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活血散瘀膏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說明】_種活血散疲當及其制備方法 一、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活血散瘀膏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采用以假黃麻、綠葉五 味子、雞屎藤、扭骨風、匙葉草、絲瓜根、燈籠草、人參、地澀澀、紅藥子、茶膏為原料生產的活 血散瘀霄。 二、
【背景技術】
[0002] 瘀證是指由于推動血液運行的動力不足或者外邪阻滯,導致血液在脈管中運行 不暢,凝結或聚集在某一部位,而出現的以局部固定疼痛、瘀點、瘀斑等為主要表現的一種 狀態,臨床上常常表現出經絡拘禁、四肢麻木、腰腿疼痛,通常患者易出現面色晦滯,口唇色 暗,眼圈黯黑,肌膚干燥,舌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等癥狀。中藥調理則需要長時間服用中 藥,但中藥的熬制比較費時,且口感不好,不利于人們方便服用。本發明制備得到活血散瘀 膏臨床針對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等瘀證具有明顯改善效果,同時制備成膏劑也方便患者服 用。 三、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活血散瘀膏及制備方法。
[0004] 本發明提供的藥膏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 一種活血散瘀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假黃麻30-40份、綠葉五 味子20-30份、雞屎藤20-30份、扭骨風15-25份、匙葉草15-25份、絲瓜根15-25份、燈籠 草15-25份、人參10-20份、地澀澀8-12份、紅藥子3-5份、茶膏3-5份。優選為假黃麻35 份、綠葉五味子25份、雞屎藤25份、扭骨風20份、匙葉草20份、絲瓜根20份、燈籠草20份、 人參15份、地澀澀10份、紅藥子4份、茶膏3份。
[0006] 以上活血散瘀膏的制備方法為:
[0007] A.選取所述重量份的假黃麻、綠葉五味子、雞屎藤、扭骨風、匙葉草、絲瓜根、燈籠 草、人參、地澀澀。第一步,加入pH值為2的水,加水量是藥材重量的15倍,經超聲處理 50min后,加熱提取3小時,濾過;第二步,加pH值為5的水,加水量是藥材重量的12倍,加 熱提取2小時,濾過;再加pH值為8. 5的水,加水量是藥材重量的10倍,加熱提取3小時, 濾過,合并濾液,并于40°C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15的清膏備用;
[0008] B.取所述重量份的紅藥子、茶膏粉碎成細粉,與上述A步驟制得的清膏混合,加 入適量冰糖,制成膏劑。
[0009] 本發明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0010] 假黃麻:淡、寒。清熱解毒。臨床用于麻瘆,疥癩瘡腫,熱病下利等癥。
[0011] 綠葉五味子:辛、溫。祛風活血,行氣止痛。臨床用于祛風活血,風濕骨痛,胃痛,疝 氣痛,月經不調,蕁麻瘆,帶狀皰瘆等癥。
[0012] 雞屎藤:甘、酸、平。歸心、肝、脾、腎經。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 臨床用于風濕痹痛,食積腹脹,小兒疳積,腹瀉,痢疾,中暑,黃疸,肝炎,肝脾腫大,咳嗽,瘰 疬,腸癰,無名腫毒,腳濕腫爛,燙火傷,濕瘆,皮炎,跌打損傷,蛇蛟蝎螫等癥。
[0013] 扭骨風:苦、澀、平。歸腎經。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臨床用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腰肌勞損,四肢麻木等癥。
[0014] 匙葉草:苦、辛、寒。歸肺、肝、大腸經。活血化瘀,清熱止咳。臨床用于腹內瘀證痞 塊,勞傷咳嗽等癥。
[0015] 絲瓜根:甘、微苦、寒。活血通絡,清熱解毒。臨床用于偏頭痛,腰痛,痹癥,乳腺炎, 鼻炎,鼻竇炎,咽喉腫痛,腸血下風,痔漏等癥。
[0016] 燈籠草:苦、涼。清熱解毒。臨床用于感冒,喉痛,咳嗽,痄腮等癥。
[0017] 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微溫。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 智。臨床用于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 眩暈頭痛、陽瘺、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癥。
[0018] 地澀澀:甘、苦、澀、平。歸肝經。活血散瘀,止血,解毒。臨床用于跌打損傷,月經 不調,創傷出血,口瘡,燙火傷等癥。
[0019] 紅藥子:苦、澀、涼。歸肺、大腸、肝經。清熱解毒,涼血,活血。臨床用于呼吸道感 染,扁桃體炎,急性菌痢,急性腸炎,泌尿系統感染,多種出血,跌打損傷,月經不調,風濕痹 痛,熱毒瘡瘍,燒傷等癥。
[0020] 茶膏:苦、甘、涼。歸心、胃、肺經。清熱生津,寬胸開胃,醒酒怡神。臨床用于煩熱 口渴,舌糜,□臭,喉痹等癥。
[0021] 本發明活血散瘀膏主要具有以下創造性的有益技術效果:
[0022] 1.藥材的提取和純化方面:
