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粗紗機通用型車頭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粗紗機,特別與粗紗機的車頭部分結構有關。
背景技術:
粗紗機是棉紡工程中的重要工序機械之一,在環錠紡紗系列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序。將熟條紡成細紗約需150倍以上的牽伸,而目前一般細紗機的牽伸能力只有10~50倍。所以粗紗工序需要彌補細紗工序牽伸能力的不足,承擔5~12倍的牽伸。因此,粗紗機的任務就是施加5~12倍的牽伸,將熟條拉細拉長并進一步改善纖維的平行伸直度與分離度,并將牽伸后的須條加上一定的捻度,卷繞在筒管上,以適應細紗機的喂入。隨著紡織技術的不斷發展,也需要粗紗技術不斷的更新。國內粗紗機整機共分為牽伸運動、錠翼旋轉運動、龍筋升降運動(紗錠升降)和筒管旋轉運動(筒管卷繞)四部分,整機動力傳動機構正在開發研制或使用的主要有兩種技術方式,一種是采用三軸聯動形式,即采用主、輔兩臺變頻電機,通過差速系統變速帶動筒管轉動、錠翼轉動和羅拉轉動;上述兩臺變頻電機及差速器位于車頭部分,該車頭結構包括外墻板及內墻板,主、輔電機放置在由內、外墻板構成的倉室內,在內、外墻板開設一對位置正相對的同軸通孔(口),差速器從內側固定在外墻板通孔處,其輸出軸端從通孔伸出到外墻板外側,差速器的輸入軸端固定聯接在內墻板的通孔處,該類車頭結構僅僅適用于上述三軸聯動方式,不能直接用于下述動力傳動機構。另一種是采取四臺變頻電機分別對應傳動控制筒管卷繞、錠翼旋轉、羅拉轉動及龍筋升降,上述車頭結構顯然不適于其中對應筒管卷繞、錠翼旋轉及羅拉轉動三臺電機的布設,為此最為直接和顯而易見的選擇是為該類電機布設設置專用車頭結構。為了適應兩種動力傳動機構,而采取兩種不同形式車頭結構,且兩者之間根本不具有通用性,也會給設計及加工制造帶來諸多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于解決粗紗機車頭結構存在的上述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粗紗機通用型車頭結構,其即可適用于上述第一種三軸聯動形式的電機布設,也可適用于第二種技術方式中對應筒管卷繞、錠翼旋轉及羅拉轉動三臺電機的布設。
其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粗紗機通用型車頭結構,包括外墻板、內墻板及由內、外墻板構成的倉室,在上述外墻板上至少開設三個用于固定電機或差速器的聯接通孔,在上述內墻板至少開設一個用于固定電機的聯接通孔;其中外墻板與內墻板之間至少存在這樣一對聯接通孔,即位于外墻板的一個聯接通孔與內墻板上的一個聯接通孔位置正相對。
在上述外墻板上開設三個用于固定電機或差速器的聯接通孔,在內墻板開設一個用于固定電機的聯接通孔。
上述外墻板,各聯接通孔周圍的內板壁作為電機或差速器的聯接面;上述內墻板,聯接通孔周圍的外板壁作為電機的聯接面。
本發明粗紗機通用型車頭結構,在用于三軸聯動形式的電機布設時,將主、輔電機置于倉室內,位于倉室內的差速器從內側固定在外墻板一個聯接通孔(與內墻板上的聯接通孔位置正相對處的那個聯接通孔)處,其輸出軸端從該聯接通孔伸出到外墻板外側,差速器的輸入軸端固定聯接在內墻板的聯接通孔處,外墻板的另外兩個聯接通孔可以空置。在用于第二種技術方式中對應筒管卷繞、錠翼旋轉及羅拉轉動三臺電機的布設時,諸如可采取將其中對應筒管卷繞及羅拉轉動兩臺電機置于倉室內,從內側分別固定在外墻板兩個聯接通孔(與內墻板上的聯接通孔位置正相對處的那個聯接通孔除外)處,各電機輸出軸端從各自聯接通孔伸出到外墻板外側,將對應錠翼旋轉的一臺電機置于內墻板外側(倉室外),從外側固定于內墻板的聯接通孔處,該電機輸出軸端從聯接通孔伸出到內墻板內側,此時,外墻板與內墻板聯接通孔位置正相對的那個聯接通孔可空置。因此,本發明車頭機構即可適用于上述第一種三軸聯動形式的電機布設,也可適用于第二種技術方式中對應筒管卷繞、錠翼旋轉及羅拉轉動三臺電機的布設,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可給不同機型的設計、加工制造及維護帶來諸多便利。
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為圖1實施方式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實施方式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實施方式的一種使用情形圖。
