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人造合成革是在底布上涂覆樹脂或浸漬聚氨酯樹脂再經過后整理而制成,革基布的性能直接影響了人造合成革的性能,因此革基布的生產技術、設備及質量水平是保證人造合成革行業良好發展的基礎。可以用作人造合成革基布的材料主要有機織布、針織布、非織造布和復合織物四大類。在前三種革基布的材料中,各有優缺點,機織布作為服裝革基布,雖然機織基布幾何結構穩定,強力高,但是織物彈性小,且需經多道生產工序,特別是染整的后道拉毛、剪毛控制絨毛的毛體長短及密度難度較大,且毛羽的長度和密度在生產過程靠工人目光檢測來判定存在較大的波動,造成制革過程質量的也存在不穩定,要制成皮感強的服裝革其機織基布需經染整使用滲透劑和柔軟劑等助劑來增強織物手感,另生產的品種也受到限制,不能生產出較厚型的粘膠服裝革基布;針織革基布制成的服裝革尺寸穩定性差,且制革過程中對設備要求高、生產難度大;若單獨用粘膠非織造革基布作底布雖然有生產流程短、工藝變化便捷、勞動生產率高、基布毛體效果由工藝在線控制、毛體的長短、密度、均勻性一致性好的優勢,制革手感柔軟的特點。但是針剌機械加固法生產也決定基布的纖維分布雜亂,纖維間靠刺4十反復穿刺纏結達到一定的強力,織物透氣性好,與機織基布相比由于纖維取向度低,纖維聯接的相對松散,這造成織物的強力低且縱橫向強力差異大,織物變形大,尺寸穩定差,且紋路明顯布面平整度差,直接影響服裝革的品質。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尺寸穩定、強力高、手感柔軟的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的制造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l支術方案一種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由機織布和非織造纖網復合形成,所述機織布由經紗和綿紗交織組成,所述經紗為聚酰胺纖維,所述綿紗為聚酯纖維或聚酰胺纖維,所述非織造纖網的主要原料為粘膠纖維。所述非織造纖網的原料還包括功能性纖維,所述功能性纖維的含量不超過10。/o。所述功能性纖維為發熱纖維、Modal纖維等。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機織布規格a)原材料經紗選用聚酰胺纖維紡成紗,綿紗選用聚酯纖維或聚酰胺纖維紡成紗;b)機織布規格,經紗密度為177-1834艮/10cm,綿紗密度為117-123根/10cm,幅寬為160-165cm,經綿紗紗號為5tex8tex。2)非織造纖網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開清;b)粗開松;c)開+>混合;d)精開松;e)喂棉;f)梳理;g)4甫網;3)用針刺機將由步驟2)所得的非織造纖網復合在由步驟1)所得的機織布上,制成復合服裝革坯布;4)步驟3)所得復合服裝革坯布通過成巻機巻繞成型,進行軋光后整理,形成最終的服裝革基布。所述開清、粗開松、開松混合、精開松和喂棉步驟具體為,開清設備采用自動稱重型的開包機,經開包機預開松后的纖維塊通過開包機底簾輸送到粗開松機進一步進行開松,纖維開松后通過風管輸送到混棉大倉進行開松混合,混合后纖維束通過風管輸送到精開松機進行細致的開松,開松后纖維通過風管輸送到氣壓棉箱,氣壓棉箱采用槽式喂棉機輸出纖維層,該喂棉機靠壓力傳感器調整纖維層密度,纖維層輸出后進一步輸送給梳理機。所述梳理步驟采用單錫林雙道夫梳理機或者雙錫林雙道夫梳理機,上簾出網是平行網,下簾出網為有凝聚的雜亂網或者上下簾出網均為雜亂網。所述鋪網步驟采用交叉鋪網機。所述針刺步驟采用五臺或六臺針刺機,機織布從第二臺針刺機前與經過預刺后的粘膠纖網進行復合,復合后再經過第二至第五臺針刺機或第六臺針刺機加固后形成復合服裝革坯布。所述非織造纖網的制造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客戶對產品不同的功能要求加入功能性纖維。所述功能性纖維為發熱纖維、Modal纖維等纖維。本發明所述的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的材料為復合型織物,采用針刺非織造布和機織布復合,通過兩種布的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形成新型的服裝革基布,用機織布的尺寸穩定、強力高來彌補非織造布強力差、紋路粗糙,用非織造布的柔軟取代機織基布染整需添加滲透劑和柔軟劑等助劑來增強織物柔軟手感的煩瑣后整理程序。