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橋梁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承臺預制拼裝的連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常規的橋墩預制拼裝工藝是在墩柱部分設置結合面,通過墩柱內的高強套筒穿入預埋于承臺的單根粗鋼筋連接后灌漿,主要存在以下缺點:
1、由于套筒埋置于墩柱內,預制墩柱安裝時,工人不得不趴在地上觀察套筒是否與預埋于承臺的鋼筋對齊,對齊后方可繼續安裝,非常不方便;
2、為了安裝方便,同時因灌漿需要,套管內徑一般比預埋鋼筋直徑大3cm以上,因此,套筒內必須灌漿且達到強度后,墩柱方可受力;
3、寒冷天氣無法進行灌漿;
4、墩柱內的受力主筋是不連續的,存在無筋斷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承臺預制拼裝的連接結構及其施工方法,通過在承臺設置結合面,使得預制橋墩與承臺之間的拼裝更加靈活方便,節省了套筒灌漿工序。
本發明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用于承臺預制拼裝的連接結構,用于將預制橋墩拼裝于承臺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臺沿其高度方向為上、下兩部分,其中所述承臺上部位于所述預制墩柱的底部并與所述預制橋墩一同預制,所述承臺上部具有預留管道,所述承臺下部為現澆承臺,在所述承臺下部預埋有預應力鋼棒,所述承臺上部和所述承臺下部之間通過所述預應力鋼棒穿過所述預留管道并錨固使所述承臺上部和所述承臺下部之間連接固定,實現所述預制橋墩和所述承臺之間的拼裝。
在所述承臺上部和所述承臺下部的結合面涂抹有粘結膠。
所述承臺上部的外輪廓尺寸大于所述預制墩柱的外輪廓尺寸,所述預留管道預制于所述承臺上部大于所述預制墩柱的部分。
一種涉及上述的用于承臺預制拼裝的連接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預制墩柱及位于其底部的承臺上部,在所述承臺上部設置預留管道;
在承臺設計位置現澆承臺下部,并在所述承臺下部的頂部預埋預應力鋼棒,所述預應力鋼棒的尺寸滿足于穿過所述預留管道的要求;
在所述承臺下部的表面涂抹粘結膠,將所述承臺下部上的所述預應力鋼棒穿過所述承臺上部的預留管道,并通過錨固裝置進行固定后進行注漿封錨。
所述粘結膠用于粘結所述承臺上部和所述承臺下部,其涂抹范圍與所述承臺上部的底面范圍相匹配。
本發明的優點是:1、上部承臺與墩柱一同預制,顯然保證了墩柱結構的完整性和受力主筋的連續性,受力性能更好;2、墩柱受力主筋的設計更加靈活,鋼筋可以一根一束,也可以兩根一束,也可以交錯布置;3、上部預制承臺通過預應力鋼棒錨固于下部現澆承臺,同時粘結膠使結合面更加密貼,實現了結構的可靠連接,安裝方便,更加靈活;4、常規的套筒灌漿則是受力必需的,而本發明中灌漿是為了填充管道保證耐久,而不是受力需要;這樣便使得寒冷天氣拼裝施工成為了可能,特別適用于我國北方冬季預制拼裝施工;5、在預制拼裝橋梁工程設計施工領域具有相當大的工程推廣應用前景,尤其在北方寒冷天氣等情況下應用競爭優勢更加明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特征及其它相關特征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于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
如圖1所示,圖中標號1-7分別表示為:預制墩柱1、預制承臺2、現澆承臺3、預應力鋼棒4、預留管道5、錨固裝置6、粘結膠7。
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用于承臺預制拼裝的連接結構的主體結構包括預制墩柱1、預制承臺2和現澆承臺3,其中預制承臺2作為承臺上部,現澆承臺3作為承臺下部,即支承預制墩柱1的承臺沿其高度方向分為預制承臺2和現澆承臺3這兩個部分。
如圖1所示,預制承臺2設置在預制墩柱1的底部,且兩者一同預制。預制承臺2的外輪廓尺寸大于預制墩柱1的外輪廓尺寸。在預制承臺2大于預制墩柱1的部分對稱布置有預留管道5。現澆承臺3上預埋有預應力鋼棒4,預應力鋼棒4的直徑與預留管道5的管道內徑相吻合適配。預應力鋼棒4可穿入預制承臺2上的預留管道5之中并通過錨固裝置6錨固,之后可適時進行注漿封錨。預制橋墩1通過其下部的預制承臺2與現澆承臺3之間的連接固定完成其拼裝。
此時,本實施例中的連接結構不同于常規的預制橋墩拼裝工藝,預制墩柱1本身不設置結合面,而是將該結合面設置在承臺的上下兩部分之間,保證了預制墩柱1的結構完整性和受力主筋的連續性,受力性能更好。同時,可使得預制墩柱1的受力主筋設計更加靈活,鋼筋可以一根一束,也可以兩根一束,也可以交錯布置。
如圖1所示,在現澆承臺3的表面,即預制承臺2和現澆承臺3的結合面處涂抹有一層粘結膠7,使得預制承臺2和現澆承臺3的結合面更加密貼,實現了兩者之間的可靠連接,安裝方便,更加靈活。
上述連接結構在施工時,包括以下步驟:
1)預制設計尺寸的預制墩柱1及位于其底部的預制承臺2,在預制承臺2內設置預留管道5。
2)在承臺的設計位置處設置現澆承臺3,并在現澆承臺3的頂部預埋預應力鋼棒4,預應力鋼棒4的尺寸滿足于穿過預留管道5的要求。
3)在現澆承臺3的表面涂抹粘結膠7,該粘結膠7的涂抹范圍與預制承臺2的底面范圍相匹配,使得預制承臺2的底面可通過粘結膠7與現澆承臺3的表面完全密貼。將現澆承臺3上的預應力鋼棒4穿過預制承臺2的預留管道5,并通過錨固裝置6進行固定后適時進行注漿封錨。
本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時:預留管道5一般較預應力鋼棒4直徑大1cm。向預留管道5內管教是為了填充管道保證耐久,同時可使得寒冷天氣拼裝施工成為了可能,特別適用于我國北方冬季預制拼裝施工。
雖然以上實施例已經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目的的構思和實施例做了詳細說明,但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沒有脫離權利要求限定范圍的前提條件下,仍然可以對本發明作出各種改進和變換,故在此不一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