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墻對接節點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墻體預制件結構,特別是內外墻對接節點結構,屬于建筑外墻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墻體建筑施工中,內外墻體對接的處理是內外墻建筑施工的關鍵節點,處理不好直接影響內外墻體的施工質量。
[0003]目前,現有的內墻體和外墻體對接處理存在著結合性不良、整體性不佳,導致內墻體與外墻體對接處不夠牢固,安全性不夠。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而提供一種針對外墻體與內墻體接合處進行處理的節點結構,該節點結構具有結構設計優良、安裝施工快捷方便、內外墻體結合性能好、耐久性和牢固性強等結構優勢。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內外墻對接節點結構,包括內墻I和外墻2,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內墻和外墻均是由中間的保溫板和兩側貼合的結構板構成,所述內墻截面與所述外墻的結構板對接在一起,所述內墻截面與所述外墻結構板之間墊設有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所述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與兩側結構板結合之間設有輕鋼插件8 ;所述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的上部設有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4,所述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4位于所述內墻保溫板的取芯槽孔內,十字沉頭自鉆自攻螺釘5將所述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4和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把緊于所述外墻內;
[0007]所述內墻I下端兩側的結構板與所述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4之間設有把緊螺釘6 ;
[0008]所述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的兩側、內墻結構板的下端接縫處填充有密封膠7。
[0009]本實用新型的內外墻對接節點結構,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對內墻體和外墻體的對接處的處理實現了密封性和整體結合性,通過本結構的設計避免了因對接處理不當造成的整個墻體穩定性差,外墻體與內墻體之間的連接方式結合性好、耐久性以及牢固性均達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附圖說明】
[0010]圖1:本實用新型內外墻對接節點結構結構示意圖;
[0011]在圖中,1、內墻,2、外墻,3、聚乙烯泡沫塑料板,4、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5、十字沉頭自鉆自攻螺釘,6、把緊螺釘,7、密封膠。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就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內外墻對接節點結構作以下詳細說明。
[0013]實施例1
[0014]內外墻對接節點結構,包括內墻I和外墻2,所述內墻和外墻均是由中間的保溫板和兩側貼合的結構板構成,所述內墻截面與所述外墻的結構板對接在一起,所述內墻截面與所述外墻結構板之間墊設有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所述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的上部設有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4,所述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4位于所述內墻保溫板的取芯槽孔內,十字沉頭自鉆自攻螺釘5將所述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4和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把緊于所述外墻內;所述內墻I下端兩側的結構板與所述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4之間設有把緊螺釘6 ;所述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的兩側、內墻結構板的下端接縫處填充有密封膠7。
【主權項】
1.內外墻對接節點結構,包括內墻(I)和外墻(2),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墻和外墻均是由中間的保溫板和兩側貼合的結構板構成,所述內墻截面與所述外墻的結構板對接在一起,所述內墻截面與所述外墻結構板之間墊設有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所述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 )的上部設有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4),所述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4)位于所述內墻保溫板的取芯槽孔內,十字沉頭自鉆自攻螺釘(5)將所述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4)和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把緊于所述外墻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內外墻對接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墻(I)下端兩側的結構板與所述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4)之間設有把緊螺釘(6)。3.如權利要求1所述內外墻對接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泡沫塑料板(3)的兩側、內墻結構板的下端接縫處填充有密封膠(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內外墻對接節點結構,特征在于,所述內墻截面與所述外墻結構板之間墊設有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所述聚乙烯泡沫塑料板的上部設有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所述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位于所述內墻保溫板的取芯槽孔內,十字沉頭自鉆自攻螺釘將所述墊木塊或灌聚苯顆粒料和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把緊于所述外墻內。本實用新型的內外墻對接節點結構,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對內墻體和外墻體的對接處的處理實現了密封性和整體結合性,通過本結構的設計避免了因對接處理不當造成的整個墻體穩定性差,外墻體與內墻體之間的連接方式結合性好、耐久性以及牢固性均達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IPC分類】E04B1/38, E04B2/00
【公開號】CN204898887
【申請號】CN201520596389
【發明人】郭陰生, 劉京林
【申請人】文登藍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