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機械手的制備方法及由該方法制得的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化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機械手的制備方法和一種由該方法制得的機械手。
背景技術:
現代社會中,由于自動化技術的迅速發展,在工業生產中,一些有規律的操作工序,或者是勞動強度大的、對操作者的身體健康存在威脅的工序中,機械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機械手的應用,可以降低工作人員的使用數量,提高生產的效率和作業質量的可靠性等等。機械手的應用對工業生產具有很多的好處。但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應用于夾緊小物品場所的機械手,例如應用來夾緊布料、皮革之類的場所處,所采用的機械手結構設計不合理,其體積較大,零部件過多,導致機械手的價格較高,并且難以在小場所、小空間中靈活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手的制備方法,通過該方法的使用,可以制造出結構簡單巧妙的機械手,該機械手設計合理,體積小,零部件少,可以在小場所、小空間中靈活應用,并且價格較低,便于推廣應用。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由該機械手的制備方法所制得的機械手。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機械手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一手臂組件,該手臂組件包括一基座,該基座頂部的一側設有一第一定位結構,該第一定位結構的正下方設有一第二定位結構,于該基座頂部的另一側設有一由氣體驅動的頂出結構;
(2)制備一定夾緊部,該定夾緊部包括一定夾緊塊和一定夾緊桿,該定夾緊塊設置于該定夾緊桿的頂部,該定夾緊桿的上部設有一第一鉸接孔,該定夾緊桿的下部設有一與所述第一定位結構相配合的第三定位結構;
(3)制備一動夾緊部,該動夾緊部包括一動夾緊塊和一動夾緊桿,該動夾緊塊設置于該動夾緊桿的頂部,該動夾緊桿的上部設有一與該定夾緊桿上的第一鉸接孔相配合的鉸接組件;
(4)將所述定夾緊部安裝到該手臂組件上,該定夾緊桿的第三定位結構卡置于該第一定位結構處,該第二定位結構固定該定夾緊桿的底部,該定夾緊塊伸出該基座頂部;
(5)該動夾緊部的鉸接組件與該定夾緊桿上的第一鉸接孔相配合使該動夾緊部鉸接于該定夾緊部上,該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相對應,該動夾緊桿的底部處于該頂出結構的正上方,該鉸接組件處設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使該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在沒受到頂出結構的作用力時保持張開狀態;
(6)當頂出結構在受氣體驅動頂起的時候,此時彈性元件受力壓縮,該動夾緊桿的末端受力向上擺動,從而使得動夾緊塊向定夾緊塊合攏,將置于該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之間的物品夾住,當頂出結構不受氣體驅動的時候,彈性元件回復原形,從而推動該動夾緊塊向上擺動,該動夾緊塊離開定夾緊塊,將置于該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之間的物品松開。該第一定位結構包括兩結構相同的并列設置于該基座左側面頂部的上擋塊,該上擋塊的下端設有一第一定位槽,于該兩上擋塊之間、該基座的左側面上設有一第二凹槽;
