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墻體砌塊的混合料攪拌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混凝土的攪拌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加工墻體砌塊的混合料攪拌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國內、外加工墻體砌塊的混合料攪拌機,其料倉內的攪拌葉通常是采用立式轉軸連接的結構。由于墻體砌塊混合料通常是由聚苯泡沫顆粒、粉煤灰和水泥通過水混合攪拌成,其中:聚苯泡沫顆粒密度小、重量輕、混合流動性差。而所述的粉煤灰和水泥則密度大、重量重。在料倉內通過立式攪拌葉轉動攪拌混合料時,常出現攪拌不均勻的現象,如輕物料的聚苯泡沫顆粒懸浮在料倉混合料的上面,而重物料的粉煤灰和水泥則沉積在料倉混合料的底部。為實現對混合料攪拌均勻,人們通常采用延長混合料的攪拌時間來完成,從而產生以下不足:一是滿足不了生產設備需要及時輸入混合料進行墻體砌塊的加工,降低了生產效率。二是由于攪拌混合料的時間延長,造成所述的混合料結塊,降低了墻體砌塊的加工質量。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墻體砌塊的混合料攪拌機,旨在提高墻體砌塊的生產效率和加工質量。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這種加工墻體砌塊的混合料攪拌機,包括機體料倉內腔橫向連有的轉軸;它是在所述的轉軸上依次連有第一、第二攪拌輥;所述的第一、第二攪拌輥分別是在轉軸上間隔至少分布連有兩對前、后幅板;其中每對的后幅板相對每對的前幅板呈α =15°至90°的轉角與轉軸相連;在所述每對前、后幅板的外端橫向連有螺旋葉片;第一、第二攪拌輥上螺旋葉片的旋向相對反向。
[0005]優選地,所述的第一、第二攪拌輥分別是在轉軸上間隔對稱分布連有兩對長尺寸的如、后幅板和兩對短尺寸的如、后幅板;每對的后幅板相對每對的如幅板呈α =45°的轉角與轉軸相連。
[0006]優選地,所述的第一、第二攪拌輥分別是在轉軸上間隔對稱分布連有三對長尺寸的如、后幅板和二對短尺寸的如、后幅板;每對的后幅板相對每對的如幅板呈α =35°的轉角與轉軸相連。
[0007]優選地,所述長尺寸的前、后幅板與短尺寸的前、后幅板的長、短尺寸比例為1:0.4—0.6 ο
[0008]本實用新型采取上述結構,工作中,控制轉軸帶動第一、第二攪拌輥上旋向反向的螺旋葉片每轉動工作一圈,通過所述第一、第二攪拌輥長尺寸幅板上的螺旋葉片,將料倉內腔兩端重物料的粉煤灰和水泥由下向上翻動攪起向中間推送,并混合包覆在輕物料的聚苯泡沫顆粒的外表面上,同時第一、第二攪拌輥短尺寸幅板上的螺旋葉片,將中間的重物料則由下向上翻動攪起向料倉內腔的兩端推送,對輕物料聚苯泡沫顆粒和重物料粉煤灰和水泥進行正、反旋向的二次攪拌混合包覆。有效地實現了對輕、重物料攪拌混合包覆均勻、快速,消除了現有技術混合料因攪拌時間延長產生的結塊,明顯地提高了墻體砌塊的生產效率和加工質量。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帶有局部剖面的主視圖。
[0010]圖2為圖1中轉軸上第一、第二攪拌輥第一種轉位的立體視圖。
[0011]圖3為圖1中轉軸上第一、第二攪拌輥第二種轉位的立體視圖。
[0012]圖4為圖1中轉軸上第一、第二攪拌輥第三種轉位的立體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詳述。應當說明: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具體限定。
[0014]這種加工墻體砌塊的混合料攪拌機,包括在機體料倉內腔通過軸承橫向轉動連有的轉軸;它是在所述的轉軸上依次連有第一、第二攪拌輥;所述的第一、第二攪拌輥分別是在轉軸上間隔對稱分布焊接連有兩對長尺寸的前、后幅板1、1-1、2、2-1和兩對短尺寸的前、后幅板3、3-1、4、4_1;每對的后幅板相對每對的前幅板呈α =45°的轉角與轉軸焊接相連(圖4所示)。在所述每對前、后幅板的外端橫向焊接連有螺旋葉片;第一、第二攪拌輥上螺旋葉片的旋向相對反向(圖2、圖3所示)。通常選擇長尺寸的前、后幅板1、1-1、2、2-1長度為400毫米,短尺寸的前、后幅板3、3-1、4、4-1長度為200毫米;所述長前、后幅板與短前、后幅板的長、短尺寸比例為1:0.5 (圖2所示)。