所述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具有尺寸穩定、強力高、手感柔軟等優點,提高了革基布的后整理加工性能,滿足了服裝革多元化的需要。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一種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由機織布和非織造纖網復合形成,所述機織布由經紗和煒紗交織組成,所述經紗為聚酰胺纖維,所述綿紗為聚酯纖維,所述非織造纖網的主要原料為粘膠纖維。實施例1所述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與針刺粘膠服裝革基布和機織粘膠服裝革基布性能相比列表<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從上表斷裂伸長率值可看出織物尺寸穩定性,其值越小織物尺寸穩定性越好;撕裂強力大小可比較織物強力,其值越大織物強力越高。針刺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較針刺粘膠服裝革基布強力高、穩定性好;與機織粘膠服裝革基布相比更柔軟。實施例2一種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由機織布和非織造纖網復合形成,所述機織布由經紗和綿紗交織組成,所述經紗為聚酰胺纖維,所述綿紗為聚酰胺纖維,所述非織造纖網的主要原料為粘膠纖維,還含有發熱纖維(eks纖維),發熱纖維的含量為8%,發熱纖維不僅可調節人體與服裝之間的溫度和濕度,還具有保護人體與環境的功能,該纖維不僅在吸水性能方面遠超過天然纖維,還具有吸濕性、發熱、控制PH值、阻燃、抗起球和防靜電等多種功能。另外,在非織造纖網中還可以添加其它功能纖維,功能性纖維是指傳遞光、電以及有吸附、超濾、透析、反透析、離子交換等特殊功能的纖維,還包括提供舒適性、保健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及在特殊條件下應用的纖維。例如Modal纖維,是奧地利蘭精公司開發的高濕模量的纖維素再生纖維,原料采用歐洲的櫸木,先將其制成木漿,再紡絲加工成纖維,因該產品原料全部為天然材料,是10(W的天然纖維,對人體無害,并能夠自然分解,對環境無害,添加該Modal纖維可使織物外觀更加柔軟、舒適、細膩,且使織物具有優良的吸濕性和透氣性。實施例3一種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的制造方法,制造環境相對濕度控制在55%~79%之間,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機織布規格a)原材料經紗選用聚酰胺纖維紡成紗,煒紗選用聚酯纖維或聚酰胺纖維紡成紗;b)機織布規格經紗密度為180根/10cm,綿紗密度為120根/10cm,經煒紗通過^/L織工序交織成幅寬為165cm,經綿紗紗號為5tex8tex,克重為38g/m2的機織布;2)制造非織造纖網,包括以下步驟,a)開清,開清設備采用自動稱重型的開包機;b)粗開松,經開包機預開松后的纖維塊通過開包機底簾輸送到粗開松機進一步進行開松;c)開松混合,纖維開松后通過風管輸送到混棉大倉進行開松混合;d)精開松,混合后纖維束通過風管輸送到精開松機進行細致的開松;e)喂棉,開松后纖維通過風管輸送到氣壓棉箱,氣壓棉箱采用槽式喂棉機輸出纖維層,該喂棉機靠壓力傳感器調整纖維層密度;f)梳理,纖維層輸出后進一步輸送給梳理機,采用單錫林雙道夫梳理機,上簾出網是平行網,下簾出網為有凝聚的雜亂網,主錫林轉速為變頻器頻率40赫茲、線速度為800米/分;工作輥為變頻器頻率45赫茲、線速度為90米/分;剝取變頻器頻率40赫茲、線速度為230米/分;g)鋪網,采用交叉鋪網機,鋪網寬度1.70米,鋪網層數6層,鋪網機輸出簾車速1.4米,喂入牽伸為-4%、鋪網牽伸W、往復牽伸2%、重疊量10mm、光電距離750mm,異形絲(Profile)牽伸位置1:102%、位置2:101%、位置3:100%、位置4:100%、位置5:101%、位置6:103%;3)用針刺機將由步驟2)所得的非織造纖網復合在由步驟1)所得的機織布上,制成復合服裝革坯布,采用五臺針刺機,其中三臺為下刺,兩臺為上刺,具體參數如下表<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在針刺線生產過程中,機織布從第二臺針刺機前與經過預刺后的纖維網進行復合,經過二至五臺針刺機加固后形成復合^^裝革坯布;4)步驟3)所得復合服裝革坯布通過成巻機巻繞成型,成巻后的復合服裝革坯布還要進行軋光后處理,形成最終的服裝革基布,軋光設備采用3輥式軋光機,退巻方式采用被動退巻,帶張力調節裝置,軋光車速8.5±1米,熱輥溫度140°C±5。