于該基座上該兩上擋塊的正下方設有一凹陷,所述第二定位結構包括一設于該凹陷處的定位孔,該定位孔中由上往下依次設置一定位柱和一彈簧,該定位柱上,于該基座的左側面上設有一穿透該定位孔側壁的螺孔;通過在該螺孔中旋入螺絲,將定位柱鎖定。該頂出結構包括一氣動通道,該氣動通道包括一進氣通道和一驅動通道,所述進氣通道由該基座右側面向該基座內部水平延伸,該驅動通道垂直設置于該基座中并貫穿該基座的頂部,該進氣通道與驅動通道通過一連接通道于該驅動通道的底部處連通,所述連接通道的直徑小于該驅動通道的直徑,一頂桿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該驅動通道中。該第三定位結構包括兩結構相同的與該第一定位結構中的兩第一定位槽相對應的定位凸塊、一下擋板和一導向塊,該兩定位凸塊并列設置于該定夾緊桿下端兩側,該下擋板設置于該定夾緊桿的朝向該基座的側面下端,該導向塊設置于該下擋板的正上方。該鉸接組件包括兩結構相同的并列設置于該動夾緊桿上部的鉸接臂,該鉸接臂的末端設有一與該第一鉸接孔大小相同的第二鉸接孔,所述彈性元件固定于該兩鉸接臂之間,該彈性元件的兩端分別與該定夾緊桿的上部、動夾緊桿的上部相接觸。所述定夾緊塊、動夾緊塊為圓弧形,所述定夾緊塊、動夾緊塊相向的側面上設有相配合的增強摩擦力的凸齒;
所述基座下部的相向兩側分別設有一便于該基座固定到別的機械部件上的臺階,于該臺階處設有一第三鉸接孔。一種由前述機械手的制備方法所制得的機械手,其包括一手臂組件、一定夾緊部和一動夾緊部,該手臂組件包括一基座,該基座頂部的一側設有一第一定位結構,該第一定位結構的正下方設有一第二定位結構,于該基座頂部的另一側設有一由氣體驅動的頂出結構;該定夾緊部包括一定夾緊塊和一定夾緊桿,該定夾緊塊設置于該定夾緊桿的頂部,該定夾緊桿的上部設有一第一鉸接孔,該定夾緊桿的下部設有一與所述第一定位結構相配合的第三定位結構;該動夾緊部包括一動夾緊塊和一動夾緊桿,該動夾緊塊設置于該動夾緊桿的頂部,該動夾緊桿的上部設有一與該定夾緊桿上的第一鉸接孔相配合的鉸接組件;所述定夾緊部設置于該手臂組件上,該定夾緊桿的第三定位結構卡置于該第一定位結構處,該第二定位結構固定該定夾緊桿的底部,該定夾緊塊伸出該基座頂部;該動夾緊部的鉸接組件與該定夾緊桿上的第一鉸接孔相配合使該動夾緊部鉸接于該定夾緊部上,該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相對應,該動夾緊桿的底部處于該頂出結構的正上方,該鉸接組件處設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使該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在沒受到頂出結構的作用力時保持張開狀態。該第一定位結構包括兩結構相同的并列設置于該基座左側面頂部的上擋塊,該上擋塊的下端設有一第一定位槽,于該兩上擋塊之間、該基座的左側面上設有一第二凹槽;于該基座上該兩上擋塊的正下方設有一凹陷,所述第二定位結構包括一設于該凹陷處的定位孔,該定位孔中由上往下依次設置一定位柱和一彈簧,該定位柱上,于該基座的左側面上設有一穿透該定位孔側壁的螺孔;
5該頂出結構包括一氣動通道,該氣動通道包括一進氣通道和一驅動通道,所述進氣通道由該基座右側面向該基座內部水平延伸,該驅動通道垂直設置于該基座中并貫穿該基座的頂部,該進氣通道與驅動通道通過一連接通道于該驅動通道的底部處連通,所述連接通道的直徑小于該驅動通道的直徑,一頂桿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該驅動通道中。該第三定位結構包括兩結構相同的與該第一定位結構中的兩第一定位槽相對應的定位凸塊、一下擋板和一導向塊,該兩定位凸塊并列設置于該定夾緊桿下端兩側,該下擋板設置于該定夾緊桿的朝向該基座的側面下端,該導向塊設置于該下擋板的正上方。該鉸接組件包括兩結構相同的并列設置于該動夾緊桿上部的鉸接臂,該鉸接臂的末端設有一與該第一鉸接孔大小相同的第二鉸接孔,所述彈性元件固定于該兩鉸接臂之間,該彈性元件的兩端分別與該定夾緊桿的上部、動夾緊桿的上部相接觸。所述定夾緊塊、動夾緊塊為圓弧形,所述定夾緊塊、動夾緊塊相向的側面上設有相配合的增強摩擦力的凸齒;
所述基座下部的相向兩側分別設有一便于該基座固定到別的機械部件上的臺階,于該臺階處設有一第三鉸接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該方法的使用,可以制造出結構簡單巧妙的機械手,該機械手設計合理,體積小,零部件少,可以在小場所、小空間中靈活應用,并且價格較低,便于推廣應用。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2是圖I中基座的結構不意圖3是圖I中基座的透視圖4是圖I中定夾緊部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見圖I至圖4,本發明一種機械手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一手臂組件I,該手臂組件I包括一基座11,該基座11頂部的一側設有一第一定位結構12,該第一定位結構12的正下方設有一第二定位結構13,于該基座11頂部的另一側設有一由氣體驅動的頂出結構14 ;
