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紡紗機械的接頭方法及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紗機械中用于將斷紗連接的紡紗機械的接頭方法及其裝置。
在現有技術中曾經公開了下述的紡紗機械的接頭方法及其裝置,即,將卷取側的紗線端導入紡紗機械的加捻裝置,其后通過再次紡紗,而在紡紗過程中將導入加捻裝置的紗條的端部和導入加捻裝置的卷取側的紗線(下稱標準紗)的端部連接起來。
在上述的紡紗機械的接頭方法中,導入加捻裝置的標準紗的引出時機和由后羅拉的再驅動而將紗條供給到紡紗噴嘴內部的供給時機對提高接頭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
在上述的接頭方法中,導入加捻裝置的標準紗的引出時機比由后羅拉的再驅動而將紗條供給到紡紗噴嘴內部的供給時機要早,從而產生這樣的問題,即,構成紗條的纖維不能纏繞在標準紗線上而造成接頭失敗,或是僅構成前端細的紗條的前端部的少量纖維纏繞在標準紗上,形成細的接頭部,再次產生斷紗。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紡紗機械的接頭方法及其裝置,該方法和裝置無須調整導入加捻裝置的標準紗的引出時機和由后羅拉的再驅動而將紗條供給到紡紗噴嘴內部的供給時機,可提高接頭的成功率,改進細的紗線接頭部。
本發明為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在加捻裝置外同時保持從停止狀態的加捻裝置的紗條導入口排出的標準紗和由再啟動的牽引裝置移送的紗條后,使加捻裝置工作,將上述紗條供給加捻裝置,使構成紗條的纖維纏繞于從加捻裝置引出的標準紗線上。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在紡紗機械的接頭裝置上,設置使標準紗穿過停止狀態的加捻裝置的裝置、以及將從從停止狀態的加捻裝置的紗條導入口排出的標準紗和由再啟動的牽引裝置移送的紗條共同抽吸保持的抽吸管。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在錠子上形成空氣噴出孔,該空氣噴出孔用于將穿過停止狀態的加捻裝置的錠子的標準紗從加捻裝置的紗條導入口排出。
下面用包含作為適用本發明的一例的紡紗機械的局部斷面的側視圖的
圖1和同樣是包含作為適用本發明的一例的紡紗機械的局部斷面的側視圖的圖2-5來說明本發明,但是,只要不超出本發明的宗旨,本發明并不限于本實施例。其中,圖1是包含作為適用本發明的一例的紡紗機械的局部斷面的側視圖。
圖2同樣是包含作為適用本發明的一例的紡紗機械的局部斷面的側視圖。
圖3同樣是包含作為適用本發明的一例的紡紗機械的局部斷面的側視圖。
圖4同樣是包含作為適用本發明的一例的紡紗機械的局部斷面的側視圖。
圖5同樣是包含作為適用本發明的一例的紡紗機械的局部斷面的側視圖。
圖6是加捻部T的局部放大斷面圖。
圖7本發明的紗線接頭動作時序圖。
首先,利用圖1-6,就作為適用紡紗機械的接頭方法的一例的紡紗機械進行說明。
D是牽引裝置,作為一例表示的是4對羅拉的牽引裝置。牽引裝置D由4對羅拉,即,后羅拉1、側羅拉2、架設有龍帶的中羅拉3、及前羅拉4來構成。5是導條架,插入導條架5并供給到牽引裝置D的紗條6在供給到牽引裝置D并延伸后再供給下述的加捻裝置,形成紗線。
加捻裝置T主要包括由噴射的壓縮空氣來形成回旋氣流的空氣紡紗噴嘴7、支承上述噴嘴的噴嘴架8、將其前端9a位于空氣紡紗噴嘴9的內部并具有通孔9b的錠子(導紗管)9、以及支承該錠子的支承部件10。空氣紡紗噴嘴7的內部7a是供給到空氣紡紗噴嘴7的內部7a的構成紗條6的纖維和穿過錠子9的通孔而被引導到空氣紡紗噴嘴7的內部7a的卷取側的紡紗Y進行接合的接頭區域。
在空氣紡紗噴嘴7上,穿設為產生回旋氣流的多個空氣噴射孔7b。11是噴嘴架8和錠子支承部件10之間形成的空氣室,空氣室11通過抽吸孔12與未圖示的以較弱的抽吸壓抽吸空氣的空氣抽吸源相連接,在紡紗中,上述抽吸孔12用作從空氣紡紗噴嘴7的空氣噴射孔7b噴出的空氣的溢出孔,同時還起到抽吸除去紡紗中產生于空氣室11內的浮游纖維等的作用。
