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滑道拼接模塊及滑道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55204閱讀:879來源:國知局
一種滑道拼接模塊及滑道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運動產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滑道拼接模塊及滑道。



背景技術:

滑雪運動是運動員把滑雪板裝在靴底上在雪地上進行速度、跳躍和滑降的競賽運動。滑雪板用木材、金屬材料和塑料混合制成。高山滑雪由滑降,小回轉和大回轉(障礙滑雪)組成。高山滑雪混合項目,由上述三個項目組成。人們成站立姿態,手持滑雪杖、足踏滑雪板在雪面上滑行的運動。“立”、“板”、“雪”、“滑”是滑雪運動的關鍵要素。滑雪運動(特別是現代競技滑雪)發展到當今,項目不斷在增多,領域不斷在擴展。世界比賽正規的大項目分為:高山滑雪、北歐滑雪(Nordic Skiing,越野滑雪、跳臺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兩項滑雪、雪上滑板滑雪等。每大項又分眾多小項,全國比賽、冬奧會中幾十枚耀眼的金牌激勵人們去拼搏、去分享。純競技滑雪具有鮮明的競爭性、專項性,相關條件要求嚴格,非一般人所能具備和適應。旅游滑雪是出于娛樂、健身的目的,受人為因素制約程度很輕,男女老幼均可在雪場上輕松、愉快地滑行,飽享滑雪運動的無窮樂趣。由于高山滑雪具有驚險、優美、自如、動感強、魅力大、可參與面廣的特點,故高山滑雪被人們視為滑雪運動的精華和象征,更是旅游滑雪的首選和主體項目。

由于滑雪運動對于場地的局限性,使得滑雪愛好者紛紛前往滑雪勝地,然而在世界上滑雪的地域并非隨時隨地可以進行,乃至于對于很多人而言滑雪運動是遙不可及的,目前,在國內或國外為了能使滑雪場四季都能滑雪,己研制出了不同類型的塑料滑雪滑道拼接塊,美國、日本等國早在70年代就研制出拼塊連接的硬塊式塑料滑雪滑道,并應用于旅游式滑雪場,但這種塑料滑雪滑道滑面堅硬,拼接的空隙大,滑雪者易摔倒造成身體損傷。另有一種刷頭式塑料滑道由于摩擦力大、滑度小不得不灑水幫助滑行而不能被推廣應用。

然而上述的滑道從工藝上,為了和滑道底板一體成型,滑道的支撐組件的弧狀觸頭不能做成圓形。或者即使能做成圓形,卻不能與底板一體成型。從產品上,支撐組件弧狀觸頭不是圓形,滑雪者跌倒容易受傷。而且滑行摩擦會增大。另外支撐組件的密度不夠,空隙較大,滑雪者跌倒也容易受到傷害。或者支撐組件密度足夠,但是沒有通過高矮相間的支撐組件來區分滑行區和轉向,減速區,影響滑雪體驗。

無論是工藝還是產品,現有的滑道在與真實的滑雪場地相較而言,滑行效果低,造成了體驗性低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滑道拼接模塊及滑道,解決了現有的滑道在與真實的滑雪場地相較而言,滑行效果低,造成的體驗性低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滑道拼接模塊,包括:

底板和支撐柱簇;

所述支撐柱簇垂直固定連接在所述底板表面;

所述支撐柱簇為復數個支撐柱組成,所述支撐柱為兩種不同高度的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

所述第一支撐柱和所述第二支撐柱均為分段式結構,分為牢固連接區和支撐柱彈性區。

可選地,所述支撐柱簇為圓柱體結構,均勻分布在所述底板表面。

可選地,所述第二支撐柱為規則圈形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柱圈內和圈外不規則設置有所述第一支撐柱。

可選地,所述第一支撐柱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支撐柱。

所述支撐柱的截面為橢圓形或圓形或半弧形。

可選地,所述第一支撐柱和所述第二支撐柱的所述分段式結構還設置有緩沖過渡區。

可選地,所述牢固連接區的起始區域為所述支撐柱與所述底板連接端開始,所述牢固連接區為所述支撐柱的整體比例的25%至50%部分;

