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重竹方料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板材生產工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重竹方料生產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重竹又稱重組竹,是一種將竹材重新組織并加以強化成型的一種竹質新材料,將竹子開成柔軟的絲狀或薄片狀,通過浸膠熱壓之后使纖維重組,改變其密度、硬度和其他理化性能。重竹材料的密度是加工前竹子的1.5倍,硬度與高檔硬木相當,而且久泡不朽、久曬不開裂不變形。80年代后期起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浙江林學院和浙江林業科學研究院,以及一些竹材加工企業均對重竹從材料結構、制造工藝、設備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中國專利CN200710070324.2就公開了一種重組竹材原料單元加工方法,先按欲生產的重組竹材的長度截鋸竹段、除去內外竹節、劈成竹片,竹片寬10-30mm、厚2_5mm,再將每一片竹片送入竹絲片棍軋機中軋成縱向凹凸錯位排列、相鄰絲條連絲的竹絲片,竹絲片中每條絲條寬1.5-4mm。用該方法加工成的竹絲片,尤其適合于作重組竹材的原料單元,具有吸濕基本不變形、不會產生污水污染、能部分保留竹材原有機械強度、浸膠和組坯或裝填入模方便、重組竹材的纖維紋符合消費者欣賞習慣因而受青睞等優點。另如:中國專利CN200810102820.6公開了一種重組竹板坯、其組坯成型方法和裝置以及重組竹,所述重組竹組坯成型方法,包括以毛竹和各種小徑竹為主要原料,經過處理后形成條束狀的單元結構,依次將條束狀的單元結構施膠后干燥,再通過機械連續作用擠壓組坯成設定厚度的板坯、然后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保持一段時間,形成具有一定初粘度的成型板坯。該組坯方法較好地解決了重組竹鋪裝均勻性差的難題,該組坯成型技術使得條束狀單元結構重組后的板 坯具有了一定的初粘度,該板坯在運輸過程中穩定性好,不會出現散坯現象,便于板坯的運輸和截斷等后續工藝處理,能夠實現了連續式生產,生產效率大為提高。諸如此類的專利技術還有許多,但普遍存在著工藝流程不科學,成品品質不佳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專門適合用生產重竹方料的工藝方法,其不僅工序科學合理,而且依此生產出來的重竹方料品質更佳。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重竹方料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干竹絲片一浸膠一烘干一冷壓成型一固化一脫模一平頭一成型材,所述成型材含水率為5-10%。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干竹絲片由已定長竹筒通過剖竹機分成若干等分的竹條,然后再去除影響膠合的竹青、竹黃,將竹條徑向部分成適當厚度范圍的竹片,再經過壓絲機上凹凸相配的刀片擠壓,直至形成網狀竹束。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浸膠工序之前干竹絲片還經過碳化爐、蒸煮池進行蒸煮和碳化并進行膠前烘干,直至竹絲含水率降至10%以下。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浸膠方法為:先將竹絲放入特制吊籠,然后吊入浸膠池,一定時間后再吊出放置在膠池淋膠臺上淋干多余膠液;浸膠工序完成后再進行膠后烘干,通過太陽曬或烘房烘干,直至竹絲含水率降至13-18%。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冷壓成型方法為:先將一定重量的竹絲放入壓機送料機自動送入壓機成型模內,壓機加壓將竹絲壓入鋼模,用銷釘鎖住模具蓋板,然后再取出連同模具的重竹方料。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固化方法為:將連同模具的重竹方料放入固化隧道,先升溫使膠層固化,固化溫度在125°C -130°c之間,時間在11小時左右,直至溫度傳遞至重竹方料芯部膠層全部固化后,再降溫送出隧道,冷卻后卸下。作為本發明的優選,脫模、平頭后還對重竹方料進行修邊和剖片,先將方料的上下兩個面修平,再以修平的兩個面為基準,將方料鋸成一定厚度的板枉,再將其放入烘板房進行烘板,直至板枉的含水率降為5-10%。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采用冷壓成型的工藝方法,相對于熱壓成型而言,設備投資少,生產效率高,產品的抗變形性好,色澤變化多樣。