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抗菌毛條及其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滌綸抗菌毛條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芯層及包裹在芯層外的皮層,所述芯層為PET層,所述皮層是由含有載銀磷酸鋯的PET抗菌母粒和PET切片混合而成,采用具有良好安全性、廣譜高效的載銀磷酸鋯作為抗菌劑,采用皮芯復合紡絲技術紡制的抗菌纖維,采用多區拉伸拉斷法工藝,最終獲得纖維長度接近天然羊毛的滌綸抗菌毛條。該滌綸抗菌毛條及其制造方法與其它普通纖維的抱合性好易于混紡或交織、織物的柔軟性懸垂性好,能進行常規的染色及后整理,有良好的耐摩擦耐氧化及耐腐蝕能力,物理化學性能穩定。
【專利說明】滌綸抗菌毛條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復合纖維領域,具體是一種滌綸抗菌毛條,解決現有技術中紡 織品易廣生霉菌、惡臭等問題。
【背景技術】
[0002] 微生物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病菌、霉菌等致病微生物會對人體 產生巨大危害。因此隔離、抑制、消滅這些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就應運而生了。目前,具有吸 濕排汗、抗菌防臭等功能性紡織品已成為市場研發熱點。
[0003] 抗菌紡織品的生產方法目前主要有共混紡絲法和功能整理法兩種。前者抗菌功能 效果持久,耐洗性好;后者處理工藝較簡單,但生產中三廢多,其耐洗性及抗菌效果較差。
[0004] 由共混紡絲法制得的抗菌纖維雖然抗菌功能持久,耐洗性好,但也存在弱點:抗菌 劑含量過低,達不到好的抗菌效果;抗菌含量過高,在纖維紡制過程中容易堵孔、斷裂,制成 率低,纖維的物理指標達不到要求。因此如何加工得到抗菌效果更好的抗菌紡織品并提高 抗菌紡織品的制成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滌綸抗菌毛條及其制造方法,抗菌性能優良、耐 久性好,與其它普通纖維的抱合性好易于混紡或交織,織物的柔軟性懸垂性好,能進行常規 的染色及后整理,有良好的耐摩擦耐氧化及耐腐蝕能力,物理化學性能穩定。
[0006] 本發明的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滌綸抗菌毛條,包括芯層及包裹在芯層外的皮 層,所述芯層為PET層,所述皮層是由含有載銀磷酸鋯的PET抗菌母粒和PET切片混合而 成。
[0007] 作為優選,所述皮層和芯層采用雙組分復合紡絲混紡而成,皮層和芯層的復合比 例范圍為30 :70-50 :50。
[0008] 作為優選,所述皮層中PET抗菌母粒為5-10%,所述PET切片為90-95%。
[0009] 作為優選,所述PET抗菌母粒中抗菌劑載銀磷酸鋯粉體的含量為15% - 25%。
[0010]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滌綸抗菌毛條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1] 步驟一、以PET (滌綸樹脂)為基體,以載銀磷酸鋯作為抗菌劑,載銀磷酸鋯抗菌粉 體的添加量為15 - 25%,制得PET抗菌母粒;
[0012] 步驟二、以含有5-10%的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為一種組分,以100%的PET切 片為另一種組分,以30 :70 - 50 :50的復合比例進行雙組分復合紡絲,制得皮芯復合抗菌 預取向長絲束;
[0013] 步驟三、將制得的皮芯復合抗菌預取向長絲束采用多區拉伸拉斷法工藝,最終獲 得抗菌滌綸毛條。
[0014] 其中,步驟一中,以15% - 25%載銀磷酸鋯粉體作為抗菌劑,以PET為基體,加入 偶聯劑和分散劑,用雙螺桿擠出機融熔擠出,制得PET抗菌母粒。
[0015] 步驟二中,復合紡絲時,經冷卻、上油、卷繞工序制得皮芯復合抗菌預取向長絲束。
[0016] 步驟三中,皮芯復合抗菌預取向長絲束經集束、拉伸、卷曲、定型、拉斷、一道針梳、 二道針梳、成球針梳、打包、檢驗工序制得抗菌漆纟侖毛條。
[0017]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滌綸抗菌毛條及其制造方法采用具有良好安全 性、廣譜高效的載銀磷酸鋯作為抗菌劑,采用皮芯復合紡絲技術紡制的抗菌纖維,采用多區 拉伸拉斷法工藝,最終獲得纖維長度接近天然羊毛的滌綸抗菌毛條,抗菌母粒用量少、抗菌 效率高,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具有抑菌作用,抑菌率均達到99. 99%,抗菌性能優 良、耐久性好,與其它普通纖維的抱合性好易于混紡或交織、織物的柔軟性懸垂性好,能進 行常規的染色及后整理,有良好的耐摩擦耐氧化及耐腐蝕能力,物理化學性能穩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9] 圖1是本發明滌綸抗菌毛條的結構示意圖;
[0020] 圖2是本發明滌綸抗菌毛條的制造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 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0022] 現在結合附圖及其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 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0023] 如圖1所示,一種滌綸抗菌毛條,包括芯層1及包裹在芯層1外的皮層2,所述芯層 1為PET層,所述皮層2是由含有載銀磷酸鋯的PET抗菌母粒和PET切片混合而成。
[0024] 作為優選,所述PET抗菌母粒中抗菌劑載銀磷酸鋯粉體的含量為15% - 25%。
[0025] 所述PET抗菌母粒的制備工藝如下:稱取載銀磷酸鋯粉體20份(重量份)、紡絲 級PET切片80份、偶聯劑0. 8份、分散劑0. 5份,倒入轉速為800轉/分鐘?1000轉/分 鐘的高速混合機中混合,經南京科亞SHJ-35平行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按照物料經過雙 螺桿擠出機的先后次序分為4個加熱區和擠出模頭,所設定的各個加熱區的加熱溫度依次 為:1\ = 20(TC ?21(TC,T2 = 22(TC ?23(TC,T3 = 27(TC ?28(TC,T4 = 260 ?27(TC,T模 =265°C,螺桿轉速120rpm,共混擠出、冷卻、切粒制得PET抗菌母粒。
[0026] 作為優選,所述皮層中PET抗菌母粒為5-10%,所述PET切片為90-95%。
[0027] 所述皮芯復合抗菌預取向長絲束的制備流程如下:
[0028] 5-10% PET抗菌母粒+90-95% PET切片一干燥一料斗A -螺桿A熔融一計量A
