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高強度空心樓蓋填充構件。
背景技術:
目前,現澆空心樓蓋通常采用水泥填充箱和輕質材料填充體兩種填充結構。但其中,由水泥制成的水泥填充箱體存在重量大,硬化時間長,運輸不便,施工難度高等缺陷,應用并不廣泛,目前一般采用輕質材料填充體作為填充構件。輕質材料填充體通常采用聚苯乙稀泡沫作為內芯,其外側粘接有包裹層,但也存在整體強度不高的問題,建筑工人在樓板現場施工腳踩頂板鋼筋時,頂板鋼筋在外力作用下容易陷入泡沫填充構件中,造成填充構件的破壞;另外,施工時輕質填充構件容易受到外力踩踏或重壓從而造成表面破損甚至整體破壞,影響填充構件的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強度較高且結構穩固的空心樓蓋填充構件。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強度空心樓蓋填充構件,包括鋼筋骨架和填充主體,所述填充主體包括泡沫內芯,所述泡沫內芯外包裹有膠凝材料層,所述膠凝材料層的外周設有凹槽;所述鋼筋骨架包括上橫梁鋼筋、下橫梁鋼筋和支撐鋼筋,所述上橫梁鋼筋位于填充主體上方、下橫梁鋼筋位于填充主體下方,且所述上橫梁鋼筋和下橫梁鋼筋均水平設置,所述支撐鋼筋貫穿填充主體,且所述支撐鋼筋的頂端與上橫梁鋼筋焊接、底端與下橫梁鋼筋焊接。
進一步地,所述上橫梁鋼筋和下橫梁鋼筋分別為兩根,且相互平行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膠凝材料層外設有鋼絲網。
進一步地,所述鋼絲網的網孔大小為2-5cm。
進一步地,所述泡沫內芯由阻燃聚苯乙烯構成。
進一步地,所述膠凝材料層由脫硫石膏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配加鋼筋骨架有效提高了填充構件的強度,避免了頂部受壓過大容易造成填充構件損壞的問題;樓蓋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漿體可填滿凹槽從而使混凝土與填充構件連為一體,避免了填充構件發生移位;外層鋼絲網可進一步提高填充構件的強度,并可防止填充構件表層發生破損,影響填充構件防火和防水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中,1-泡沫內芯,2-膠凝材料層,3-凹槽,4-鋼絲網,5-上橫梁鋼筋,6-下橫梁鋼筋,7-支撐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2所示,一種高強度空心樓蓋填充構件,包括鋼筋骨架和填充主體,所述填充主體包括泡沫內芯1,泡沫內芯1外包裹有膠凝材料層2,膠凝材料層2的外周設有凹槽3,膠凝材料層2外還設有鋼絲網4,鋼絲網4的網孔大小為2-5cm;所述鋼筋骨架包括上橫梁鋼筋5、下橫梁鋼筋6和支撐鋼筋7,其中,上橫梁鋼筋5位于填充主體上方、下橫梁鋼筋6位于填充主體下方,且上橫梁鋼筋5和下橫梁鋼筋6均水平設置,支撐鋼筋7貫穿填充主體,且支撐鋼筋7的頂端與上橫梁鋼筋5焊接、底端與下橫梁鋼筋6焊接;上橫梁鋼筋5和下橫梁鋼筋6分別為兩根,且相互平行設置。本實用新型中,泡沫內芯1由添加有阻燃劑的聚苯乙烯構成,膠凝材料層2由脫硫石膏構成。
本實用新型中,鋼筋骨架可有效提高填充構件的強度,通過上橫梁鋼筋5可有效承擔填充構件上部受到的重壓,而且混凝土澆筑后,鋼筋骨架可與混凝土連結為一體,大大提高了填充構件的結構穩固性。凹槽3的設置可有效避免填充構件表面過于平滑,導致填充構件容易移位的問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漿體透過鋼絲網4的網孔進入凹槽3內,并在凝固后與填充構件連為一體,從而不容易發生移位。鋼絲網4的設置一方面可以避免膠凝材料層2發生破損,另一方面還可進一步提高填充構件的強度。由脫硫石膏構成的膠凝材料層2能夠有效防水防火,提高填充構件的產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