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模板早拆裝置,特別是一種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為了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減緩對環境的破壞,我國政府緊跟世界潮流,于2006 年初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緊接著發布了《綠色施工導則》,積極推行綠色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在整個建筑生命中時間很短,但其對環境的影響卻很大,對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也是非常集中。所以,要打造綠色建筑,必須實行綠色施工。綠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的四節和環境保護。在建筑施工中,模板、腳手架作為一種可循環使用的周轉材料和機具已被廣泛使用。因此,綠色施工要求下的建筑模板體系必須滿足的基本要求是①盡量消耗能量較少的針對環境不產生或盡少產生危害的;③實際的產品使用中,可盡量實現更多次數的重復性利用的;④當期望廢棄時,盡量可合理地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循環利用的;⑤在目前階段,生產廠家必須有可保證上述要求實現的可靠的回收制度,或保證產品在自然界內可實現完全的無害化降解。[0003]在《綠色施工導則》中,模板、腳手架作為周轉材料和機具,著重強調了 ①應選用耐用、維護與拆卸方便的周轉材料和機具;②優先選用制作、安裝、拆除一體化的專業隊伍進行模板工程施工;③模板應以節約自然資源為原則,推廣使用定型鋼模、鋼框竹模、竹膠板;④施工前應對模板工程的方案進行優化。多層、高層建筑使用可重復利用的模板體系, 模板支撐宜采用工具式支撐;⑤優化高層建筑的外腳手架方案,采用整體提升、分段懸挑等方案推廣采用外墻保溫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術采取有效的技術和管理的節材措施,提高模板、腳手架等的周轉次數;⑧要大力發展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和新型模板及腳手架技術的研究與應用。[0004]如果能夠通過采取合理的支撐結構在混凝土具有一定強度還未完全達到拆模條件的時候,拆除模板和部分支撐件,提前實現周轉,將大大提高模板的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能更好的貫徹執行國家在《綠色施工導則》中對于模板工程提出的指導意見。[0005]實際實施過程中,如何簡單便捷的實現對部分支撐件的拆除,而保持對未完全達到拆模條件的混凝土頂板有效支撐,成為早拆施工過程中的難點。實用新型內容[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要解決在混凝土強度未完全達到拆模條件時,通過設置特殊的微調機構將模板下落拆除而保持支撐架體不動,確保對為完全達到拆模條件混凝土頂板的持續支撐作用的技術問題;并解決微調機構操作方便, 構造簡單的問題。[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0008]一種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由支撐立柱、限位件、橫梁支撐件、狀態控制件、狀態控制桿、頂板和連接底板組成,所述支撐立柱上焊接設置有限位件,并開設有通孔,所述限位件和通孔間隔設置,且限位件的位置更靠近支撐立柱頂端,所述通孔內插有狀態控制桿,所述狀態控制桿與支撐立柱焊接連接,所述狀態控制件的中心開有單軸對稱十字形孔,且其底面切削有自板體邊緣至單軸對稱十字形孔邊緣的斜坡,所述橫梁支撐件的中心開有雙軸對稱十字形孔,所述雙軸對稱十字形孔和單軸對稱十字形孔重疊時兩者中心重合,所述橫梁支撐件和狀態控制件位于支撐立柱的限位件和狀態控制桿之間區段,且狀態控制件的底面支撐在狀態控制桿上,兩者形成可實現放松和楔緊狀態的工作副,所述支撐頂板和連接底板分別焊接在支撐立柱的頂面和底面,所述連接底板上開有與底部支撐連接的連接孔。[0009]所述狀態控制件由長方形板體和鑄在其一邊的凸塊形成,其底面切削的斜坡的寬度與單軸對稱十字形孔的短邊等寬,其端部至單軸對稱十字形孔的長邊邊緣。