(2)制備一定夾緊部2,該定夾緊部2包括一定夾緊塊21和一定夾緊桿22,該定夾緊塊21設置于該定夾緊桿22的頂部,該定夾緊桿22的上部設有一第一鉸接孔23,該定夾緊桿22的下部設有一與所述第一定位結構12相配合的第三定位結構24 ;
(3)制備一動夾緊部3,該動夾緊部3包括一動夾緊塊31和一動夾緊桿32,該動夾緊塊31設置于該動夾緊桿32的頂部,該動夾緊桿32的上部設有一與該定夾緊桿22上的第一鉸接孔23相配合的鉸接組件33 ;
(4)將所述定夾緊部2安裝到該手臂組件I上,該定夾緊桿22的第三定位結構24卡置于該第一定位結構12處,該第二定位結構13固定該定夾緊桿22的底部,該定夾緊塊21 伸出該基座11頂部;(5)該動夾緊部3的鉸接組件33與該定夾緊桿22上的第一鉸接孔23相配合使該動夾緊部3鉸接于該定夾緊部2上,該動夾緊塊31與定夾緊塊21相對應,該動夾緊桿32的底部處于該頂出結構14的正上方,該鉸接組件33處設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使該動夾緊塊31與定夾緊塊21在沒受到頂出結構14的作用力時保持張開狀態;
(6)當頂出結構14在受氣體驅動頂起的時候,此時彈性元件受力壓縮,該動夾緊桿32 的末端受力向上擺動,從而使得動夾緊塊31向定夾緊塊21合攏,將置于該動夾緊塊31與定夾緊塊21之間的物品夾住,當頂出結構14不受氣體驅動的時候,彈性元件回復原形,從而推動該動夾緊塊31向上擺動,該動夾緊塊31離開定夾緊塊21,將置于該動夾緊塊31與定夾緊塊21之間的物品松開。該第一定位結構12包括兩結構相同的并列設置于該基座11左側面頂部的上擋塊 121,該上擋塊121的下端設有一第一定位槽122,于該兩上擋塊121之間、該基座11的左側面上設有一第二凹槽123 ;
于該基座11上該兩上擋塊121的正下方設有一凹陷15,所述第二定位結構13包括一設于該凹陷15處的定位孔131,該定位孔131中由上往下依次設置一定位柱和一彈簧,該定位柱上,于該基座11的左側面上設有一穿透該定位孔131側壁的螺孔134 ;通過在該螺孔 134中旋入螺絲,將定位柱鎖定。該頂出結構14包括一氣動通道141,該氣動通道141包括一進氣通道1411和一驅動通道1412,所述進氣通道1411由該基座11右側面向該基座11內部水平延伸,該驅動通道1412垂直設置于該基座11中并貫穿該基座11的頂部,該進氣通道1411與驅動通道 1412通過一連接通道1413于該驅動通道1412的底部處連通,所述連接通道1413的直徑小于該驅動通道1412的直徑,一頂桿142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該驅動通道1412中。該第三定位結構24包括兩結構相同的與該第一定位結構12中的兩第一定位槽 122相對應的定位凸塊241、一下擋板242和一導向塊243,該兩定位凸塊241并列設置于該定夾緊桿22下端兩側,該下擋板242設置于該定夾緊桿22的朝向該基座11的側面下端, 該導向塊243設置于該下擋板242的正上方。該鉸接組件33包括兩結構相同的并列設置于該動夾緊桿32上部的鉸接臂331,該鉸接臂331的末端設有一與該第一鉸接孔23大小相同的第二鉸接孔332,所述彈性元件固定于該兩鉸接臂331之間,該彈性元件的兩端分別與該定夾緊桿22的上部、動夾緊桿32的上部相接觸。所述定夾緊塊21、動夾緊塊31為圓弧形,所述定夾緊塊21、動夾緊塊31相向的側面上設有相配合的增強摩擦力的凸齒50 ;
所述基座11下部的相向兩側分別設有一便于該基座11固定到別的機械部件上的臺階 111,于該臺階處設有一第三鉸接孔112。一種由前述機械手的制備方法所制得的機械手,其包括一手臂組件I、一定夾緊部 2和一動夾緊部3,該手臂組件I包括一基座11,該基座11頂部的一側設有一第一定位結構12,該第一定位結構12的正下方設有一第二定位結構13,于該基座11頂部的另一側設有一由氣體驅動的頂出結構14 ;該定夾緊部2包括一定夾緊塊21和一定夾緊桿22,該定夾緊塊21設置于該定夾緊桿22的頂部,該定夾緊桿22的上部設有一第一鉸接孔23,該定夾緊桿22的下部設有一與所述第一定位結構12相配合的第三定位結構24 ;該動夾緊部3包括一動夾緊塊31和一動夾緊桿32,該動夾緊塊31設置于該動夾緊桿32的頂部,該動夾緊桿32的上部設有一與該定夾緊桿22上的第一鉸接孔23相配合的鉸接組件33 ;所述定夾緊部2設置于該手臂組件I上,該定夾緊桿22的第三定位結構24卡置于該第一定位結構12 處,該第二定位結構13固定該定夾緊桿22的底部,該定夾緊塊21伸出該基座11頂部;該動夾緊部3的鉸接組件33與該定夾緊桿22上的第一鉸接孔23相配合使該動夾緊部3鉸接于該定夾緊部2上,該動夾緊塊31與定夾緊塊21相對應,該動夾緊桿32的底部處于該頂出結構14的正上方,該鉸接組件33處設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使該動夾緊塊31與定夾緊塊21在沒受到頂出結構的作用力時保持張開狀態。