圖5為圖1實施方式的另一種使用情形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說明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圖2及圖3,一種粗紗機通用型車頭結構,車頭結構包括外墻板1、內墻板2及由內、外墻板構成的倉室3,在外墻板1上開設三個用于固定電機或差速器的聯接通孔101、102及103,在內墻板2開設一個用于固定電機的聯接通孔201,其中外墻板上的一個聯接通孔101與內墻板上的聯接通孔201位置正相對。外墻板1,各聯接通孔101、102及103周圍的內板壁作為電機或差速器的聯接面;內墻板2,聯接通孔201周圍的外板壁作為電機的聯接面。
上述粗紗機通用型車頭結構,在用于三軸聯動形式的電機布設時,結合參看圖4,將主、輔電機4、5置于倉室3內,位于倉室3內的差速器6從內側固定在外墻板一個聯接通孔101處,其輸出軸端601從該聯接通孔101伸出到外墻板1外側,差速器6的輸入軸端602固定聯接在內墻板2的聯接通孔201處,此種情形下,外墻板1的另外兩個聯接通孔102、103空置。在用于第二種技術方式中對應筒管卷繞、錠翼旋轉及羅拉轉動三臺電機的布設時,結合參看圖5,諸如可采取將其中對應筒管卷繞及羅拉轉動兩臺電機7、8置于倉室3內,電機7從內側固定在外墻板一個聯接通孔102處,電機輸出軸端701從聯接通孔102伸出到外墻板外側,電機8從內側固定在外墻板一個聯接通孔103處,電機輸出軸端801從聯接通孔103伸出到外墻板外側,將對應錠翼旋轉的一臺電機9置于內墻板2外側(倉室3外),從外側固定于內墻板2的聯接通孔201處,該電機輸出軸端901從聯接通孔201伸出到內墻板2內側,此種情形下,外墻板1的聯接通孔101空置。
除上述實施方式外,只要使其中外墻板與內墻板之間至少存在這樣一對聯接通孔,即位于外墻板的一個聯接通孔與內墻板上的一個聯接通孔位置正相對,即使在外墻板及內墻板上分別開設多于上述相應數量的聯接通孔也未嘗不可。
權利要求
1.一種粗紗機通用型車頭結構,包括外墻板、內墻板及由內、外墻板構成的倉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墻板上至少開設三個用于固定電機或差速器的聯接通孔,在上述內墻板至少開設一個用于固定電機的聯接通孔;其中外墻板與內墻板之間至少存在這樣一對聯接通孔,即位于外墻板的一個聯接通孔與內墻板上的一個聯接通孔位置正相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粗紗機通用型車頭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外墻板上開設三個用于固定電機或差速器的聯接通孔,在內墻板開設一個用于固定電機的聯接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粗紗機通用型車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墻板,各聯接通孔周圍的內板壁作為電機或差速器的聯接面;所述內墻板,聯接通孔周圍的外板壁作為電機的聯接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粗紗機通用型車頭結構,包括外墻板、內墻板及由內、外墻板構成的倉室,在所述外墻板上至少開設三個用于固定電機或差速器的聯接通孔,在上述內墻板至少開設一個用于固定電機的聯接通孔;其中外墻板與內墻板之間至少存在這樣一對聯接通孔,即位于外墻板的一個聯接通孔與內墻板上的一個聯接通孔位置正相對。本發明車頭機構即可適用于三軸聯動形式的主、輔電機布設,也可適用于其他技術方式中對應筒管卷繞、錠翼旋轉及羅拉轉動三臺電機的布設,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可給不同機型的設計、加工制造及維護帶來諸多便利。
文檔編號D01H1/14GK1920134SQ200610068669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06年9月3日
發明者陳兆琦, 殷強, 宗桂芳, 陳淑寶, 李振宇, 王新明, 杜愛娟, 李俊梅 申請人:青島紅旗紡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