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式椅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組裝式椅子。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戶外家具為提高裝柜量節約運輸成本,產品一般被設計成組裝方式,需要用螺桿等五金件固定組裝,但客戶在組裝時都比較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出組裝式椅子,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椅子組裝時費時費力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組裝式椅子,包括:底架和座連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有扶手部和支撐部,所述扶手部的左右端部上分別設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上連接有支撐桿并與該支撐桿形成可拆卸連接;所述座連背的背部上設置有背部固定扣,所述固定扣與所述支撐桿扣接;所述支撐部上設置有橫桿,所述座連背的底部上設置有底部固定扣,所述橫桿與所述底部固定扣扣接。
[0005]進一步設置,所述支撐桿的兩端部上分別設有可回縮的凸起;所述套管上開有連接孔,所述支撐桿套設于所述套管內且所述凸起與所述連接孔形成卡接。
[0006]進一步設置,所述背部固定扣具有安裝塊和卡勾,所述安裝塊通過螺絲固定于座連背的背部上,所述卡勾與所述支撐桿扣接。
[0007]進一步設置,所述底部固定扣具有底座、安裝部和卡持部,所述底座通過螺絲固定于座連背的底部上,所述安裝部設于底座上,該安裝部包括有配合橫桿的安裝腔和分別位于安裝腔兩側的固定部和連接部,所述固定部的端面上設有卡槽,所述卡持部鉸接于連接部且該卡持部上設有與固定部的卡槽形成卡接的卡齒。
[0008]進一步設置,所述套管分為左套管和右套管,所述支撐桿的左右兩端上分別設有左套接部和右套接部,所述左套接部套設于左套管,所述右套接部套接于右套管。
[0009]本實用新型所具備的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在組裝過程,首先,把支撐桿套在扶手部左右兩端的套管內,支撐桿上有會伸縮的凸起,凸起當支撐桿在插入套管時會受力縮進,走到連接孔時會彈出,實現支撐桿與套管的卡接;再把支撐桿扣入卡勾(支撐桿的直徑稍大于卡勾,實現過盈配合)支撐桿牢牢的固定在卡勾上;然后,把橫桿扣入底部固定扣的安裝腔內(橫桿的直徑稍大于安裝腔,實現過盈配合)橫桿牢牢的固定在安裝腔內,最后,把卡持部扣合在固定部上,確保橫桿不掉落。整個組裝過程就四步,簡單快捷,拆裝也方便,不費時不費力。
【附圖說明】
[001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底架2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圖2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橫桿與底部固定扣組裝過程示意圖;
[0017]圖6為圖1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9]如圖1所示,一種組裝式椅子,包括底架2和座連背I。見圖2,底架2包括有扶手部21、支撐部22和放置在底面上的底接部23。扶手部21、支撐部22和底接部23三者一體制造而成。扶手部21的左右端部上分別設置有套管。套管分為左套管71和右套管72。所述支撐桿3的左右兩端上分別設有左套接部31和右套接部32,所述左套接部31套設于左套管71,所述右套接部32套接于右套管72。見圖3,左套管71和右套管72上開有連接孔;左套接部31和右套接部32上分別設有可以回縮的凸起33,凸起33當支撐桿3在插入套管時會受力縮進,走到連接孔時會彈出,實現支撐桿3與套管的卡接。
[0020]見圖6,座連背I的背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背部固定扣5。每塊背部固定扣5都具有安裝塊51和卡勾52 ;安裝塊51與卡勾52 —體制造而成。安裝塊51通過螺絲固定于座連背I的背部上。把支撐桿3扣入卡勾52 (支撐桿3的直徑稍大于卡勾52,實現過盈配合)支撐桿3牢牢的固定在卡勾52上。
[0021]如圖4-5所示,在支撐部22上設置有一根橫桿4。座連背I的底部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底部固定扣6。底部固定扣6具有底座62、安裝部61和卡持部64。底座62通過螺絲固定于座連背I的底部;安裝部61設于底座62上,該安裝部61包括有配合橫桿4的安裝腔63和分別位于安裝腔63兩側的固定部612和連接部611,所述固定部612的端面上設有卡槽612a,所述卡持部64鉸接于連接部611且該卡持部64上設有與固定部612的卡槽612a形成卡接的卡齒64a。
[0022]此外,背部固定扣5和底部固定扣6都采用尼龍等抗紫外線比較強的材料制成。
[0023]本實用新型在組裝過程,首先,把支撐桿3套在扶手部21左右兩端的套管內,支撐桿3上有會伸縮的凸起33,凸起33當支撐桿3在插入套管時會受力縮進,走到連接孔時會彈出,實現支撐桿3與套管的卡接;再把支撐桿3扣入卡勾52 (支撐桿3的直徑稍大于卡勾52,實現過盈配合)支撐桿3牢牢的固定在卡勾52上;然后,把橫桿4扣入底部固定扣6的安裝腔63內(橫桿4的直徑稍大于安裝腔63,實現過盈配合)橫桿4牢牢的固定在安裝腔63內,最后,把卡持部64扣合在固定部612上,確保橫桿4不掉落。整個組裝過程就四步,簡單快捷,拆裝也方便,不費時不費力。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組裝式椅子,包括:底架和座連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有扶手部和支撐部,所述扶手部的左右端部上分別設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上連接有支撐桿并與該支撐桿形成可拆卸連接;所述座連背的背部上設置有背部固定扣,所述固定扣與所述支撐桿扣接;所述支撐部上設置有橫桿,所述座連背的底部上設置有底部固定扣,所述橫桿與所述底部固定扣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式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的兩端部上分別設有可回縮的凸起;所述套管上開有連接孔,所述支撐桿套設于所述套管內且所述凸起與所述連接孔形成卡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組裝式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固定扣具有安裝塊和卡勾,所述安裝塊通過螺絲固定于座連背的背部上,所述卡勾與所述支撐桿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裝式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扣具有底座、安裝部和卡持部,所述底座通過螺絲固定于座連背的底部上,所述安裝部設于底座上,該安裝部包括有配合橫桿的安裝腔和分別位于安裝腔兩側的固定部和連接部,所述固定部的端面上設有卡槽,所述卡持部鉸接于連接部且該卡持部上設有與固定部的卡槽形成卡接的卡齒。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裝式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分為左套管和右套管,所述支撐桿的左右兩端上分別設有左套接部和右套接部,所述左套接部套設于左套管,所述右套接部套接于右套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組裝式椅子,包括:底架和座連背,所述底架包括有扶手部和支撐部,所述扶手部的左右端部上設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上連接有支撐桿并與該支撐桿形成可拆卸連接;所述座連背的背部上設置有背部固定扣,所述固定扣與所述支撐桿扣接;所述支撐部上設置有橫桿,所述座連背的底部上設置有底部固定扣,所述橫桿與所述底部固定扣扣接。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椅子組裝時費時費力的問題。
【IPC分類】A47C4/02
【公開號】CN204617605
【申請號】CN201520276128
【發明人】張鴻強, 杜冬東, 胡衛清, 范登熊
【申請人】浙江華月鋁業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