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翻轉玩具車變速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玩具,具體涉及一種翻轉玩具車變速箱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各類兒童玩具大都采用仿真手段制作而成,如玩具飛機、玩具汽車等等,這些玩具在大體形狀、結構和局部細節上與現實生活中的真品都很相似,可培養兒童的識物能力,有利于兒童早期智力的開發。市場上現有的玩具車雖然種類繁多、形狀各異,但主體結構不外乎車身、車盤、車輪和驅動機構,一般是遙控控制,由電池供給動力,帶動馬達通過一系列的傳動裝置將運動轉變成車輪的轉動,從而讓玩具車輛有如同真車一般的效果,為提高產品的吸引力,有的玩具車產品圍繞驅動、傳動結構做進一步的改進,使其具有更加卓越的行駛性能,有的產品則 在車身形狀和色彩上下功夫。但是這種玩具車的動作單一,無翻轉動作,導致其的可玩性和趣味性不高,容易使玩耍者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缺少樂趣。為此,市場上出現了一種翻轉玩具車,其都是通過旋轉車輪軸180°后達到將玩具車翻倒過來的效果,這種玩具車的車身設計就僅限于等腰三角形上,外形單一,而且車的前后車輪軸的長短不能到達一致。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巧妙,易于實現,且娛樂性高的翻轉玩具車變速箱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翻轉玩具車變速箱裝置,其包括一變速箱體,其還包括兩車輪組件、一控制電路及分別與該控制電路相連并受其控制的驅動機構及兩挺臂翻轉機構,兩車輪組件對稱設置在所述變速箱體的前端和后端,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變速箱體內,并能驅動位于變速箱體的前端和/或后端上的車輪組件轉動,兩挺臂翻轉機構呈圓心對稱設置在所述變速箱體的中部,并能通過控制相應的挺臂翻轉機構工作而驅動變速箱體相應向左或向右作翻轉動作,所述控制電路對應兩挺臂翻轉機構之間的位置設置在所述變速箱體上。所述車輪組件包括一車軸及兩對稱設置在該車軸的兩端的車輪,該車輪的直徑大于玩具車的車身高度。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馬達及變速驅動齒輪組,所述驅動馬達通過變速驅動齒輪組與所述車軸相連接。所述控制電路包括一設有控制IC的電路板及兩撥動開關,兩撥動開關對稱設置所述電路板的兩側。所述挺臂翻轉機構包括翻轉馬達、變速齒輪組、挺臂、復位拉簧、方軸及設置在該方軸上的驅動轉盤,所述翻轉馬達通過變速齒輪組與所述方軸相連接,所述挺臂的一端對應所述驅動轉盤的一側位置通過一轉軸座鉸接在所述變速箱體上,并在該驅動轉盤上設有能驅動所述挺臂以轉軸座為軸心轉動使該挺臂的另一端向下擺動直至抵觸在地面使變速箱體向左或向右作翻轉動作的斜鍵凸塊,所述復位拉簧一端鉤設在所述挺臂上,另一端鉤設在所述變速箱體上,所述挺臂的首端中部設有與轉軸座相適配的轉軸套,該挺臂的首端上部向上凸起形成一能在變速箱體作向左或向右翻轉動作后抵觸在撥動開關上的回位鉤,該回位鉤一側設有拉簧扣,該挺臂的首端下部向下凸起形成一限位凸塊,并在所述變速箱體上設有與該限位凸塊相適配的限位柱,該挺臂的中部向下呈弧狀凹入形成一與所述斜鍵凸塊相適配的靜止部,該挺臂的尾端水平延伸形成一挺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巧妙,合理,直接通過控制相應的挺臂翻轉機構工作而驅動變速箱體相應向左或向右作翻轉動作,便可快速實現翻轉動作,進而能控制玩具車按原路返回,大大提高玩具的可玩性及趣味性,為玩耍者提供更多的樂趣,娛樂性高,避免玩耍者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而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潔,布局合理,組裝工序簡易,易于實現,利于廣泛推廣。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分解結構示意圖I ;圖3是圖I的分解結構示意圖2 ;圖4是圖I中驅動轉盤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I中挺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I至圖5,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翻轉玩具車變速箱裝置,其包括一變速箱體I,其還包括兩車輪組件2、一控制電路3及分別與該控制電路3相連并受其控制的驅動機構4及兩挺臂翻轉機構5,兩車輪組件2對稱設置在所述變速箱體I的前端和后端,所述驅動機構4設置在所述變速箱體I內,并能驅動位于變速箱體I的前端和/或后端上的車輪組件2轉動,兩挺臂翻轉機構5呈圓心對稱設置在所述變速箱體I的中部,并能通過控制相應的挺臂翻轉機構5工作而驅動變速箱體I相應向左或向右作翻轉動作,所述控制電路3對應兩挺臂翻轉機構5之間的位置設置在所述變速箱體I上。所述車輪組件2包括一車軸21及兩對稱設置在該車軸21的兩端的車輪22,該車輪22的直徑大于玩具車的車身高度。所述驅動機構4包括驅動馬達41及變速驅動齒輪組42,所述驅動馬達41通過變速驅動齒輪組42與所述車軸21相連接。所述控制電路3包括一設有控制IC的電路板31及兩撥動開關32,兩撥動開關32對稱設置所述電路板31的兩側。