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加氣混凝土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氣混凝土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加氣混凝土砌塊具有強度高、造價低、保溫、隔熱、隔聲、耐火性能好等優點,作為一種高科技綠色產品被廣泛應用于住宅、辦公、商業、廠房等各類工業與民用建筑物的內外墻體、樓板和屋面等建筑結構中。全國加氣混凝土產品生產企業近600家,總設計年生產能力超過4650萬立方米,其中70 80%是從事利用電廠排出的工業廢渣-粉煤灰為主要原料進行生產。產品質量降低,導致墻體面層開裂、空鼓等現象的發生。傳統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方法的硅質材料選擇單一的砂或粉煤灰,粉煤灰細度波動大,粗料下沉導致澆注不穩定,成品上下部的強度、密度偏差大,易斷裂。本公司 選擇砂和粉煤灰混合作為骨料,通過控制磨砂細度,加入粉煤灰漿中來調節原材料細度,解決了原材料細度不穩定帶來的產品內部上下強度偏差大的問題,還增加了抗壓強度,提高了抗凍性能,降低了干燥收縮值。產品氣孔結構好,物理性能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公開一種加氣混凝土生產方法,以解決目前加氣混凝土砌塊存在的上述問題。加氣混凝土生產方法的技術方案是以粉煤灰、砂、石膏、生石灰、水泥、鋁粉為原料,按加氣混凝土生工藝制造;以重量計,其中粉煤灰20— 35%、砂30— 50%、石膏3 — 5%、生石灰7 —15%、水泥5 —15%、鋁粉為前述五種原料總和的7 - 9/104 ;在澆注攪拌機內,力口足量水,制成澆注漿料,漿料中含水量35— 40%。1、原料處理
a、采用粉煤灰、砂與石膏混合制漿粉煤灰20—35%、砂30— 50%和石膏3 — 5%,一起入打漿池,制成漿料,泵入料漿儲罐內備用;
b、生石灰采用塊狀生石灰送入磨機內粉磨成石灰粉,按添加比例7—15%,加入澆注攪拌機內與先制好的粉煤灰、砂、石膏制成的漿料混合;
C、采用散裝硅酸鹽水泥和礦渣水泥,初凝時間必須大于45min,終凝時間必須小于12h ;以5-15%比例用量,加入澆注攪拌機內與先制好的粉煤灰、砂、石膏制成的漿料混合;d、鋁粉,用固體分中活性鋁> 90%的油劑型或水劑型鋁粉油劑型鋁粉代號分別為GLY-75和GLY-65兩種;水劑型鋁粉代號分別為GLS-70和GLS-65兩種,任選其中的一種,用量比例為前述五種原料重量的1- 9/104,即按前述的粉煤灰、砂、石膏、生石灰、水泥的干料量為基數,計取萬分之七到萬分之九間的數值量的鋁粉,與此五種料的漿料搭配,制成混合漿料。e、邊角料沖洗至廢漿池內,不斷攪拌處理制成漿料,泵入廢漿儲罐中備用,摻入比例為步驟a、b、C、d得到的漿料重量的3 — 5%。
2、生產過程
(I)配料、攪拌、澆注a、粉煤灰、砂與石膏制成的混合漿料由電子計量稱計量后放入澆注攪拌機內;b、石灰、水泥計量后由卸料裝置卸到澆筑攪拌機內;c、鋁粉按比例計取,倒入鋁粉攪拌機內制成懸浮液,再放入澆注攪拌機內;d、前述所取料與3 - 5%的邊角料制成的漿料一起在澆注攪拌機內制成澆注漿料,向模具中澆注,漿料在澆注前溫度應達到35 0C -40 0C o(2)切割、編組靜停初養不少于1. 5小時,再經手指輕按感覺檢測達到切割強度后,切割成胚體,吊運至釜前蒸養小車上,每車堆放二模,堆放好的蒸養小車由慢動卷揚機牽引在釜前軌道上進行編組,每條釜前軌道編放五輛蒸養小車。(3)蒸壓及成品編組好的胚體入釜內蒸壓養護,蒸汽壓力1. 3Mpa,恒壓蒸養時間不少于8. Oh得成品。