[0029] 100%PET切片一干燥一料斗B-螺桿B恪融一計暈B -復合噴絲組件一冷卻成形一上油一卷繞。
[0030] 其中,干燥工藝如下:含有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和100% PET切片分別用SZG 雙錐回轉真空干燥機干燥(溫度135°C、真空度-0. IMPa),切片水份含量< 50ppm,冷卻(低 于80°C )出料。
[0031] 紡絲工藝如下:將干燥好的含有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和100% PET切片用螺 桿A和螺桿B分別熔融,熔融溫度為260 - 300°C ;通過計量,分別進入復合噴絲組件,皮層 和芯層的復合比為30 :70 - 50 :50 ;冷卻吹風溫度為20 - 23 °C、速度控制在0. 3-0. 5m/s ; 卷繞速度2200 - 2500m/min ;得到皮芯復合抗菌預取向長絲束。
[0032] 毛條的制備流程如下:
[0033] 皮芯復合抗菌預取向長絲束一集束一水浴拉伸一卷曲一定型一長絲束,
[0034] 長絲束一直接成條機一一道針梳一二道針梳一成球針梳一打包,
[0035] 其中,水浴拉伸牽伸倍數控制在2. 8 - 3. 2 ;制條、針梳、成球速度220 - 240m/ min ;梳針密度3 - 6根/cm ;出條條重5-10g/m。
[0036] 如圖2所示,一種滌綸抗菌毛條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7] 步驟一、以15% - 25 %載銀磷酸鋯粉體作為抗菌劑,以PET為基體,加入偶聯劑和 分散劑,用雙螺桿擠出機融熔擠出,制得PET抗菌母粒;
[0038] 步驟二、將含有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和100% PET切片分別用SZG雙錐回轉真 空干燥機干燥,將干燥好的含有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和100 % PET切片用螺桿A和螺桿 B分別熔融,并分別計量,以含有5-10%的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為一種組分,以100%的 PET切片為另一種組分,以30 :70 - 50 :50的復合比例進行雙組分復合紡絲,經冷卻成形、 上油、卷繞工序制得皮芯復合抗菌預取向長絲束;
[0039] 步驟三、制得的皮芯復合抗菌預取向長絲束經集束、水浴拉伸、卷曲、定型、拉斷制 條、一道針梳、二道針梳、成球針梳、打包、檢驗工序制得抗菌漆纟侖毛條,完成加工。
[004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滌綸抗菌毛條及其制造方法采用具有良好安全性、廣 譜高效的載銀磷酸鋯作為抗菌劑,采用皮芯復合紡絲技術紡制的抗菌纖維,采用多區拉伸 拉斷法工藝,最終獲得纖維長度接近天然羊毛的滌綸抗菌毛條,抗菌母粒用量少、抗菌效率 高,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具有抑菌作用,抑菌率均達到99. 99 %,抗菌性能優良、 耐久性好,與其它普通纖維的抱合性好易于混紡或交織、織物的柔軟性懸垂性好,能進行常 規的染色及后整理,有良好的耐摩擦耐氧化及耐腐蝕能力,物理化學性能穩定。
[0041]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 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 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滌綸抗菌毛條,包括芯層及包裹在芯層外的皮層,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層為PET 層,所述皮層是由含有載銀磷酸鋯的PET抗菌母粒和PET切片混合而成。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滌綸抗菌毛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層和芯層的復合比例為30 : 70-50 :50。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滌綸抗菌毛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層中PET抗菌母粒為 5-10%,所述 PET 切片為 90-95%。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漆纟侖抗菌毛條,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抗菌母粒中抗菌劑載銀 磷酸锫粉體的含量為15 % - 25%。
5. 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滌綸抗菌毛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驟: 步驟一、以PET為基體,以載銀磷酸鋯作為抗菌劑,載銀磷酸鋯抗菌粉體的添加量為 15 - 25 %,制得PET抗菌母粒; 步驟二、以含有5-10%的PET抗菌母粒的PET切片為一種組分,以100%的PET切片為 另一種組分,以30 :70 - 50 :50的復合比例進行雙組分復合紡絲,制得皮芯復合抗菌預取 向長絲束; 步驟三、將制得的皮芯復合抗菌預取向長絲束采用多區拉伸拉斷法工藝,最終獲得抗 菌滌綸毛條。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滌綸抗菌毛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以15% - 25%載銀磷酸鋯粉體作為抗菌劑,以PET為基體,加入偶聯劑和分散劑,用雙螺桿擠出機融 熔擠出,制得PET抗菌母粒。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滌綸抗菌毛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復合紡絲 時,經冷卻、上油、卷繞工序制得皮芯復合抗菌預取向長絲束。
8.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滌綸抗菌毛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皮芯復合抗 菌預取向長絲束經集束、拉伸、卷曲、定型、拉斷、一道針梳、二道針梳、成球針梳、打包、檢驗 工序制得抗菌滌綸毛條。
【文檔編號】D01F8/14GK104153036SQ201410375496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1日
【發明者】楊雁玲 申請人:江蘇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