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底模復位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底模復位裝置,它是在機架兩側的軌道上移動連有復位車;所述復位車上連有的推板與模箱內腔的底模相對應;在所述機架兩側分別固連有缸體與復位車相接。工作中,控制鏈鑄機的電動裝置驅動主動輪分別帶動主、從動撥輪,撥動鉸接相連的多個模箱底部的滾輪沿兩條橫向橢圓軌道轉動位移,在依次完成墻體砌塊的混料輸送、振動進料、托板就位和脫模工序進入底模復位工位,通過機架兩側軌道上的缸體,控制復位車上的推板將脫離模箱內腔底部的底模推送復位,取代了現有技術中人們的手工操作,明顯地降低了勞動強度;自動推送底模復位的工序間隔時間較短,有效地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底模復位裝置
[0001](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墻體砌塊加工設備的部件;具體涉及一種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底模復位裝置。
[0002](二)【背景技術】:目前,國內、外現有技術中的墻體砌塊加工設備,通常是在移動連于機架的行走車上設有喂料機,在所述喂料機一側連有成型壓注機,在成型壓注機下方的機架上對應設有模具。在墻體砌塊的加工過程中,當喂料機對模具喂料進行完畢,要先控制行走車帶動喂料機離開模具的上方,再控制行走車帶動成型壓注機對模具內腔的濕狀墻體混合料進行成型壓注后移動離開,方能控制模具脫模分離出墻體砌塊,最后還要經工人手動操作將脫離模具內腔底部的底模進行復位,以備下一件墻體砌塊的生產。當人們對結構體積大,重量重的底模手動進行復位時,操作勞動強度較大,而且底模復位工序間隔時間較長,明顯地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效率。
[0003](三)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底模復位裝置,旨在降低人們操作的勞動強度和提高產品的生
產效率。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這種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底模復位裝置,它是在機架兩側的軌道上移動連有復位車;所述復位車上連有的推板與模箱內腔的底模相對應;在所述機架兩側分別固連有缸體與復位車相接。
[0005]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時,本實用新型通常選擇所述缸體的活塞桿前端與復位車相接。
[0006]本實用新型采取上述結構,工作中,按設定的每10秒鐘生產一件墻體砌塊的生產程序,控制鏈鑄機的電動裝置驅動主動輪分別帶動主、從動撥輪,撥動鉸接相連的多個模箱底部的滾輪沿兩條橫向橢圓軌道轉動位移,在依次完成墻體砌塊的混料輸送、振動進料、托板就位和脫模工序進入底模復位工位后,通過機架兩側軌道上的缸體,控制復位車上的推板將脫離模箱內腔底部的底模推送復位,取代了現有技術中人們的手工操作,明顯地降低了勞動強度;自動推送底模復位工序間隔時間較短,有效地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
[000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四)【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帶有局部剖面的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左視示意圖;
[0010]圖3為本實用新型與鏈鑄機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1](五)【具體實施方式】:圖1-圖3所示。這種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底模復位裝置。它是在機架兩側的軌道上移動連有復位車I ;所述復位車上連有的推板2與模箱內腔的底模3相對應;所述缸體4的活塞桿前端與復位車I相接(圖1所示)。
[0012]本實用新型與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配套連接使用(圖3所示)。工作時,按設定的每10秒鐘加工一件墻體砌塊的生產程序,通過鏈鑄機的電動裝置驅動主動輪8分別帶動主、從動撥輪7、6,撥動鉸接相連的多個模箱底部的滾輪沿兩條橫向橢圓軌道5轉動位移,在依次完成墻體砌塊的混料輸送、振動進料、托板就位和脫模工序,模箱內腔底部的底模3因同墻體砌塊的脫出也隨之脫離模箱底部一段距離(圖1所示),需要及時將底模3恢復至模箱底部,以備下一件墻體砌塊生產的振動進料。待模箱轉動位移至底模復位工位后(圖1、圖3所示),控制氣缸體4的活塞桿拉動復位車I上的推板2沿機架兩側的軌道右移(圖1所示),通過推板2將脫離模箱底部的底模3推送復位。按設定的生產程序,自動控制氣缸體4的活塞桿推動復位車I帶動推板2左移回到工作的初始狀態(圖1、圖3所示)O
[0013]通過在機架兩側的軌道上固連有氣缸體4,控制復位車I帶動推板2將脫離模箱內腔底部的底模3推送復位,取代了現有技術中人們的手工操作,明顯地降低了勞動強度;自動推送底模復位的工序間隔時間較短,有效地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
[001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顯而易見聯想到的其它技術特征,還可以替換做出若干種基本相同方式的變型和/或改進,這些變化應當視為等同特征,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底模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機架兩側的軌道上移動連有復位車(I);所述復位車上連有的推板(2)與模箱內腔的底模(3)相對應;在所述機架兩側分別固連有缸體(4)與復位車(I)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生產墻體砌塊的鏈鑄機底模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4)的活塞桿前端與復位車(I)相接。
【文檔編號】B28B1/08GK203381000SQ201320393410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5日
【發明者】邵才仁, 邵云波, 邵云飛, 劉瑋, 隋川維, 陳傳俊, 王波, 李祖萌, 郭洪亮, 李景鴻 申請人:邵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