[0010]所述橫梁支撐件由支撐板體和設置在支撐板體兩長邊中部的擋頭組成,所述擋頭與支撐板體鑄為一體且兩者之間呈45度夾角,所述支撐板體為長方形鋼板。[0011]所述雙軸對稱十字形孔和單軸對稱十字形孔的長邊均不小于狀態控制桿的長度, 兩者的短邊與支撐立柱等寬。[0012]所述限位件為U型鋼卡、回形鋼箍,或平行焊接在支撐立柱側面的鋼條。[0013]所述斜坡的坡度為6 15度。[0014]所述狀態控制桿為冷拔圓鋼。[0015]所述支撐立柱為方鋼管。[0016]所述頂板和連接底板為大小相等的方形鋼板。[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0018]本實用新型所述橫梁支撐件的中心開有雙軸對稱十字形孔,所述雙軸對稱十字形孔和單軸對稱十字形孔重疊時兩者中心重合,并使雙軸對稱十字形孔和單軸對稱十字形孔的長邊均不小于狀態控制桿的長度,可實現在模板支設時的便捷的安裝和拆除時順利的整體下落。[0019]在所述狀態控制件的中心開有單軸對稱十字形孔,且其底面切削有自板體邊緣至單軸對稱十字形孔邊緣的斜坡,安裝時使狀態控制件的底面朝向狀態控制桿,同時使狀態控制件支撐在狀態控制桿上,使與狀態控制件和狀態控制桿形成可實現放松和楔緊狀態的工作副,在安裝和拆除過程中,只需用榔頭輕敲狀態控制件上凸塊,使狀態控制件實現平行于連接底板的水平運動,快速高效。[0020]本實用新型所述早拆裝置結構簡單,重量輕,安拆方便,同時可與其他支撐件配合使用,使用范圍廣。[0021]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撐裝置,巧妙的實現了對支撐橫梁和鋁合金模板的拆除,而支撐立柱依然支頂未完全達到強度的混凝土頂板,可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同時,加快頂板施工的模板及配件周轉使用,減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0022]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混凝土頂板模板的早拆。
[0023]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0024]圖I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0025]圖2是圖I的右視圖。[0026]圖3是圖I的左視圖。[0027]圖4是圖I的仰視圖。[0028]圖5是上限位件詳圖。[0029]圖6是圖5的俯視圖。[0030]圖7是圖5的左視圖。[0031]圖8是橫梁支撐件詳圖。[0032]圖9是圖8的俯視圖。[0033]圖10是圖8的左視圖。[0034]圖11是狀態控制件詳圖。[0035]圖12是圖11的俯視圖。[0036]圖13是圖11的左視圖。[0037]圖14是圖11的軸測圖。[0038]圖15是連接底板詳圖。[0039]圖16是頂板詳圖。[0040]圖17是鋼管詳圖。[0041]圖18是圖17的俯視圖。[0042]附圖標記1 一頂板、2 —支撐立柱、3 —上限位件、4 一橫梁支撐件、4. I 一支撐板體、4. 2 一擋頭、5 —狀態控制件、5. I 一長方形板體、5. 2 一凸塊、6 —狀態控制桿、7 —連接底板、8 —連接孔、9 一單軸對稱十字形孔、10 —通孔、11 一雙軸對稱十字形孔。[0043]具體實施方式
[0044]實施例參見圖I至圖18所示,一種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用于混凝土頂板模板為鋁合金板的模板早拆,由支撐立柱2、限位件3、橫梁支撐件4、狀態控制件5、狀態控制桿6、 頂板I和連接底板7組成,所述支撐立柱2上焊接設置有限位件3,并開設有通孔10,所述限位件3和通孔10間隔設置,且限位件3的位置更靠近支撐立柱2頂端,所述通孔10內插有狀態控制桿6,所述狀態控制桿6與支撐立柱2焊接連接,所述狀態控制件5的中心開有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且其底面切削有自板體邊緣至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邊緣的斜坡,所述橫梁支撐件4的中心開有雙軸對稱十字形孔11,所述雙軸對稱十字形孔11和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重疊時兩者中心重合,所述橫梁支撐件4和狀態控制件5依次穿支撐立柱2至限位件3和狀態控制桿6之間區段,且使狀態控制件5的底面朝向狀態控制桿6,同時使狀態控制件5支撐在狀態控制桿6上,與其形成可實現放松和楔緊狀態的工作副,所述支撐頂板I 和連接底板7分別焊接在支撐立柱2的頂面和底面,所述連接底板7上開有與底部支撐連接的連接孔8。