[0023] 本發明原料中假黃麻清熱解毒,為君藥;綠葉五味子祛風活血、行氣止痛,雞屎藤 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為臣藥;君臣相使配伍,則有清熱解毒,活血不傷 血,潤燥不致瘀的作用。瘀則氣滯,氣行則血動,故配以扭骨風、匙葉草、絲瓜根活血通絡,行 氣化瘀,燈籠草清熱解毒、人參補脾益肺、生津提氣,地澀澀活血化瘀、解毒,紅藥子清熱解 毒、活血,茶膏清熱生津。諸藥同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潤燥,祛瘀生津、行氣通絡之功。我 們的研宄是在處方確定的基礎上,對藥材的提取純化工藝進行全新摸索,綜合考慮了藥材 物理性質、有效成分特性及生產成本等因素,具體改進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1)為了更好 的利用紅藥子、茶膏中的有效成分,將兩味藥材粉碎到最佳的粒徑;(2)其余藥材根據本發 明中藥制劑的作用特點并結合現代生物藥劑學的新技術,我們采用半仿生提取法,創造性 的對其進行了提取純化,有效地保留了活性成分。半仿生法是模仿口服藥物在胃腸道的轉 運過程而提出的一種中藥提取新技術,其采用選定PH值的酸性水和堿性水依次連續提取, 其目的是提取含指標成分高的"活性混合物"。該法在提取工藝的設計中堅持"有成分論, 不惟成分論,重在機體藥效學反應"的觀點,以一種或幾種有效成分、總浸出物及不同極性 部分或主要藥理作用做指標,綜合評判,優選提取工藝的理論原則,這樣既能充分發揮混合 物成分的綜合作用特點,又有利于用單體成分控制制劑質量,最終得到適合人體吸收的藥 效成分。在本發明中,我們經過不懈的努力,通過大量的實驗研宄,最終也是偶然得到了本 發明中所述的技術方案:即提取3次pH值分別為:2, 5,8. 5 ; (3)將提取藥材預先經過超聲 波預處理后,其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顯著提高,主要是由于通過超聲波的空化作用、振動作用 和加熱效應,可使得藥材細胞的破壞,從而加速有效成分的釋放和溶出,這樣將對生產成本 和產能是一個很大的節約,最終有益于產業化的推廣。
[0024] 2?藥效學方面:
[0025] 現有技術中具有活血化瘀的藥物有很多,藥效好的產品如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 限公司生產的復方丹參滴丸。為了體現本發明制備得到的活血化瘀膏對瘀證具有預料不到 的技術效果,對大鼠進行冰水浴和注射腎上腺素的方法建立瘀證模型,然后將本發明制備 得到的產品與以上產品進行了對比實驗研宄,用以闡明本發明產品的顯著療效,說明本發 明所達到的顯著有益技術效果。具體實驗如下:
[0026] ⑴實驗動物
[0027] SD大鼠,雌雄各半,體重180_220g。
[0028] (2)藥物
[0029] 經本申請實施例2制備得到的活血化瘀膏。
[0030] (3)主要試劑
[0031] 復方丹參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40915 ;鹽酸腎上腺素注 射液,北京市永康藥業有限公司,批號1070141。
[0032] ⑷儀器
[0033] 血沉、紅細胞壓積管,北京普利生儀器有限公司生產。血液流變儀,北京普利生儀 器有限公司生產,型號為LBY-N6K。肝素抗凝管,山東奧賽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0034] (5)方法
[0035] 1 ?造模
[0036] 將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瘀證組、本發明高、中、低劑量組、復方丹參滴丸陽性對照 組。正常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灌胃給予生理鹽水,復方丹參滴丸以0. 6g/kg灌服,本申請藥 膏高、中、低劑量組分別灌服I. 2g/kg、0. 6g/kg,0. 3g/kg。預給藥7天,第6、7天藥后Ih造 模,動物皮下注射〇. 1%鹽酸腎上腺素(〇.8mg/kg),間隔4h再次給予同劑量鹽酸腎上腺素, 兩次皮下注射鹽酸腎上腺素之間,將大鼠置冰水(〇~2°C)中浸泡5min。末次造模結束后 禁食禁水,第8天末次藥后lh,水合氯醛麻醉,經腹主動脈采血測定各指標。
[0037] 2.實驗分組
[0038] 按照隨機化原則分為六組,正常組、瘀證模型組、陽性對照組及本申請藥膏高、中、 低劑量組,每組10只,瘀證模型組、陽性對照組及本發明藥膏高、中、低劑量組;每天下午陽 性對照組灌服復方丹參滴丸混懸液(濃度為0. 6g/kg),本發明分高、中、低劑量分別灌服本 申請活血化瘀膏混懸液(濃度為I. 2g/kg,0. 6g/kg,0. 3g/kg),正常對照組灌服等量生理鹽 水。
[0039] 3?統計學分析
[0040] 應用SPSS 12. 0軟件統計,方法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用方差分析,所有 數據均以x±s的形式表示,P < 0. 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41] 4?方法
[0042] 4. 1全血黏度操與血漿粘度測定:
[0043] 全血黏度:調整儀器水平,打開電源,進入預熱狀態,待顯示屏上溫度值達到37°C 時,開始加樣。用加樣器取Iml全血,點擊全血測試菜單,檢測完畢后,記下全血高中低切; 血漿黏度:調整儀器水平,打開電源,進入預熱狀態,待顯示屏上溫度值達到37°C時,開始 加樣。用加樣器取0. 8ml血漿,點擊全血測試菜單,檢測完畢后,記下血漿黏度。
[0044] 4. 2凝血時間與血沉測定:
[0045] 凝血時間測定:大鼠眼球取血時,滴1~2滴到載玻片上,同時用毛細血管吸取載 玻片上血液并計時。待毛細血管吸滿時,從一頭開始折毛細血管,5秒種折一次,直到出現凝 血為止,停止計時;血沉測定:用注射器吸取抗凝后的全血,注入血沉管中,達到0刻度線時 即可。垂直靜置1小時,從上端讀取數據。
[0046] 4. 3紅細胞壓積測定:
[0047] 用注射器吸取抗凝后的全血,注入紅細胞壓積管中,達到0刻度線時即可。3000 轉,離心30分鐘,從下端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