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塊化充氣式機庫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模塊化充氣式機庫。包括中間本體、中門、端門和導流過渡連接片;所述的中間本體及中門采用雙層氣承式膜結構,所述的中間本體采用模塊化設計,所述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除分布于機庫前后端頭的兩組端門外的中間部分由一個或多個結構完全相同的中間本體對接組裝而成;所述的中門位于模塊化充氣式機庫中間部位;所述的導流過渡連接片以維克羅粘扣和登山扣連接在中間本體與中間本體或中間本體與中門之間。本模塊化充氣式機庫采用充氣方法實現架設,排氣后各個模塊可分別卷曲打包,機動性強,操作過程簡單,性能穩定可靠。本實用新型技術指標先進,結構設計科學,原材料廉價易得,制造工藝技術成熟,適宜在業內大范圍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模塊化充氣式機庫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庫,具體為一種模塊化充氣式機庫。
【背景技術】
[0002]在長時間的露天停放條件下,紫外線、酸雨、氧氣等自然因素都會對飛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由此將大幅度縮短飛機的日歷壽命。嚴重時甚至在飛機疲勞壽命還未到時,其日歷壽命已到,迫使飛機提前退役或報廢。
[0003]在民用航空領域,為提高經濟效益,各大航空公司普遍采用提高飛機飛行頻率的方法,提高飛機的使用效率,減小飛機的采購數量,控制經費投入和總體經營成本,因此商用客機通常都處于高負荷運行的狀態中,除必要的地面維護與保養外,處于待機狀態的時間較短,日歷壽命與疲勞壽命之間的矛盾并不突出。但針對公務飛機和私人飛機,由于其服務于特定的目標群體,因此其總體飛行時間較少,由此必將造成在其整個服役期間內,大部分的時間段都將處于地面待機狀態,因此延長公務飛機和私人飛機的日歷壽命就具有重要意義。
[0004]在軍用領域,為滿足國防安全的需要,世界各國都裝備有大量的作戰飛機。據有關媒體報道,世界現役各種型號軍用飛機總量超過20000架,其中美國作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其裝備總量超過4000架,俄羅斯的裝備量也超過3000架。當前,世界局勢總體平穩,短期內不會出現大范圍的戰爭,軍用飛機的作戰飛行任務較少,在其整個服役期間內,主要以戰斗巡邏和飛行訓練為主,飛機的總體飛行頻率較低。據測算,在和平年代,軍用戰斗機的平均飛行時間不超過其全部服役時間的5%,可見,針對軍用飛機,終其一身,絕大部分時間段均停靠在軍事基地而處于待機狀態。由此,采用恰當的技術手段,大幅度延長軍用飛機的日歷壽命可有效緩解其日歷壽命與疲勞壽命之間的矛盾,延長飛機服役期限,節省國防預算,增強國防安全。
[0005]機庫是一種用于飛機日常停放、維護與保養,使其免遭外界自然環境侵蝕、破壞的大尺寸空間場所。由于機庫的保護作用,大大延緩了自然環境對飛機的侵蝕與破壞速度,有效的延長了飛機的日歷壽命。
[0006]世界各大、中型城市機場均配建有各種類型的飛機庫,為飛機提供必要的防護,同時滿足飛機日常維護與檢修。由于飛機的結構與尺寸要求,常規的磚混結構建筑物難以提供符合要求的大尺度空間,為此,近乎所有的民用飛機機庫均采用了鋼筋混凝土支撐立柱結合鋼結構頂面的建筑模式。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投入使用的首都機場空客A380機庫,其大廳跨度達到350.8米,機庫進深110米,下弦高度30米,總建筑面積70437平方米,可同時進行6架寬體飛機和4架窄體飛機。該機庫主體結構包括大廳屋蓋鋼結構、支承立柱以及立柱之間支撐系統三大部分。除支承立柱外,全部采用高強度合金鋼二力桿連接模式,建筑頂面使用彩鋼瓦,機庫全部自重分配于幾根鋼筋混凝土支撐立柱之上。
[0007]傳統的軍用飛機機庫,主要參照民用飛機機庫的建筑結構。為節省成本,提高單體機庫的飛機停放數量,通常采用集中停放模式。近年來,受中東戰爭的啟示,出于戰地安全考慮,軍用飛機機庫將采用無規分散式布局,逐步發展成“一機一庫”的單體式建筑結構模式,針對敏感地區的空軍基地所屬機庫,還需定期變換機庫位置,迷惑敵方軍事偵察。
[0008]無論是軍用領域還是民用領域,目前,市場大規模應用的飛機機庫大都采用鋼筋混凝土結合鋼結構建筑模式。據報道,近年來,美軍為滿足高性能B-2隱形戰略轟炸機的需求,設計了一種金屬支桿配合高分子膜材蒙皮的可重復拆裝的機庫,并將其部署在美軍太平洋地區某些空軍基地。鋼筋混凝土結合鋼結構機庫雖然技術成熟,穩定性強,可靠性高,但是制作成本高昂,建設周期長,且都是永久性建筑,不能隨外界環境的變化更改機庫的位置。而美軍的金屬支桿結合高分子膜材蒙皮機庫雖然可在一定程度實現自由移動,但是該機庫結構受力學原理限制,設計空間有限,且架設過程極為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