所述挺臂翻轉機構5包括翻轉馬達51、變速齒輪組52、挺臂53、復位拉簧54、方軸55及設置在該方軸55上的驅動轉盤56,所述翻轉馬達51通過變速齒輪組52與所述方軸55相連接,所述挺臂53的一端對應所述驅動轉盤56的一側位置通過一轉軸座11鉸接在所述變速箱體I上,并在該驅動轉盤56上設有能驅動所述挺臂53以轉軸座11為軸心轉動使該挺臂53的另一端向下擺動直至抵觸在地面使變速箱體I向左或向右作翻轉動作的斜鍵凸塊561,所述復位拉簧54 —端鉤設在所述挺臂53上,另一端鉤設在所述變速箱體I上,所述挺臂53的首端中部設有與轉軸座11相適配的轉軸套57,該挺臂53的首端上部向上凸起形成一能在變速箱體I作向左或向右翻轉動作后抵觸在撥動開關32上的回位鉤531,該回位鉤531 —側設有拉簧扣532,該挺臂53的首端下部向下凸起形成一限位凸塊,并在所述變速箱體I上設有與該限位凸塊相適配的限位柱,該挺臂53的中部向下呈弧狀凹入形成一與所述斜鍵凸塊561相適配的靜止部533,該挺臂53的尾端水平延伸形成一挺桿534。玩耍時,直接通過控制相應的挺臂翻轉機構5工作而驅動變速箱體I相應向左或向右作翻轉動作,便可快速實現翻轉動作,進而能控制玩具車按原路返回,大大提高玩具的可玩性及趣味性,為玩耍者提供更多的樂趣,娛樂性高,避免玩耍者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而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潔,布局合理,組裝工序簡易,易于實現,利于廣泛推廣。如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所述,采用與其相同或相似的結構而得到的其它玩具,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翻轉玩具車變速箱裝置,其包括一變速箱體,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兩車輪組件、一控制電路及分別與該控制電路相連并受其控制的驅動機構及兩挺臂翻轉機構,兩車輪組件對稱設置在所述變速箱體的前端和后端,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變速箱體內,并能驅動位于變速箱體的前端和/或后端上的車輪組件轉動,兩挺臂翻轉機構呈圓心對稱設置在所述變速箱體的中部,并能通過控制相應的挺臂翻轉機構工作而驅動變速箱體相應向左或向右作翻轉動作,所述控制電路對應兩挺臂翻轉機構之間的位置設置在所述變速箱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翻轉玩具車變速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輪組件包括一車軸及兩對稱設置在該車軸的兩端的車輪,該車輪的直徑大于玩具車的車身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翻轉玩具車變速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馬達及變速驅動齒輪組,所述驅動馬達通過變速驅動齒輪組與所述車軸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翻轉玩具車變速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路包括一設有控制IC的電路板及兩撥動開關,兩撥動開關對稱設置所述電路板的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翻轉玩具車變速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臂翻轉機構包括翻轉馬達、變速齒輪組、挺臂、復位拉簧、方軸及設置在該方軸上的驅動轉盤,所述翻轉馬達通過變速齒輪組與所述方軸相連接,所述挺臂的一端對應所述驅動轉盤的一側位置通過一轉軸座鉸接在所述變速箱體上,并在該驅動轉盤上設有能驅動所述挺臂以轉軸座為軸心轉動使該挺臂的另一端向下擺動直至抵觸在地面使變速箱體向左或向右作翻轉動作的斜鍵凸塊,所述復位拉簧一端鉤設在所述挺臂上,另一端鉤設在所述變速箱體上,所述挺臂的首端中部設有與轉軸座相適配的轉軸套,該挺臂的首端上部向上凸起形成一能在變速箱體作向左或向右翻轉動作后抵觸在撥動開關上的回位鉤,該回位鉤一側設有拉簧扣,該挺臂的首端下部向下凸起形成一限位凸塊,并在所述變速箱體上設有與該限位凸塊相適配的限位柱,該挺臂的中部向下呈弧狀凹入形成一與所述斜鍵凸塊相適配的靜止部,該挺臂的尾端水平延伸形成一挺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翻轉玩具車變速箱裝置,其包括一變速箱體,其還包括兩車輪組件、一控制電路及分別與該控制電路相連并受其控制的驅動機構及兩挺臂翻轉機構;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巧妙,合理,直接通過控制相應的挺臂翻轉機構工作而驅動變速箱體相應向左或向右作翻轉動作,便可快速實現翻轉動作,進而能控制玩具車按原路返回,大大提高玩具的可玩性及趣味性,為玩耍者提供更多的樂趣,娛樂性高,避免玩耍者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而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潔,布局合理,組裝工序簡易,易于實現,利于廣泛推廣。
文檔編號A63H29/22GK202569546SQ20122021695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5日
發明者林之枝 申請人:林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