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單向預應力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箱梁標準節段,其特征在于,包括橋面板(1)、腹板(3)、底板(4)、橫隔板(5)、體內預應力束(11)、體外預應力束(12)、縱肋(2)、I類橫肋(9)和II類橫肋(10),所述橋面板(1)和底板(4)相對設置,通過兩側分別連接所述腹板(3)形成貫通的標準節段,所述橫隔板(5)與所述標準節段內壁連接且垂直于所述橋面板(1),所述縱肋(2)設置于所述橋面板(1)的下側壁上且與所述橫隔板(5)、I類橫肋(9)和II類橫肋(10)垂直,所述I類橫肋(9)和II類橫肋(10)與所述橋面板(1)的下側壁連接,所述I類橫肋(9)設置于所述標準節段兩側的開口端面上,所述II類橫肋(10)設置于所述橫隔板(5)之間,所述I類橫肋(9)在兩相鄰標準節段拼裝后粘接形成一道所述II類橫肋(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預應力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箱梁標準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標準節段內的橋面板(1)、縱肋(2)、橫隔板(5)、I類橫肋(9)和II類橫肋(10)之間形成正交異性矮肋板橋面體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預應力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箱梁標準節段,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體內束錨固齒塊(14)和體外束錨固齒塊(15),所述體內束錨固齒塊(14)嵌固于所述I類橫肋(9)上并穿過所述橫隔板(5),且與所述橋面板(1)的下側壁固接;所述體外束錨固齒塊(15)嵌固于所述橫隔板(5)之間并與所述腹板(3)內側壁固接,所述體外預應力束(12)通過體外束錨固齒塊(15)錨固,所述體內預應力束(11)通過所述體內束錨固齒塊(14)錨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預應力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箱梁標準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橋面板(1)厚度為0.07m~0.20m,所述縱肋(2)高度為0.10m~0.30m,所述橋面板(1)與縱肋(2)組合形成矮肋板結構,所述縱肋(2)截面為倒梯形,其上緣寬度為0.16m~0.30m,下緣寬度為0.14m~0.28m,相鄰所述縱肋(2)中心間距為0.50~1.20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預應力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箱梁標準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標準節段內的橫隔板(5)為兩道,所述橫隔板(5)包括一道上弦板(6)、兩至四道側板(7)和一道下弦板(8),所述橫隔板(5)厚度為0.10m~0.20m,所述上弦板(6)高度為兩腹板(3)中心線間距的1/7~1/10,所述下弦板(8)高度為0.50m~1.50m,所述側板(7)寬度為0.50m~2.00m。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向預應力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箱梁標準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標準節段包括兩道I類橫肋(9)和一道II類橫肋(10),所述I類橫肋(9)厚度為0.08m~0.15m,所述II類橫肋(10)厚度為0.12m~0.30m,所述I類橫肋(9)和II類橫肋(10)高度為兩腹板(3)中心線間距的1/7~1/30,所述I類橫肋(9)在體內束錨固齒塊(14)位置處設置一槽口(17)。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單向預應力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箱梁標準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3)和底板(4)均采用薄壁板件,腹板(3)厚度為0.12m~0.50m,底板(4)厚度為0.12m~2.00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單向預應力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箱梁標準節段,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轉向塊(13),其嵌固于所述橫隔板(5)上,且其中一個面與腹板(3)內側壁固接,體外預應力束(12)穿過所述轉向塊(13)。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單向預應力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箱梁標準節段,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標準節段的兩開口端面上剪力鍵(16),所述剪力鍵(16)為包括榫頭(161)和榫槽(162)的榫卯結構,所述標準節段一開口端面設置有多個榫頭(161),另一開口端面設置有多個榫槽(162),均靠近于腹板(3)內側,剪力鍵(16)的鍵長為0.50m~2.00m,鍵寬為0.10m~0.30m,鍵深為0.2m~1.00m。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單向預應力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箱梁標準節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標準節段為等截面梁高或變截面梁高的標準節段,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澆筑而成,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為抗壓強度不小于100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或超高性能纖維增強混凝土或密實配筋復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