C。上述梳理步驟,還可以采用雙錫林雙道夫沖危理才幾,上、下簾出網均為雜亂網。上述針刺步驟,還可以采用六臺針刺機其中三臺為下刺,兩臺為上刺,一臺為異位對刺,具體參數如下表:<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在非織造纖網制造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具體需要加入功能性纖維,例如加入質量比為5%的發熱纖維或者質量比為10%的Modal纖維。權利要求1、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其特征在于該基布由機織布和非織造纖網復合形成,所述機織布由經紗和緯紗交織組成,所述經紗為聚酰胺纖維,所述緯紗為聚酯纖維或聚酰胺纖維,所述非織造纖網的主要原料為粘膠纖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織造纖網的原料還包括功能性纖維。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纖維為發熱纖維或者Modal纖維。4、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機織布規才各a)原材料經紗選用聚酰胺纖維紡成紗,綿紗選用聚酯纖維或聚酰胺纖維紡成紗;b)機織布規格經紗密度為177-183根/10cm,綿紗密度為117-123根/10cm,幅寬為160-165cm,經綿紗紗號為5tex-8tex;2)非織造纖網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開清;b)粗開松;c)開松混合;d)精開松;e)喂棉;f)梳理;g)4煮網;3)用針刺機將由步驟2)所得的非織造纖網復合在由步驟1)所得的機織布上,制成復合服裝革坯布;4)步驟3)所得復合服裝革坯布通過成巻機巻繞成型,進行軋光后整理,形成最終的服裝革基布。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開清、粗開松、開松混合、精開松和喂棉步驟具體為,開清設備采用自動稱重型的開包機,經開包機預開松后的纖維塊通過開包機底簾輸送到粗開松機進一步進行開松,纖維開松后通過風管輸送到混棉大倉進行開松混合,混合后纖維束通過風管輸送到精開松機進行細致的開松,開松后纖維通過風管輸送到氣壓棉箱,氣壓棉箱采用槽式喂棉機輸出纖維層,該喂棉機靠壓力傳感器調整纖維層密度,纖維層輸出后進一步輸送給梳理機。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步驟采用單錫林雙道夫梳理機或者雙錫林雙道夫梳理機,上簾出網是平行網,下簾出網為有凝聚的雜亂網或者上下簾出網均為雜亂網。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鋪網步驟采用交叉鋪網機。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刺步驟釆用五臺或六臺針刺機,機織布從第二臺針刺機前與經過預刺后的粘膠纖網進行復合,復合后再經過第二至第五臺針刺機或第六臺針刺機加固后形成復合服裝革坯布。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織造纖網的制造過程中還可以加入功能性纖維。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纖維為發熱纖維或者Modal纖維。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及其制造方法,該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由機織布和非織造纖網復合形成,所述機織布由經紗和緯紗交織組成,所述經紗為聚酰胺纖維,所述緯紗為聚酯纖維或聚酰胺纖維,所述非織造纖網的主要原料為粘膠纖維。非織造纖網可根據客戶對產品不同的功能要求加入不同的功能性纖維。所述針刺法粘膠復合服裝革基布具有尺寸穩定、強力高、手感柔軟等優點,提高了革基布的后整理加工性能,滿足了服裝革多元化的需要。文檔編號D03D15/00GK101343838SQ20081007160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申請日期2008年8月18日優先權日2008年8月18日發明者波徐,李榮芳,池宗能,湯樹生,王文鑫申請人:福建南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