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裝配式框架-剪力墻墻-梁平面漏骨料外連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預制裝配式框架-剪力墻墻-梁平面漏骨料外連接裝置。梁端部做成漏骨料形式,通過支撐架設于墻平面外,并與墻體通過現澆節點直接相連。預制完成整片墻后,將已經預制完成的端部做成漏骨料形式的梁架設于支撐之上,然后澆筑連接部分的混凝土,最終完成預制墻梁結構連接。保證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依靠節點及拼縫將預制構件連接成為整體,使整個結構具有必要的承載能力、剛性和延性,以及良好的抗風、抗震和抗偶然荷載的能力,可廣泛地用于全國各地預制裝配式結構中,能夠有效地縮短裝配式結構的施工時間,減少現場施工對場地環境等環境條件的要求。
【專利說明】預制裝配式框架-剪力墻墻-梁平面漏骨料外連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預制裝配式框架-剪力墻墻-梁平面漏骨料外連接裝置。通過對預制半片墻中的連接節點處采用漏骨料連接技術,來保證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依靠節點及拼縫將預制構件連接成為整體,并通過合理的連接節點與構造,使整個結構具有必要的承載能力、剛性和延性,以及良好的抗風、抗震和抗偶然荷載的能力。
【背景技術】
[0002]長期以來,我國混凝土建筑主要采用現場施工的傳統生產方式,工業化程度低、設計建造粗放、建筑材料損耗及建筑垃圾量大、建筑質量不穩定、建筑全壽命周期能耗高。而且,現澆混凝土結構體系施工,從搭腳手架、支模、扎筋、到混凝土澆筑,多數工作由手工勞動完成,所以現澆混凝土結構現場施工存在著很多缺點。例如,模板周轉材消耗大;施工人員多,勞動強度大,且熟練程度要求較高;施工速度慢,建設周期長,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現場的建筑材料浪費嚴重等缺陷。
[0003]目前,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節能環保要求的提高、勞動力成本的不斷增長,近十年來,我國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方面的研究逐漸升溫。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預制裝配式結構的發展較慢,隨著預制裝配式結構不斷發展,預制裝配式剪力墻結構成為目前我國住宅的主要結構形式。而后經過研究發現,預制裝配式剪力墻結構雖然有許多優點,但是還是存在許多關鍵因素制約著預制裝配式剪力墻結構的發展:1)結構體系的研究,2)預制墻片節點與接縫連接設計技術研究,3)裝配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的抗震性能研究,4)多層預制大板結構體系研究。而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漏骨料連接技術,技術簡單、易于掌握、便于施工,而且節點和連接能夠同時滿足使用階段和施工階段的承載力、穩定性和變形的要求;在保證結構整體受力性能的前提下,連接構造簡單、傳力直接、受力明確;所有構件承受的荷載和作用,存在可靠的傳向基礎的連續傳遞路徑。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預制裝配式剪力墻結構在面對整體性、連續性以及抗震設防要求時的節點連接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預制裝配式框架-剪力墻墻-梁平面漏骨料外連接結構,本技術通過節點采用漏骨料連接方式,不需要鋼筋的搭接或融接,從而滿足耐久性和防火、防水及可操作性要求。
[0005]本發明專利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端部做成漏骨料形式,通過支撐架設于墻平面外,并與墻體通過現澆節點直接相連。
[0006]在梁端部做成漏骨料形式,而預制完成整片墻后,再將已經預制完成的端部做成漏骨料形式的梁架設于支撐之上,然后澆筑連接部分的混凝土,最終完成預制墻梁結構連接。
[0007]本發明專利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預制裝配式結構梁端采用漏骨料連接形式,保證構件的連續性以及結構的整體穩固性,并且使節點和連接滿足各階段的承載力、穩定性和變形的要求。且本技術經濟可行,技術簡單,易于掌握,便于施工,可廣泛地用于全國各地預制裝配式結構中,能夠有效地縮短裝配式結構的施工時間,減少現場施工對場地環境等環境條件的要求,使我國裝配式進入突飛猛進地發展進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剪力墻與梁連接方式圖。
[0009]圖2是梁端漏骨料形式圖。
[0010]圖3是節點圖。
[0011]圖中I一梁內縱筋、2—梁內箍筋、3— U形筋、4一墻內縱筋、A—現澆帶、B—暗柱。具體實施方案
[0012]梁端部做成漏骨料形式,就是梁端做成漏骨料形式,從而增大節點處的粘結面積并增大,通過支撐架設于墻平面外,并與墻體通過現澆節點直接相連;端部做成漏骨料形式,通過支撐架設于墻平面外,并與墻體通過現澆節點直接相連。梁端部做成漏骨料形式,預制完成整片墻后,再將已經預制完成的端部做成漏骨料形式的梁架設于支撐之上,然后澆筑連接部分的混凝土,最終完成預制墻梁結構連接。在連接過程中用現澆的方式來澆筑節點部分,通過此舉來增大節點處的強度,使得裝配式結構的節點強度接近并等同于現澆的結構的強度。
【權利要求】
1.預制裝配式框架-剪力墻墻-梁平面漏骨料外連接裝置.其特征是:梁端部做成漏骨料形式,通過支撐架設于墻平面外,并與墻體通過現澆節點直接相連。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裝配式框架-剪力墻墻-梁平面漏骨料外連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梁端部做成漏骨料形式,而預制完成整片墻后,再將已經預制完成的端部做成漏骨料形式的梁架設于支撐之上,然后澆筑連接部分的混凝土,最終完成預制墻梁結構連接。
【文檔編號】E04G21/00GK103572865SQ201310501662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明者】劉陽, 孟憲宏, 趙唯堅 申請人:沈陽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