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液壓剪擴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剪擴鉗,一種在沒有交流電源的野外抗災搶救或搶修時,用于剪斷或擴張障礙物的便攜式液壓剪擴鉗。
背景技術:
在地震、火災等搶救現場,為清除障礙物,常需用機械動力的剪擴鉗代替笨重費力的人力剪擴鉗。由于災難現場通常沒有交流電源,必需應用有電池的便攜式液壓剪擴鉗。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液壓剪擴鉗,液壓部件價格昂貴,使整機售價很高,不易普及,需要研制一種價廉質優的液壓裝置,使便攜式液壓剪擴鉗的售價降低。便攜式液壓剪擴鉗的液壓裝置由柱塞泵、液壓控制閥和油缸集合而成,結構十分緊湊,通常用圖6所示的軸向轉換控制閥的閥體和閥針,用移動閥針改變壓力油流向,閥體內有尺寸精度較高的沉割槽,這在結構緊湊、形狀復雜的缸體上加工難以保證精度。目前所見的中心進油液壓油缸的結構見圖7,為保證缸體與活塞間滲漏量小,要求缸體內孔與中心圓柱面很高的同心度和光潔度,加工難度很高,活塞和活塞桿的加工要求也較高。這些因素使液壓裝置的制造成本很高,必須對上述液壓件結構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研制一種結構簡單、價廉質優的便攜式液壓剪擴鉗的液壓裝置,為此需對液壓裝置中的油缸和控制閥結構和工藝方法進行改進。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便攜式液壓剪擴鉗,包括電池、電機、變速箱和液壓裝置。所述液壓裝置由油缸、液壓操縱閥和柱塞泵構成。所述油缸由缸體、活塞和活塞桿構成,所述液壓操縱閥由閥針和換向旋鈕組成。所述缸體的頂部設有閥孔,該閥孔與液壓操縱閥的閥針滑動配合,并與缸體的油腔的上腔聯通。所述缸體的側壁設有油路通道,油路通道的上進油孔與缸體頂部的閥孔連通,且經上腔油孔與油腔的上腔連通;油路通道的下端與油腔的下腔油孔連通。所述缸體的閥孔上沒有沉割油槽,在閥針上有右油槽和左油槽。當換向旋鈕處在 “擴張”位置時,閥針上右油槽使閥孔的進油孔與上進油孔相通,通過油路通道與下腔油孔相通,此時,左油槽使閥孔的回油孔與上腔油孔相通。這時柱塞泵注入的壓力油從閥孔經閥針上右油槽進入油缸下油腔,而上油腔油從左油槽經回油孔流回柱塞泵,壓力油推動話塞向內,活塞桿拉動剪擴鉗擴張物件。當換向旋鈕處在“剪切”位置時,閥針上左油槽使進油孔與上腔油孔相通,此時,右油槽使回油孔與上進油孔相通,通過油路通道與下腔油孔相通。這時柱塞泵注入的壓力油從閥孔經閥針上左油槽進入油缸上油腔,而下油腔油從右油槽經回油孔流回柱塞泵,壓力油推動話塞向外,活塞桿拉動剪擴鉗剪切物件。本發明中,缸體內下油腔進出油孔由缸體側壁上鉆孔而成,并通過油路通道與閥孔連通,使缸體中央圓柱體取消,缸體和活塞、活塞桿結構簡化,降低缸體和活塞間滲漏,減少缸體、活塞和話塞桿精加工工時。所述缸體液壓操縱閥孔上沒有間隔尺寸精度要求很高的沉割油槽,在閥針上有兩條油槽,這樣使缸體的加工工藝簡化。這些使液壓裝置結構和工藝簡化的方法,提高了液壓裝置的質量,避免油缸漏油,又節省很多精密加工工時,減少廢品量,顯著降低液壓裝置制造成本,也就降低了本便攜式液壓剪擴鉗的售價。
圖I :便攜式液壓剪擴鉗外形圖;圖2:液壓裝置結構圖;圖3:油缸剖視圖;圖4:液壓控制閥剖視圖(剪擴鉗擴張);圖5:液壓控制閥剖視圖(剪擴鉗剪切);圖6:軸向轉換控制閥示意圖;圖7:中心進油液壓油缸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一種便攜式液壓剪擴鉗,包括電池、電機、變速箱和液壓裝置,見圖I。所述液壓裝置是油缸I、液壓操縱閥2和柱塞泵構成,見圖2。所述油缸I由缸體11、活塞12和活塞桿13構成,所述液壓操縱閥2由閥針21和換向旋鈕22組成。如圖3所示,所述缸體11的頂部設有閥孔112,該閥孔112與液壓操縱閥2的閥針21滑動配合,并與缸體11的油腔111的上腔聯通。所述缸體11的側壁設有油路通道116,油路通道116的上進油孔115與缸體11頂部的閥孔112連通,且經上腔油孔114與油腔111的上腔連通;油路通道116的下端與油腔 111的下腔油孔113連通。所述缸體11的閥孔112上沒有沉割油槽,在閥針21上有右油槽211和左油槽212。 如圖4所示,當換向旋鈕22處在“擴張”位置時,閥針21上右油槽211使孔112的進油孔 117與上進油孔115相通,通過油路通道116與下腔油孔113相通,此時,左油槽212使閥孔 112的回油孔118與上腔油孔114相通。