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身體訓練器械及其使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身體訓練器械及其使用。具體地說,本發明不僅只涉及一身體訓練和/或拉伸運動器械。
背景技術:
公眾可接觸到多種多樣的訓練設備。這類設備有很多樣式,每一種都是設計來讓使用者對某一特定肌肉群或幾個肌肉群進行訓練的。然而,很多這類設備沒有給使用者提供進行訓練前伸展運動的設施,而訓練前伸展運動可降低訓練過程中發生肌肉損傷事故的可能性。雖然使用者能在不使用器材的情況下進行伸展運動,例如,使用者可以倚靠在一墻壁上對小腿肌肉或其它腿部肌肉施壓,從而伸展上述肌肉群,但是未受協助的伸展運動可能無法讓使用者對肌肉群施加足夠的壓力。由于不能采取某些姿態,未受協助的伸展運動還可能無法讓使用者伸展特定的肌肉群。眾所周知,要充分地伸展一些肌肉群,人們通常結成對互相幫助,以伸展某些肌肉群。通過隔離身體部位、支承身體某些部位或限制身體某些部位的移動,人們在他人的協助下進行伸展運動,從而實現預期的伸展效果。然而,一個想進行這種伸展身體某些肌肉群的人可能沒有必要有另外一個人來幫助他們進行伸展運動。在進行某些訓練時也是如此,此時可能需要固定使用者身體的某些部位,從而提供一施加作用力的身體固定點。仰臥起坐(sit ups)是一個例子,人們需要將他們的腳固定。俯臥撐(press ups)是另外一個例子,人們需將雙手和雙腳固定。
除了跑步和其它一些獨立的訓練,很多人更喜歡使用機器進行訓練。
機器使目標肌肉隔離,從而能更安全地用來試驗新的或不同的技術。此外,機器提供了控制和穩定性,以及需要較少的協作和技巧。
使用機器的不足在于,它們缺少變化,一種機器可能僅用于一種目的,因此,一段時間以后可能變得非常乏味。另外一個問題是,機器通常是為普通人設計,對一個很高或很矮的人而言,使用起來可能是不舒服的。
另一方面,自由重物例如啞鈴和杠鈴容許身體采取一種更“自然的”方式以更真實地模仿實際生活中的移動。它鼓勵使用者適當地使用平衡肌以及使用正確的身體姿態。自由重物也提供了較多變化,能以多種不同的方式來訓練不同的肌肉群。
自由舉重訓練通常適合大多數訓練者,但是,初學者通常需要一些指導,以確保他們采用正確的形態和技術。那些不具備必要技能的人可能因訓練不當導致嚴重的損傷。進行自由舉重訓練也是一個很耗費時間的過程。
此外,那些遭受肌肉運動損傷的人經常要去理療師那里,接受控制治療(manipulative treatment)或損傷治療。進行上述治療需要有人幫助控制損傷,以接近需要糾正的肌肉。
在控制損傷時如果沒有他人的幫助,傷員很難進行治療作業需要的任意伸展運動和/或訓練。
為了進行伸展運動和訓練,個人可能需要補救的骨骼矯正處置。雖然確實已經有用來進行這種處置的裝置,但是,發明人沒有看到任何一種裝置,其結構簡單,或者在沒有他人引導或明顯幫助時還可以進行伸展運動和訓練以及實施補救的骨骼矯正。
相應地,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器械,用于訓練、伸展運動和/或補救的骨骼矯正,其可以在沒有他人幫助時單人使用;或者至少給公眾提供一種有用的選擇。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可單人使用的伸展運動裝置,能比任意無輔助的伸展運動伸展更多的肌肉群;或者至少給公眾提供一種有用的選擇。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訓練裝置及其使用,它的使用可幫助克服上面提到的一些困難;或者至少給公眾提供一種有用的選擇。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第一方面的特征在于一身體訓練器械,包括一器壁裝置,該器壁包括外面設置有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之一的表面;至少一個具有外表面的手套,該外表面包括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一部件,用于戴所述手套的使用者有選擇并可解脫地附著到限定所述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
優選地,提供兩只所述手套,以使所述使用者的每只手各戴一只。
優選地,提供至少一具有外表面的鞋類物品,該外表面包括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一部件,用于穿該鞋類物品的使用者有選擇并可解脫地附著到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
