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腦裁板鋸的除屑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家行業的高速發展,企業廠家對板材開料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推臺鋸凸顯的:精度不夠、崩邊、斷層、工傷、效率低下的現象困擾著這類企業的發展。電腦裁板鋸的誕生,有效的解決了這類問題。電腦裁板鋸采用機械手夾料,電子尺、電磁測量系統、高精密伺服系統執行精度定位和精度補償。鋸車在直線精密導軌上平穩運行,有效保障端面的鋸切效果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電腦裁板鋸,不僅機體結構穩固、而且切割精度達到正負0.02mm,前上料平臺、后上料平臺電腦裁板鋸都為滿足企業生產要求提高工作效率而生。電腦裁板鋸的另一特點就是操作簡單,無需調試,不用技術工維護,可為企業節省人工成本!
但是,由于電腦裁板鋸中的鋸片可以移動,所以對于裁板鋸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木屑的清理就成了一項困擾使用人員的難題。現有的電腦裁板鋸中大多是通過在電腦裁板鋸上的保護罩上固定連接一根排風管,排風管與工作臺語保護罩之間的空間連通,排風管的另一端連接排風機,在電腦裁板機工作過程中,排風機可通過排風管將工作臺上表面的木屑清理干凈。但是,對于電腦裁板鋸而言,其工作時所產生的木屑有很多都在切割木板的過程中被鋸片帶入了工作臺內部,連接在保護罩上的排風管只能清理工作臺上表面的木屑,而不能清理工作臺內部的木屑,導致進入工作臺內的木屑堆積在工作臺內。堆積在工作臺內的木屑需要進行人工清理,浪費了工作人員的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腦裁板鋸的除屑裝置,解決了切割木材產生的木屑不便于清理易堆積在工作臺上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腦裁板鋸的除屑裝置,包括工作臺,工作臺內設置有空腔,空腔內設置切割組件和控制切割組件的移動裝置,切割組件處設置有除屑裝置,工作臺上設置有與空腔內部連通的切割孔,切割組件包括矩形的底座,底座上分別設置有主鋸電機和副鋸電機,主鋸電機與副鋸電機上分別設置有主鋸片和副鋸片,除屑裝置包括位于底座上的收集罩,主鋸片與副鋸片均位于收集罩內,主鋸電機和副鋸電鋸上均設置有穿過收集罩與主鋸片和副鋸片固定連接的轉動軸,收集罩頂部設置有供主鋸片和副鋸片延伸至空腔內的開口,收集罩側壁設置有吸風管,吸風管上設置有吸風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對木材進行切割時,首先將木材放置在工作臺上,此時啟動移動裝置,移動裝置使得主鋸電機和副鋸電機進行移動延伸出空腔,主鋸電機和副鋸電機帶動主鋸片和副鋸片進行轉動從而對木材進行裁切,同時在主鋸片和副鋸片進行切割的過程中啟動吸風機構,吸風機構可以通過吸風管將掉落至收集罩內的木屑進行回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吸風機構包括與吸風管連通的集塵袋,集塵袋上設置有抽風機。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要啟動吸風機構時,只需要啟動抽風機即可,抽風機對集塵袋產生一定的吸力,集塵袋對吸風管產生一定的吸力,此時掉落至收集罩內的木屑被吸風管吸入集塵袋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移動裝置包括有豎直移動裝置和水平移動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切割組件可以進行豎直方向的移動和水平方向的移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水平移動裝置包括位于底座底部固定連接的底板,底座上固定設置有傳動電機,傳動電機上設置有齒輪,底板朝向底座處設置有固定的直齒條,直齒條與齒輪之間齒動連接,底板與底座之間還設置有滑移組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水平方向進行移動時,啟動傳動電機,由于傳動電機固定在底座上,傳動電機進行傳動時齒輪與直齒條進行轉動,滑移組件配合可以使得底座與底板進行滑移。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滑移組件包括位于底板上對稱設置的滑軌,底座上上對稱設置有供滑軌穿過的圓形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底座上設置有圓形孔,底板上設置有滑軌,傳動電機使得底座進行移動時,滑軌穿過圓形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固定于滑軌兩側的限位擋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限位擋板的設置可以避免底座與滑軌之間脫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豎直移動裝置兩組相對設置,豎直移動裝置包括對稱設置的滑桿,底板上設置有供滑桿套接的套筒,滑桿之間還設置有與底板固定連接的氣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啟動氣缸使得底板在滑桿上進行滑移。