按上述方法得到的加氣混凝土,不僅解決原材料細度不穩所致的上下強度偏差大的問題而且還增加了成品的抗壓強度,抗凍性能及其干燥收縮值也有很大提高,同時還解決了傳統加氣混凝土砌塊強度低、易開裂的缺陷。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給出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原料處理要求
粉煤灰質量要求細度過0. 045 mm方孔篩篩余< 45%,過0. 080 mm方孔篩篩余<25%,燒失量彡 10%, S i O 2 彡 40%, S O 2 彡 2. 0%。砂的質量要求Si O 2 彡 65%, K 2 0+Na 2 0^5. 0%, Cl- ( 0. 03%,云母彡1. 0%, S03 彡2. 0%,粘土彡8. 0%。砂的細度0. 080mm方孔篩篩余15 — 20%。石膏的質量要求附著水(H20)質量分數< 25%,二水硫酸鈣CaS04. 2H20質量分數> 85%,水溶性五氧化磷P205質量分< 0. 80%,水溶性氟(F)質量分數< 0. 50%。生石灰的質量要求A{Ca0+Mg0}( 90% ;MgO ( 2 % ;Si02 ^ 2% ;C02 ^ 2% ;消化速度min彡5 15 ;消化溫度彡60 90°C ;未消化殘渣彡5% ;細度{0. 080mm方孔篩篩余量} < 10%。鋁粉的質量要求選水分散性無團粒、細度0. 075mm篩篩余彡3. 0%的油劑型和水劑型鋁粉,其中油劑型代號為=GLY - 75和GLY — 65,二者的固體分彡75%和彡65%,固體分中的活性鋁彡90%,發氣率4min時達50 — 80%, 16min時彡90%, 30min時彡99% ;水劑型代號為=GLS - 70和GLS - 65,二者固體分彡70%和彡65%,固體分中的活性鋁彡85%,發氣率4min 時達 40 — 60%, 16min 時彡 90%, 30min 時彡 99。二、配料實例
配料例1,按上述各組分的質量要求選料,以生產1339. 4噸含水量35%漿料計,按如下組合配料,a粉煤灰250噸、砂400噸、石膏50噸、生石灰100噸、水泥70噸,按7/104的量取鋁粉0. 609噸,總計870. 609噸干料,468. 79噸水(包括把鋁粉處理成懸浮液在內的水分量)。配料例2,以生產1826. 46噸含水量為40%的漿料計,粉煤灰350噸、砂500噸、石膏45噸、生石灰120噸、水泥80噸,按8/104量取鋁粉0. 876噸,總計1095876噸干料,730. 583噸水(包括把鋁粉處理成懸浮液在內的水分量)。配料例3,以生產1572. 61噸含水量為37%的漿料計,粉煤灰300噸、砂450噸、石膏40噸、生石灰130噸、水泥70噸,按7. 5/104量取鋁粉0. 7425噸,總計990. 7425噸干料,取581. 86噸水(包括把鋁粉處理成懸浮液在內的水分量)。配料例4,以生產1767. 648噸含水量為38%的漿料計,粉煤灰350噸、砂500噸、石膏45噸、生石灰120噸、水泥80噸,按8. 6/104量取鋁粉0. 9417噸,總計1095. 9417噸干料,取671. 7噸水(包括把鋁粉處理成懸浮液在內的水分量)。配料例5,以生產1626. 4637噸含水量為36%的漿料計,粉煤灰300噸、砂460噸、石膏40噸、生石灰90噸、水泥150噸,按9/104量取鋁粉0. 9367噸,總計1040. 9367噸干料,取585. 527噸水(包括把鋁粉處理成懸浮液在內的水分量)。三、生產過程是(1)根據要生產的加氣混凝土量,在“粉煤灰20— 35%、砂30—50%、石膏3 — 5%”數據范圍內,先取此三種原料,在打漿池中制成漿料;(2)之后按前述的擬生產的混凝土量,在“生石灰7 —15%、水泥5 —15%”數據范圍內,取生石灰、水泥的干料再加入澆注攪拌機內與先制好的粉煤灰、砂、石膏制成的漿料混合;(3)鋁粉用量,按上述五種原料總量的7 - 9/104計取,先倒入鋁粉攪拌機內制成懸浮液,再入前述的澆注攪拌機內攪拌混合一體。前述配料實例,在經上一步驟后即制得可以用于澆注的加氣混凝土漿料,在澆注前再把經沖洗至廢漿池內的邊角料,攪拌處理制成的漿料,從廢漿儲罐中,摻入澆注攪拌機內攪拌混合,使用比例為上述生產過程得到的漿料重量的3 — 5%。四、攪拌、澆注的具體操作方式
