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運動器材,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蹦床。
背景技術:
蹦床是用彈面做成的供人們彈跳的一種運動器材。蹦床的主要作用是供人們運動或者娛樂。
目前,公開號為CN204910597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可調節傾斜角度的蹦床,它包括框架、用于支撐框架的腳架部、設于框架上的蹦床布,還包括長度可調節的支撐部,所述腳架部鉸接在框架上,所述支撐部的兩端分別鉸接于腳架部以及框架上。
這種蹦床雖然能通過鉸連的腳架部來調節整個蹦床的傾斜角度,在地面平整但有一定傾斜角度的條件下能平穩的放置蹦床,但當蹦床所處的地面為不平整的地面時,腳架部會出現一些腳架能觸碰到地面而另一些會由于長度關系而碰不到地面,蹦床就不能平穩的放置在地面上,則蹦床在使用的過程中安全性會大大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能通過調節單個支撐桿長度使蹦床放置更加平穩,從而使蹦床的使用更加安全的蹦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蹦床,包括框架、連接在框架上的蹦床布和支撐框架的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包括上腳架和下腳架,上腳架一端固定連接在框架上,另一端與下腳架套接,上腳架與下腳架之間有可調節兩者豎直方向相對位置的調節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用于支撐蹦床的支撐桿通過上下腳架套接形成,并且通過調節機構使得每根腳架都能單獨調節長度,則在不平整的地面放置蹦床的時候,通過單獨調節每一根腳架的長度,從而達到每一根腳架都能支撐在地面上,則蹦床就可以平穩的放置在地面上,達到使蹦床使用更安全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調節機構包括第一銷柱,所述下腳架上開設有銷柱槽,所述第一銷柱插設于銷柱槽,所述上腳架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若干個與銷柱內端插接配合的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首先拔出第一銷柱取消固定,通過人力調節上下腳架的豎直相對位置而改變整個腳架的長度,然后將第一銷柱先插入設置在下腳架上的銷柱槽,然后繼續插入上腳架上開設的孔,達到固定上下腳架的豎直相對位置,如此以來,支撐桿的長度便可以單個調節,從而使每根支撐桿都能接觸到地面,起到更穩定的支撐蹦床的作用,實現蹦床的平穩放置,達到提升蹦床安全性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下腳架上銷柱槽處設置有安裝盒,所述第一銷柱穿過安裝盒插設于銷柱槽,所述安裝盒內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套在所述第一銷柱上,第一銷柱上設置有擋片,所述擋片位于彈簧與下腳架外表面之間,所述彈簧一端頂在擋片上,另一端頂在安裝盒內壁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位于第一銷柱上的擋片與彈簧外框之間設置有彈簧,在第一銷柱插入上下腳架的時候起到自動固定的作用,防止蹦床在使用中第一銷柱由于外部因素偏移出下腳架,腳架的長度不能得到固定的現象發生,減少由此引發的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而直接提升蹦床的使用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銷柱遠離所述下腳架的一端設置有銷柱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沒有銷柱帽的第一銷柱在拔插的時候沒有著力點,拔插很不方便,而通過在第一銷柱上設置銷柱帽,則在使用者拔插第一銷柱的時候,能很輕易實現拔插動作,從而較為輕松的調節腳架長度,使蹦床在使用過程中更加方便快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下腳架遠離上腳架的一端套設防滑套。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倘若沒有防滑套的設置,則蹦床與地面接觸的將直接是下腳架,長時間使用會產生磨損,減少蹦床的使用壽命;且蹦床下腳架直接接觸地面將使接觸處摩擦力非常小,在使用中蹦床極易發生滑動現象,十分不穩定,嚴重影響蹦床的安全性,而設置了防滑套能有效增大蹦床與地面的摩擦力,使蹦床放置更平穩,使用更安全;另外套設的防滑套能在長時間使用后,防滑套被磨損導致損壞的時候能非常方便的更換防滑套,增加蹦床的耐用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防滑套呈圓臺形,且防滑套上端面面積比下端面面積小。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防滑套在接觸地面的端面面積更大,有效增加當滑套的摩擦力,使防滑套的防滑效果也能更好,有助于蹦床平穩放置,減少蹦床使用時發生滑移的現象發生,增加蹦床使用安全性;且較大的接觸面積也會有效減少作用在防滑套上的壓強,減少防滑套的磨損,增長防滑套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下腳架與上腳架連接的空隙處套有密封圈,密封圈固定在下腳架與上腳架連接的一端的端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蹦床上下腳架呈套接配合,必然會形成空隙,則蹦床在雨雪天氣使用或者接觸水后,水會蔓延至調節機構,非常容易發生生銹現象,而在下腳架與上腳架連接的一端的端口處套上密封套,則可以有效防止水進入上下腳架縫隙內,避免生銹現象發生,延長使用壽命;且密封圈的套設能避免上下腳架之間的摩擦,增長蹦床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桿之間連接有固定條。