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教學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446499閱讀:375來源:國知局
一種教學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教學領域,特別是一種教學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離不開書本,現在的授課過程中,老師需要手持書本進行授課,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手臂酸痛,有時還需一手手持書本,一手拿粉筆在黑板上進行書寫,有時為了便于書寫,會將課本放置在講臺上,等到書寫完畢,還要翻閱課本查找對應的授課內容,浪費時間,給老師的授課帶來諸多不便,同時,老師長期伏案工作,翻閱課本,也會對頸椎造成不良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現場操作方便,可自由調整高度至合適位置,方便老師授課和攜帶的教學裝置。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教學裝置,包括第一支桿,套合在第一支桿內部的第二支桿,套合在第二支桿內部的第三支桿,以及設置在第三支桿底部的固定座,所述的第一支桿、第二支桿和第三支桿皆為中空的金屬管,第一支桿的頂部設置放書板,所述的放書板上平面的上端兩側分別設置軸塊,所述的軸塊與書夾臂進行固定連接,所述的書夾臂為一端有孔的鋼板,放書板上平面的下端設置一卡書槽,所述的卡書槽和放書板連接后呈兩側直邊不對稱的“凹”字型,第一支桿的側壁上設置固定孔,所述的第二支桿上端桿壁上預留有孔,第二支桿內部上端水平設置第一彈簧,所述的第一彈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桿的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按鈕上,所述的第一按鈕對應第二支桿上端桿壁的預留孔,第二支桿的側壁上設置固定孔,第二支桿側壁上的固定孔與第一支桿側壁上的固定孔位于相互對立的垂直面上,所述的第三支桿上端桿壁上預留有孔,第三支桿內部上端水平設置第二彈簧,所述的第二彈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支桿的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按鈕上,所述的第二按鈕對應第三支桿上端桿壁的預留孔,第三支桿的底部設置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的底部設置扒齒,所述的扒齒與底座連接。
[0006]進一步地,所述的金屬管為鋁管。
[0007]進一步地,所述的軸塊為圓柱型的鐵塊。
[0008]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桿的內孔孔徑大于第二支桿的內孔孔徑,所述的第二支桿的內孔孔徑大于第三支桿的內孔孔徑。
[0009]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桿的側壁上的固定孔位于第一支桿的左邊,第二支桿的側壁上的固定孔位于第二支桿的右邊。
[0010]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教學裝置,其有益效果為:
[0011]本實用新型可以將課本放置在放書板上,通過書夾臂和卡書槽對課本的上下面進行雙約束,固定住課本,不用老師再手持課本進行授課,減輕老師的授課負擔,同時,放書板的下端有三根支桿進行套合支撐,可實現對三根支桿的自由伸縮,將放書板調整到合適的授課位置,方便老師翻閱,固定座的底部設置扒齒,在室外授課時,可將扒齒扎入地面,防止本裝置傾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自由靈活,現場操作方便,方便老師授課及攜帶,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不用再低頭進行翻書,有效的緩解老師的頸椎問題。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教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教學裝置的圖1中的A向局部放大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教學裝置的放書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教學裝置的收縮時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教學裝置的室外使用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中標號為:I為固定座,2為第三支桿,3為第二按鈕,4為第二彈簧,5為第二支桿,6為第一彈簧,7為第一按鈕,8為第一支桿,9為放書板,10為卡書槽,11為軸塊,12為書夾臂,13為扒齒,14為底座,15為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9]如圖1?圖5所示,一種教學裝置,包括第一支桿8,套合在第一支桿8內部的第二支桿5,套合在第二支桿5內部的第三支桿2,以及設置在第三支桿2底部的固定座I,第一支桿8、第二支桿5和第三支桿2皆為中空的鋁管,第一支桿8的內孔孔徑大于第二支桿5的內孔孔徑,第二支桿5的內孔孔徑大于第三支桿2的內孔孔徑,第一支桿8的頂部設置放書板9,放書板9上平面的上端兩側分別設置軸塊11,軸塊11為圓柱型的鐵塊,軸塊11與書夾臂12進行固定連接,書夾臂12為一端有孔的鐵板,放書板9上平面的下端設置一卡書槽10,卡書槽10和放書板9連接后呈兩側直邊不對稱的“凹”字型,第一支桿8的側壁上設置固定孔15,第二支桿5上端桿壁上預留有孔,第二支桿5內部上端水平設置第一彈簧6,第一彈簧6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桿5的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按鈕7上,第一按鈕7對應第二支桿5上端桿壁的預留孔,第二支桿8的側壁上設置固定孔15,第二支桿8側壁上的固定孔5與第一支桿8側壁上的固定孔15位于相互對立的垂直面上,第一支桿8的側壁上的固定孔15位于第一支桿8的左邊,第二支桿8的側壁上的固定孔15位于第二支桿5的右邊,第三支桿2上端桿壁上預留有孔,第三支桿2內部上端水平設置第二彈簧4,第二彈簧4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支桿2的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按鈕3上,第二按鈕3對應第三支桿2上端桿壁的預留孔,第三支桿2的底部設置固定座I,所述的固定座I的底部設置扒齒13,所述的扒齒13與底座14連接。
