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墻體砌塊的移動碾壓振動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材生產設備上使用的壓振部件;具體涉及一種墻體砌塊在加工過程中對其進行移動碾壓振動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國內、外墻體砌塊生產設備在工作時,通過控制行走車上的料倉移動至模具上方,先向所述模具的內腔端口注入濕狀墻體砌塊混合料,爾后再控制行走車帶動振動器移動至模具端口上方停止,通過所述振動器下端的夯實板整體對壓在模具內腔端口已注入濕狀墻體砌塊的混合料上面,對其進行一次性振動夯實使之成型為墻體砌塊。由于所述模具內腔的端口面積較大,相應要求整體對壓在模具內腔端口混合料上的夯實板面積也同樣要求增大。在振動器產生振動力一定的條件下,由于所述夯實板的面積較大,作用在模具內腔端口濕狀墻體砌塊混合料上單位面積的振動壓強則明顯減小。所述的濕狀墻體砌塊混合料通常是由聚苯泡沫顆粒、粉煤灰和水泥構成,所述的聚苯泡沫顆粒具有密度小、重量輕、回彈性大和流動性差的特點。受所述聚苯泡沫顆粒回彈性大和流動性差的影響,通過振動夯實成型的墻體砌塊材質不均勻密實,個別部位易產生疏松縮孔的現象,明顯降低了墻體砌塊的加工質量。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墻體砌塊的移動碾壓振動裝置,旨在提高墻體砌塊的加工質量。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這種加工墻體砌塊的移動碾壓夯實裝置,包括連于機架上的振動器;它是在所述振動器里端的機架上連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與起落搖臂的一端鉸接,所述起落搖臂的另一端轉動連有壓輥;在所述的機架上鉸接連有缸體,所述缸體與所述起落搖臂鉸接。
[0005]優選地,在所述的起落搖臂上連有復位彈簧與機架相接。
[0006]優選地,所述振動器的下端夯實板的寬度尺寸小于模具內腔端口的寬度尺寸,所述夯實板的長度尺寸為模具內腔端口長度尺寸的1/2 —1/4。
[0007]優選地,所述夯實板的底面是由傾斜面與平面相連呈雪橇板狀;所述夯實板底面的傾斜面開口與所述壓輥的位置相對應。
[0008]優選地,所述夯實板底面的傾斜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5° —15。
[0009]本發明采取上述結構,工作中,控制移動車推動壓輥對模具內腔的混合料先進行滾壓,后通過移動車上振動器的夯實板自模具內腔端口長度的一端向其另一端移動,對模具內腔端口上面凸、凹不平的,含有回彈性大和流動性差的聚苯泡沫顆粒混合料進行連續振動夯實使之定型于模具內腔。經測試:在振動器產生振動力一定的條件下,由于夯實板的長度是模具端口長度的1/2-1/4,夯實板面積相對減小,作用在模具端口內腔混合料上單位面積的振動壓強則明顯增大,通過振動夯實成型的墻體砌塊材質均勻密實,消除了現有技術墻體砌塊個別部位產生疏松縮孔的缺陷,有效地提高了加工質量。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剖視圖。
[0011]圖2為本發明圖1中的K向視圖。
[0012]圖3為本發明與墻體砌塊加工設備連接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詳述。應當說明: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具體限定。
[0014]這種加工墻體砌塊的移動碾壓振動裝置(圖1-圖3所示),包括連于機架上的振動器;它是在所述振動器里端的機架上連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與起落搖臂4的一端鉸接,所述起落搖臂的另一端轉動連有壓輥I ;在所述的機架上鉸接連有氣缸體3,所述氣缸體的活塞桿前端與所述起落搖臂4上的橫梁鉸接(圖2所示)。工作中,為增加氣缸體3的活塞桿拉動起落搖臂帶動壓輥I向上回位的靈活性,通常在所述起落搖臂4的橫梁上連有復位彈簧2與機架相接(圖1、圖2所示)。振動器下端夯實板6的寬度尺寸通常略小于模具7內腔端口的寬度尺寸,所述夯實板的長度尺寸為模具7內腔端口長度尺寸的1/3。所述夯實板6的底面是由傾斜面與平面相連呈雪橇板狀(圖1所示);所述夯實板底面的傾斜面開口與所述壓輥I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夯實板6底面的傾斜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9°。
[0015]本發明通常連于墻體砌塊加工設備移動車上的料倉9左、右側(圖1所示)。工作中,控制電機驅動移動車向右移動,當移動車上料倉9的注料口移動至與右模具7內腔端口相對剛接合時,即開始邊向右移動邊向右模具內腔注料,使之注入的混合料適量高出其模具端口。此時控制左氣缸體3-1的活塞桿在克服復位彈簧2-1的彈力作用下,推動起落搖臂4-1上連有的壓輥1-1下落在所述高出右模具7內腔端口的混合料上,移動車繼續向右移動推動左壓輥1-1將高出右模具端口上的混合料滾壓進入模具內腔,完成了第一次注料和滾壓。當左壓輥1-1移動至工位D時,通過左氣缸體3-1的活塞桿和復位彈簧2-1的拉力作用下,靈便地拉動起落搖臂上連有的左壓輥1-1升起,移動車移動停止。