該第一定位結構12包括兩結構相同的并列設置于該基座11左側面頂部的上擋塊 121,該上擋塊121的下端設有一第一定位槽122,于該兩上擋塊121之間、該基座11的左側面上設有一第二凹槽123 ;于該基座11上該兩上擋塊121的正下方設有一凹陷15,所述第二定位結構13包括一設于該凹陷15處的定位孔131,該定位孔131中由上往下依次設置一定位柱和一彈簧,該定位柱上,于該基座11的左側面上設有一穿透該定位孔131側壁的螺孔 134 ;
該頂出結構14包括一氣動通道141,該氣動通道141包括一進氣通道1411和一驅動通道1412,所述進氣通道1411由該基座11右側面向該基座11內部水平延伸,該驅動通道 1412垂直設置于該基座11中并貫穿該基座11的頂部,該進氣通道1411與驅動通道1412 通過一連接通道1413于該驅動通道1412的底部處連通,所述連接通道1413的直徑小于該驅動通道1412的直徑,一頂桿142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該驅動通道1412中。該第三定位結構24包括兩結構相同的與該第一定位結構12中的兩第一定位槽 122相對應的定位凸塊241、一下擋板242和一導向塊243,該兩定位凸塊241并列設置于該定夾緊桿22下端兩側,該下擋板242設置于該定夾緊桿22的朝向該基座11的側面下端, 該導向塊243設置于該下擋板242的正上方。該鉸接組件33包括兩結構相同的并列設置于該動夾緊桿32上部的鉸接臂331,該鉸接臂331的末端設有一與該第一鉸接孔23大小相同的第二鉸接孔332,所述彈性元件固定于該兩鉸接臂331之間,該彈性元件的兩端分別與該定夾緊桿22的上部、動夾緊桿32的上部相接觸。所述定夾緊塊21、動夾緊塊31為圓弧形,所述定夾緊塊21、動夾緊塊31相向的側面上設有相配合的增強摩擦力的凸齒50 ;
所述基座11下部的相向兩側分別設有一便于該基座11固定到別的機械部件上的臺階 111,于該臺階111處設有一第三鉸接孔112。使用本發明產品的時候,將該定夾緊部2固定到該基座11左側,先將導向塊243 插置到該第二凹槽123中定位,從而使得兩定位凸塊241與兩第一定位槽122位置相對應, 將該定夾緊部2往上移動,使得該兩定位凸塊241卡于該第一定位槽122中,在所述定位孔 131中依次放入彈簧、定位柱,由于彈簧的彈力,使得定位柱的頂端頂緊該定夾緊桿22的底部并固定該定夾緊部2,此時該下擋板242緊貼該凹陷15的頂部,在該螺孔134中旋入一螺絲將定位柱鎖定。將該動夾緊部3鉸接于該定夾緊部2上,定夾緊塊21與動夾緊塊31 相對應,于動夾緊部3的兩鉸接臂331之間設置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使定夾緊塊21與動夾緊塊31不合攏。將一頂桿142插置到該驅動通道1412中,該頂桿142下部尺寸略小于該驅動通道1412下部尺寸,于該頂桿142末端套設密封圈,增加該頂桿142與驅動通道 1412下部內壁之間的氣密性。當進氣通道1411外接氣管,并且導入氣體的時候,氣體推動該頂桿142向上移動,從而使得動夾緊塊31向定夾緊塊21移動,將置于該定夾緊塊21與動夾緊塊31之間的物品夾緊,當斷掉氣源使,彈性元件使得動夾緊塊31擺開,從而松開了被夾緊的物品。通過該方法的使用,可以制造出結構簡單巧妙的機械手,該機械手設計合理,體積小,零部件少,可以在小場所、小空間中靈活應用,并且價格較低,便于推廣應用。如本發明實施例所述,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結構的其他機械手的制備方法及由該方法制得的機械手,均在本發明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機械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一手臂組件,該手臂組件包括一基座,該基座頂部的一側設有一第一定位結構,該第一定位結構的正下方設有一第二定位結構,于該基座頂部的另一側設有一由氣體驅動的頂出結構;(2)制備一定夾緊部,該定夾緊部包括一定夾緊塊和一定夾緊