把備好的上述各組分的料按加氣混凝土的生產工序進行。其中石灰、水泥、由倉底單羅管給料機送入電子粉料計量稱內,經累計計量后由計量稱的卸料裝置卸到澆注攪拌機內。粉煤灰、砂與石膏混合制漿由料漿儲罐下的閥門打開后放入打漿池中再泵入料漿電子計量稱內進行累積計量,當料漿重量達到配料要求時,由自控系統關閉儲罐放料槽閥,停止放料。計量好的料漿按指令放入澆注攪拌機內。鋁粉由人工計量,倒入鋁粉攪拌機內制成懸浮液,每模配制一次。攪拌好的懸浮液直接放入澆注攪拌機內。料漿在澆注前溫度應達到35°C-40°C工藝需求。如溫度不夠可通蒸汽加熱。澆注時,模具通過擺渡車送至澆注攪拌機下就位,澆注攪拌機放料澆注。五、切割、編組
靜停初養達到切割強度后,進行切割。“靜停初養達到切割強度后,切割成胚體”,所述切割強度的判斷坯體切割強度高低應滿足兩個條件,其一,坯體強度達到值能使坯體在搬運過程中不損壞;其二,坯體強度值能使鋼絲順利切割,而不斷絲。第一個條件要求坯體強度越高越好,搬運過程中坯體不易損壞;第二個條件要求坯體強度越低越好,鋼絲切割不易斷絲,但它有一個最低值,就是切割坯體時,坯體切而不壞的最低強度值。以上二個條件互相制約,缺一不可。在不同工藝過程中,其切割塑性強度值要求是不同的。首先用時問控制,在1. 5小時后對坯體開始檢查,因為坯體塑性強度達到切割要求的時間最快得1. 5小時。時間控制可避免檢查次數過多,破壞了坯體內部結構和坯體表面。其次是手感,手指輕按坯體表面,沒有粘感,稍有軟感,輕按時,手指感覺不是全硬感,也不是全軟感,軟中帶硬感。其三,用鋼纖通,探測內部中心部位塑性強度。通時稍有阻力,有輕微硬感,而不是軟而無阻力感。此檢查法是表面和內部相結合,較可靠,操作者通過多次實踐體驗即可掌握。第四,在開模后未進行裸體夾坯前,最后一次檢查,用手指按坯體側面,有硬感,而不是稀軟感。這種檢查方法,主要是把坯體各部分檢查到了。這樣可保證能夾起來,不會夾壞,且切割時,切割鋼絲不斷。所以,固定操作人員,不輕易換崗,以使生產過程中判斷胚體是否達到切割強度的質量不出現失誤。切割好的胚體由半成品吊具吊運至釜前蒸養小車上,每車堆放二模,堆放好的蒸養小車由慢動卷揚機牽引在釜前軌道上進行編組,每條釜前軌道編放五輛蒸養小車。六、蒸壓及成品
編組好的胚體由慢動卷揚機拉入釜內進行蒸壓養護,恒壓蒸養時間8. Oh左右,蒸汽壓力1. 3MPa。制品經蒸壓養護后由慢動卷揚機拉出釜,再由出釜吊具調運成品至運輸車上,直接出廠或至堆場存放。七、底(側)板返回、組模涂油
成品吊運完成,蒸壓小車上的底板連同小車經由成品吊具吊運至小車回車線上,小車經回車線回至切割機一側,吊具將底板吊運,同時調運模框與底板組模并返回將模具放至模具回車軌道上,進行清理涂油,然后再進行循環澆注。加氣混凝土的優越特性質輕為紅磚的1/3,混凝土的1/4。保溫性,用7 8cm的加氣混凝土砌塊能達到一磚半墻的保溫效果。抗滲性比粘土磚墻體高出85%。防火性能,IOcm厚墻體的防火能力可達4小時以上。隔音性好,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可隔音30 60分貝,又因其內部結構多孔,有良好的吸音效果。尺寸精確,施工便捷,產品的長、寬、高方向上的誤差在±1.0mm。強度高,砌塊的砌體強度約為砌塊本身強度的80% (紅磚僅為30%)。選擇砂和粉煤灰混合作為骨料,通過控制磨砂細度,加入粉煤灰漿中來調節原材料細度,解決了原材料細度不穩定帶來的產品內部上下強度偏差大的問題,還增加了抗壓強度,提高了抗凍性能,降低了干燥收縮值。 產品氣孔結構好,物理性能穩定。