優選地,提供所述鞋類物品兩只,在所述使用者的每只腳上各穿一只。
優選地,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包括一平面區域,其相對于垂直方向傾斜,所述表面的法線包括一方向向上的分量。
優選地,設置限定底板的裝置,其包括底板表面,該底板表面設置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一個,使所述鉤部件和環部件的所述一個與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的部件相同,靠近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設置所述底板表面,從而所述使用者能與所述器壁表面和所述底板表面同時接觸。
優選地,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與限定所述底板的所述裝置彼此鄰接。
優選地,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與限定所述底板的所述裝置使它們具有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所述一部件的相應表面彼此鄰接。
優選地,靠近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的所述底板表面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使所述底板表面的法線具有從相鄰的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向外投射的方向分量。
優選地,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是一器壁單元,包括一器壁面板,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所述一部件與其接合,所述器壁面板接合到一支承結構,從而被一永久固定結構作為整體支承。
優選地,限定所述底板的所述裝置是一底板單元,包括一底板面板,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所述一部件與其接合,所述底板面板接合到一支承結構,從而被一永久固定結構作為整體支承。
優選地,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在相鄰的地面支承表面之間延伸,高度至少1.5m,與所述表面相互作用的所述使用者與所述表面相鄰地被支承在地面支承表面上。
優選地,從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伸出的所述表面在限定所述底板的所述裝置之間延伸,高度至少1.5m。
優選地,所述底板表面在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之間延伸,距其至少1.0m。
優選地,該訓練器械用于所述使用者進行身體訓練。
優選地,該訓練器械用于所述使用者進行身體肌肉伸展運動。
優選地,所述訓練器械用于讓所述使用者承受骨骼矯正力。
優選地,所述訓練器械是一種多功能的身體訓練器械,所述使用者可以在其上進行身體訓練、身體伸展運動和骨骼矯正中的至少兩種。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在于,一訓練裝置包含或包括修改(modify)或特征化(characterise)底板表面的器具;和修改或特征化器壁表面的器具;其中,所述裝置使緊接的底板和器壁區域被修改或特征化,從而使互補附著裝置可解脫地接合,其中,互補附著裝置的第一裝置由所述底板表面和器壁表面表示,而互補附著裝置中的另一裝置由訓練者穿戴。
優選地,所述器壁表面和所述底板表面之間的關系使得它們之間的角度是一鈍角。
優選地,所述角度在93°和110°之間。
優選地,可解脫的接合是非粘附型的,優選是相互可接合/可分離結構。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特征在于,訓練場所或地點包含或包括器壁表面,適合于至少從其一區域設置鉤環裝置互補對中的一個,以接收使用者穿戴著的鉤環緊固裝置互補對的另一個,以便能夠可解脫和有選擇地與所述器壁表面的所述至少一個區域接合。