[0045]所述狀態控制件5由長方形板體5. I和鑄在其一邊的凸塊5. I形成,其底面切削的斜坡的寬度與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的短邊等寬,其端部至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的長邊邊緣。[0046]所述橫梁支撐件4由支撐板體4. I和設置在支撐板體4. I兩長邊中部的擋頭4. 2組成,所述擋頭4. 2與支撐板體4. I鑄為一體且兩者之間呈45度夾角,所述支撐板體4. I 為長方形鋼板。[0047]所述雙軸對稱十字形孔11和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的長邊均不小于狀態控制桿6 的長度,兩者的短邊與支撐立柱2等寬。[0048]所述限位件3為U型鋼卡、回形鋼箍,或平行焊接在支撐立柱2側面的鋼條。[0049]所述斜坡的坡度為6 15度。[0050]所述狀態控制桿6為冷拔圓鋼。[0051]所述支撐立柱2為方鋼管。[0052]所述頂板I和連接底板7為大小相等的方形鋼板。[0053]所述支撐立柱的方鋼管的型號為40*40*4mm,長度332. 5mm。連接底板和頂板均為 120*120*6111111。[0054]所述通孔中心至支撐立柱2下表面的距離為89. 5mm。[0055]所述限位件3中心至頂板I的中心的垂直距離為201mm。[0056]所述狀態控制桿6的直徑為18mm,長度為63mm,其中心距支撐立柱底面為89. 5mm。 所述通孔的直徑為19mm。[0057]所述連接孔8分布在支撐立柱2與連接底板7的接觸面外,呈均勻分布,其分布間距為100mm,個數為至少四個。所述長方形板體5. I的尺寸為160*100*20mm ;所述支撐板體4.I的尺寸為150*170*10mm ;所述擋頭4. 2的尺寸為152*25*6mm。[0058]所述的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驟如下[0059]步驟一,在支撐立柱2的中下部沖直徑比狀態控制桿6直徑略大的的通孔10 ;[0060]步驟二,將狀態控制桿6插入支撐立柱2上的通孔10內,并與支撐立柱2焊接連接;[0061]步驟三,將頂板I焊接在支撐立柱2的上端面上;[0062]步驟四,將限位件3卡套在支撐立柱2的狀態控制桿6以上區段并與支撐立柱2 焊接連接,所述限位件3與狀態控制桿6之間預留一段距離;[0063]步驟五,將橫梁支撐件4、狀態控制件5依次從底部套入支撐立柱2,使狀態控制件 5支撐在狀態控制桿6上,套入時使橫梁支撐件4上的雙軸對稱十字形孔11和狀態控制件 5上的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對應并使兩者的長邊方向與狀態控制桿6方向一致,;[0064]步驟六,將連接底板7焊接在支撐立柱2的下端面上。安裝完畢,對所有構件按設置要求鍍鋅。[0065]使用方法本實用新型與可調節高度的底部鋼支撐配合使用。[0066]模板頂板支設過程,首先,在將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放置在底部鋼支撐頂面,并將本實用新型裝置中的下連接板和底部鋼支撐的頂板通過螺栓連接,然后調整好底部鋼支撐的高度,然后將已安裝的底部鋼支撐用連接件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矩形支撐架,將早拆橫梁放在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的橫梁支撐件上。然后將兩塊模板放在早拆橫梁上,將模板過渡板放置在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的支撐頂板上,然后按照上述步驟繼續安裝下一個早拆單元,至整層頂板安裝完畢。