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收集罩上設置有避免碎屑進入空腔內的限制組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限制組件可以使得切割下來的木屑避免進入空腔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限制組件包括位于開口周緣外翻的導向邊框,導向邊框上設置有毛刷。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毛刷的設置可以避免木屑進入空腔。
本實用新型具有解決了切割木材產生的木屑不便于清理易堆積在工作臺上。
附圖說明
圖1是工作臺的軸測圖;
圖2是工作臺的部分剖視圖;
圖3是工作臺內部結構視圖;
圖4是圖3中的A部放大圖;
圖5是圖3中的B部放大圖;
圖6是工作臺內部結構的部分爆炸視圖;
圖7是圖6中的C部放大圖。
圖中,1、工作臺;11、左腔室;12、工作腔;121、切割孔;13、右腔室;2、切割組件;21、底座;22、主鋸電機;221、主鋸片;23、副鋸電機;231、副鋸片;3、移動裝置;31、豎直移動裝置;311、滑桿;312、氣缸;32、水平移動裝置;321、底板;3211、滑軌;3212、直齒條;3213、套筒;322、傳動電機;3221、傳動齒輪;4、除屑裝置;41、收集罩;411、導向邊框;412、毛刷;42、吸風管;43、集塵袋;44、抽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1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一種電腦裁板鋸的除屑裝置,如圖1-2所示(刪除已經),工作臺1內設置有用于切割板料的切割組件2以及用于移動切割組件2的移動裝置3。
工作臺1整體為矩形并且內設空腔,工作臺1沿自身長度方向分為左腔室11、工作腔12和右腔室,工作臺1相應于工作腔12的上表面設置有一個用于切割組件2切割板料的切割孔121,切割孔121為條形孔,其長度方向與工作臺1的長度方向平行。
如圖6-7所示,上述切割組件2包括矩形的底座21、固定設置在底座21上的主鋸電機22和副鋸電機23以及分別固定設置在主鋸電機22和副鋸電機23的轉軸上的主鋸片221和副鋸片231。主鋸片221和副鋸片231以及圖1的切割孔121長度方向的軸線位于同一豎直的平面上。
如圖2-5所示,移動裝置3包括豎直移動裝置31和水平移動裝置32。其中水平移動裝置323包括一個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底板321以及固定設置在切割組件2的底座21的底部的傳動電機322,其中底板31的三個表面設置有兩個滑軌3211以及一個位于兩個滑軌3211中間的直齒條3212,傳動電機322的轉軸上固定設置有傳動齒輪3221,傳動電機322通過傳動齒輪3221和直齒條3212傳動帶動底座21在底板321上沿滑軌3211滑動,并且兩個滑軌3211和直齒條3212的長度方向均與切割孔121的長度方向平行。兩個滑軌3211和直齒條3212的長度與底板321的長度相等,并且在滑軌3211的兩端均設置有與底板321固定連接的限位擋板。
豎直移動裝置313有兩組,分別設置在左腔室11和右腔室13中,每組包括兩根豎直方向的滑桿311、以及一個沿豎直方向設置的的氣缸312。其中氣缸312的活塞桿均與相應端的底板321的底部固定連接,底板321的兩端均設置有兩個豎直方向的與滑桿311位置對應的套筒3213,兩個套筒3213分別套設在相應端的兩根滑桿311上,兩個氣缸312設置為同步動作,當氣缸312動作時,可帶動底板321沿滑桿311移動。
如圖6-7所示,上述除屑裝置4設置在切割組件2上,除屑裝置4包括一個收集罩41、與收集罩41固定連接的吸風管42、與吸風管42另一端連接集塵袋43以及設置在吸風管42中間位置的抽風機44。
其中,收集罩41固定設置在底座21上,收集罩41整體為矩形,收集罩41的頂部開口設置并且在收集罩41頂部開口的的邊上設置有一圈外翻的導向邊框411,在導向邊框411的頂部開口的邊上設置有一圈毛刷412,毛刷412的毛刷412的長度方向與相應的導向邊框411的側面平行。上述主鋸片221和副鋸片231均位于收集罩41內,并且固定連接主鋸片221和副鋸片231的主鋸電機22和副鋸電機23的轉軸均與相應的收集罩41的側板通過回轉支承連接,在收集罩41背離底座21的側板上設置有一個除屑孔,上述吸風管42的一端與除屑孔固定連接并通過除屑孔與收集罩41內部連通,另一端伸出工作臺1并固定連接一個集塵袋43,上述吸風機位于工作臺1外部。
上述毛刷412頂部的高度略高于主鋸片221頂部的高度,上述導向邊框411的頂部的高度略低于副鋸片231的頂部的高度。
有以上所述可知,當切割組件2切割板料時,毛刷412可抵住工作臺1頂部的內壁,切割組件2切割板料過程中進入工作臺1內的木屑將被收集罩41上的毛刷412和導向邊框411收集到收集罩41中,并通過除屑孔,被吸風電機吸到集塵袋43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進入工作臺1的木屑堆積在工作胎內。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