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74879閱讀:4586來源:國知局
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指一種板塊間的拼接結構。



背景技術:

GRC(Glass fiber Rein forced Cement)即玻璃纖維增強混凝土,是一種以耐堿玻璃纖維為增強材料、水泥砂漿為基體材料的纖維水泥復合材料。GRC構件產品的基本成分為硫鋁酸鹽快干水泥、抗堿玻璃纖維、石英砂、鍍鋅鋼筋、減水劑、乳液等其他外加劑。

GRC材料對低頻聲音吸收少,反射率高,聲學效果較好,使其在預制板塊中應用較為普遍。通常采用多個GRC板塊拼接形成墻板或裝飾板,在拼裝多個GRC板塊時,傳統的拼裝結構為采用兩個GRC板塊的邊緣相貼合,然后在表面涂覆粘結膠從而實現了兩個GRC板塊拼接連接。但是由于GRC材料具有濕脹干縮、熱脹冷縮的特性,使得GRC板塊的形變較大,進而對傳統的拼裝結構的破壞力較大,容易造成粘結膠開裂和GRC板塊變形的問題,影響了GRC板塊的拼裝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板塊間的拼接結構,解決現有技術中板塊間的拼接容易開裂變形的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板塊間的拼接結構,包括:

形成于板塊單元端部的拼接端,所述拼接端向遠離所述板塊單元的外表面方向延伸設置,相鄰兩個板塊單元間的拼接端相對設置且之間留設有拼接縫;

填設于所述拼接縫內的嵌縫層;

形成于所述板塊單元端部的凹槽,相鄰兩個板塊單元間的凹槽相對設置從而形成有與所述拼接縫相連通的對接槽;

填設于所述對接槽內的填充層;以及

固定連接相鄰兩個所述板塊單元間的拼接端的連接件。

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用于將一對板塊單元相互拼接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連接件將形成于板塊單元端部的拼接端固定連接,防止板塊單元的位置發生改變。本實用新型通過嵌縫層填設連接兩個拼接端之間的拼接縫,用填充層填設于對接槽,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GRC材料具有濕脹干縮、熱脹冷縮的特性,造成板塊的形變較大,進而對傳統的拼裝結構的破壞力較大,容易造成粘結膠開裂和GRC板塊變形、影響GRC板塊拼裝質量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嵌縫層包括:滿填于所述拼接縫內的砂漿層和涂覆于所述砂漿層外表面的膠泥層,所述膠泥層的外表面與所述拼接端的端部平齊設置。

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貼設于相鄰兩個板塊單元連接處的抗裂層,所述抗裂層覆設于所述填充層之上并向對應所述板塊單元內部延伸設置。

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抗裂層包括玻璃纖維網格布和補縫膠泥。

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砂漿層包括水泥砂漿和玻璃纖維絲。

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膠泥層、所述填充層和所述補縫膠泥均包括低堿硫鋁酸鹽水泥、中砂和建筑膠。

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連接件為螺栓,所述螺栓穿設一對所述拼接端并通過螺母螺合固定。

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板塊單元為GRC板塊。

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貼設于所述板塊單元外表面的飾面層。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未填縫前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閱圖1,顯示了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包括:連接件10、嵌縫層20、凹槽、填充層30以及拼接端400,其中拼接端400形成于板塊單元40的端部,拼接端400向遠離板塊單元40的外表面方向延伸設置,相鄰兩個板塊單元40間的拼接端400相對設置、且之間留設有拼接縫;嵌縫層20填設于拼接縫內;凹槽形成于板塊單元40的端部,相鄰兩個板塊單元40間的凹槽相對設置,從而形成有與拼接縫相連通的對接槽;填充層30填設于對接槽內;連接件10固定連接相鄰兩個板塊單元40間的拼接端400。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用于將一對板塊單元相互拼接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連接件將形成于板塊單元端部的拼接端固定連接,防止板塊單元的位置發生改變。本實用新型通過嵌縫層填設連接兩個拼接端之間的拼接縫,用填充層填設于對接槽,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GRC材料具有濕脹干縮、熱脹冷縮的特性,造成板塊的形變較大,進而對傳統的拼裝結構的破壞力較大,容易造成粘結膠開裂和GRC板塊變形、影響GRC板塊拼裝質量的問題。