[0016]控制電機驅動移動車帶動料倉9反向向左移動(圖1、圖2所示),通過所述料倉的注料口向右模具7內腔進行第二次注料并使之適量高出模具內腔的端口,這也是對右模具內腔在進行上述第一次注料后,經第一次滾壓當其模具內腔端口的混合料缺料出現凹陷不平時的再次補料。當右壓輥I向左移動至工位D時即下落在適量高出右模具7內腔端口的混合料上,并將所述高出的混合料再次壓入右模具內腔。當右振動器向左移動至工位D時下落,通過其下端雪橇板狀的夯實板6對所述右模具內腔端口上面凸、凹不平的,含有回彈性大和流動性差的聚苯泡沫顆粒混合料,在右模具7內腔端口的橫向長度內自右向左移動連續進行振動夯實,將所述混合料定型于模具內腔成為材質密實的墻體砌塊(圖1、圖3所示)。當移動車上的右壓輥1、右振動器依次向左移動至工位C時,先后停止工作,通過各自氣缸體的活塞桿帶動升起。
[0017]當移動車帶動料倉9的注料口向左移動與左模具8內腔端口相對剛接合時(圖1、圖2所示),即開始邊向左移動邊向左模具8內腔注料,使之注入的混合料適量高出其模具端口。當移動車的右壓輥I移動至工位B時下落并壓在左模具8內腔端口適量高出的混合料上,隨著移動車繼續向左移動帶動右壓輥1,將所述左模具8端口適量高出的混合料滾壓進入模具內腔。當右壓輥移動至工位A時升起,移動車停止移動。
[0018]控制電機驅動移動車帶動料倉9反向向右移動(圖1、圖2所示),通過料倉的注料口再次向左模具8內腔加料并使之適量高出模具內腔的端口,當左壓輥1-1移動至工位A時即下落并壓在所述模具端口適量高出的混合料上,隨著移動車繼續向右移動并帶動左壓輥1-1將所述左模具端口適量高出的混合料滾壓進入模具內腔。當左振動器移動至工位A時下落,通過其下端雪橇板狀的夯實板6-1,對所述左模具8內腔端口上面凸、凹不平的,含有回彈性大和流動性差的聚苯泡沫顆粒混合料,在左模具8內腔端口的橫向長度內自左向右移動連續進行振動夯實,將所述混合料定型于模具內腔使之成為材質密實的墻體砌塊(圖1所示)。當移動車上的左壓輥1-1、左振動器依次移動至工位B時先后停止工作,通過各自氣缸體的活塞桿帶動升起。
[0019]經測試:在振動器產生振動力一定的條件下,由于左、右夯實板6_1、6的長度尺寸是左、右模具8、7內腔端口長度尺寸的1/3,夯實板的面積相對減小,作用在模具內腔端口混合料上單位面積的振動壓強則明顯增大,通過振動夯實成型的墻體砌塊材質均勻密實。
[0020]當移動車移動至初始工位O位置,移動車停止移動,向料倉9內輸入混合料儲存(圖1所示)。依照上述工作程序依次循環,可重復實現墻體砌塊生產作業的注料、滾壓和振動夯實。
[0021]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其它技術特征,還可以做出若干種基本相同方式的變型和改進,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產生基本相同的效果,這些變化應當視為等同特征,均屬于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加工墻體砌塊的移動碾壓振動裝置,包括連于機架上的振動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動器里端的機架上連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與起落搖臂(4)的一端鉸接,所述起落搖臂的另一端轉動連有壓棍(I);在所述的機架上鉸接連有缸體(3),所述缸體與所述起落搖臂(4)鉸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墻體砌塊的移動碾壓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起落搖臂上連有復位彈簧(2)與機架相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墻體砌塊的移動碾壓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器的下端夯實板(6)的寬度尺寸小于模具內腔端口的寬度尺寸,所述夯實板的長度尺寸為模具內腔端口長度尺寸的1/2 — 1/4。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墻體砌塊的移動碾壓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實板(6)的底面是由傾斜面與平面相連呈雪橇板狀;所述夯實板底面的傾斜面開口與所述壓輥Cl)的位置相對應。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墻體砌塊的移動碾壓振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實板(6)底面的傾斜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5° —15°。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加工墻體砌塊的移動碾壓振動裝置,主要是在振動器里端的機架上連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下端與起落搖臂的一端鉸接,起落搖臂的另一端轉動連有壓輥;在機架上鉸接連有缸體,缸體的活塞桿前端與起落搖臂鉸接。工作中,通過控制移動車移動推動壓輥對模具內腔的混合料先進行滾壓,后經移動車上振動器的夯實板對模具內腔的混合料,自模具端口橫向長度內的一端向其另一端連續進行振動夯實移動。在振動器產生振動力一定的條件下,由于夯實板的長度是模具端口長度的1/2-1/4,夯實板面積相對減小,作用在模具端口內腔混合料上單位面積的振動壓強則明顯增大,振動夯實成型的墻體砌塊材質均勻密實,有效地提高了加工質量。
【IPC分類】B28B3-12, B28B1-093
【公開號】CN104647566
【申請號】CN201510060913
【發明人】邵才仁, 邵云波, 邵云飛, 劉瑋, 王波, 解汝劼, 紀社建, 趙發鑒, 陳克清
【申請人】龍口正仁節能建材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