所述支撐柱彈性區起始區域由所述牢固連接區頂部開始,為所述支撐柱整體比例的50%-75%。

可選地,所述支撐柱牢固連接區從底板至該區頂部,截面積減少比例為10%-20%,所述支撐柱彈性區從底板至該區頂部,截面積減少比例在25%-50%。

可選地,所述緩沖過渡區為所述支撐柱整體比例的15%-30%,所述緩沖過渡區從底板至該區頂部,截面積減少比例在25%-50%。

可選地,所述支撐柱頂端設置有通過熱熔冷卻方式形成的弧形觸頭,所述弧形觸頭的截面為圓形或近似圓形。

可選地,所述底板為矩形板體,在所述矩形板體四邊設置有用于將兩兩滑道拼接模塊拼接的鎖扣和鎖扣孔。

可選地,所述鎖扣設置在所述矩形板體的相鄰兩側邊處,所述鎖扣孔設置在所述矩形板體的非設置有所述鎖扣的另相鄰兩側邊處。

可選地,所述鎖扣孔為內嵌式。

可選地,所述底板四角為圓矩形,在所述底板四角設置有弧形彈性緩存條。

可選地,所述底板底部設置有中空圓柱凸腳,且每4個所述凸腳通過加強筋相連,其中接近所述底板底部的四個邊角的位置在所述中空圓柱凸腳處分別設置有一個螺絲孔。

可選地,所述底板表層開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中空孔。

可選地,所述鎖扣為箭頭鎖扣,所述鎖扣孔與所述箭頭鎖扣插拔匹配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滑道,包括:

若干個如本實用新型中提及的任意一種所述的滑道拼接模塊;

兩兩所述滑道拼接模塊通過自身的鎖扣和鎖扣孔插拔匹配連接。

可選地,所述滑道拼接模塊為一體成型結構。

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

1、支撐柱簇為支撐柱組成,支撐柱為兩種不同高度的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高矮相間的支撐柱組件有利于減少摩擦,高的支撐柱作為滑行區,矮的支撐柱作為轉向和減速區,有利于提供良好的抓板性能,對于滑雪者的減速,轉向以及特殊動作十分有利。而且高矮相間,有一種真雪場地,模擬真實地面真實情況,凹凸的感覺。解決了現有的滑道在與真實的滑雪場地相較而言,滑行效果低,造成的體驗性低的技術問題。

2、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的分段式結構,牢固連接區保證支撐柱與底板的牢固連接,防止支撐柱從底板斷裂。緩沖過渡區,當其上部支撐柱彈性區的形變量過大,那么此區域可以緩沖一部分形變能量,保證形變不會傳導到牢固連接區。支撐柱彈性區,用于承受沖擊,產生形變吸能并恢復,呈現彈性。

3、支撐柱彈性區為支撐柱整體的50-75%的比例也保證了滑雪運動員摔倒時,有較多的支撐柱區域能彎曲并起到緩沖作用。

4、底板表層開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中空孔有利于疏水,同時減少產品注塑成型過程中的變形。

5、鎖扣孔前后和上下均鎖住箭頭扣,防止產品前后和上下擺動的時候松脫。

6、弧形塑料緩沖條,用于在拼接安裝產品的時候的緩沖空間,用于預防產品熱脹冷縮,同時鎖扣本身還有預留緩沖,共同用于預防熱脹冷縮造成產品翹起或彎曲。

7、支撐柱頂端設置有通過熱熔冷卻方式形成的弧形觸頭,解決了以往滑雪墊一體成型但無法實現圓弧形觸頭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滑道拼接模塊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滑道拼接模塊的側視圖;

圖3為底板俯視圖;

圖4為底板仰視圖;

圖5(a)和圖5(b)為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示意圖;

圖6為支撐柱簇俯視圖;

圖7為滑道拼接模塊的鎖扣和鎖扣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滑道拼接模塊及滑道,解決了現有的滑道在與真實的滑雪場地相較而言,滑行效果低,造成的體驗性低的技術問題。

為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目的、特征、優點能夠更加的明顯和易懂,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下面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非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至圖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滑道拼接模塊的一個實施例包括:

底板1和支撐柱簇2,圖1中的放大圖為一個支撐柱簇2的結構;