[0020]使用時,將課本放置在放書板9上,課本的下端放入卡書槽10內,將課本翻至需要授課的兩面,兩側的書夾臂12分別固定在課本兩面的上端,避免頁數來回翻動,將第三支桿2從第二支桿5內拉出,拉至第二支桿8側壁上的固定孔5時,第二彈簧4沒有阻力,伸開,第二按鈕3從第二支桿8側壁上的固定孔5內出來,第三支桿2固定卡住,不再拉伸,如果長度不夠,可繼續拉伸第二支桿8,第二支桿8的拉伸過程同第三支桿2相同,當在室外授課時,地面不平,教學裝置可能會傾斜,這時,將底座14從固定座I上拿下,露出固定座I底部的扒齒13,將扒齒13扎入地面,即可固定住教學裝置,放置傾斜,授課結束,只需將第二按鈕3按壓一下,手動將第三支桿2向第二支桿5內推動,即可將第三支桿2收縮至第二支桿2內部,節約空間,方便攜帶。
[0021]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教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桿(8),套合在第一支桿(8)內部的第二支桿(5),套合在第二支桿(5)內部的第三支桿(2),以及設置在第三支桿(2)底部的固定座(I),所述的第一支桿(8)、第二支桿(5)和第三支桿(2)皆為中空的金屬管,第一支桿(8)的頂部設置放書板(9),所述的放書板(9)上平面的上端兩側分別設置軸塊(11),所述的軸塊(11)與書夾臂(12)進行固定連接,所述的書夾臂(12)為一端有孔的鋼板,放書板(9)上平面的下端設置一卡書槽(10),所述的卡書槽(10)和放書板(9)連接后呈兩側直邊不對稱的“凹”字型,第一支桿(8)的側壁上設置固定孔(15),所述的第二支桿(5)上端桿壁上預留有孔,第二支桿(5)內部上端水平設置第一彈簧(6),所述的第一彈簧(6)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桿(5)的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按鈕(7)上,所述的第一按鈕(7)對應第二支桿(5)上端桿壁的預留孔,第二支桿(8)的側壁上設置固定孔(15),第二支桿(8)側壁上的固定孔(15)與第一支桿(8)側壁上的固定孔(15)位于相互對立的垂直面上,所述的第三支桿(2)上端桿壁上預留有孔,第三支桿(2)內部上端水平設置第二彈簧(4),所述的第二彈簧(4)的一端固定在第三支桿(2)的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按鈕(3)上,所述的第二按鈕(3)對應第三支桿(2)上端桿壁的預留孔,第三支桿(2)的底部設置固定座(I),所述的固定座(I)的底部設置扒齒(13),所述的扒齒(13)與底座(14)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教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管為鋁管。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教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塊(11)為圓柱型的鐵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教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桿(8)的內孔孔徑大于第二支桿(5)的內孔孔徑,所述的第二支桿(5)的內孔孔徑大于第三支桿(2)的內孔孔徑。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教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桿(8)的側壁上的固定孔(I 5)位于第一支桿(8)的左邊,第二支桿(8)的側壁上的固定孔(I 5)位于第二支桿(5)的右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教學裝置,包括第一支桿,套合在第一支桿內部的第二支桿,套合在第二支桿內部的第三支桿,以及設置在第三支桿底部的固定座,第一支桿的頂部設置放書板,放書板上端兩側分別設置軸塊,所述的軸塊與書夾臂進行固定連接,放書板下端設置一卡書槽,第一支桿的側壁上設置固定孔,第二支桿內部上端水平設置第一彈簧,第一彈簧固定在第一按鈕上,第二支桿的側壁上設置固定孔,第三支桿內部上端水平設置第二彈簧,第二彈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按鈕上,第二按鈕對應第三支桿上端桿壁的預留孔,第三支桿的底部設置固定座,固定座底部的扒齒與底座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現場操作方便,可自由調整高度至合適位置,方便老師授課。
【IPC分類】A47B23/06, A47B23/00
【公開號】CN205358744
【申請號】CN201620020385
【發明人】梅納新, 何國強, 戴華, 李曉潔, 閆利香
【申請人】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公開日】2016年7月6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1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