[0009]針對當前市場機庫產品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塊化充氣式機庫,該模塊化充氣式機庫以充氣方式實現架設,且采用模塊化設計,機庫中間本體部分采用雙層氣承式膜結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還可針對實際需要任意增減中間本體的數量。機庫各個模塊的端頭連接處都設計有接口,可實現機庫各個模塊之間的無縫對接。本機庫采用高氣密性柔性膜材制造,即可滿足民用飛機的需求,亦可作為軍用飛機的停靠機庫。
[0010]具體地,本實用新型包括中間本體、中門、端門和導流過渡連接片;所述的中間本體及中門采用雙層氣承式膜結構,所述的中間本體采用模塊化設計,所述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除分布于機庫前后端頭的兩組端門外的中間部分由一個或多個結構完全相同的中間本體對接組裝而成;所述的中門位于模塊化充氣式機庫中間部位;所述的導流過渡連接片以維克羅粘扣和登山扣連接在中間本體與中間本體或中間本體與中門之間。
[0011]所述中間本體包括本體氣囊,兩套標準接口和接地保護與固定基座。
[0012]所述的兩套標準接口分別分布于中間本體所屬本體氣囊的前后兩端。
[0013]所述的導流過渡連接片與中間本體或中門連接后,不僅起到過渡連接作用,并且也起到對雨水的導流作用,使得機庫在下雨天不會漏雨。
[0014]所述的中門采用兩側雙開門設計,其組建結構與中間本體相似,其拱形弧長比中間本體稍短一些。所短之處即為中門。
[0015]所述的端門采用“眼瞼”式開關模式實現機庫端門的開啟與閉合。
[0016]所述的端門包括遮蓋篷布,端門支撐氣囊,端門開啟裝置,分布于遮蓋篷布上邊沿的專用接口。
[0017]所述的端門支撐氣囊由一根扁狀拱形氣囊及與之相通的四根柱形氣囊構成。
[0018]所述的端門開啟裝置包含固定于端門遮蓋篷布內表面的兩排動滑輪和來回穿梭于滑輪之間的一根限位拉索,通過拉伸開啟裝置所屬限位拉索可實現端門遮蓋篷布的卷曲堆積,進而實現端門的開啟。
[0019]所述的附屬配件包含機庫內部照明系統,空調系統,發電系統和分布于氣囊上的充氣接口,泄壓通道。
[0020]所述中間本體、中門、端門和導流過渡連接片的制作材料選自于PVC涂層膜材,TPU涂層膜材,EVA涂層膜材,PA涂層膜材,氯丁橡膠涂層膜材,丁苯橡膠涂層膜材,ETFE涂層膜材,PVDF涂層膜材,PTFE涂層膜材,PVF涂層膜材中的一種或多種。
[0021]所述的機庫制作材料之間的連接方式采用高周波熔接工藝和粘合劑粘結工藝中的一種或兩種。
[0022]所述的機庫制造膜材之間的粘結用粘合劑選自于雙組份粘合劑、環氧樹脂粘合劑中的一種或兩種。
[0023]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當前市場鋼筋混凝土結合鋼結構機庫存在的建造周期長,制作成本高昂,不可自由移動以及金屬支桿結合膜材蒙皮結構機庫存在的整體重量大,架設過程復雜,機動性差等問題,采用新材料、新結構而研制的。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技術方案科學合理,制造工藝簡單可靠。
[0024]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采用高氣密性增強膜材為機庫主體結構制作材料,采用充氣方式實現機庫架設,中間本體采用雙層氣承式膜結構設計,整個機庫完全不用剛性金屬支桿,既可保證產品工作過程的穩定性,還可大幅度降低機庫自重,簡化操作流程。端門采用氣囊式骨架配合遮蓋篷布結構設計,以拉繩限位固定方式實現端門的“目艮瞼”式開啟與閉合,操作簡單可靠。
[0025]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各個模塊端頭均設計有接口,連接簡便可靠。一個及多個中間本體組成機庫中間部分主體結構,可有效降低機庫單體模塊的重量。模塊化充氣式機庫采用充氣方法實現架設,排氣后機庫各個模塊可拆解分離,并分別卷曲打包,由此可大幅度提高了機庫的機動性,簡化了流程,降低了架設難度。本機庫合適的工作溫度區間為_30°C -70°C,可適應絕大部分地區的氣候環境,適用性較強。
[002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技術指標先進,所涉及的制造膜材都是市場常規材料,廉價易得,經濟性好,且加工工藝成熟,適宜在業內推廣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圖1為模塊化充氣式機庫主體結構示意圖。
[0028]圖2為模塊化充氣式機庫中間本體之間連接模式縱向截面示意圖。
