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圓頭鎖眼機的挑線桿傳動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圓頭鎖眼縫紉機,具體地說是圓頭鎖眼機的挑線桿傳動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圓頭鎖眼縫紉機包括縫紉機機座和位于縫紉機機座上方的機頭,在機頭的前端設置有可上下運動的針桿。在縫紉機的機座內,在機針的正下方位置上設有裝著兩根彎針和使這些彎針動作的彎針座結構。彎針座的兩根彎針與機針下下運動同步地進行動作,從而與縫針互動地在加工布上形成線跡。在機頭的頂面設置有過線結構,并通過挑線桿配合機針,使輸導的面線具有合適的張力。現有圓頭鎖眼機的挑線桿傳動結構結構復雜,不易安裝和調試,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圓頭鎖眼機的挑線桿傳動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圓頭鎖眼機的挑線桿傳動結構,包括機頭,所述的機頭內設置有能轉動的上軸,以及與上軸相對垂直設置的轉軸;所述的轉軸上設置有傘齒輪和挑線桿凸輪;所述的傘齒輪與上軸的傳動齒輪嚙合;所述的機頭內有挑線桿,所述的挑線桿的底端與機頭轉動連接,在挑線桿上連接有與挑線桿凸輪相配合的驅動架。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改進的技術方案。上述的驅動架連接滾輪軸,所述的滾輪軸上套設有滾輪,并與挑線桿凸輪上的凸輪槽相配合。上述的轉軸端部固定連接有用于帶動上軸旋轉的手輪。上述上軸的后端固定連接有同步輪,所述的同步輪通過同步帶與電機動力軸上的驅動輪相連接,通過電機帶動上軸旋轉。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圓頭鎖眼機的挑線桿傳動結構,在機頭內設置有能轉動的上軸,以及與上軸相對垂直設置的轉軸。在轉軸上設置有傘齒輪和挑線桿凸輪,傘齒輪與上軸的傳動齒輪嚙合。在機頭內有挑線桿,挑線桿的底端與機頭轉動連接,在挑線桿上連接有與挑線桿凸輪相配合的驅動架。在上軸轉動時,通過傳動齒輪和傘齒輪帶動轉軸旋轉,轉軸上的挑線桿凸輪驅動挑線桿工作。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內部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主視圖。[0013]圖4是圖3的后視圖。圖5是圖3的俯視圖。圖6是圖2的組裝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圖I至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的附圖標記為上軸I、上軸曲柄11、同步輪12、傳動齒輪13、機頭2、導向滑塊21、導向滑槽21a、支撐基座22、針桿軸套23、針桿護架24、轉軸25、曲柄連桿座3、滑桿 31、滑塊32、軸套33、曲柄連桿34、連接叉座34a、曲軸35、針桿4、第一針桿抱箍41、第二針桿抱箍42、管套座5、導向座5a、針桿導向管套51、針擺水平架52、連接軸52a、第一針桿管套支架53、第二針桿管套支架54、導向塊55、導向斜槽55a、導向桿56、傘齒輪61、針擺凸輪62、針擺叉件63、針擺曲柄64、安裝槽64a、針擺連桿65、針擺動軸66、針擺驅動曲柄67、連接板68、針擺叉臂69、挑線桿7、挑線桿支撐軸71、驅動架72、滾輪軸73、挑線桿凸輪74、手輪75、滾輪76。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圓頭鎖眼機,包括通過電機帶動旋轉的上軸I。上軸I通過軸承轉動安裝在機頭2內。在上軸I的前端固定有上軸曲柄11,上軸I的后端固定有同步輪12。所述的同步輪12通過同步帶與電機動力軸上的驅動輪相連接,通過電機帶動上軸I旋轉工作。在機頭2的前部設置有兩塊前后間隔固定設置的導向滑塊21,導向滑塊21的相對面分別制有縱向的導向滑槽21a。在兩塊導向滑塊21之間設置有曲柄連桿座3。在曲柄連桿座3的兩側固定連接有滑桿31,在滑桿31的端部連接有滑塊32。滑桿31和伸入導向滑塊21的導向滑槽21a內,并使滑塊32與導向滑槽21a滑動配合。曲柄連桿座3可以沿導向滑塊21的導向滑槽21a上下運動。在曲柄連桿座3的中心制有軸套33,在軸套33內設置有針桿4。在軸套33的上方固定有與針桿4固定連接的第一針桿抱箍41,在軸套33的下方固定有與針桿4固定連接的第二針桿抱箍42。曲柄連桿座3鎖在第一針桿抱箍41和第二針桿抱箍42之間,并帶動針桿4上下運動,同時曲柄連桿座3與針桿4之間為轉動配合。在機頭2的上部固定有支撐基座22,支撐基座22上固定有針桿軸套23。針桿4縱向設置在機頭2內,針桿4上部與針桿軸套23滑動配合。在機頭2上部固定有針桿護架24,防止針桿4上下運動時碰撞外物。在曲柄連桿座3的上方設置有曲柄連桿34。曲柄連桿34的下部制有連接叉座34a。曲柄連桿34的連接叉座34a與曲柄連桿座3兩側的滑桿31相配合。曲柄連桿34的上部連接有曲軸35,曲軸35連接上軸曲柄11。在上軸I轉動時,通過上軸曲柄11、曲軸35和曲柄連桿34,將上軸I的轉動轉化為曲柄連桿座3的上下運動,然后曲柄連桿座3帶動針桿4上下運動。針桿4連接有針桿擺動結構,并能以曲柄連桿座3為支點略微來回擺動。針桿擺動結構,包括轉動設置在機頭2底部的管套座5,管套座5內設置有活動的針桿導向管套51,針桿4活動穿設于針桿導向管套51內。在針桿導向管套51下端安裝有導向塊55,導向塊55的兩外側表面制有導向斜槽55a。在管套座5的下端固定安裝有與導向塊55對應的導向座5a,所述的導向座5a設置有與導向斜槽55a相配合的導向桿56。