部213分別相對于基座部211轉動,以使鏟板組件2由供人平躺的平板狀調整為供人坐立的座椅狀。

本實施例中,升降調節機構包括第二電機41、絲桿42、第一驅動螺母43和第二驅動螺母44,第二電機41及絲桿42均安裝于基座部211,第二電機41與絲桿42傳動連接,第一驅動螺母43和第二驅動螺母44均安裝于絲桿42上,第一驅動螺母43通過第一連桿45轉動連接至靠背部212,第二驅動螺母44通過第二連桿46傳動連接至靠腳部213。

當需要使鏟板組件2由平板狀調整為座椅狀時,第二電機41首先驅動絲桿42轉動,絲桿42在轉動時帶動第一驅動螺母43、第二驅動螺母44分別沿絲桿42運動,此時在第一連桿45和第二連桿46的作用下,靠背部212相對于基座部211向上轉動,靠腳部213則相對于基座部211向下轉動,使得靠背部212、基座部211及靠腳部213配合形成座椅狀;而當需要使鏟板組件2由座椅狀調整為平板狀時,第二電機41反向轉動,此時在絲桿42、第一驅動螺母43、第二驅動螺母44、第一連桿45及第二連桿46的配合作用下,靠背部212相對于基座部211向下轉動,靠腳部213相對于基座部211向上轉動,使得靠背部212、基座部211及靠腳部213配合形成平板狀。

本實施例中,兩個鏟板單元21之間配合設置有用以聯動的拼接機構。具體地,其中一個鏟板單元21的靠背部212及靠腳部213均設置有第一拼接臺階51,另一個鏟板單元21的靠背部212及靠腳部213均設置有與第一拼接臺階51相對應的第二拼接臺階52,第一拼接臺階51、第二拼接臺階52配合構成拼接機構。由于兩個鏟板單元21之間配合設置了拼接機構,當兩個鏟板單元21對鏟合并后,通過一個第二電機41及一個絲桿42便可以實現對鏟板組件2整體的同步升降調節,控制方便,制造成本較低。

本發明提供的失能老人獨立如廁裝置,初始狀態下,鏟板組件2整體為平板狀,工作時,通過圓柱凸輪32驅動兩個鏟板單元21沿線性導軌11相向運動,利用兩個鏟板單元21將老人從床上鏟起,然后由圓柱凸輪32驅動兩個鏟板單元21同步移動,鏟板組件2整體將老人搬運至馬桶的上方,緊接著升降調節機構動作,使鏟板組件2由平板狀調整為座椅狀,使老人以坐立的姿勢置于鏟板組件2上,此時,老人便可以通過排泄孔22進行如廁;如廁結束后,升降調節機構再次使床板組件變為平板狀,并且圓柱凸輪32再次驅動兩個鏟板單元21同步朝床體方向移動,帶動老人朝床體方向移動,待老人位于床體位置時,圓柱凸輪32驅動兩個鏟板單元21反向運動,此時兩個鏟板單元21分離,老人順利平躺在床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不僅能夠有效降低對失能老人的護理難度,而且也能夠使得老人能夠獨立、簡單、衛生和有尊嚴地如廁,本發明制造成本較低,使用時舒適感較好,能夠滿足大眾化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發明專利申請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