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更具體地說,是環錠紡紗機上斷紗處理裝置中, 對氣閥開關進行鎖緊的裝置。用于環錠紡紗生產,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技術背景
本發明以前,申請人先后申請了專利申請號為201110158644. X和201110236299. 7,名稱環錠紡紗機的斷紗處理裝置的兩項發明專利申請。上述兩件發明專利申請均利用紗線對導紗鉤的壓力狀態,在導紗和斷紗二種狀態下不同的原理,設計出兩款利用氣閥開關原理的環錠紡紗機的斷紗處理裝置。上述兩種技術方案有效地解決在環錠紡紗過程中出現的斷紗問題,可以自動切換正常紡紗和斷紗狀態,具有顯著的效果,但經過實踐發現,還存在以下問題由于環錠紡紗過程中,除正常紡紗和偶發斷紗的二種狀態之外,還有另一種狀態, 即當紆子滿筒要落紗并更換上空紆子再重復一次紡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細紗機要停車, 整臺機上全部錠子的紆子要進行更換。此時,整臺細紗機上全部錠位紗線對導紗鉤的壓力全部消失,在此狀態下,現有的斷紗處理裝置不能很好地進行處理。因此,為了使氣閥開關能在這一過程中,在紗線對導紗鉤壓力消除情況下,保持原來正常紡紗狀態,以便落紗工序完成后,開始正常紡紗,有必要在這一段時間內,對氣閥開關集體鎖緊。過了這一時段后,再集體解除鎖緊狀態,進行正常的紡紗,并及時對斷紗錠位進行斷紗處理。發明目的
針對上述情況,本發明即是提供一種對環錠紡紗機上斷紗處理裝置的氣閥開關進行鎖緊的裝置,通過本發明鎖緊裝置,可以有效切換在落紗工序中,斷紗處理裝置的開啟和關閉。本發明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安裝于氣閥開關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包括密封腔,在密封腔內設置有可移動的鎖緊件, 鎖緊件對應于氣閥開關的限位塊與殼體的間隙位置,彈簧套裝于鎖緊件上,在密封腔上開設有氣孔,密封腔通過氣孔與空氣壓縮裝置相連。進一步地
在密封腔內設有導柱,導柱具有中空的腔體,鎖緊件一端通過彈簧頂緊于密封腔,鎖緊件的另一端為活動端,鎖緊件的活動端設于導柱的腔體內,鎖緊件的活動端對應于限位塊和殼體之間的間隙,在鎖緊件上安裝有密封圈。所述的空氣壓縮裝置包括分氣管,分氣管與密封腔上的氣孔相連,主導氣管與分氣管相連,空氣壓縮機與主導氣管相連。本發明的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利用空氣壓力和彈簧力的組合,達到鎖緊或不鎖緊氣閥開關二種狀態,結構合理、緊湊、不影響紡紗正常操作。以下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不鎖緊狀態示意圖。
3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鎖緊狀態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導紗鉤1,紗線2,壓力調節塊3,導紗鉤翻板4,壓力彈簧5,殼體6, 閥桿7,限位塊8,氣咀14,前磁組件16,后磁組件17,定位腔19,復原定位銷20,鎖緊件36, 密封圈37,彈簧38,氣孔39,彈簧座40,密封蓋41,分氣管42,主導氣管43,腔體44,導柱 45,腔體451,氣閥開關100。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的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安裝于殼體6上,殼體6內設有限位塊8,所述的鎖緊裝置包括腔體44,腔體44為密封腔,本實施例中,腔體44通過殼體 6、密封蓋41組合形成,在腔體44內設有導柱45,鎖緊件36安裝于腔體44內,鎖緊件36 — 端為彈簧座40,通過彈簧38頂緊于腔體44的底部即密封蓋41上,鎖緊件36另一端為活動端,可沿導柱45上下移動,鎖緊件36的活動端對應于限位塊8和殼體6之間的間隙,本實施例中,導柱45具有中空的腔體451,鎖緊件36的活動端設于導柱45的腔體451內,并沿腔體451內上下移動,在鎖緊件36上安裝有密封圈37,通過密封圈37,鎖緊件36與導柱 45之間緊密封。在腔體44上開設有氣孔39,分氣管42通過氣孔39與腔體44相連通,主導氣管43與分氣管42相連,主導氣管43可以與空氣壓縮機(圖中未示出)相連以輸入壓縮空氣。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1、當紗線落筒時如圖3所示,打開空氣壓縮機開關,壓縮空氣從空氣壓縮機由主導氣管43進入分氣管42,再由氣孔39進入由密封蓋41和密封圈37所組成的密封腔中,壓縮空氣推動鎖緊件36運動,壓縮彈簧38,鎖緊件36的活動端抵住在限位塊8和殼體6之間的間隙中,這樣就鎖緊了氣閥開關100,使限位塊8在紗線2對導紗鉤1有壓力或壓力消除時,確保限位塊8不動作,氣閥開關處于鎖緊狀態,此時,紗線可以完成落筒工序。2、正常紡紗狀態下如圖2所示,關閉空氣壓縮機開關,在主導氣管43中,空氣壓力恢復大氣壓,導致密封腔中空氣壓力恢復大氣壓,這時彈簧38回彈,使鎖緊件36退回恢復原來狀態,氣閥開關處于未鎖緊狀態,此時,斷紗處理機構恢復到工作狀態。這時,如果斷紗,紗線2對導紗鉤1的壓力消除,在壓力彈簧5與前磁組件16,后磁組件17的作用下,限位塊8帶動閥桿7動作,氣閥打開,這樣就會產生粗紗切斷動作。關于斷紗處理裝置的工作原理和方式,參照申請人的在先申請專利申請號為 201110158644. X 和 201110236299. 7,在此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
1.一種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安裝于氣閥開關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包括密封腔,在密封腔內設置有可移動的鎖緊件,鎖緊件對應于氣閥開關的限位塊與殼體的間隙位置,彈簧套裝于鎖緊件上,在密封腔上開設有氣孔,密封腔通過氣孔與空氣壓縮裝置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密封腔內設有導柱,導柱具有中空的腔體,鎖緊件一端通過彈簧頂緊于密封腔,鎖緊件的另一端為活動端, 鎖緊件的活動端設于導柱的腔體內,鎖緊件的活動端對應于限位塊和殼體之間的間隙,在鎖緊件上安裝有密封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氣壓縮裝置包括分氣管,分氣管與密封腔上的氣孔相連,主導氣管與分氣管相連,空氣壓縮機與主導氣管相連。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安裝于氣閥開關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包括密封腔,在密封腔內設置有可移動的鎖緊件,鎖緊件對應于氣閥開關的限位塊與殼體的間隙位置,彈簧套裝于鎖緊件上,在密封腔上開設有氣孔,密封腔通過氣孔與空氣壓縮裝置相連。本發明的氣閥開關的鎖緊裝置,利用空氣壓力和彈簧力的組合,達到鎖緊或不鎖緊氣閥開關二種狀態,結構合理、緊湊、不影響紡紗正常操作。
文檔編號D01H13/16GK102433627SQ201110306360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1日
發明者劉光容, 朱愛萍 申請人:紹興華裕紡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