優選地,緊鄰所述器壁表面設置底板表面,底板表面適合于至少從其一個區域設置鉤環裝置互補對中的一個,以接收使用者穿戴在其至少一肢的外側末端的鉤環緊固裝置互補對中的另一個,以便能夠可解脫和有選擇地與所述底板表面的所述至少一個區域接合。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特征在于,與前面描述的一訓練場所或地點與這種互補附著裝置的組合,還提供下列物品中任意一只或多只一只或多只鞋類以及一只或多只手套,它們與所述底板表面和/或器壁表面可解脫地接合。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特征在于,作為零售包裝的一雙手套,每只包括一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之一的表面,使用者可穿戴手套與反作用面接合,通過所述手套向反作用面施加作用力,反作用面是鉤環緊固系統的所述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外一個。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特征在于,作為零售包裝的一雙靴子,每只包括一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之一的表面,使用者可穿戴靴子與反作用面接合,通過所述靴子向反作用面施加作用力,反作用面是鉤環緊固系統的所述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外一個。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特征在于,一雙手套,每只包括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之一的表面,使用者穿戴手套與設置在固定器壁結構上的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一個接合。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特征在于,一雙靴子,每只包括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之一的表面,使用者穿戴靴子與設置在固定器壁結構上的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一個接合。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特征在于,一種使用者身體訓練方法,具有至少一反作用面,通過使用者穿戴手套和鞋類中的至少一個的身體部分與所述反作用面接合,以進行身體伸展運動/訓練,所述反作用面上設置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一個,所述手套和鞋類中的至少一個設置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一個,使得使用者能有選擇地配合并避免在多個位置和方位從所述反作用面上脫落,所述手套和鞋類中的所述至少一個因而提供與使用者施加的力的反作用。
優選地,在所述手套和鞋類間的配合抵抗力是平行于所述反作用面方向的力,所述手套和鞋類中的所述至少一個與所述反作用面接合。
本發明也可以推廣至本申請公開內容中提及或暗示的部件、元件和零件,單獨地或共同地、以及任意兩個或多個所述部件、元件或零件的任意或全部組合、以及這里提及的特定整體,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與本發明涉及內容是等同的,這種公知的等同被視為是本發明的一部分,與單獨進行闡述具有相同的作用。
現通過實例并參考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描述。附圖中圖1是訓練器械是一器壁和底板反作用面的固定結構側視圖;圖2是圖1的透視圖;圖3是圖1的前視圖;圖4是圖1的俯視圖;圖5是供使用者穿戴的左手手套頂視圖,用于與圖1中反作用面一起使用;圖6是右手手套的仰視圖;圖7是與圖1中反作用面一起使用的一只靴子、或鞋或類似鞋類的透視圖;圖8是圖7中靴子的后視圖;圖9是圖7中靴子的仰視圖;圖10是一永久固定建筑結構的截面圖,示出了背靠其裝配的設有一器壁反作用面的一器械;圖11示出了一使用者使用此訓練器械壓迫腿筋;圖12示出了一使用者使用此訓練器械壓迫四頭肌;圖13示出了一使用者使用此訓練器械壓迫小腿內側(gastrocs)、比目魚肌和弓形(archilles)腱;圖14示出了一使用者使用此器械壓迫臀肌;圖15示出了一使用者使用此器械壓迫手指屈肌、二頭肌、皮特肌(pictals)、腹部直腸肌、四頭肌和腰肌;圖16示出了一使用者使用此器械來迫二頭肌;