[0029]圖3為模塊化充氣式機庫中門氣囊正視方向示意圖。
[0030]圖4為模塊化充氣式機庫中間本體與端門連接模式縱向剖視圖。
[0031]圖5為導流過渡連接片正面示意圖。
[0032]圖6為導流過渡連接片負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進行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只是用于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描述,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內容對本實用新型進行的非實質性改動仍然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內容。
[0034]實施例一
[0035]如圖1為模塊化充氣式機庫主體結構示意圖,包含四組中間本體1、與中間本體結構相同,但弧長稍短的中門2、分布于機庫兩端的端門3以及四個起到連接過渡作用的導流過渡連接片4。其中5為端門通過端門遮蓋篷布上邊沿專用接口與中間本體所屬標準接口相互連接的連接區域。
[0036]如圖2為中間本體通過其所屬端部標準接口實現相互連接后連接區域結構縱向截面示意圖。6為中間本體端部標準接口表層遮蓋氣膜,該氣膜通過高周波熔接工藝熱合在中間本體I端部,7為熱合區域。導流過渡連接片4通過登山扣8與維克羅粘扣9連接到中間本體I上,從而實現了中間本體的過渡連接。圖中可以看出,導流過渡連接片與中間本體連接后,形成了凹形曲面,并且表層遮蓋氣膜通過維克羅粘扣連接到導流過渡連接片4上,遮蓋了導流過渡連接片與中間本體處的縫隙,因此,當機庫處在雨天時,雨水會順著凹形曲面而流下,不會產生機庫漏雨現象。由于中門與中間本體結構相同,因此中門與中間本體之間的連接方式與中間本體與中間本體連接方式完全相同。
[0037]圖3為模塊化充氣式機庫中門氣囊正視方向示意圖。其中12為機庫架設場地地表,10為中門氣囊比中間本體氣囊所差短區域。11為中門出入口處中門氣囊2向中間縮進處理后的端部區域,此端頭構成中門的門楣,左右兩側的兩組中間本體I的端部作為門框,由此共同構成中門的出入空間。
[0038]如圖4為機庫端門與中間本體連接后縱向剖視圖。其中端門支撐氣囊由一根扁狀拱形氣囊13及與之相通的四根柱形氣囊14構成。端門所屬遮蓋篷布15與中間本體I以維克羅粘扣9和登山扣8相連接,并且分布于中間本體I端部的標準接口表層遮蓋氣膜6以維克羅粘扣與端門所屬遮蓋篷布15的上半部分外表面的維克羅粘扣8相互連接,用于遮蓋篷布15與中間本體I連接處的縫隙。16為端門上半部分開啟裝置所屬動滑輪,17為端門上半部分開啟裝置所屬限位拉索
[0039]圖5為導流過渡連接片正面示意圖。其中9為維克羅粘扣,8為登山扣。
[0040]圖6為導流過渡連接片負面示意圖。9為維克羅粘扣。
【權利要求】
1.一種模塊化充氣式機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間本體、中門、端門和導流過渡連接片;所述的中間本體及中門采用雙層氣承式膜結構,所述的中間本體采用模塊化設計,所述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除分布于機庫前后端頭的兩組端門外的中間部分由一個或多個結構完全相同的中間本體對接組裝而成;所述的中門位于模塊化充氣式機庫中間部位;所述的導流過渡連接片以維克羅粘扣和登山扣連接在中間本體與中間本體或中間本體與中門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間本體包括本體氣囊,標準接口和接地保護與固定基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門采用兩側雙開門設計,其組建結構與中間本體相似,其拱形弧長比中間本體稍短一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門包括遮蓋篷布,端門支撐氣囊,端門開啟裝置,分布于遮蓋篷布上邊沿的專用接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模塊化充氣式機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門開啟裝置包含固定于端門遮蓋篷布內表面的兩排動滑輪和來回穿梭于滑輪之間的一根限位拉索,通過拉伸開啟裝置所屬限位拉索可實現端門遮蓋篷布的卷曲堆積,進而實現端門的開啟。
【文檔編號】E04H15/58GK204212506SQ201420436086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4日
【發明者】劉云鵬, 孔慶鋼 申請人:北京元恒大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