針桿4滑動設置在針桿導向管套51內,由針桿導向管套51調整針桿4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在針桿導向管套51相對于管套座5上下運動時,由于導向斜槽55a的作用,導向桿56與導向斜槽55a的一端配合運動到導向桿56與導向斜槽55a另一端相配合,針桿導向管套51便相對于管套座5擺動,從而使針桿導向管套51內的針桿4繞曲柄連桿座3略微來回擺動。針桿導向管套51的上部連接有用于驅動其上下運動的針擺水平架52,針擺水平架52套設于針桿導向管套51外。在針擺水平架52的上方設置有與針桿導向管套51固定 連接的第一針桿管套支架53,在針擺水平架52下方設置有與針桿導向管套51相連接的第二針桿管套支架54。針擺水平架52被第一針桿管套支架53和第二針桿管套支架54鎖在針桿導向管套51上,可以驅動針桿導向管套51上下運動,并且針擺水平架52與針桿導向管套51之間為轉動配合。在機頭2的尾部安裝有轉軸25,轉軸25上安裝有傘齒輪61和針擺凸輪62。傘齒輪61與安裝在上軸I上的傳動齒輪13嚙合,帶動轉軸25和針擺凸輪62轉動。在針擺凸輪62的一側安裝有針擺叉件63。針擺叉件63通過安裝軸與機頭2轉動連接,并與針擺凸輪62相配合。針擺凸輪62在轉動時,帶動針擺叉件63擺動。在機頭2前部安裝有針擺曲柄64,針擺曲柄64上制有安裝槽64a。在針擺曲柄64與針擺叉件63之間設置有針擺連桿65。針擺連桿65的一端與針擺叉件63轉動連接,另一端設置在針擺曲柄64的安裝槽64a內,帶動針擺曲柄64轉動。針擺連桿65的端部與安裝槽64a的連接位置可以調整,從而可以調整針擺曲柄64的擺動幅度。針擺曲柄64轉動設置在針擺動軸66上,在針擺動軸66上還設置有針擺驅動曲柄67。針擺曲柄64和針擺驅動曲柄67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板68,針擺曲柄64通過連接板68帶動針擺驅動曲柄67轉動。在針擺驅動曲柄67的活動端連接有針擺叉臂69。針擺水平架52制有兩個連接軸52a,針擺驅動曲柄67固定有針擺叉臂69,針擺叉臂69與針擺水平架52上的連接軸52a相配合。在針擺驅動曲柄67繞針擺動軸66轉動時,針擺叉臂69帶動針擺水平架52上下運動。在管套座5上固定安裝有同步輪12,通過同步帶驅動管套座5轉動。由于管套座5的導向座5a和針桿導向管套51的導向塊55相配合,便可帶動針桿導向管套51以及針桿4 一起轉動。在與傘齒輪61相連接的轉軸25上,固定有挑線桿凸輪74。在機頭2內設置有挑線桿7,挑線桿7的底端與機頭2通過挑線桿支撐軸71轉動配合,挑線桿7的中部制有驅動架72。驅動架72連接有滾輪軸73,滾輪軸73安裝有滾輪76,滾輪76與挑線桿凸輪74的凸輪槽相配合。在挑線桿凸輪74轉動時,驅動挑線桿7以挑線桿支撐軸71為支點來回擺動。在轉軸25端部固定連接有用于帶動上軸I旋轉的手輪75。在調試時,可通過轉動手輪75以驅動上軸I轉動。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已闡明,由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做出的各種變化或改型都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權利要求1.圓頭鎖眼機的挑線桿傳動結構,包括機頭(2),其特征是所述的機頭(2)內設置有能轉動的上軸(I),以及與上軸(I)相對垂直設置的轉軸(25);所述的轉軸(25)上設置有傘齒輪(61)和挑線桿凸輪(74);所述的傘齒輪(61)與上軸⑴的傳動齒輪(13)嚙合;所述的機頭⑵內有挑線桿(7),所述的挑線桿(7)的底端與機頭(2)轉動連接,在挑線桿(7)上連接有與挑線桿凸輪(74)相配合的驅動架(72)。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圓頭鎖眼機的挑線桿傳動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驅動架(72)連接滾輪軸(73),所述的滾輪軸(73)上套設有滾輪(76),并與挑線桿凸輪(74)上的凸輪槽相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圓頭鎖眼機的挑線桿傳動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轉軸(25)端部固定連接有用于帶動上軸(I)旋轉的手輪(7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圓頭鎖眼機的挑線桿傳動結構,其特征是所述上軸(I)的后端固定連接有同步輪(12),所述的同步輪(12)通過同步帶與電機動力軸上的驅動輪相 連接,通過電機帶動上軸(I)旋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圓頭鎖眼機的挑線桿傳動結構,在機頭內設置有能轉動的上軸,以及與上軸相對垂直設置的轉軸。在轉軸上設置有傘齒輪和挑線桿凸輪,傘齒輪與上軸的傳動齒輪嚙合。在機頭內有挑線桿,挑線桿的底端與機頭轉動連接,在挑線桿上連接有與挑線桿凸輪相配合的驅動架。在上軸轉動時,通過傳動齒輪和傘齒輪帶動轉軸旋轉,轉軸上的挑線桿凸輪驅動挑線桿工作,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優點。
文檔編號D05B49/02GK202492692SQ20122006561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7日
發明者羅千 申請人:寧波舒普機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