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鋼節點,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超高層建筑物的大量出現,鋼結構作為實現這些建筑物的首選,其中鑄鋼節點具有能有效避免多桿連接時的殘余應力、節點設計自由度大等優點,因此廣泛應用在大型Η型鋼結構工程中。
[0003]但是隨著新型結構體系的不斷出現,鋼結構中構件與構件之間的節點連接形式日趨復雜,為了使結構設計滿足建筑造型的要求,提出了如何實現不同形狀構件之間的合理過渡,而目前還沒有能實現菱形鋼構件和矩形鋼構件過渡的鑄鋼節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方便、穩定性好、穩固耐用的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包括本體,本體內部設有空腔,本體的頂面為菱形,側面為多邊形,底面為矩形,本體上端的壁厚大于本體下部的壁厚,本體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上、下企口,本體內壁上端沿水平方向設置上加強板,本體內壁下端沿水平方向設置下加強板,本體內壁上沿豎直方向分別設置左、右加強板。
[0007]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進一步的,所述菱形的銳角為50-60°。
[0008]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進一步的,所述上企口設置在本體頂部的內側邊緣,上企口的頂面與本體頂面平行,上企口的外側面與本體頂面之間的角度為110-140。。
[0009]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優選的,所述上企口的外側面與本體頂面之間的角度為120-130°。
[0010]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進一步的,所述本體底面設置圓臺形過渡體,下企口設置在圓臺形過渡體的內側邊緣,下企口的底面與水平面平行,下企口的內、外側面與水平面垂直。
[0011]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進一步的,所述圓臺形過渡體的外側面與水平面之間的角度為20-35°。
[0012]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進一步的,所述上、下加強板上分別設置通孔。
[0013]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進一步的,所述本體的側面為八邊形。
[0014]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進一步的,所述上、下、左、右加強板與本體一體澆鑄制成。
[0015]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頂面設置為菱形,用于連接菱形鑄鋼件,底面設置為矩形,用于連接矩形鑄鋼件,從而解決了菱形鋼構件和矩形鋼構件的過渡;本體內部設有空腔,并分別設置上、下、左、右加強板,在節約材料的同時,保證鑄鋼節點的穩定性,提高承載能力,整體結構簡單,穩定性好,穩固耐用,一體澆鑄制成,制造方便。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的立體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的主視圖;
[0019]圖3為圖2的俯視圖;
[0020]圖4為圖2中A-A剖面圖;
[0021]圖5為圖2中仰視圖;
[0022]圖6為圖3中B-B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包括本體1,本體1內部設有空腔11,本體1的頂面為菱形,菱形的銳角為50-60°,本體1的側面為多邊形,圖中所示為八邊形,底面為矩形。本體1上端的壁厚大于本體1下部的壁厚,本體1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上、下企口 2、3,上企口 2設置在本體1頂部的內側邊緣,上企口 2的頂面與本體1頂面平行,上企口 2的外側面與本體1頂面之間的角度為110-140°,優選120-130°。本體1底面設置圓臺形過渡體12,圓臺形過渡體12的外側面與水平面之間的角度為20-35°,下企口 3設置在圓臺形過渡體12的內側邊緣,下企口 3的底面與水平面平行,下企口 3的內、夕卜側面與水平面垂直。上、下企口的設置方式獨特,易與鋼構件焊接,保證與鋼構件的焊接牢固可靠,連接平滑過渡。
[0024]本體1內壁上端沿水平方向設置上加強板4,本體1內壁下端沿水平方向設置下加強板5,本體1內壁上沿豎直方向分別設置左、右加強板6、7。上、下、左、右加強板與本體一體澆鑄制成。上、下加強板4、5上分別設置通孔41、51,澆鑄完成后方便清理渣子。
[0025]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頂面設置為菱形,用于連接菱形鑄鋼件,底面設置為矩形,用于連接矩形鑄鋼件,從而解決了菱形鋼構件和矩形鋼構件的過渡。本體內部設有空腔,并分別設置上、下、左、右加強板,在節約材料的同時,保證鑄鋼節點的穩定性,提高承載能力。
[0026]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本體內部設有空腔,本體的頂面為菱形,側面為多邊形,底面為矩形,本體上端的壁厚大于本體下部的壁厚,本體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上企口、下企口,本體內壁上端沿水平方向設置上加強板,本體內壁下端沿水平方向設置下加強板,本體內壁上沿豎直方向分別設置左、右加強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的銳角為50-60。。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企口設置在本體頂部的內側邊緣,上企口的頂面與本體頂面平行,上企口的外側面與本體頂面之間的角度為 110-140。。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企口的外側面與本體頂面之間的角度為120-130°。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底面設置圓臺形過渡體,下企口設置在圓臺形過渡體的內側邊緣,下企口的底面與水平面平行,下企口的內、外側面與水平面垂直。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圓臺形過渡體的外側面與水平面之間的角度為20-35°。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加強板上分別設置通孔。8.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側面為八邊形。9.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左、右加強板與本體一體澆鑄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包括本體,本體內部設有空腔,本體的頂面為菱形,側面為多邊形,底面為矩形,本體上端的壁厚大于本體下部的壁厚,本體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上、下企口,本體內壁上端沿水平方向設置上加強板,本體內壁下端沿水平方向設置下加強板,本體內壁上沿豎直方向分別設置左、右加強板。本實用新型新型鋼結構鑄鋼節點,頂面設置為菱形,用于連接菱形鑄鋼件,底面設置為矩形,用于連接矩形鑄鋼件,從而解決了菱形鋼構件和矩形鋼構件的過渡;本體內部設有空腔,并分別設置上、下、左、右加強板,在節約材料的同時,保證鑄鋼節點的穩定性,提高承載能力,整體結構簡單,穩定性好,穩固耐用,一體澆鑄制成,制造方便。
【IPC分類】E04B1/58, E04B1/24
【公開號】CN205012460
【申請號】CN201520606956
【發明人】傅德生
【申請人】江蘇永益鑄管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