[0015]根據攪拌機料倉內腔直徑尺寸的不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第二攪拌輥還可以分別在轉軸上間隔對稱分布焊接連有三對長尺寸的前、后幅板和三對短尺寸的前、后幅板;每對的后幅板相對每對的前幅板呈α=35°的轉角與轉軸焊接相連。所述長尺寸的前、后幅板長度為500毫米,短尺寸的前、后幅板長度為225毫米;所述長前、后幅板與短前、后幅板的長、短尺寸比例為1:0.45 (圖中未示出)。
[0016]工作時(圖1一圖4所示),在機體料倉內腔按比例加入聚苯泡沫顆粒、粉煤灰、水泥和水。控制電動裝置通過皮帶驅動攪拌機料倉外端轉軸上連有的帶輪,帶動轉軸上第一、第二攪拌輥旋向反向的螺旋葉片轉動工作,當所述轉軸每轉動一圈,通過所述第一、第二攪拌輥長尺寸幅板1、1-1、2、2-1上的螺旋葉片,將料倉內腔兩端重物料的粉煤灰和水泥由下向上翻動攪起向中間推送(圖2、圖3所示),并混合包覆在輕物料的聚苯泡沫顆粒的外表面上,同時第一、第二攪拌輥短尺寸幅板3、3-1、4、4-1上的螺旋葉片,將中間的重物料則由下向上翻動攪起向料倉內腔的兩端推送,對輕物料聚苯泡沫顆粒和重物料粉煤灰和水泥進行正、反旋向的二次攪拌混合包覆。有效地實現了對輕、重物料攪拌混合包覆均勻、快速,消除了現有技術混合料因攪拌時間延長產生的結塊,明顯地提高了墻體砌塊的生產效率和加工質量。
[001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其它技術特征,還可以做出若干種基本相同方式的變型和改進,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產生基本相同的效果,這些變化應當視為等同特征,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加工墻體砌塊的混合料攪拌機,包括機體料倉內腔橫向連有的轉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轉軸上依次連有第一、第二攪拌輥;所述的第一、第二攪拌輥分別是在轉軸上間隔至少分布連有兩對如、后幅板;其中每對的后幅板相對每對的如幅板呈α =15°至90°的轉角與轉軸相連;在所述每對前、后幅板的外端橫向連有螺旋葉片;第一、第二攪拌輥上螺旋葉片的旋向相對反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墻體砌塊的混合料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攪拌輥分別是在轉軸上間隔對稱分布連有兩對長尺寸的前、后幅板(1、1-1、2、2-1)和兩對短尺寸的前、后幅板(3、3-1、4、4_1);每對的后幅板相對每對的前幅板呈α=45°的轉角與轉軸相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墻體砌塊的混合料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攪拌輥分別是在轉軸上間隔對稱分布連有三對長尺寸的前、后幅板和三對短尺寸的前、后幅板;每對的后幅板相對每對的前幅板呈α=35°的轉角與轉軸相連。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工墻體砌塊的混合料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尺寸的前、后幅板與短尺寸的前、后幅板的長、短尺寸比例為1:0.4-0.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工墻體砌塊的混合料攪拌機,主要是在轉軸上依次連有第一、第二攪拌輥;第一、第二攪拌輥分別是在轉軸上間隔至少分布連有兩對前、后幅板;每對的后幅板相對每對的前幅板呈α=15°至90°的轉角與轉軸相連;在每對前、后幅板的外端橫向連有螺旋葉片;第一、第二攪拌輥上螺旋葉片的旋向相對反向。當轉軸轉動一圈,第一、第二攪拌輥長尺寸幅板上的螺旋葉片,將料倉內腔兩端的重物料由下向上翻動攪起向中間推送的同時,第一、第二攪拌輥短尺寸幅板上的螺旋葉片,將中間的重物料由下向上翻動攪起則向料倉內腔的兩端推送,實現了對輕、重物料進行正、反旋向的二次均勻、快速的攪拌混合,明顯提高了墻體砌塊的生產效率和加工質量。
【IPC分類】B28C5-14, B28C5-38
【公開號】CN204431483
【申請號】CN201520078863
【發明人】邵才仁, 邵云波, 邵云飛, 劉瑋, 王波, 解汝劼, 紀社建, 趙發鑒, 陳克清
【申請人】龍口正仁節能建材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