圖17示出了一使用者使用此器械壓迫胸肌和手指屈肌圖18示出了一使用者使用此器械壓迫手指屈肌;圖19示出了一替代配置,其中提供了多個反作用面,可作為一站臺供多人繞其站立。
具體實施例方式
該訓練器械包括至少一反作用面,該反作用面本身是建筑物的一固定結構、或者被建筑物的一固定結構固定或以其它方式支承、或被固定或支承到建筑物的一固定結構。使用者使用穿戴的手套和/或靴子,通過他或她的身體對表面施加作用力,同時他們也承受來自表面的反作用力。在最優選的形式中,反作用面包括彼此鄰接布置的一器壁表面2和一底板表面3,使得使用者能同時與兩者接觸。反作用面至少部分被鉤環緊固系統的一個部件覆蓋,優選為全部覆蓋。鉤環緊固系統的另一個部件由手套或靴子攜帶,其具體情況將在下面描述。底板表面是平面,優選地器壁表面也是平面,但也可以是其它形狀。
在最優選的形式中,反作用面被鉤環緊固系統的環結構覆蓋。環結構接觸較柔和,所以使用者皮膚與表面的任意接觸不會造成使用者嚴重的擦傷。眾所周知,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接觸起來不是這么柔和。
在最優選的形式中,反作用面完全被鉤環緊固系統的一部件覆蓋,覆蓋區域足夠大可使使用者在靠近表面采取多種不同姿勢時,仍然能與表面上的部件保持接觸。
例如,器壁表面可能高于周圍地面大約2.4m。這一高度足夠普通使用者緊靠器壁表面2站立并向上伸展,而不會超出器壁表面2的上沿11。最優選的是,高度為至少1.5m,但更高的器壁表面允許采用更多的姿勢。器壁表面2的寬度(B方向)(參考圖2)也足夠本發明的使用者采用各種姿勢而不越出邊沿。例如,在一優選形式中,器壁表面是平面,其寬度足夠使用者緊靠器壁表面站立并向外伸展雙臂,而雙手的指尖并不越出器壁表面2的邊沿。
反作用面的展開寬度示于圖2中,此處示出了四個相鄰段。
反作用面的寬度(B方向)可以足夠寬,從而允許能有很多使用者站在/緊靠反作用面同時使用該器械。
優選地,反作用面是對一建筑物現有結構進行的改進。例如,反作用面可能是由層疊木板合成結構的一部分,其界定一單元,單元具有一表面或多個表面,鉤環緊固系統的環部件(例如通過粘貼)附著于其上。然后,該合成層疊木板結構能被螺栓連接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到建筑物的一固定墻壁和/或底板結構上。盡管在反作用面是可移動的情況下,這種固定可能是臨時的,但反作用面保持可靠固定仍然很重要。相鄰單元可由緊固件,例如螺栓或螺釘緊固在一起。通過擴大鉤環緊固裝置的環部件在層疊木板表面的覆蓋區域,該系統的使用者能采用各種姿勢。
通過設置底板表面和器壁表面,使用者能將四肢支承在本發明反作用面上。
然而,應該看到,為了提供本發明訓練器械的反作用面,可僅提供一器壁表面2(例如圖10所示)。這種器壁表面從使用者可站立的周圍地面向上延伸足夠的高度(例如,大于1.5m),從而使用者能靠器壁表面站立以擺出各種姿勢,包括將他們的手和/或腳與器壁表面2接觸。固定結構可以是建筑物的墻壁或地板。
然后,器壁表面和底板表面的組合可提供更多用途的反作用面結構。
應該意識到,反作用面可是一種可折疊的形式,這樣器壁表面和底板表面可以相對折疊,從而方便儲存和運輸。當然,每一器壁表面和底板表面單元本身可折疊為很多部分。例如,為了方便儲存和/或運輸,每一器壁表面單元可能被拆分成兩個或更多部件。同樣,底板表面單元也可這樣處理。應該意識到,本發明可能在家庭環境下使用,在這樣的場合,儲存和組裝的便利性是一重要的因素。
訓練器械包括由系統使用者所穿戴的外套物品。在最優選的形式中,使用者戴至少一只手套,并且優選地也穿上至少一只靴子。優選地,使用者穿戴兩只手套和兩只靴子。例如,一種示于圖5和圖6的手套。手套可以是無指型或有指型(以及可以是連指型,但這種不優選),然而其主要目的是保持其可靠固定在使用者的手上。通過設置鉤環緊固系統的另一部件,設置在反作用面2,3上的部件能將手套附著到反作用面上。手套可能完全被鉤部件覆蓋,或者可以圖案方式施加。例如,鉤部件的條帶或嵌條9可被縫制到手套的本體20上,位于可與反作用面(器壁表面3或者底板表面2)接觸的位置。這種區域可能包括手指、手的手掌面和手背上的相似面。為了使手套緊繞在手腕上,手套可能包括一手腕護帶21。重要的是選擇一與使用者手的大小適配的手套尺寸,從而能做到佩戴緊密。當使用者通過手套向反作用面施壓時,手套與手之間不發生明顯移動是很重要的。
參考圖7-9,示出了能被本發明使用者穿戴的一靴子。該靴子穿在使用者的腳上,其外表面設置有鉤環緊固系統一部件的區域。再次最優選地,由于反作用面2、3設置有鉤環緊固系統的環部件,靴子上設置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靴子可以包括在鞋底和鞋上表面的鉤部件條帶。這種條帶或嵌條8將使靴子緊固在反作用面(器壁表面2或底板表面3)上。
