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橋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架橋機,其包括前支腿、后支腿、前支撐、后支撐、橫梁、卷揚小車和運梁小車,其中卷揚小車包括第一卷揚小車和第二卷揚小車,運梁小車包括第一運梁小車和第二運梁小車,第一卷揚小車位于第二卷揚小車的右側,且第一卷揚小車還包括用于驅動第一卷揚小車沿著橫梁長度方向移動的第一驅動機構及控制第一驅動機構的高速端控制器;第一運梁小車和第二運梁小車分別設置在待架橋梁底部的左右兩端,且分別設有第二驅動機構和第三驅動機構;第一卷揚小車能夠與第一運梁小車同步運動。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卷揚小車與第一運梁小車同步運動,確保待架橋梁的尾部喂梁時,設備工作更加穩定,節約人力,簡化架橋機的結構,降低造價。
【專利說明】 架橋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橋梁建筑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架橋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架橋機包括前支腿、后支腿、前支撐、后支撐、橫梁、以及能夠沿著橫梁長度方向移動的卷揚小車和運梁小車,在施工過程中,將前支撐、后支撐設置在已經澆筑的橋墩上,后支腿采用折疊方式收縮在橫梁的端部,前支腿直接設置在地面上,具體的前支撐、后支撐起著主要支撐架橋機的重量,同時采用兩輛運梁小車運輸著待架橋梁,然后將待架橋梁的兩端,采用卷揚小車卷起,使得待架橋梁脫離運梁小車,進一步在卷揚小車的作用下,待架橋梁移動到架梁區,再通過卷揚小車,將待架橋梁放置在架梁區內,從而實現橋梁的架設。
[0003]然而,在上述的橋梁架設過程中,采用運梁小車與卷揚小車共同來推動待架橋梁的橫移,其存在很大的缺陷:
[0004]首先,運梁小車與卷揚小車的移動速度很難同步,使得待架橋梁在運梁小車上的穩定性較差,容易造成待架橋梁的晃動,從而,在尾部喂梁時,使設備工作穩定性不足;
[0005]其次,需要運梁小車駕駛員,同時至少還需要一個觀察員進行現場監控,調節運梁小車的運行速度,促使其與卷揚小車同步,增加人力成本;
[0006]再由,架梁的工作效率也比較低,致使架橋的造價較高。
【發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能夠在待架橋梁的尾部喂梁時,使設備工作更加穩定的架橋機。
[0008]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0009]一種架橋機,其包括前支腿、后支腿、前支撐、后支撐、橫梁、以及能夠沿著橫梁長度方向移動的卷揚小車和運梁小車,橫梁水平設置,卷揚小車包括能夠活動設置在橫梁上的第一卷揚小車和第二卷揚小車,運梁小車包括分別設置在待架橋梁的兩端的第一運梁小車和第二運梁小車,在待架橋梁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第一卷揚小車和第二卷揚小車上分別設有與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能夠拆卸連接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且第一卷揚小車和第二卷揚小車能夠將待架橋梁吊起并運送至待架橋梁區,
[0010]特別是,第一卷揚小車位于第二卷揚小車的右側,且第一卷揚小車還包括用于驅動第一卷揚小車沿著橫梁長度方向移動的第一驅動機構及控制第一驅動機構的高速端控制器;
[0011]第一運梁小車和第二運梁小車分別設置在待架橋梁底部的左右兩端,且第一運梁小車和第二運梁小車分別設有第二驅動機構和第三驅動機構;
[0012]第一卷揚小車能夠與第一運梁小車同步運動。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或優選方面,第一運梁小車將待架橋梁的右端輸送至第一卷揚小車的正下方,第一卷揚小車的第一連接部與第二扣件連接,并將待架橋梁的右端吊起,第一卷揚小車的高速端控制器打開,第一驅動機構停止工作,第一卷揚小車與第一運梁小車同步運動。
[0014]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0015]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卷揚小車與第一運梁小車同步運動,從而確保待架橋梁的尾部喂梁時,設備工作更加穩定,同時節約人力,還簡化架橋機的結構,降低架橋的造價。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7]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架橋機的主視示意圖;
[0018]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架橋機的左視放大示意圖(待架橋梁位于運梁小車上);
[0019]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架橋機的左視放大示意圖(待架橋梁位于卷揚小車上);