支撐柱簇2垂直固定連接在底板1表面;

支撐柱簇2為復數個支撐柱21組成,支撐柱21為兩種不同高度的第一支撐柱21a和第二支撐柱21b;

第一支撐柱21a和第二支撐柱21b均為分段式結構,分為牢固連接區211和支撐柱彈性區212。

另外支撐柱21的截面積特點是:為了實現支撐柱的彈性和支撐柱與底板的連接牢固性,支撐柱的截面積從底部到頂端,應逐步減少。但減少的比例在支撐柱總高度的不同部位是不同的。較為理想的狀態是:

從支撐柱底部往上25%-50%的高度區域屬于牢固連接區211,此區域主要保證支撐柱與底板的牢固連接,防止支撐柱從底板斷裂,因此此高度區域的截面積減少比例最少,從支撐柱21底部至此區域上部截面積減少在10%-20%之間,減少比例最少,以保證支撐柱21強度和產品有斜度脫模。

從底板牢固連接區往上是支撐柱彈性區212,此區域占支撐柱21總高度的50%-75%,此區域主要保證支撐柱21的彈性,用于承受沖擊,產生形變吸能并恢復,同時50-75%的比例也保證了滑雪運動員摔倒時,有較多的支撐柱彈性區212能彎曲并起到緩沖作用。因此此高度區域支撐柱截面積的減少比例較多,從支撐柱21底部至此區域上部減少比例在25%-50%,以便降低支撐柱21的彎曲強度和彎曲模量,使之接受沖擊能時較易產生形變吸能和恢復,呈現彈性,同時此段高度區域的底部是牢固連接區211的過渡界面,在此點的截面積處支撐柱21彎曲強度仍然比較高,因此支撐柱21彈性區域的形變到此點結束。最終彈性功能主要集中在支撐柱21的支撐柱彈性區212。

通過支撐柱21的功能分區,即支撐柱與牢固連接區211和支撐柱彈性區212。可以更好的發揮支撐柱的性能,以及更好的針對不同材料去設計支撐柱21這兩個區域的具體比例參數。

進一步地,支撐柱簇2為圓柱體結構,均勻分布在底板1表面。

進一步地,第二支撐柱21b為規則圈形設置,在第二支撐柱21b圈內和圈外不規則設置有第一支撐柱21a。

進一步地,第一支撐柱21a的高度低于第二支撐柱21b。

進一步地,第一支撐柱21a和第二支撐柱21b的分段式結構還設置有緩沖過渡區213。

2種高度的第一支撐柱21a和第二支撐柱21b,由外向內4圈支撐柱21為一個支撐柱簇2,支撐柱簇2左右,上下方向依次排布在底板上,其中支撐柱簇2中由外向內第二圈支撐柱21是第一高度,即第二支撐柱21b,其余圈層的支撐柱21是第二高度,即第一支撐柱21a。

在本實施例中:支撐柱分了3段高度區域。

第一段:底板1往上9mm區域,占總高度28%,此區域屬于支撐柱與底板牢固連接區211,截面積減少由2.8mm至2.5mm,減少比例在10%左右。

第二段:底板1往上9mm-17mm區域,占總高度25%,此區域為支撐柱與牢固連接區211和支撐柱彈性區212之間增設的過渡區域,即緩沖過渡區213,主要提供部分緩沖功能,當上部的彈性區域形變量過大,那么此區域可以緩沖一部分形變能量。此段是過渡段,是兼顧輔助彈性和支撐柱牢固度的區域,此段上部為1.8mm,相比底部2.8mm,減少35%。

第三段:底部往上17mm-32mm區域,占總高度46%,此區域為支撐柱彈性區212,此段上部為1.8mm,相比底部2.8mm,減少比例35%,由于此區域頂部為支撐柱21的弧形觸頭22的形成區,因此為了兼顧弧形觸頭22的形成面積,支撐柱21截面積減少比例在此段維持在35%,沒有繼續往下減少,避免造成弧形觸頭22面積太小,從而在保證此區域彈性的情況下,保證了弧弧形觸頭22的支撐力,以及弧形觸頭22的良好外觀和減少滑雪者摔倒所受的傷害。