桿,該定夾緊塊設置于該定夾緊桿的頂部,該定夾緊桿的上部設有一第一鉸接孔,該定夾緊桿的下部設有一與所述第一定位結構相配合的第三定位結構;(3)制備一動夾緊部,該動夾緊部包括一動夾緊塊和一動夾緊桿,該動夾緊塊設置于該動夾緊桿的頂部,該動夾緊桿的上部設有一與該定夾緊桿上的第一鉸接孔相配合的鉸接組件;(4)將所述定夾緊部安裝到該手臂組件上,該定夾緊桿的第三定位結構卡置于該第一定位結構處,該第二定位結構固定該定夾緊桿的底部,該定夾緊塊伸出該基座頂部;(5)該動夾緊部的鉸接組件與該定夾緊桿上的第一鉸接孔相配合使該動夾緊部鉸接于該定夾緊部上,該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相對應,該動夾緊桿的底部處于該頂出結構的正上方,該鉸接組件處設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使該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在沒受到頂出結構的作用力時保持張開狀態;(6)當頂出結構在受氣體驅動頂起的時候,此時彈性元件受力壓縮,該動夾緊桿的末端受力向上擺動,從而使得動夾緊塊向定夾緊塊合攏,將置于該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之間的物品夾住,當頂出結構不受氣體驅動的時候,彈性元件回復原形,從而推動該動夾緊塊向上擺動,該動夾緊塊離開定夾緊塊,將置于該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之間的物品松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機械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定位結構包括兩結構相同的并列設置于該基座左側面頂部的上擋塊,該上擋塊的下端設有一第一定位槽,于該兩上擋塊之間、該基座的左側面上設有一第二凹槽;于該基座上該兩上擋塊的正下方設有一凹陷,所述第二定位結構包括一設于該凹陷處的定位孔,該定位孔中由上往下依次設置一定位柱和一彈簧,該定位柱上,于該基座的左側面上設有一穿透該定位孔側壁的螺孔;該頂出結構包括一氣動通道,該氣動通道包括一進氣通道和一驅動通道,所述進氣通道由該基座右側面向該基座內部水平延伸,該驅動通道垂直設置于該基座中并貫穿該基座的頂部,該進氣通道與驅動通道通過一連接通道于該驅動通道的底部處連通,所述連接通道的直徑小于該驅動通道的直徑,一頂桿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該驅動通道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械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三定位結構包括兩結構相同的與該第一定位結構中的兩第一定位槽相對應的定位凸塊、一下擋板和一導向塊, 該兩定位凸塊并列設置于該定夾緊桿下端兩側,該下擋板設置于該定夾緊桿的朝向該基座的側面下端,該導向塊設置于該下擋板的正上方。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械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鉸接組件包括兩結構相同的并列設置于該動夾緊桿上部的鉸接臂,該鉸接臂的末端設有一與該第一鉸接孔大小相同的第二鉸接孔,所述彈性元件固定于該兩鉸接臂之間,該彈性元件的兩端分別與該定夾緊桿的上部、動夾緊桿的上部相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機械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夾緊塊、動夾緊塊為圓弧形,所述定夾緊塊、動夾緊塊相向的側面上設有相配合的增強摩擦力的凸齒;所述基座下部的相向兩側分別設有一便于該基座固定到別的機械部件上的臺階,于該臺階處設有一第三鉸接孔。