13是空氣噴出孔,它穿設于錠子9及錠子支承部件10上,產生向著錠子9的前端部9a方向的氣流,該空氣噴射孔13通過連接于錠子支承部件10上的管14而連接到未圖示的壓縮空氣供給源。
15是形成于噴嘴架8側的錠子支承部件10的側壁上的切縫,此外,16是與錠子支承部件10的側壁上的切縫15向對的、形成于錠子支承部件10側的噴嘴架8的側壁8上的切縫。如下所述,噴嘴架8和錠子支承部件10結合時,其構成為穿過錠子9的通孔9b的標準紗進入切縫15、16,而不被噴嘴架8的側壁和錠子支承部件10的側壁所夾持。
17是缸體,在缸體17的活塞桿18的前端安裝錠子支承部件10的下部架19。所以,通過使缸體17動作,使動作支承部件19的左右移動,可使錠子支承部件10或離開噴嘴架8或與噴嘴架8相結合。
20是其前端設置于噴嘴架8和前羅拉4之間的抽吸管,連接于未圖示的抽吸空氣源。21是可自由離合于一直被回轉驅動的輸出羅拉22的夾持輥,使夾持輥21和輸出羅拉21接觸,可向未圖示的卷取裝置的方向移送紡出的紗線Y。
紡紗機械在處于紡出紗線Y的工作狀態下,通過導條架5供給到牽引裝置D的紗條6在由牽引裝置D延伸后,由加捻裝置T加捻,制成紗線Y。即,供給到加捻裝置T的空氣紡紗噴嘴7的構成紗條6的纖維,一邊由從空氣噴射孔7b噴出的回旋氣流使之回轉,一邊從前端部9a進入錠子9的通孔9b,從而制成紗線Y。這樣,在通常的紡紗機械的工作狀態下,停止來自空氣噴射孔13的壓縮空氣的供給,此外,抽吸管20動作,因此,在抽吸管20中一直產生抽吸空氣。
下面,以圖2-5、7來說明接頭工序。
在產生斷紗的情況下,由未圖示的檢測傳感器發出檢測信號,與此同時,通過未圖示的連接于后羅拉的離合器,后羅拉1和側羅拉2的驅動停止,停止供給紗條6。加捻裝置T依然繼續工作。在停止的側羅拉和繼續驅動的中羅拉3之間,紗條6的前端立即被拉斷成前端尖的細絲狀。而且,在規定時間后,停止從空氣噴射孔7b噴射空氣,并使加捻裝置停止工作。
然后,使缸體17動作,使活塞桿18伸縮,使錠子支承部件10離開噴嘴架8的同時,使由一對驅動羅拉23、24夾持標準紗Y’的輸送臂A的頭部A’接近錠子9的紗線排出口9c’地來設置該頭部,所述的標準紗由公知的抽吸嘴從卷取有標準紗的卷裝筒引出或從另外準備的卷裝筒引出。另一方面,在錠子支承部件10和噴嘴架8之間,使錠子9的前端部9a接近抽吸頭25的抽吸口26地配置吸氣管部件S的抽吸頭。此后,在抽吸頭25的抽吸孔26內產生抽吸氣流,同時,使輸送臂部件A的驅動輥23、24動作,標準紗Y’穿過錠子9的通孔9b。而且,使標準紗Y’的前端部抽吸保持在吸氣管部件S的抽吸頭25上(參考圖2)。
接下來,如圖3所示的那樣,使抽吸保持標準紗Y’的吸氣管部件S下降的同時,使缸體17動作,使活塞桿18后退,將錠子支承部件10和噴嘴架8相結合。即使將錠子支承部件10和噴嘴架8相結合,由于標準紗Y’進入了切縫15、16,所以,標準紗也不會由噴嘴架8的側壁和錠子支承部件10的側壁所夾持。隨著吸氣管部件S的下降,使輸送臂部件A的驅動輥23、24動作,將標準紗Y’伸出給定量后,使驅動輥23、24停止驅動。
然后,通過管14,由未圖示的壓縮空氣供給源向空氣噴射孔13供給壓縮空氣,在錠子9的通孔9b內向前端部9a產生氣流。而且,如上所述,在抽吸管20一直產生抽吸氣流。接下來,使吸氣管部件S的抽吸孔26產生的抽吸氣流停止,那么,抽吸把持于吸氣管部件S的標準紗Y’由錠子9的通孔9b產生的向著前端部9b方向的氣流從空氣紡紗噴嘴7的導入口7c排出,并穿過產生抽吸氣流的抽吸管20(參考圖4)。所述空氣紡紗噴嘴7的導入口7c是紗條進入加捻裝置的導入口。標準紗Y’穿過錠子9的通孔9b并由抽吸管20抽吸保持后,最好停止向空氣噴出孔13的壓縮空氣的供給,但是,在從空氣紡紗噴嘴7的空氣噴射孔7b噴出的壓縮空氣足夠強時,即使從空氣噴出孔13噴出壓縮空氣,也不會對加捻裝置的驅動有任何影響,所以,不停止向空氣噴出孔供給壓縮空氣也可。而且,在此狀態下,如圖4所示,最好由輸送臂部件A的停止轉動的驅動輥23、24把持標準紗Y’以便不使多余的標準紗伸出,但是,也可以解除由輸送臂部件A的驅動輥23、24對標準紗Y’的把持,使輸送臂部件A返回到待機位置。
此外,由于本申請人的在先申請特愿平4-325021(特愿平6-173129號公報)、特愿平6-284269號等已公開輸送臂部件A及吸氣管部件S,故,在此省略其詳細說明。但是,只要能將標準紗Y’輸出給定量,輸送臂部件也不一定非限定成如所述的輸送臂部件A,還有,只要能產生產生抽吸氣流,吸氣管部件也不一定非限定為如上述的吸氣管部件S。