通過雙手和雙腳,本發明的使用者能采取各種姿勢,從而將雙手和雙腳接觸并附著到器械的器壁表面2上。可僅將器壁表面設置作為本發明的反作用面。然而,為了增加其多用性,也可以設置底板表面3。在這種情形下,使用者可以將他們的雙腳或一只腳與底板表面接觸,而將雙手或一只手與器壁表面接觸、或者與此相反、或者采用不同組合方式。
為了便于使用者與器壁表面2的結合,器壁表面優選相對垂直方向傾斜。該傾斜是這樣的,表面的法線N有一方向向上的分量。例如,器壁表面2與垂直方向所形成的夾角X大于0°且例如小于30°。雙腳處于或鄰接器壁表面基部10靠器壁表面站立的使用者需要傾斜他們身體的直立方向,從而使身體與器壁表面2接觸。因此,面朝器壁表面的使用者需要向前傾斜。為了與器壁表面接觸,一個背部朝墻的使用者需要向后傾斜。因此,該器壁表面2的角度促進了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向墻傾斜的趨勢。假設其它情形等同,以雙手與器壁表面2接觸為例,與器壁表面法線是水平或具有一向下分量(例如一懸垂器壁表面)相比,使用者更可能保持接觸,且有一種與器壁表面接觸或結合的感覺。因此,希望器壁表面和垂直方向間的夾角大于0°,且表面的法線有一方向向上的分量。同樣還應意識到,通過手套與器壁表面的配合,器壁表面2可能用來懸吊一使用者(例如一小孩)。通過采用如上描述的器壁表面傾斜,使用者的身體因重力作用而偏壓器壁表面,從而產生接觸的感覺。在器壁表面被懸垂或器壁表面完全垂直時,情形將與此不同。
在本發明也包括其是底板表面3的反作用面的情況下,這一表面優選相對水平方向傾斜。在最優選的形式中,斜坡從器壁表面2與底板表面3的相交點4處開始下傾。底板表面與水平方向間的夾角Y優選大于0°且例如小于30°。雖然底板表面3不需要相對水平方向傾斜,但優選其是傾斜的,因為為了保持靠器壁表面2直立,站在底板表面3上的使用者將需要調整他們的姿態。例如,當腳部平放在底板表面3上時,面對器壁表面2的使用者將需要向前倚靠。為了保持直立,這樣的一種向前倚靠將額外地刺激使用者向器壁表面2倚靠或下降,從而產生一種安全感。這將鼓勵使用者與器壁表面2接觸。優選地,使用者能同時接觸的器壁表面和底板表面二者有一法線處于同一平面,該平面是垂直平面。
底板表面同樣可以作為單元部件來提供,例如,由層疊木板材料合成而來。從圖1所示側面來看,器壁表面和底板表面2、3都是作為器壁表面和底板單元部件來提供的。器壁表面和底板單元優選是獨立物品,它們能相鄰連接在一起。應該意識到,器壁表面單元和底板單元可采用替代的構造,其中兩者彼此不接觸。例如,墻單元可能移到底板單元上方,兩者之間設置一縫隙。因此,此處可能沒有位于墻單元和底板單元間的交接點4。優選地,底板表面從器壁表面向外延伸出至少1m。優選地,該距離是介于1m和2.4m之間。
此外,雖然在最優選形式中器壁表面2和底板表面3基本上是平面,但這些表面不需要完全平坦。實際上,這些表面上可包括穿透的孔穴,尤其是器壁表面2可包括孔穴,以對使用者手和腳的保持提供更進一步的幫助。該表面也可包括豎立構件,設置在合適的地方有助于使用者作出某種姿勢。
器壁表面可替代地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彎曲。例如,器壁表面可通過一垂直柱子設置。
在最優選形式中,所用鉤環緊固系統的構是由3M公司生產的一種稱作CS 1200TM鉤的產品。3M公司的這種產品在承受張力的鉤環緊固系統的兩部件間提供高剪切強度,從而可方便的移除。表1示出了3M公司在它們網站上公開的本產品性能說明典型的產品特性 與3MTM非紡織環的閉合性能180°鉤與環剝離力 4.5N/25mm 3MTM-3740動態剪切力 60N/25*25mm3MTM-3749表1結果是,剪切方向的把持力例如在手套或靴子與反作用面2、3之間的把持力與張力相比非常大。相應地,對于使用者而言,用基本垂直于表面的力從表面脫開手和腳非常方便,然而相對表面滑動手套和靴子則阻力很大。從而,使用本發明的使用者能在表面上相對方便地移動,而不會在使用者的肌肉上引起過大的拉緊。然而,當使用者施加一剪切力時,手套和/或靴子將緊緊地保持在原位置不動。因此,這降低了受傷的可能性。因此,能沿剪切方向上對反作用面施加作用力。這可使用一種通常被稱作VELCROTM的獨創鉤環緊固系統。與此工作方式相同的各種時髦的變型被當作本發明的組成部分。Velcro環部件作為一嵌板施加到層疊木板或類似物的背板上。
本發明可用于幾種不同的目的。雖然從廣義上說,本發明被稱作一種訓練器械或系統,使用者對反作用面施加作用力,本發明可供使用者伸展肌肉、訓練肌肉以及醫學上的骨骼矯正。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讓使用者在進行身體訓練之前或之后伸展他們的肌肉。