參閱圖2,顯示了圖1的未填縫前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1和圖2所示,在制作板塊單元40時,將板塊單元40的端部向遠離板塊單元40的外表面41方向延伸設置,形成拼接端400。在板塊單元40的端部開設凹槽,具體地,在拼接端400的表面和板塊單元40的外表面41形成的夾角處開設有凹槽,以供后續的拼接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板塊單元40由GRC材料制成,一個板塊單元40的厚度為30mm。板塊單元40的凹槽的長度為15mm。

在將板塊單元40制作完成、并將板塊單元40臨時固定在龍骨上后,將板塊單元40相互拼接,將相鄰兩個板塊單元40的拼接端400相對設置且之間留設有拼接縫。將相鄰兩個板塊單元40間的凹槽相對設置,從而形成有與拼接縫相連通的對接槽。

在將板塊單元40相互拼接完成之后,將相鄰的兩個板塊單元40的拼接端用連接件10固定連接,從而將相鄰的兩個板塊單元40拼接連接起來。

在本實施例中,連接件10為螺栓,采用螺栓穿設一對板塊單元40的拼接端400、并用螺母螺合螺栓來將兩塊板塊單元40固定連接在一起。在將一對板塊單元40固定連接時,需要確保一對板塊單元40的高低差不得超過2mm。若超過2mm,將需螺栓拆下,重新調整板塊單元40的位置并進行固定。采用螺栓連接一對板塊單元40,可以拆卸,便于調節拼接板塊單元40時產生的誤差。

在將一對板塊單元40拼裝完成后,不低于24小時后再進行填縫,以保證板塊單元40與環境氣溫的適應期,同時也保證板塊單元40與安裝結構的適應調整期。

嵌縫層20包括:砂漿層200以及膠泥層201,其中砂漿層200滿填于拼接縫,膠泥層201涂覆于砂漿層200的外表面,直到膠泥層201的外表面與拼接端400的端部平齊設置。砂漿層200的外表面是指遠離板塊單元40的外表面方向的表面。

抗裂層50貼設于相鄰兩個板塊單元40的連接處,抗裂層50覆設于填充層30之上并向對應板塊單元40內部延伸設置。

在本實施例中,抗裂層50包括玻璃纖維網格布和補縫膠泥。玻璃纖維網格布的寬度不小于100mm,從而保證拉結強度。玻璃纖維網格布是以玻璃纖維機織物為基材,經高分子抗乳液浸泡涂層,從而具有良好的抗堿性、柔韌性以及經緯向高度抗拉力,可被廣泛用于建筑物內外墻體保溫、防水、抗裂等。玻璃纖維網格布以耐堿玻纖網布為主,它采用中無堿玻纖紗經特殊的組織結構絞織而成,后經抗堿液、增強劑等高溫熱定型處理。

在本實施例中,在對板塊單元40進行填縫處理時,先將拼接縫處做清潔處理。砂漿層200由水泥沙槳和玻璃纖維絲混合而成。膠泥層201和填充層30和補縫膠泥均由低堿硫鋁酸鹽水泥、中砂和建筑膠配置而成。具體地,按照三者的比例為,低堿硫鋁酸鹽水泥:中砂:建筑膠水=1:2:0.4進行配置。

填縫砂漿適宜的施工溫度為5℃-35℃;如溫度過高特別注意應先在拼接縫處灑水來進行濕潤處理,或者采用乳液型界面劑先在拼接縫的表面刷涂一層,然后再進行填縫處理。

最后將板塊單元40的表面進行磨平處理,并在板塊單元40的外表面貼設飾面層60,以保證板塊單元40表面的平整度和美觀。在本實施例中,板塊單元40采用的是GRC板塊,GRC板塊的外表面貼設的是實木皮。

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板塊間的拼接結構用于將一對板塊單元相互拼接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連接件將形成于板塊單元端部的拼接端固定連接,防止板塊單元的位置發生改變。本實用新型通過嵌縫層填設連接兩個拼接端之間的拼接縫,用填充層填設于對接槽,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GRC材料具有濕脹干縮、熱脹冷縮的特性,造成板塊的形變較大,進而對傳統的拼裝結構的破壞力較大,容易造成粘結膠開裂和GRC板塊變形、影響GRC板塊拼裝質量的問題。一對拼接端通過螺栓穿設固定連接,可以拆卸,便于調節誤差。

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