另一方面,對冷壓成型工序中竹絲水分和加料重量進行科學匹配,進一步保證了成品的品質。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先將已定長竹筒通過剖竹機分成若干等分的竹條,然后再去除影響膠合的竹青、竹黃,將竹條徑向部分成適當厚度范圍的竹片,再經過壓絲機上凹凸相配的刀片擠壓,直至形成網狀竹束。然后經過碳化爐、蒸煮池進行蒸煮和碳化并進行膠前烘干,直至竹絲含水率降至10%以下。接著將竹絲放入特制吊籠,然后吊入浸膠池,一定時間后再吊出放置在膠池淋膠臺上淋干多余膠液;浸膠工序完成后再進行膠后烘干,通過太陽曬或烘房烘干,直至竹絲含水率降至13-18%。此后,再將一定重量的竹絲放入壓機送料機自動送入壓機成型模內,壓機加壓將竹絲壓入鋼模,用銷釘鎖住模具蓋板,然后再取出連同模具的重竹方料。隨后,將連同模具的重竹方料放入固化隧道,先升溫使膠層固化,固化溫度在125°C _130°C之間,時間在11小時左右,直至溫度傳遞至重竹方料芯部膠層全部固化后,再降溫送出隧道,冷卻后卸下。再進行脫模、平頭,然后再將方料的上下兩個面修平,再以修平的兩個面為基準,將方料鋸成一定厚度的板枉,再將其放入烘板房進行烘板,直至板枉的含水率降為5-10%。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重竹方料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干竹絲片一浸膠一烘干一冷壓成型一固化一脫模一平頭一成型材,所述成型材含水率為5-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竹方料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竹絲片由已定長竹筒通過剖竹機分成若干等分的竹條,然后再去除影響膠合的竹青、竹黃,將竹條徑向部分成適當厚度范圍的竹片,再經過壓絲機上凹凸相配的刀片擠壓,直至形成網狀竹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竹方料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膠工序之前干竹絲片還經過碳化爐、蒸煮池進行蒸煮和碳化并進行膠前烘干,直至竹絲含水率降至10%以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竹方料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膠方法為:先將竹絲放入特制吊籠,然后吊入浸膠池,一定時間后再吊出放置在膠池淋膠臺上淋干多余膠液;浸膠工序完成后再進行膠后烘干,通過太陽曬或烘房烘干,直至竹絲含水率降至13-1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竹方料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壓成型方法為:先將一定重量的竹絲放入壓機送料機自動送入壓機成型模內,壓機加壓將竹絲壓入鋼模,用銷釘鎖住模具蓋板,然后再取出連同模具的重竹方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竹方料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方法為:將連同模具的重竹方料放入固化隧道,先升溫使膠層固化,固化溫度在125°C _130°C之間,時間在11小時左右,直至溫度傳遞至重竹方料芯部膠層全部固化后,再降溫送出隧道,冷卻后卸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竹方料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模、平頭工序完成后還對重竹方料進行修邊和剖片,先將方料的上下兩個面修平,再以以修平的兩個面為基準,將方料鋸成一定厚度的板枉,再將其·放入烘板房進行烘板,直至板枉的含水率降為5-1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重竹方料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干竹絲片→浸膠→烘干→冷壓成型→固化→脫模→平頭→成型材,所述成型材含水率為5-10%。本發明的特點在于采用冷壓成型的工藝方法,相對于熱壓成型而言,設備投資少,生產效率高,產品的抗變形性好,色澤變化多樣。另一方面,對冷壓成型工序中竹絲水分和加料重量進行科學匹配,進一步保證了成品的品質。
文檔編號B27N3/08GK103240786SQ201310158509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3日
發明者李堅華, 廖水龍, 陳加豐, 梁小平 申請人:浙江華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