進一步地,牢固連接區211的起始區域為支撐柱21與底板1連接端,牢固連接區211為支撐柱21的整體比例的25%至50%部分,支撐柱彈性區212起始區域為所述牢固連接區頂部開始,為支撐柱21整體比例的50%-75%

進一步地,支撐柱牢固連接區211從底板至該區頂部,截面積減少比例在10%-20%,支撐柱彈性區212從底板至該區頂部,截面積減少比例在25%-50%。

進一步地,緩沖過渡區213為所述支撐柱整體比例的15%-30%,緩沖過渡區213從底板至該區頂部,截面積減少比例在25%-50%

進一步地,牢固連接區211為支撐柱21的整體比例的28%部分,緩沖過渡區213為支撐柱21的整體比例的25%部分,支撐柱彈性區212為支撐柱21的整體比例的46%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如圖5(a)和圖5(b)所示,支撐柱21以及弧形觸頭整體的高度高矮相間分布。可以有2或3種高度。

例如第一高度:主要提供滑行作用和支撐作用。主要提供滑行速度。此功能區域屬于滑行區。

第二高度:主要用于滑雪板減速和轉向的時候,滑雪板由于斜插進支撐柱組件,與第二高度的支撐柱組件以及觸頭整體接觸,增加了摩擦的同時,對滑雪板的轉向提供反向作用力,有利于轉向和減速。此功能區域屬于減速區,轉向區。

第三高度:作用與第二高度相同,如果滑雪板斜插壓進滑雪墊的深度更深,就會接觸滑雪墊支撐柱組件的第三高度,進一步增加摩擦和反作用了。

因此2或3種的支撐柱組件高矮相間分布,有利于滑雪墊結構上更好的優化功能分區和以及提供滿足滑雪者做各種動作時對滑雪墊的要求。其中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相差可在4mm-10mm的范圍,相差太小,則不能很好區分不同高度的功能,相差太大,則影響滑行和轉向連續性和舒適性。本實施例,第一高度為32mm,第二高度為28mm,相差4mm。

進一步地,支撐柱21頂端設置有通過熱熔冷卻方式形成的弧形觸頭22,弧形觸頭22的截面積為圓形或近似圓形。通過生產塊狀拼接或者卷狀滑道,然后通過采用自動輸送,局部加熱弧形觸頭22,從而使弧形觸頭22表面因為受熱收縮融化,而形成圓形的弧形觸頭22。

支撐柱21截面形狀可以是任意形狀,為了較好的模塑成型效果和外觀,以及兼顧支撐柱彈性,以及保證支撐柱與圓弧狀觸頭的連接面積,可以是采用橢圓形或圓形或者半弧形,本實施例采用圓形,圓形在承受各向沖擊力的時候可以各向擺動,呈現各向彈性。

精確控制弧形觸頭22輸送速度和加熱溫度,以及只能弧形觸頭22表面局部加熱,支撐柱簇2的支撐柱21不能加熱,因此滑道拼接模塊是在水槽中輸送,只有弧形觸頭22露出水面。通過這種工藝才能形成良好的圓形弧形觸頭22。

這樣,無論塊狀滑道還是卷狀滑道,都能形成了圓形弧形觸頭以及支撐柱與滑道底板一體成型的結構。既滿足了滑雪方面的要求。也提高了效率節約了生產成本。

進一步地,如圖7所示,底板1為矩形板體,在矩形板體四邊設置有用于將兩兩滑道拼接模塊拼接的鎖扣11和鎖扣孔12。

進一步地,鎖扣11設置在矩形板體的相鄰兩側邊處,鎖扣孔12設置在矩形板體的非設置有鎖扣11的另相鄰兩側邊處。

進一步地,鎖扣孔12為內嵌式。

進一步地,底板1四角為圓矩形,在底板1四角設置有弧形彈性緩存條13。

四角有弧形彈性緩存條13,用于在拼接安裝滑道拼接模塊的時候固定留空2mm的緩沖空間,用于預防產品熱脹冷縮,同時鎖扣11本身還有2mm的預留緩沖,即產品共有4mm的緩沖空間。共同用于預防熱脹冷縮造成產品翹起或彎曲。

