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滌綸超細旦長絲拒水透濕織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針織面料,尤其是一種滌綸超細旦長絲拒水透濕織物。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防水織物傳統的處理方式是在織物的表面涂上一層不透水的 涂層,如聚氯乙烯樹脂、聚氨基甲酸酯類樹脂等,以消除其透水性,此類方法過 去應用較多,但卻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因為這種涂層不能透過水蒸汽, 它限制了人體汗液蒸發后的散發,并使水汽冷凝在織物的內表面,穿著很不舒服。 因其缺乏透氣性常被用作工業用織物,而很難被服用織物采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透氣、透濕、穿著舒適的滌綸超 細旦長絲拒水透濕織物。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滌綸超細旦長絲拒水透 濕織物,為經編織物,其特點在于采用三梳組織,面梳墊紗規律為l一0/5—6,
采用68D/24F DTY滌綸低彈絲,中梳墊紗規律為1—0/1—2,采用75D/144F DTY漆綸低彈絲,底梳墊紗規律為1一0/2_3,采用50D/36F FDY滌給全拉 伸長絲,所述滌綸材料均經過防水助劑滲透,織物表面毛高0.5-1.5mm,織物密 度為21—22縱行/cm.。所述滌綸材料均經過防水助劑滲透,織物表面毛高 0.5-1.5mm,織物密度為21—22縱行/cm.。
本實用新型所述織物耐水壓104-105Pa,透氣量79.1L"m^s,透濕量1671.4g/ m2*24h。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防水又具有透濕 性能,賦予織物良好的穿著舒適性。2、經拒水整理的高密織物制備工藝簡單,
主要是紗線和絲纖度的變化,制成的衣物懸垂性好,透濕性好。新的防水透濕整 理能阻止液態水的通過,而允許水蒸汽分子通過,同時保持了織物具有一定的透
氣和透濕(水蒸汽)能力。3、控制織物的毛高和織物密度,使得織物獲得較好的手感以及耐磨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組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l,本實用新型為經編織物,采用三梳組織,面梳墊紗規律為1—0/5 —6,采用68D/24F DTY滌綸低彈絲1,中梳墊紗規律為l一0/l—2,采用 75D/144F DTY滌綸低彈絲2,底梳墊紗規律為1—0/2—3 ,采用50D/36F FDY 滌綸全拉伸長絲3,所述滌綸材料均經過防水助劑滲透,織物表面毛高 0.5-1.5mm,織物密度為21—22縱行/cm.。
所述織物耐水壓104-105Pa,透氣量79.1L3/m"s,透濕量1671.4g/m2*24h。
權利要求1、一種滌綸超細旦長絲拒水透濕織物,為經編織物,其特征在于采用三梳組織,面梳墊紗規律為1-0/5-6,采用68D/24F DTY滌綸低彈絲,中梳墊紗規律為1-0/1-2,采用75D/144F DTY滌綸低彈絲,底梳墊紗規律為1-0/2-3,采用50D/36F FDY滌綸全拉伸長絲,所述滌綸材料均經過防水助劑滲透,織物表面毛高0.5-1.5mm,織物密度為21-22縱行/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針織面料,尤其是一種滌綸超細旦長絲拒水透濕織物,為經編織物,其特點是采用三梳組織,面梳墊紗規律為1-0/5-6,采用68D/24F DTY滌綸低彈絲,中梳墊紗規律為1-0/1-2,采用75D/144F DTY滌綸低彈絲,底梳墊紗規律為1-0/2-3,采用50D/36F FDY滌綸全拉伸長絲,所述滌綸材料均經過防水助劑滲透,織物表面毛高0.5-1.5mm,織物密度為21-22縱行/cm.。所述滌綸材料均經過防水助劑滲透,織物表面毛高0.5-1.5mm,織物密度為21-22縱行/cm.。本實用新型所述織物透氣、透濕、穿著舒適。
文檔編號D04B21/16GK201406532SQ20092011968
公開日2010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1日
發明者范建偉, 郭有良 申請人:嘉興富勝達染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