這時柱塞泵注入的壓力油從閥孔112經閥針21上右油槽211進入油缸11下油腔,而上油腔油從左油槽212經回油孔118流回柱塞泵,壓力油推動話塞12向內,活塞桿13拉動剪擴鉗擴張物件。如圖5所示,當換向旋鈕22處在“剪切”位置時,閥針21上左油槽212使進油孔117與上腔油孔114相通,此時,右油槽211使回油孔119與上進油孔115相通,通過油路通道116與下腔油孔113相通。這時柱塞泵注入的壓力油從閥孔112經閥針21上左油槽212進入油缸11上油腔,而下油腔油從右油槽 211經回油孔119流回柱塞泵,壓力油推動話塞12向外,活塞桿13拉動剪擴鉗剪切物件。所述電池為18V理電池;所述電機為755型直流電動機;所述變速箱為減速比為4 的行星齒輪減速機。如圖3所示,所述液壓裝置的缸體11內油腔111的下腔油孔113通過缸體11側壁內鉆孔而成,并通過油路通道116與閥孔112連通,使缸體11中設有圖7所示缸體的中央圓柱體,缸體11、活塞12和活塞桿13結構簡化,降低缸體11和活塞12間滲漏,減少缸體 11、活塞12和活塞桿13精加工工時。
如圖4、5所示,所述缸體11的閥孔112上沒有圖6所示的間隔尺寸精度要求很高的沉割油槽,在閥針21上有右油槽211和左油槽212。這使形狀復雜的缸體加工工藝簡化,減少精密加工工時,降低廢品率。所述便攜式液壓剪擴鉗的動作過程是電源電池接通后,電機啓動,使柱塞泵軸轉動,壓力油注入缸體11,若此時換向旋鈕22處在“擴張”位置,壓力油進入油腔111下腔油孔113,把活塞12向內拉,剪擴鉗擴張物件。換向旋鈕22旋向“剪切”位置,上腔油孔114 進油,把活塞12向外推,推動活塞桿13向外,使剪擴鉗剪切物件。本發明便攜式液壓剪擴鉗不局限于上述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做出非實質性的改變,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液壓剪擴鉗,包括電池、電機、變速箱和液壓裝置;所述液壓裝置由油缸(I)、液壓操縱閥(2)和柱塞泵構成,所述油缸(I)由缸體(11)、活塞(12)和活塞桿(13)構成,所述液壓操縱閥(2)由閥針(21)和換向旋鈕(22)組成,所述缸體(11)的頂部設有閥孔 (112),該閥孔(112)與液壓操縱閥(2)的閥針(21)滑動配合,并與缸體(11)的油腔(111) 的上腔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11的側壁設有油路通道(116),油路通道(116)的上進油孔(115)與缸體(II)頂部的閥孔(112)連通,且經上腔油孔(114)與油腔(111)的上腔連通;油路通道(116) 的下端與油腔(111)的下腔油孔(I 13)連通;所述缸體(11)的閥孔(112)上沒有沉割油槽,在閥針(21)上有右油槽(211)和左油槽 (212);當換向旋鈕(22)處在“擴張”位置時,閥針(21)上右油槽(211)使閥孔(112)的進油孔(117)與上進油孔(115)相通,通過油路通道(116)與下腔油孔(113)相通,此時,左油槽(212)使閥孔(112)的回油孔(118)與上腔油孔(114)相通;當換向旋鈕(22)處在“剪切”位置時,閥針(21)上左油槽(212)使進油孔(117)與上腔油孔(114)相通,此時,右油槽(211)使回油孔(119)與上進油孔(115)相通,通過油路通道(116)與下腔油孔(113)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便攜式液壓剪擴鉗,其特點在于所述電池為18V鋰電池;所述電機為755型直流電動機;所述變速箱為減速比為4的行星齒輪減速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便攜式液壓剪擴鉗,它由電池、電機、變速器、液壓裝置(柱塞泵、液壓操縱閥和油缸聯合體)、剪擴鉗等組成。在沒有交流電源的野外抗災或搶修現場,便攜式液壓剪擴鉗可以取代笨重費力的人力剪擴鉗,輕而易舉地切斷各種障礙物,并且結構緊湊便于攜帶,是一種重要的抗災搶救工具。但目前市場上這類工具價格昂貴,難以普及應用。液壓裝置是便攜式液壓剪擴鉗中最關鍵,也是成本最高的部件,本發明對液壓裝置中油缸和液壓操縱閥進行改進,研制出價廉質優的液壓裝置,使這種液壓剪擴鉗質量提高,成本降低。
文檔編號B25F3/00GK102581823SQ20121006662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4日
發明者丁明明 申請人:上海爾速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