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調節的兒童助行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調節的兒童助行器,包括扶手管、下支管、兩個前腳管、兩個后腳管和調節管;所述兩個前腳管平行設置,前腳管包括前腳外管和前腳內管,前腳外管套接于前腳內管外部;所述兩個后腳管平行設置與前腳管后部,后腳管包括后腳外管和后腳內管,后腳外管套接于后腳內管外部;所述前腳外管上設置有若干調節孔;所述扶手管前部和后部分別與前腳管和后腳管的頂端轉動連接,下支管的前部兩側和后部兩側分別通過一個U型卡與后腳管的頂端和前腳外管的底端轉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它能克服現有技術的弊端,結構設計合理新穎。
【專利說明】
一種可調節的兒童助行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調節的兒童助行器,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如今兒童受傷的案例越來越多,在恢復時實用的助行器也是各式各樣,但是現有的都是無滑輪的助行器,兒童力量本就不大,也就很難提起或很吃力,導致對恢復起不到很大的幫助,并且現有助行器大多為固定式的,無法調節,不能適用于各年齡段的兒
Mo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調節的兒童助行器,使用方便,牢固耐用。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調節的兒童助行器,包括扶手管、下支管、兩個前腳管、兩個后腳管和調節管;所述兩個前腳管平行設置,前腳管包括前腳外管和前腳內管,前腳外管套接于前腳內管外部;所述兩個后腳管平行設置與前腳管后部,后腳管包括后腳外管和后腳內管,后腳外管套接于后腳內管外部;所述前腳外管上設置有若干調節孔;所述扶手管前部和后部分別與前腳管和后腳管的頂端轉動連接,下支管的前部兩側和后部兩側分別通過一個U型卡與后腳管的頂端和前腳外管的底端轉動連接;所述調節孔的間距為前腳外管總長度的1/14.2,前腳外管頂端的調節孔的圓心到U型卡與前腳外管的連接處圓心的距離為前腳外管總長的1/11.83;所述調節管包括調節內管和調節外管,調節內管套接于調節外管內;所述調節管的兩端分別于后腳管中部和前腳外管下端轉動連接;所述下支管尾端至調節管尾端的距離為后腳外管的長度的1/3。
[0005]優化的,上述可調節的兒童助行器,所述扶手管上設置有兩個泡棉把手。
[0006]優化的,上述可調節的兒童助行器,所述前腳內管和后腳內管的底端設置有輔助輪。
[0007]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它能克服現有技術的弊端,結構設計合理新穎。通過鉸接連接的方式連接助行器的各部件,并且在前腳內管、后腳內管、前腳外管和后腳外管上均設置有若干均勻設置的調節孔,這樣方便調節助行器各部分的尺寸,方便各年齡段的兒童使用,增加了助行器的適用范圍。鉸接的方式使得各部分在使用過程中有一定的緩沖,提高了助行器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I為前腳外管、2為前腳內管、3為后腳外管、4為后腳內管、5為扶手管、6為下支管、7為調節內管、8為調節外管、9為輔助輪、10為調節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點。
[0011]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可調節的兒童助行器,包括扶手管、下支管、兩個前腳管、兩個后腳管和調節管;所述兩個前腳管平行設置,前腳管包括前腳外管和前腳內管,前腳外管套接于前腳內管外部;所述兩個后腳管平行設置與前腳管后部,后腳管包括后腳外管和后腳內管,后腳外管套接于后腳內管外部;所述前腳外管上設置有若干調節孔;所述扶手管前部和后部分別與前腳管和后腳管的頂端轉動連接,下支管的前部兩側和后部兩側分別通過一個U型卡與后腳管的頂端和前腳外管的底端轉動連接;所述調節孔的間距為前腳外管總長度的1/14.2,前腳外管頂端的調節孔的圓心到U型卡與前腳外管的連接處圓心的距離為前腳外管總長的1/11.83;所述調節管包括調節內管和調節外管,調節內管套接于調節外管內;所述調節管的兩端分別于后腳管中部和前腳外管下端轉動連接;所述下支管尾端至調節管尾端的距離為后腳外管的長度的1/3。所述扶手管上設置有兩個泡棉把手。所述前腳內管和后腳內管的底端設置有輔助輪。
[0012]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它能克服現有技術的弊端,結構設計合理新穎。通過鉸接連接的方式連接助行器的各部件,并且在前腳內管、后腳內管、前腳外管和后腳外管上均設置有若干均勻設置的調節孔,這樣方便調節助行器各部分的尺寸,方便各年齡段的兒童使用,增加了助行器的適用范圍。鉸接的方式使得各部分在使用過程中有一定的緩沖,提高了助行器的使用壽命。
[0013]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可調節的兒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管、下支管、兩個前腳管、兩個后腳管和調節管;所述兩個前腳管平行設置,前腳管包括前腳外管和前腳內管,前腳外管套接于前腳內管外部;所述兩個后腳管平行設置與前腳管后部,后腳管包括后腳外管和后腳內管,后腳外管套接于后腳內管外部;所述前腳外管上設置有若干調節孔;所述扶手管前部和后部分別與前腳管和后腳管的頂端轉動連接,下支管的前部兩側和后部兩側分別通過一個U型卡與后腳管的頂端和前腳外管的底端轉動連接;所述調節孔的間距為前腳外管總長度的1/14.2,前腳外管頂端的調節孔的圓心到U型卡與前腳外管的連接處圓心的距離為前腳外管總長的1/11.83;所述調節管包括調節內管和調節外管,調節內管套接于調節外管內;所述調節管的兩端分別于后腳管中部和前腳外管下端轉動連接;所述下支管尾端至調節管尾端的距離為后腳外管的長度的I /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的兒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管上設置有兩個泡棉把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節的兒童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腳內管和后腳內管的底端設置有輔助輪。
【文檔編號】A47D13/04GK205493313SQ201620148548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9日
【發明人】黃兵
【申請人】江陰市新盛醫療器材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