6.一種由權利要求I所述機械手的制備方法所制得的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手臂組件、一定夾緊部和一動夾緊部,該手臂組件包括一基座,該基座頂部的一側設有一第一定位結構,該第一定位結構的正下方設有一第二定位結構,于該基座頂部的另一側設有一由氣體驅動的頂出結構;該定夾緊部包括一定夾緊塊和一定夾緊桿,該定夾緊塊設置于該定夾緊桿的頂部,該定夾緊桿的上部設有一第一鉸接孔,該定夾緊桿的下部設有一與所述第一定位結構相配合的第三定位結構;該動夾緊部包括一動夾緊塊和一動夾緊桿,該動夾緊塊設置于該動夾緊桿的頂部,該動夾緊桿的上部設有一與該定夾緊桿上的第一鉸接孔相配合的鉸接組件;所述定夾緊部設置于該手臂組件上,該定夾緊桿的第三定位結構卡置于該第一定位結構處,該第二定位結構固定該定夾緊桿的底部,該定夾緊塊伸出該基座頂部;該動夾緊部的鉸接組件與該定夾緊桿上的第一鉸接孔相配合使該動夾緊部鉸接于該定夾緊部上,該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相對應,該動夾緊桿的底部處于該頂出結構的正上方,該鉸接組件處設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使該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在沒受到頂出結構的作用力時保持張開狀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機械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定位結構包括兩結構相同的并列設置于該基座左側面頂部的上擋塊,該上擋塊的下端設有一第一定位槽,于該兩上擋塊之間、該基座的左側面上設有一第二凹槽;于該基座上該兩上擋塊的正下方設有一凹陷,所述第二定位結構包括一設于該凹陷處的定位孔,該定位孔中由上往下依次設置一定位柱和一彈簧,該定位柱上,于該基座的左側面上設有一穿透該定位孔側壁的螺孔;該頂出結構包括一氣動通道,該氣動通道包括一進氣通道和一驅動通道,所述進氣通道由該基座右側面向該基座內部水平延伸,該驅動通道垂直設置于該基座中并貫穿該基座的頂部,該進氣通道與驅動通道通過一連接通道于該驅動通道的底部處連通,所述連接通道的直徑小于該驅動通道的直徑,一頂桿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該驅動通道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機械手,其特征在于,該第三定位結構包括兩結構相同的與該第一定位結構中的兩第一定位槽相對應的定位凸塊、一下擋板和一導向塊,該兩定位凸塊并列設置于該定夾緊桿下端兩側,該下擋板設置于該定夾緊桿的朝向該基座的側面下端,該導向塊設置于該下擋板的正上方。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機械手,其特征在于,該鉸接組件包括兩結構相同的并列設置于該動夾緊桿上部的鉸接臂,該鉸接臂的末端設有一與該第一鉸接孔大小相同的第二鉸接孔,所述彈性元件固定于該兩鉸接臂之間,該彈性元件的兩端分別與該定夾緊桿的上部、 動夾緊桿的上部相接觸。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夾緊塊、動夾緊塊為圓弧形,所述定夾緊塊、動夾緊塊相向的側面上設有相配合的增強摩擦力的凸齒;所述基座下部的相向兩側分別設有一便于該基座固定到別的機械部件上的臺階,于該臺階處設有一第三鉸接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機械手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制備一手臂組件、一定夾緊部和一動夾緊部,將定夾緊部安裝到該手臂組件上,定夾緊桿的第三定位結構卡置于第一定位結構處,第二定位結構固定定夾緊桿的底部,定夾緊塊伸出基座頂部;動夾緊部的鉸接組件與定夾緊桿上的第一鉸接孔相配合使動夾緊部鉸接于定夾緊部上,動夾緊桿的底部處于該頂出結構的正上方,鉸接組件處設有一彈性元件,使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在沒受到頂出結構的作用力時保持張開狀態;當頂出結構在受氣體驅動頂起的時候,動夾緊桿的末端受力向上擺動,從而使得動夾緊塊向定夾緊塊合攏,將置于動夾緊塊與定夾緊塊之間的物品夾住。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機械手。
文檔編號B25J9/08GK102581845SQ20121006676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5日
發明者梁首強 申請人:梁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