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支撐桿之間連接固定條,能有效增加各個支撐桿的牢固性,有效防止蹦床在使用時發生支撐桿折斷的意外情況發生,增加蹦床的使用安全性;另外,當蹦床的使用者是提醒較小的人時,設置于支撐桿上的固定條還能充當梯子使用,使用者能先踩在固定條上,再上到蹦床上,是蹦床使用范圍更廣,適用人群更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調節機構包括第二銷柱和齒條,上腳架上開設有豎直設置的凹槽,凹槽內設有齒條,第二銷柱靠近所述齒條的一端設置有能與齒條卡合的凸起,第二銷柱穿過銷柱槽卡接在齒條的兩齒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在第二銷柱端面上的凸起,第二銷柱插入銷柱槽內與齒條卡合,能有效限制齒條的位置,從而限制上腳架相對于下腳架豎直方向的相對位置,起到固定支撐桿長度的作用,拔出銷柱,取消限制上下腳架的豎直相對位置,實現調節支撐桿長度的作用,實現蹦床的平穩放置,增加蹦床的安全性;且通過卡合齒條來調節上下腳架豎直相對位置的方法,能使調節機構的最小調節長度更小,那么蹦床在使用時便可以適應更復雜的地面,每個支撐桿通過調節后與地面的間隙誤差更小,能跟加貼合地面,增加蹦床使用平穩性,使蹦床更加安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齒條為傾斜向下的單向棘齒。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插入第二銷柱的時候,第二銷柱與齒條卡合,向下傾斜的單向棘齒能限制齒條不能向下移動,而能向上移動,則在調節支撐桿伸長的時候,便不用拔出第二銷柱,直接拉出下腳架調節到適當位置即可,并且蹦床在使用時,對于支撐桿只有向下的壓力,而極少有向上的拉力,那么通過彈簧彈力而保持齒條與第二銷柱的卡合能有效限制支撐桿在蹦床使用時也能得到固定,絲毫不影響蹦床的正常使用,使蹦床調節更方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由上腳架、下腳架與調節機構所組成的支撐桿能夠單獨調節長度,使每個支撐桿在不同的地面上都能接觸到地面,增加蹦床穩定性,使用安全性得到提升。
其二:結合齒條為傾斜向下的單向棘齒、設置有與齒條相匹配的凸起的第二銷柱以及設置在擋板與下腳架之間的彈簧,在插入銷柱的時候,彈簧會給第二銷柱支撐力,防止第二銷柱在非人為情況下脫離與齒條的卡合,在調節支撐桿的時候,直接拉出下腳架便可調節其長度,不用通過拔出銷柱即可實現,使用更加便捷。
附圖說明
圖1為蹦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調節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二中調節機構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框架;2、蹦床布;3、上腳架;4、下腳架;5、防滑套;6、密封圈;7、第一銷柱;8、彈簧;9、第二銷柱10、固定條;31、孔;32、凹槽;33、齒條;41、銷柱槽;42、安裝盒;71、銷柱帽;72、擋片;73、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一:一種蹦床,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框架1,框架1內連接有蹦床布2,蹦床布2的彈性是蹦床實現幫助彈跳的核心部分,框架1與蹦床布2都呈圓形結構,蹦床布2在受力時,會對框架1的各個部分產生拉力,圓形的框架1能使蹦床產生的拉力均勻的分散在框架1上,使框架1不容易出現局部受力過大而發生彎折現象。
框架11下方固定連接有六根支撐桿,較多的支撐桿能有效分散每個桿上的壓力,支撐桿包括上腳架3和下腳架4,上下腳架4連接部分設置有調節機構,相鄰兩個上腳架3之間連接有固定條10,增加蹦床整體的牢固性,上下腳架4呈套接配合,下腳架4與上腳架3連接的端部設置有密封圈6,防止水進入下腳架4內使調節機構生銹,下腳架4接觸地面處設置有防滑套5,增加蹦床放置時與地面的摩擦力,使蹦床使用時更穩定,增加安全性。
設置在上下腳架4連接部分的調節機構包括第一銷柱7,第一銷柱7一端設置有銷柱帽71,能幫助使用者更輕松的拔插第一銷柱7,第一銷柱7穿過安裝盒42,插設于銷柱槽41,與上腳架3上開的孔31呈插接配合,安裝盒42內設有彈簧8,彈簧8套在第一銷柱7上,第一銷柱7在彈簧8與下腳架4之間設置有擋片72,如此一來,第一銷柱7在插入上腳架3上開的孔31的時候,能起到固定上校腳架豎直方向相對位置的作用,而拔出第一銷柱7則可以調節上下腳架4的豎直相對位置,以此達到調節支撐桿長短的作用,而通過彈簧8的設置,第一銷柱7在插入上腳架3上開的孔31的時候,會有彈力作用在擋片72上,使第一銷柱7不會由于外力而偏移出上腳架3上開的孔31,從而失去固定上下腳架4的作用,影響蹦床的安全性。
實施例2:一種蹦床,如圖1和3所示,與實施例一的不同點在于:調節機構包括上腳架3、下腳架4、第二銷柱9和齒條33,齒條33設置在上腳架3上開設的凹槽32內,第二銷柱9內端設置有凸起73,凸起73在第二銷柱9插入銷柱槽41后能與齒條33卡合,限制齒條33豎直相對位置,使得在插入第二銷柱9的時候,第二銷柱9與齒條33卡合,向下傾斜的單向棘齒能限制齒條33不能向下移動,而能向上移動,則不用拔出第二銷柱9而直接拉出下腳架4調節到適當位置即可實現支撐桿長短的調節,并且蹦床在使用時,對于支撐桿只有向下的壓力,而極少有向上的拉力,那么齒條33與第二銷柱9的卡合能有效限制支撐桿在使用時也能得到固定,不會影響蹦床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