參考圖11-18,這里示出了為了對肌肉施加伸展力使用者可采取的不同姿勢。參見對附圖進行的簡要描述,其簡要顯示了圖11-18中不同姿勢可伸展的不同肌肉群。本發明的反作用面和表面也可被穿戴著手套和/或靴子的使用者以一種可以進行訓練的方式接觸。示出的很多姿勢也允許使用者進行訓練。對訓練技術領域的人員應該意識到,諸如仰臥起坐、俯臥撐和雙臂曲伸的訓練能在其上進行,例如,為了進行這種訓練,使用者的腳或手能相對反作用面方便地固定把持。為了使使用者能采用合適的姿勢進行訓練、和/或隔離特定肌肉群進行這種訓練和/或伸展運動,能將穿戴著手套和/或靴子的手和/或腳相對反作用面放置,其結果是它能夠固定把持住。這能在沒有他人輔助的情況下實現。
發明人也意識到,本發明可用于醫學上的骨骼矯正。舉例來說,使用者可每只手戴一只手套,并靠著器壁表面2將他們的手高舉過頭,并采用一種使他們可通過手套有效充分向下并靠著器壁表面2懸掛的姿勢。身體重量的大部分能通過手套傳遞到器壁表面,從而使使用者的脊骨呈現一種自然的延伸狀態,并促進脊骨實現自然矯正。然后,臨床醫生也能對身體進行預期的處理。因此,應該意識到,本發明不僅可以被物理療法專業人員使用,而且可以被脊柱按摩療法和整骨療法專業人員使用,以治療病人。
使用本發明,由于身體自身質量,可在肌肉整個運動過程中對肌肉組織提供“等長”/抵抗力訓練和抵抗力伸展加上精密控制的“同心”和“離心”載荷。
和一臺機器不同,由于可通過輕微移動身體質量來方便地調整最大載荷點,這對整個肌肉長度提供了被動和主動伸展和肌肉鍛煉,而且,由于其它肌肉的支承,降低了受傷的可能,這是自由重物訓練中的風險。
此外,一個主要的優點是,該器械允許使用者在沒有重新定位的情況下進行訓練和伸展。
等長訓練是指對一抵抗物體施力的訓練。一個例子是推壓一磚墻—盡管肌肉中張力在增大,磚墻卻沒有實際的移動。一些關于等長訓練的要點如下為了增加強度,必需維持任意一項訓練中的一種姿勢6到8秒。
訓練應重復5至10次。
任意一種等長訓練將僅僅增加關節角處的肌肉強度。要對另外關節位置進行強化需要重復其它的對應訓練。
就其本身而言,不推薦用等長訓練來進行強度訓練。他們僅是完整訓練程序的一部分。
只要你撓曲某物或對某物施力,你就在進行等長訓練。關于等長訓練的非常之處在于,它們能在任意地點、任意時刻進行,而且,通過使用本發明,使用者有可能采取更多的身體姿勢、以及增加調節進行這種訓練的力的水平。
本發明可很小或沒有干擾地用于建筑物內的空間。它能方便地靠著墻壁裝配和在地板上裝配。它可用于健身房以及辦公環境,用于減輕壓力以及幫助從OOS/RSI(職業性的過度使用綜合病癥和重復肌肉損傷)的相應狀態中恢復。物理治療可以從本發明受益,因為它允許病人采用更大范圍的運動。
通過隔離手腳,使用者能對肌肉組織進行更大強度的鍛煉,然后快速釋放/放松肌肉組織。由于本發明能作為一個伸展運動器械和訓練器械,使得在完成一鍛煉過程后無需重新定位或者調整姿勢就可進行伸展運動。
通過在較大區域內設置Velcro以限定接觸器壁表面和底板,本發明的另外一個優點實現在廣告方面。商標名稱能打印/成形在表面上。例如,Velcro可在背部板上以一種可表示商標名或徽標的方式施加。
此處所用的“底板”(floor)不應限制為僅指結構性底板,“器壁表面”可包括其它直立支承(無論是骨架或格板)。這里所用的“互補附著裝置”以及與所述裝置一并使用的裝置優選地是允許安裝到或從所述底板表面或器壁表面安裝的裝置,從而使訓練者能通過可解脫配合以操作他或她的肌肉。
權利要求
1.一種身體訓練器械,包括限定器壁的裝置,該器壁包括外面設置有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之一的表面;至少一個具有外表面的手套,該外表面包括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一部件,用于戴所述手套的使用者有選擇并可解脫地附著到限定所述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身體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提供兩只所述手套,以使所述使用者的每只手各戴一只。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提供至少一個具有外表面的鞋類物品,該外表面包括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一部件,用于穿該鞋類物品的使用者有選擇并可解脫地附著到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鞋類物品兩只,在所述使用者的每只腳上各穿一只。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包括一平面區域,其相對于垂直方向傾斜,所述表面的法線包括一方向向上的分量。