權利要求
1.加氣混凝土;以粉煤灰、砂、石膏、生石灰、水泥、鋁粉為原料,按加氣混凝土生工藝制造;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計粉煤灰20— 35%、砂30— 50%、石膏3 — 5%、生石灰7 —15%、水泥5—15%、鋁粉為前述五種原料總和的7 — 9/104 ;在澆注攪拌機內,加足量水,制成澆注漿料,漿料中含水量35— 40%。
2.加氣混凝土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處理工藝 a、采用粉煤灰、砂與石膏混合制漿粉煤灰20—35%、砂30— 50%和石膏3 — 5%,一起入打漿池,制成漿料,泵入料漿儲罐內備用; b、采用塊狀生石灰送入磨機內粉磨成石灰粉,按添加比例7—15%,加入澆注攪拌機內與先制好的粉煤灰、砂、石膏制成的漿料混合; C、采用散裝硅酸鹽水泥和礦渣水泥,初凝時間必須大于45min,終凝時間必須小于12h ;以5—15%比例用量,加入澆注攪拌機內與先制好的粉煤灰、砂、石膏制成的漿料混合; d、鋁粉,用固體分中活性鋁>90%的油劑型或水劑型鋁粉油劑型鋁粉代號分別為GLY-75和GLY-65兩種;水劑型鋁粉代號分別為GLS-70和GLS-65兩種,任選其中的一種,用量比例為前述五種原料重量的1- 9/104,即按前述的粉煤灰、砂、石膏、生石灰、水泥的干料量為基數,計取萬分之七到萬分之九間的數值量的鋁粉,與此五種料的漿料搭配,制成混合漿料; e、邊角料沖洗至廢漿池內,不斷攪拌處理制成漿料,泵入廢漿儲罐中備用,摻入比例為步驟a、b、c、d得到的漿料重量的3 — 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加氣混凝土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產過程是(I)配料、攪拌、澆注a、粉煤灰、砂與石膏制成的混合漿料由電子計量稱計量后放入澆注攪拌機內;b、石灰、水泥計量后由卸料裝置卸到澆筑攪拌機內;c、鋁粉按比例計取,倒入鋁粉攪拌機內制成懸浮液,再放入澆注攪拌機內;d、前述所取料與3 - 5%的邊角料制成的漿料一起在澆注攪拌機內制成澆注漿料,向模具中澆注,料漿在澆注前溫度應達到35°C -40°C ; (2)切割、編組靜停初養不少于1.5小時,再經手指輕按感覺檢測達到切割強度后,切割成胚體,吊運至釜前蒸養小車上,每車堆放二模,堆放好的蒸養小車由慢動卷揚機牽引在釜前軌道上進行編組,每條釜前軌道編放五輛蒸養小車; (3)蒸壓及成品編組好的胚體入釜內蒸壓養護,蒸汽壓力1.3Mpa,恒壓蒸養時間不少于8. Oh得成品。
全文摘要
加氣混凝土的生產方法;以粉煤灰、砂、石膏、生石灰、水泥、鋁粉為原料,按加氣混凝土生工藝制造;以重量計粉煤灰20—35%、砂30—50%、石膏3—5%、生石灰7—15%、水泥5—15%、鋁粉為前述五種原料總和的7-9/104;在澆注攪拌機內,加足量水,制成澆注漿料,漿料中含水量35—40%。選擇砂和粉煤灰混合作為骨料,通過控制磨砂細度,解決了原材料細度不穩定帶來的產品內部上下強度偏差大的問題,還增加了抗壓強度,提高了抗凍性能,降低了干燥收縮值。產品氣孔結構好,物理性能穩定。
文檔編號C04B28/08GK102992723SQ20121050344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日
發明者趙春珍, 王硯林 申請人:師宗彩湖建材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