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轉向裝置的電動運動器械。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每天的運動量也很少,出門回家都是坐車,造成了電動運動器械成為時下熱門產品,因其能健身娛樂,具有挑戰性,而深受大家喜愛,但是現有電動運動器械構造簡單、功能單一,不具備自動轉向功能,其在行駛過程中的轉向多依賴于人力控制,技巧性較高,控制不精準。尤其對于電動運動器械中的運載裝置,如不配備專門的轉向系統,很容易失去控制造成意外。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轉向裝置的電動運動器械,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
具體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具有轉向裝置的電動運動器械,包括車體、與車體連接的車輪架以及安裝在車輪架上的車輪,所述車輪架包括用于固定車輪的U型叉以及固定在U型叉頂部的叉柄,所述叉柄上設有輪齒;還包括固定在車體上的轉向電機以及微處理器,所述轉向電機的傳動軸上設有與所述輪齒咬合的齒輪;所述微處理器包括依次聯接的用于采集轉向動作生成轉向指令的的轉向觸發端、用于向所述轉向電機發送轉向指令的轉向控制端。
進一步的,所述車輪架包括對稱設置在車體上的左車輪架和右車輪架,所述左車輪架與所述右車輪架之間設有傳動桿,所述傳動桿上設有與所述輪齒嚙合的齒槽。
進一步的,所述轉向觸發端包括左向觸發端和右向觸發端。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觸發式電機驅動轉向,實現了電動運動器械的自動轉向,提高了車體的轉向效率,節省了駕駛者操縱轉向的人力電動運動器械操作便利性提高,運行安全系數提高,省時省力、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車輪架與轉向電機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適用于單輪電動轉向或后輪電動轉向的運動器械。具體的提供一種具有轉向裝置的電動運動器械,包括車體5、與車體5連接的車輪架以及安裝在車輪架上的車輪2。其中車輪架包括一個用于固定車輪的U型叉1以及固定在U型叉1頂部的叉柄11,叉柄11上設有輪齒112。本申請所述的電動運動器械還包括固定在車體5上的轉向電機3以及微處理器,所述轉向電機3的傳動軸上設有與所述輪齒112咬合的齒輪;而所述微處理器包括依次聯接的用于采集轉向動作生成轉向指令的的轉向觸發端、用于向轉向電機3發送轉向指令的轉向控制端。
使用者在駕駛電動運動器械時,通過接觸轉向觸發端,使微處理器生成一個轉向指令通過轉向控制端發送給轉向電機3,轉向電機3收到轉向指令指令改變傳動方向,通過與傳動軸上齒輪咬合的輪齒112達到改變車輪2的朝向,實現轉向動作。
進一步的,車輪架包括對稱設置在車體5上的左車輪架和右車輪架,在左車輪架與右車輪架之間設有傳動桿4,所述傳動桿4上設有與所述輪齒112嚙合的齒槽。該設置可以滿足兩輪轉向的同步轉向動作,其原理與前述步驟一致。
進一步的,微處理器的轉向觸發端包括左向觸發端和右向觸發端,使用者可以通過觸發不同的轉向觸發端實現滑板車的左轉或右轉動作。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