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設置限定底板的裝置,其包括底板表面,該底板表面設置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一個,使所述鉤部件和環部件的所述一個與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的部件相同,靠近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設置所述底板表面,從而所述使用者能與所述器壁的表面和所述底板表面同時接觸。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與限定所述底板的所述裝置彼此鄰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與限定所述底板的所述裝置使它們具有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所述一部件的相應表面彼此鄰接。
9.如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靠近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的所述底板表面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使所述底板表面的法線具有從相鄰的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向外投射的方向分量。
10.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是一器壁單元,包括一器壁面板,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所述一部件與其接合,所述器壁面板接合到一支承結構,從而被一永久固定結構作為整體支承。
11.如權利要求6至10中任一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限定所述底板的所述裝置是一底板單元,包括一底板面板,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所述一部件與其接合,所述底板面板接合到一支承結構,從而被一永久固定結構作為整體支承。
12.如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的所述表面在相鄰的地面支承表面之間延伸,高度至少1.5m,與所述表面相互作用的所述使用者與所述表面相鄰地被支承在地面支承表面上。
13.如權利要求6至12中任一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從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伸出的所述表面在限定所述底板的所述裝置之間延伸,高度至少1.5m。
14.如權利要求6至13中任一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表面在限定器壁的所述裝置之間延伸,距其至少1.0m。
15.如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使用者進行身體訓練。
16.如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使用者進行身體肌肉伸展運動。
17.如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用于讓所述使用者承受骨骼矯正力。
18.如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所述的訓練器械,其特征在于,該器械是一種多功能的身體訓練器械,所述使用者可以通過該身體訓練器械進行身體訓練、身體伸展運動和骨骼矯正中的至少兩種。
19.一訓練裝置,包含或包括修改或特征化底板表面的器具;和修改或特征化器壁表面的器具;其中,所述裝置使緊接的底板和器壁區域被修改或特征化,從而使互補附著裝置可解脫地接合,其中,互補附著裝置的第一裝置由所述底板表面和器壁表面表示,而互補附著裝置中的另一裝置由訓練者穿戴。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壁表面和所述底板表面之間的關系使得它們之間的角度是一鈍角。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在93°和110°之間。
