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裝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鐵城際預制梁外模滑移快速裝配定位系統。
背景技術:
為提高模板的使用效率,在混泥土不足以吊出已澆筑梁體的時間段內,需要多配幾套底部模板,以供調配使用。將外側模板滑移裝配到下一個模板時,無所述新技術的模板,每次滑移后裝配,每條邊就需要160多個連接螺栓,而且連接時在混凝土內側面模板上,還需有觀測人員觀測提醒底、側模板的錯臺度。浪費了時間、人工。現場人工操作時位置容易出現誤差,耗費時間較多。在組拼焊接時效果無法達到預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高鐵城際預制梁外模滑移快速裝配定位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高鐵城際預制梁外模滑移快速裝配定位系統,包括預制梁臺座和位于預制梁臺座一側的滑移小車,所述預制梁臺座的上端設置有大剛度縱梁,所述大剛度縱梁的上端面水平放置有底模板,所述底模板靠近滑移小車的一側設置有定位銷,所述底模板通過定位銷與外側模板拼接;
所述滑移小車與外側模板之間設置有用于緊固外側模板的緊固板,所述滑移小車上設置有對拉連桿,所述對拉連桿遠離滑移小車的一端貫穿緊固板并與大剛度縱梁螺紋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移小車包括螺旋支撐架,螺旋支撐架的底部設置有滾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緊固板為剛性緊固板,且緊固板的外壁與外側模板的側壁緊密貼合。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高鐵城際預制梁外模滑移快速裝配定位系統,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定位銷、對拉連桿和滑移小車,底模板和外側模板之間采用定位銷進行定位裝配,對拉連桿將滑移小車、緊固板和外側模板連接在一起,從而達到精確裝配底模板和外側模板的目的,當需要將外側模板與另一塊底模板拼接時只需移動滑移小車重新將滑移小車與對拉連桿緊固連接即可,使得底模板與外側模板之間裝配更加快速精確,節約了人工,縮短在模板使用時的組拼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高鐵城際預制梁外模滑移快速裝配定位系統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高鐵城際預制梁外模滑移快速裝配定位系統的側視圖。
圖中:1預制梁臺座、2底模板、3外側模板、4滑移小車、5螺旋支撐架、6定位銷、7對拉連桿、8大剛度縱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高鐵城際預制梁外模滑移快速裝配定位系統,包括預制梁臺座1和位于預制梁臺座1一側的滑移小車4,預制梁臺座1的上端設置有大剛度縱梁8,大剛度縱梁8的上端面水平放置有底模板2,底模板2靠近滑移小車4的一側設置有定位銷6,底模板2通過定位銷6與外側模板3拼接。
滑移小車4與外側模板3之間設置有用于緊固外側模板3的緊固板,緊固板為剛性緊固板,且緊固板的外壁與外側模板3的側壁緊密貼合,使得底模板2和外側模板3更加精確的裝配在一起,滑移小車4上設置有對拉連桿7,對拉連桿7遠離滑移小車4的一端貫穿緊固板并與大剛度縱梁8螺紋連接,滑移小車4包括螺旋支撐架5,螺旋支撐架5的底部設置有滾輪,采用螺旋支撐架5作為滑移小車4的支撐架,使得滑移小車4結構更加穩固,當需要將外側模板3與另一塊底模板2拼接時只需移動滑移小車4重新將滑移小車4與對拉連桿7緊固連接即可,使得底模板2與外側模板3之間裝配更加快速精確,節約了人工,縮短了模板使用時的組拼時間。
工作原理:當外側模板3滑移裝配到下一個底模板2時,拆卸外側模板3重新與另一塊底模板2拼接,同時調節對拉連桿7將滑移小車4移動到另一塊底模板2處,然后重新調節對拉連桿7將滑移小車4、緊固板和外側模板3裝配在一起,即可完成底模板2與外側模板3的重新裝配,定位精確,縮短了組拼時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