進一步地,底板1底部設置有中空圓柱凸腳14,且每4個凸腳14通過加強筋相連。如此有利于底板1的支撐和強度,以及滑道拼接模塊的排水功能。其中接近底板1底部四個邊角的位置分別在中空圓柱凸腳14處設置一個螺絲孔16,用于把滑道拼接模塊與底部基材的緊固安裝。同時中空圓柱凸腳14四個一組相連,而非全部相連的原因是有利于減少注塑成型時滑道拼接模塊的底板1的變形以及使滑雪墊底板保持一定的柔軟性,以便于安裝。

進一步地,底板1表層開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中空孔15。

進一步地,圖7所示,鎖扣11為箭頭鎖扣,鎖扣孔12與箭頭鎖扣插拔匹配連接。

箭頭式鎖扣,箭頭是分開兩半的。此設計有利于箭頭的壓縮插進鎖扣孔12,同時箭頭分開兩半的空隙有利于鎖扣11的壓縮解開。鎖扣孔12的特點是:鎖扣孔12為入口外寬,內窄,有斜度的入口,此設計有利于箭頭壓縮扣緊,入口外寬有利于箭頭扣的左右輕微擺動,方便大面積安裝的時候,鎖扣11的擺位對準和扣緊。鎖扣孔12前后和上下均鎖住箭頭扣,防止滑道拼接模塊前后和上下擺動的時候松脫。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滑道,包括:

若干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種的滑道拼接模塊,拼接后的滑道如圖1所示;

兩兩滑道拼接模塊通過自身的鎖扣和鎖扣孔插拔匹配連接(圖7所示)。

進一步地,滑道拼接模塊為一體成型結構。

進一步地,滑道拼接模塊為LDPE(低密度聚乙烯)滑道拼接模塊或HDPE(高密度聚乙烯)滑道拼接模塊或PP(聚丙烯)滑道拼接模塊或TPEE(熱塑性聚酯彈性體)滑道拼接模塊或POM(聚甲醛)滑道拼接模塊或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滑道拼接模塊或PC/PBT(PC-PBT是PC(聚碳酸酯)與PBT的共混材料)滑道拼接模塊或POK(聚酮)滑道拼接模塊或PA(聚酰胺)滑道拼接模塊。

本實施例中的滑道拼接模塊可以是塊狀的滑道拼接模塊,或者是卷狀的滑道拼接模塊,分別為通過模具注塑一體成型,或擠塑工藝一體成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

1、支撐柱簇為支撐柱組成,支撐柱為兩種不同高度的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高矮相間的梳妝組件有利于減少摩擦,而且高矮相間有利于滑雪墊提供良好抓板性能,對于滑雪者的減速,轉向以及特殊動作十分有利。而且高矮相間,有一種真雪場地,模擬真實地面真實情況,凹凸的感覺,解決了現有的滑道在與真實的滑雪場地相較而言,滑行效果低,造成的體驗性低的技術問題。

2、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的分段式結構,牢固連接區為保證支撐柱與底板的牢固連接,防止支撐柱從底板斷裂,緩沖過渡區,當支撐柱彈性區的形變量過大,那么此區域可以緩沖一部分形變能量,保證支撐柱彈性區形變不會傳導到牢固連接區,支撐柱彈性區,用于承受沖擊,產生形變吸能并恢復。

3、同時支撐柱彈性區的50-75%的比例也保證了滑雪運動員摔倒時,有較多的支撐柱區域能彎曲并起到緩沖作用。

4、底板表層開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中空孔有利于疏水,同時減少產品注塑成型過程中的變形。

5、鎖扣孔前后和上下均鎖住箭頭扣,防止產品前后和上下擺動的時候松脫。

6、弧形塑料緩沖條,用于在拼接安裝產品的時候的緩沖空間,用于預防產品熱脹冷縮,同時鎖扣本身還有預留緩沖,共同用于預防熱脹冷縮造成產品翹起或彎曲。

7、支撐柱頂端設置有通過熱熔冷卻方式形成的弧形觸頭,實現了支撐柱和底板一體成型的時候無法實現弧形觸頭的問題。

以上所述,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