22.如權利要求19所述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可解脫的接合是非粘附型的,優選是相互可接合/可分離結構。
23.一訓練場所或地點,包含或包括一器壁表面,用于至少從其一個區域設置鉤環裝置互補對中的一個,以接收使用者穿戴在其至少一肢的外側末端的鉤環緊固裝置互補對中的另一個,以便能夠可解脫和有選擇地與所述器壁表面的所述至少一個區域接合。
24.一訓練場所或地點,其特征在于,緊鄰所述器壁表面設置底板表面,底板表面適合于至少從其一個區域設置鉤環裝置互補對中的一個,以接收使用者穿戴在其至少一肢的外側末端的鉤環緊固裝置互補對中的另一個,以便能夠可解脫和有選擇地與所述底板表面的所述至少一個區域接合。
25.一種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訓練場所或地點與這種互補附著裝置的組合,還提供下列物品中任意一只或多只一只或多只鞋類以及一只或多只手套,它們與所述底板表面和/或器壁表面可解脫地接合。
26.作為零售包裝的一雙手套,每只包括一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之一的表面,使用者可穿戴手套與反作用面接合,通過所述手套向反作用面施加作用力,反作用面是鉤環緊固系統的所述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外一個。
27.作為零售包裝的一雙靴子,每只包括一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之一的表面,使用者可穿戴靴子與反作用面接合,通過所述靴子向反作用面施加作用力,反作用面是鉤環緊固系統的所述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外一個。
28.一雙手套,每只包括一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之一的表面,使用者穿戴手套與設置在固定器壁結構上的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一個接合。
29.一雙靴子,每只包括一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之一的表面,使用者可穿戴靴子并與設置在固定器壁結構上的一鉤環緊固系統的所述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一個接合。
30.一種使用者身體訓練方法,具有至少一反作用面,通過使用者穿戴手套和鞋類中的至少一個的身體部分與所述反作用面接合,以進行身體伸展運動/訓練,所述反作用面上設置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一個,所述手套和鞋類中的至少一個設置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一個,使得使用者能有選擇地配合并避免在多個位置和方位從所述反作用面上脫落,所述手套和鞋類中的所述至少一個因而提供與使用者施加的力的反作用。
31.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和鞋類中的所述至少一個之間的接合抵抗力是沿著平行于所述反作用面的方向施加的力,所述手套和鞋類中的所述至少一個與所述反作用面接合。
32.如權利要求1-18中任一項所述的訓練器械作為一訓練設備的應用。
全文摘要
一身體訓練器械,包括一器壁(2),器壁包括外面設置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之一的表面。該套身體訓練器械同時提供至少一具有外表面的手套(5),此外表面上包括鉤環緊固系統的鉤部件和環部件中的另一部件,用于戴該手套(5)的人有選擇并可解脫地接合到器壁(2)的表面,從而使手保持固定,以施加一作用力,該力被器壁(2)施加的反作用力抵消。
文檔編號A63B1/00GK1642601SQ03805872
公開日2005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03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12日
發明者克里斯托弗·查爾斯·托阿爾 申請人:搏德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