[0020]其中:1、前支腿;2、后支腿;3、前支撐;4、后支撐;5、橫梁;6、第一卷揚小車;60、第一連接部;7、第二卷揚小車;70、第二連接部;8、第一運梁小車;9、第二運梁小車;10、待架橋梁;11、第一扣件;12、第二扣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1和圖2所示,按照本實施例的架橋機,其包括前支腿1、后支腿2、前支撐3、后支撐4、橫梁5、以及能夠沿著橫梁5長度方向移動的卷揚小車和運梁小車,其中橫梁5水平設置,卷揚小車包括能夠活動設置在橫梁5上的第一卷揚小車6和第二卷揚小車7,運梁小車包括分別設置在待架橋梁10的兩端的第一運梁小車8和第二運梁小車9,在待架橋梁10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扣件11和第二扣件12,第一卷揚小車6和第二卷揚小車7上分別設有與第一扣件11和所述第二扣件12能夠拆卸連接的第一連接部60和第二連接部70,且第一卷揚小車6和第二卷揚小車7能夠將待架橋梁10吊起并運送至待架橋梁區。
[0022]本例中,第一卷揚小車6位于第二卷揚小車7的右側,且第一卷揚小車6還包括用于驅動第一卷揚小車6沿著橫梁5長度方向移動的第一驅動機構及控制第一驅動機構的高速端控制器;第一運梁小車8和第二運梁小車9分別設置在待架橋梁10底部的左右兩端,且第一運梁小車8和第二運梁小車9分別設有第二驅動機構和第三驅動機構;同時第一卷揚小車6能夠與第一運梁小車8同步運動,實現待架橋梁10的穩定輸送。
[0023]進一步的,為了實現第一卷揚小車6能夠與第一運梁小車8同步運動,第一運梁小車8將待架橋梁10的右端輸送至第一卷揚小車6的正下方,第一卷揚小車6的第一連接部60與第二扣件12連接,并將待架橋梁的右端吊起,此時的第一卷揚小車6的高速端控制器打開,第一驅動機構停止工作,第一卷揚小車6與第一運梁小車8同步運動。
[0024]本實施例的架橋機具體工作如下:
[0025]在第二驅動機構和第三驅動機構的作用,第一運梁小車8帶動第二運梁小車9輸送著待架橋梁10向待架橋梁區移動,當待架橋梁10的右端部運動至第一卷揚小車6的正下方時,由第一卷揚小車6的第一連接部60與第二扣件12的相對鎖扣,然后再由第一卷揚小車6將待架橋梁10的右端吊起,使得待架橋梁10的右端脫開第二運梁小車9,同時控制第一驅動機構的高速端控制器打開,第一驅動機構停止工作,由第二驅動機構工作,第一運梁小車8推動待架橋梁10和第一卷揚小車6向待架橋梁區移動,此時,第一卷揚小車6和第一運梁小車8同步,當待架橋梁10的左端部運動至第二卷揚小車7的正下方時,停止第二驅動機構工作,由第二卷揚小車7的第二連接部70與第一扣件11的相對鎖扣,然后再由第二卷揚小車7將待架橋梁10的左端吊起,關閉高速端控制器,再次開啟第一驅動機構,由第一卷揚小車6和第二卷揚小車7沿著橫梁5的長度方向將待架橋梁10輸送至待架橋梁區的正上方,然后放下待架橋梁10并將第一扣件11和第二連接部70、第二扣件12與第一連接部60解扣,從而完成待架橋梁10的加工。
[0026]綜上,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卷揚小車與第一運梁小車同步運動,從而確保待架橋梁的尾部喂梁時,設備工作更加穩定,同時節約人力,還簡化架橋機的結構,降低架橋的造價。
[0027]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盡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架橋機,其包括前支腿、后支腿、前支撐、后支撐、橫梁、以及能夠沿著橫梁長度方向移動的卷揚小車和運梁小車,所述橫梁水平設置,所述的卷揚小車包括能夠活動設置在所述橫梁上的第一卷揚小車和第二卷揚小車,所述的運梁小車包括分別設置在待架橋梁的兩端的第一運梁小車和第二運梁小車,在所述待架橋梁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第一卷揚小車和所述第二卷揚小車上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能夠拆卸連接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且所述第一卷揚小車和所述第二卷揚小車能夠將所述待架橋梁吊起并運送至待架橋梁區,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卷揚小車位于所述第二卷揚小車的右側,且所述的第一卷揚小車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第一卷揚小車沿著所述橫梁長度方向移動的第一驅動機構及控制第一驅動機構的高速端控制器; 所述第一運梁小車和所述第二運梁小車分別設置在所述待架橋梁底部的左右兩端,且所述的第一運梁小車和所述第二運梁小車分別設有第二驅動機構和第三驅動機構; 所述的第一卷揚小車能夠與第一運梁小車同步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運梁小車將所述待架橋梁的右端輸送至第一卷揚小車的正下方,所述的第一卷揚小車的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扣件連接,并將所述待架橋梁的右端吊起,所述的第一驅動機構停止工作,第一卷揚小車的高速端控制器打開,處于完全被動驅動狀態,所述的第一卷揚小車與第一運梁小車同步運動。
【文檔編號】E01D21/00GK203462404SQ201320507164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0日
【發明者】周仲武, 王雷鳴 申請人:江蘇恩納斯重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