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震組合鋼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鋼構領域,具體是一種抗震組合鋼構。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輕鋼結構住宅的優越性越來越被人們所認知,并逐漸成為住宅技術新熱點,在北美、歐洲等國家,輕鋼結構建筑已是一種常見的結構體系,采用輕鋼結構的住宅所占比例已經從九十年代初的5%發展到現在的25%,輕鋼結構房屋體系以其高度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和高效的現場安裝水平、優良的使用新型,健康的家居產品理念,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但,目前住宅中所用的鋼構件,通常只是采用單一的鋼構件,單一鋼構件雖然結構較為簡單,但是其支撐能力、抗拉能力和抗壓能力不是太好,無法很好的滿足現在住宅的結構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抗震組合鋼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抗震組合鋼構,包括底座、第一支撐板、H型鋼構和X型鋼構,所述X型鋼構安裝在底座上,X型鋼構上設有第一支撐板,X型鋼構由第一支撐鋼柱和第二支撐鋼柱組成,第一支撐鋼柱和第二支撐鋼柱的下方均設有滑塊,底座內設有滑槽,滑塊的一側設有定位塊,底座內設有與所述定位塊相配合的凹槽,底座上端的兩側對稱設置有限位塊,滑槽內設有液壓缸,液壓缸的輸出端與滑塊相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上方安裝有M型鋼構,M型鋼構上端安裝有固定板,H型鋼構安裝在固定板上,H型鋼構的上方安裝有第二支撐板,M型鋼構與固定板連接處設有減震機構,H型鋼構與第二支撐板連接處設有避震器,固定板上設有加強板,加強板與H型鋼構的兩側同定連接,加強板的截面為三角形;所述第二支撐板上設有抗氧化層,抗氧化層上方設有彈性斷橋層,彈性斷橋層上方設有耐磨層,此外,H型鋼構、固定板以及H型鋼構與第二支撐板之間均采用緊固螺釘固定連接。
[0006]進一步的:所述M型鋼構與第一支撐板之間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
[0007]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撐鋼柱和第二支撐鋼柱采用鉸鏈連接。
[0008]進一步的:所述減震機構由多片減震彈簧片組成。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置的避震器與減震機構增加了組合鋼構整體的抗震性能;設置的彈性斷橋層,使得組合鋼構具有較好的絕熱性能,從而使鋼構的溫差較小,不會出現大的脹縮現象;設置的抗氧化層,使得組合鋼構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增加了組合鋼構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一種抗震組合鋼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一種抗震組合鋼構中第二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底座、2-M型鋼構、3- H型鋼構、4-X型鋼構、5-第二支撐板、6-減震機構、7-避震器、8-加強板、9-固定板、10-第一支撐板、11-第一支撐鋼柱、12-第二支撐鋼柱、13-滑槽、14-定位塊、15-滑塊、16-液壓缸、17-凹槽、18-限位塊、19-抗氧化層、20-彈性斷橋層、21-耐磨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4]請參閱圖1-2,一種抗震組合鋼構,包括底座1、第一支撐板10、H型鋼構3和X型鋼構4,所述X型鋼構4安裝在底座I上,X型鋼構4上設有第一支撐板10,X型鋼構4由第一支撐鋼柱11和第二支撐鋼柱12組成,第一支撐鋼柱11和第二支撐鋼柱12采用鉸鏈連接,第一支撐鋼柱11和第二支撐鋼柱12的下方均設有滑塊15,底座I內設有與滑塊15相配合移動的滑槽13,滑塊15 —側設有定位塊14,底座I內設有與定位塊14相配合的凹槽17,底座I上端的兩側對稱設置有限位塊18,滑槽13內設有液壓缸16,液壓缸16的輸出端與滑塊15相連接;工作中,所設的液壓缸16能夠驅動滑塊15在滑槽13內移動,從而改變第一支撐板10的高度,所設的定位塊14與凹槽17能夠將滑塊15固定;所述第一支撐板10上方安裝有M型鋼構2,M型鋼構2上端安裝有固定板9,H型鋼構3安裝在固定板9上,H型鋼構3的上方安裝有第二支撐板5,M型鋼構2與固定板9連接處設有減震機構6,減震機構6由多片減震彈簧片組成,H型鋼構3與第二支撐板5連接處設有避震器7,固定板9上設有加強板8,加強板8與H型鋼構3的兩側同定連接,加強板8的截面為三角形,避震器7與減震機構6增加了組合鋼構整體的抗震性能,M型鋼構2的結構設置增加了其底部的支撐點;所述第二支撐板5上設有抗氧化層19,抗氧化層19上方設有彈性斷橋層20,彈性斷橋層20上方設有耐磨層21,此外,H型鋼構3、固定板9以及H型鋼構3與第二支撐板5之間均采用緊固螺釘固定連接,M型鋼構2與第一支撐板10之間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使用時,通過所設的彈性斷橋層20,使得組合鋼構具有較好的絕熱性能,從而使鋼構的溫差較小,不會出現大的脹縮現象,通過所設的抗氧化層19,使得組合鋼構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增加了組合鋼構使用壽命。
[0015]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抗震組合鋼構,包括底座(I)、第一支撐板(10)、H型鋼構(3)和X型鋼構(4),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鋼構(4)安裝在底座(I)上,X型鋼構(4)上設有第一支撐板(10),X型鋼構(4)由第一支撐鋼柱(11)和第二支撐鋼柱(12)組成,第一支撐鋼柱(11)和第二支撐鋼柱(12 )的下方均設有滑塊(15 ),底座(I)內設有滑槽(13),滑塊(15 )的一側設有定位塊(14),底座(I)內設有與所述定位塊(14)相配合的凹槽(17),底座(I)上端的兩側對稱設置有限位塊(18),滑槽(13)內設有液壓缸(16),液壓缸(16)的輸出端與滑塊(15)相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10)上方安裝有M型鋼構(2),M型鋼構(2)上端安裝有固定板(9),H型鋼構(3)安裝在固定板(9)上,H型鋼構(3)的上方安裝有第二支撐板(5),M型鋼構(2)與固定板(9 )連接處設有減震機構(6 ),H型鋼構(3 )與第二支撐板(5 )連接處設有避震器(7),固定板(9)上設有加強板(8),加強板(8)與H型鋼構(3)的兩側同定連接,加強板(8)的截面為三角形;所述第二支撐板(5)上設有抗氧化層(19),抗氧化層(19)上方設有彈性斷橋層(20 ),彈性斷橋層(20 )上方設有耐磨層(21),此外,H型鋼構(3 )、固定板(9 )以及H型鋼構(3)與第二支撐板(5)之間均采用緊固螺釘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震組合鋼構,其特征在于,所述M型鋼構(2)與第一支撐板(10)之間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震組合鋼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鋼柱(11)和第二支撐鋼柱(12)采用鉸鏈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震組合鋼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機構(6)由多片減震彈簧片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震組合鋼構,包括底座、第一支撐板、H型鋼構和X型鋼構,所述X型鋼構安裝在底座上,X型鋼構上設有第一支撐板, X型鋼構由第一支撐鋼柱和第二支撐鋼柱組成,第一支撐鋼柱和第二支撐鋼柱的下方均設有滑塊,滑塊的一側設有定位塊;所述第一支撐板上方安裝有M型鋼構,M型鋼構上端安裝有固定板,H型鋼構安裝在固定板上,H型鋼構的上方安裝有第二支撐板,M型鋼構與固定板連接處設有減震機構。本實用新型設置的避震器與減震機構增加了組合鋼構整體的抗震性能;設置的彈性斷橋層,使得組合鋼構具有較好的絕熱性能;設置的抗氧化層,使得組合鋼構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增加了組合鋼構使用壽命。
【IPC分類】E04B1-76, E04B1-343, E04B1-64, E04B1-98
【公開號】CN204475522
【申請號】CN201520098684
【發明人】胡方巧, 周長恒
【申請人】山東美達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