[0067]模板頂板早拆過程[0068]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用錘子敲擊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中的狀態控制件,使狀態控制件發生與連接底板平行的運動,狀態控制桿6自狀態控制件5上的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的短邊和橫梁支撐件4上的雙軸對稱十字形孔11長邊依次穿過,實現放松,狀態控制件和橫梁支撐件沿著支撐立柱向下滑移,早拆橫梁也隨之向下滑移,模板頂板也隨之下移至連接底板位置;將模板頂板和橫梁拆下,安裝至下一個施工層實現一個拆卸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其特征在于由支撐立柱(2)、限位件(3)、橫梁支撐件 (4 )、狀態控制件(5 )、狀態控制桿(6 )、頂板(I)和連接底板(7 )組成,所述支撐立柱(2 )上焊接設置有限位件(3),并開設有通孔(10),所述限位件(3)和通孔(10)間隔設置,且限位件(3)的位置更靠近支撐立柱(2)頂端,所述通孔(10)內插有狀態控制桿(6),所述狀態控制桿(6 )與支撐立柱(2 )焊接連接,所述狀態控制件(5 )的中心開有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 ),且其底面切削有自板體邊緣至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邊緣的斜坡,所述橫梁支撐件(4)的中心開有雙軸對稱十字形孔(11),所述雙軸對稱十字形孔(11)和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重疊時兩者中心重合,所述橫梁支撐件(4 )和狀態控制件(5 )位于支撐立柱(2 )的限位件(3 )和狀態控制桿(6 )之間區段,且狀態控制件(5 )的底面支撐在狀態控制桿(6 )上,兩者形成可實現放松和楔緊狀態的工作副,所述支撐頂板(I)和連接底板(7 )分別焊接在支撐立柱(2 ) 的頂面和底面,所述連接底板(7 )上開有與底部支撐連接的連接孔(8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狀態控制件(5)由長方形板體(5. I)和鑄在其一邊的凸塊(5. I)形成,其底面切削的斜坡的寬度與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的短邊等寬,其端部至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的長邊邊緣。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支撐件(4)由支撐板體(4.1)和設置在支撐板體(4. I)兩長邊中部的擋頭(4. 2 )組成,所述擋頭(4. 2 )與支撐板體(4. I)鑄為一體且兩者之間呈45度夾角,所述支撐板體(4. I)為長方形鋼板。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軸對稱十字形孔(11)和單軸對稱十字形孔(9)的長邊均不小于狀態控制桿(6)的長度,兩者的短邊與支撐立柱(2)等寬。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為U型鋼卡、回形鋼箍,或平行焊接在支撐立柱(2)側面的鋼條。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的坡度為6 15度。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狀態控制桿(6)為冷拔圓鋼。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立柱(2)為方鋼管。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I)和連接底板(7)為大小相等的方形鋼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合金頂板早拆裝置,所述裝置由支撐立柱、限位件、橫梁支撐件、狀態控制件、狀態控制桿、頂板和連接底板組成,所述支撐立柱上焊接設置有限位件和插入其內的狀態控制桿,所述狀態控制件的中心開有單軸對稱十字形孔,且其底面切削有自板體邊緣至單軸對稱十字形孔邊緣的斜坡,所述橫梁支撐件的中心開有雙軸對稱十字形孔,所述橫梁支撐件和狀態控制件位于支撐立桿限位件和狀態控制桿之間區段,狀態控制件的底面支撐在狀態控制桿上,兩者形成可實現放松和楔緊狀態的工作副,本實用新型具有可方便拆除模板頂板和部分支撐,實現模板和支撐件的有效周轉,提高施工效率,可用于頂板模板的早拆。
文檔編號E04G17/04GK202731289SQ201220317748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日
發明者陳曉東 申請人: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術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