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蛋白酶抑制劑涂層可降解腸道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腸道吻合的支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常用的腸道吻合方法主要是手工縫合吻合法和吻合器吻合法兩種。手工縫合吻合法是歷史悠久的吻合方法,采用絲線或可吸收線手工完成,操作較繁瑣,吻合時間長,有一定的吻合口漏發送率,但是這種吻合方法成本低,是經濟不發達地區的主要腸道吻合方法。吻合器吻合法是使用吻合器完成腸道吻合,吻合方法簡單,吻合時間短,但是吻合器價格高,溫和后腹腔內終生留有金屬異物,并且還需要另外開吻合器插入口,增加創傷。由于這些吻合方法中腸道內容物與吻合口直接接觸,吻合口漏等并發癥發生率高。
[0003]發明專利2007100712082號提出一種“結腸捆扎式的吻合支架”,解決了上述問題。但是吻合口的愈合速度仍然不夠快。吻合口愈合是一個膠原合成與降解動態平衡的過程。膠原纖維主要位于粘膜下層,是維持消化道強度的主要成分,能被基質金屬蛋白酶降解[5]。吻合部位膠原含量經過先降低后升高的變化過程,可分為膠原分解期、膠原增生期和膠原改造期。術后受傷組織局部的基質金屬蛋白酶立即含量增高,活性增強,膠原大量分解,含量逐漸降低,吻合口強度降低,通常術后第三天達到最低值[6]。自術后5天起,進入膠原增生期,吻合部位成纖維細胞增加,膠原含量逐漸增加,于術后第10天達高峰,吻合口強度迅速增強。手術10天以后為膠原改造期,膠原纖維逐漸成熟,膠原選擇性吸收重組,吻合口強度進入穩定期[7,8]。基質金屬蛋白酶在吻合口部位的活性較腸道其它部位明顯升高[9],尤其在吻合口漏發生后,其表達及活性增高更為明顯[6]。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吻合口的愈合速度快的腸道吻合支架。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金屬蛋白酶抑制劑涂層可降解腸道支架,包括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腸道支架體,所述的支架體呈通管狀,所述的通管的中部呈直管狀,兩端為逐漸擴大的喇叭狀開口,所述的直管狀的中部與喇叭狀開口的連接部有用于捆扎待吻合的兩側結腸之一的凸環,所述的通管的中部的外表面構成兩側的結腸斷端的爬行吻合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體的表面覆蓋有脫氧土霉素材料層。
[0006]金屬蛋白酶抑制劑脫氧土霉素又名強力霉素,是一種半合成長效四環素類廣譜抗生素。研宄發現脫氧土霉素除抗菌活性外,也是廣譜的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能在酶原的分泌、活化及抑制酶活性等多個環節上發揮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的作用[1],目前已在骨再生[2]、牙周炎[3]、關節炎[4]等疾病中應用。
[0007]現有研宄證實抑制金屬蛋白酶的活性是促進吻合口愈合的有效方法。Siemonsma
等發現大鼠腸吻合術前皮下注射脫氧土霉素,術后第三天吻合口撕脫壓較對照組明顯提高
[10]
O
[0008]將金屬蛋白酶抑制劑脫氧土霉素采用電紡的方法結合于支架表面,支架置入吻合口后,表面脫氧土霉素逐步釋放,抑制吻合口增高的金屬蛋白酶,從而抑制膠原的降解,有利于吻合口愈合。
[0009]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能夠加快吻合口的愈合速度。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圖1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照附圖1、2: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金屬蛋白酶抑制劑涂層可降解腸道支架,包括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腸道支架體,所述的支架體呈通管狀,所述的通管的中部I呈直管狀,兩端為逐漸擴大的喇叭狀開口 2,所述的直管狀的中部I與喇叭狀開口 2的連接部有用于捆扎待吻合的兩側結腸之一的凸環3,所述的通管的中部I的外表面構成兩側的結腸斷端的爬行吻合段,所述的支架體的表面覆蓋有金屬蛋白酶抑制劑脫氧土霉素材料層4。
[0014]本實用新型的結腸端端吻合支架結構如圖1、圖2,支架腔內徑20_,中部管狀,兩邊呈喇叭形,支架上兩道突起的凸環(寬1.5mm)用以固定腸管。吻合時把兩側腸管斷端分別套在支架兩側,用絲線在突起處捆扎固定腸管。兩側腸管斷面于支架縱軸中心部位接觸生長,愈合后完成結腸端端吻合。
[0015]用注塑等方式制造可降解高分子腸道支架,再以靜電紡絲的方法將金屬蛋白酶抑制劑涂布于上述支架表面,制作成藥物涂層支架。
[0016]可降解高分子腸道支架可選用包括聚乳酸在內的可降解材料。
【主權項】
1.金屬蛋白酶抑制劑涂層可降解腸道支架,包括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腸道支架體,所述的支架體呈通管狀,所述的通管的中部呈直管狀,兩端為逐漸擴大的喇叭狀開口,所述的直管狀的中部與喇叭狀開口的連接部有用于捆扎待吻合的兩側結腸之一的凸環,所述的通管的中部的外表面構成兩側的結腸斷端的爬行吻合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體的表面覆蓋有金屬蛋白酶抑制劑材料層。
【專利摘要】金屬蛋白酶抑制劑涂層可降解腸道支架,包括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腸道支架體,所述的支架體呈通管狀,所述的通管的中部呈直管狀,兩端為逐漸擴大的喇叭狀開口,所述的直管狀的中部與喇叭狀開口的連接部有用于捆扎待吻合的兩側結腸之一的凸環,所述的通管的中部的外表面構成兩側的結腸斷端的爬行吻合段,所述的支架體的表面覆蓋有金屬蛋白酶抑制劑材料層。能夠加快吻合口的愈合速度。
【IPC分類】A61B17-115
【公開號】CN204500833
【申請號】CN201420811129
【發明人】蔡秀軍, 王一帆
【申請人】蔡秀軍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