然后,在使加捻裝置仍停止工作的狀態下,即,使來自空氣噴射孔7b的空氣停止噴出的狀態下,再次啟動停止的后羅拉1和側羅拉2的驅動,輸送由后羅拉1和側羅拉2夾持的紗條6,則由前羅拉4送出的紗條插入抽吸管。即,如圖5所示,由空氣紡紗噴嘴7的導入口7c排出的標準紗Y’和前羅拉4送出的紗條6一起插入抽吸管。通過繼續牽引裝置D的驅動,紗條被抽吸入抽吸管20。
如上所述,由標準紗Y’和牽引裝置D的再驅動而延伸的紗條6在抽吸管20的抽吸狀態下,使夾持輥和輸送輥接觸,將標準紗Y’向卷取筒方向引出,與此同時,使加捻裝置再次啟動,即,使空氣從空氣噴射孔7b噴出,則在空氣紡紗噴嘴7的導入口附近由抽吸管20的抽吸氣流產生更強的抽吸空氣流,所以,從前羅拉4送出的構成紗條6的纖維6被導入空氣紡紗噴嘴7的導入口7c,在形成接頭區域的空氣紡紗噴嘴7的內部7a,完成與標準紗Y’的纏繞、接頭。
如上所述,由標準紗Y’和牽引裝置D的再驅動而延伸的紗條6在抽吸管20的抽吸狀態下,使加捻裝置再次啟動,所以,即使不考慮導入加捻裝置T的標準紗Y’的引出時機以及由后羅拉1和側羅拉2的再驅動而向加捻裝置T供給紗條6的供給時機,也可以確實地進行接頭。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構成為錠子支承部件10和噴嘴架8可接近、分離,但是,也可將構成加捻裝置T的錠子支承部件10和噴嘴架8形成一體。在這種情況下,將把持標準紗Y’的輸送臂部件A的頭部A’接近錠子9的紗線排出口9c設置后,向空氣噴出孔13供給壓縮空氣,在錠子的通孔9b產生向著前端部9a的氣流,同時,在抽吸管20也產生抽吸氣流,且使輸送臂部件A的驅動輥23、24動作,使標準紗Y’穿過加捻裝置T,從加捻裝置T的紗條導入口7c排出。因此,在該實施例中可省略吸氣管部件S。
由于本發明具有以上說明的結構,所以可達到下述效果。
不用嚴格地調整導入加捻裝置T的標準紗Y’的引出時機以及向加捻裝置T供給紗條6的供給時機,可提高接頭的成功率。
可省略嚴格地調整導入加捻裝置T的標準紗Y’的引出時機以及向加捻裝置T供給紗條6的供給時機的控制裝置,所以可簡化接頭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紡紗機械的接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捻裝置外同時保持從停止狀態的加捻裝置的紗條導入口排出的標準紗和由再啟動的牽引裝置移送的紗條后,使加捻裝置工作,將上述紗條供給加捻裝置,使構成紗條的纖維纏繞于從加捻裝置引出的標準紗線上。
2.一種紡紗機械的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紡紗機械的接頭裝置上,設置使標準紗穿過停止狀態的加捻裝置的裝置、以及將從從停止狀態的加捻裝置的紗條導入口排出的標準紗和由再啟動的牽引裝置移送的紗條共同抽吸保持的抽吸管。
3.根據權利要求2的紡紗機械的接頭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錠子上形成空氣噴出孔,該空氣噴出孔用于將穿過停止狀態的加捻裝置的錠子的標準紗從加捻裝置的紗條導入口排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的接頭方法是在加捻裝置T外同時保持從停止狀態的加捻裝置的紗條導入口7c排出的標準紗Y’和由再啟動的牽引裝置移送的紗條6后,使加捻裝置工作,將上述紗條供給加捻裝置,使構成紗條的纖維纏繞于從加捻裝置引出的標準紗線上。從而,不用嚴格地調整導入加捻裝置T的標準紗Y’的引出時機以及向加捻裝置T供給紗條6的供給時機,可提高接頭的成功率。
文檔編號D01H15/00GK1165879SQ9710105
公開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1997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1996年5月16日
發明者平尾修, 西邑正彥 申請人:村田機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