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機床頂桿的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58766閱讀:303來源:國知局
機床頂桿的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床頂桿的存放架,該存放架包括安裝本體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裝本體上的頂桿支撐部,所述頂桿支撐部上具有第一頂桿支撐面、第二頂桿支撐面以及開設于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與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之間的頂桿通過槽,所述頂桿通過槽的一端具有供機床頂桿進入的頂桿放置開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存放架在頂桿支撐部上開設頂桿通過槽,并在頂桿通過槽的一端設置頂桿放置開口,如此即無需將機床頂桿抬升至整個機床頂桿高于頂桿支撐部的位置后再放下機床頂桿,也無需多次握持機床頂桿,進而縮短存放機床頂桿時所消耗的時間,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
【專利說明】機床頂桿的存放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床頂桿的存放【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機床頂桿的存放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汽車車身板件多采用冷沖壓的方式進行生產,生產過程中,沖壓機床的應用非常廣泛,部分沖壓件的拉延、翻邊工序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機床頂桿。
[0003]機床頂桿為實心圓柱狀鋼件,其頭部具有圓臺,使用時將頂桿放入機床內,不用時將其取出單獨存放。由于機床頂桿數量較多,需要采用存放架將機床頂桿存放起來,以便于操作人員存放以及拿取機床頂桿。如圖1所示,目前普遍使用的存放架包括安裝本體10以及固定于本體10上的頂桿支撐部,該頂桿支撐部通常為支撐板11,支撐板11上設有多個定位孔,機床頂桿穿過支撐板11上的定位孔后,機床頂桿頭部的圓臺與支撐板11相擋接,進而實現機床頂桿的定位。
[0004]然而,采用上述存放架后,當機床頂桿使用結束,需要放入頂桿存放車內時,先將機床頂桿以豎立的方式抬起,直至機床頂桿的底部高于支撐板11的高度,接著對準支撐板11上的定位孔,緩慢將機床頂桿向下移動直至機床頂桿頭部的圓臺快接近支撐板11,再從支撐板11的下方握住機床頂桿,使機床頂桿繼續下降,直至機床頂桿上的圓臺與支撐板11擋接為止。顯然,此種方式需要對機床頂桿進行定位,還需要多次握持機床頂桿以實現機床頂桿的存放,致使機床頂桿的存放操作耗時較長,操作人員勞動強度較大。
[0005]綜上所述,如何解決機床頂桿的存放操作耗時較長、操作人員勞動強度較大這一問題,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機床頂桿的存放架,該存放架能夠縮短機床頂桿的存放操作所消耗的時間,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機床頂桿的存放架,包括安裝本體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裝本體上的頂桿支撐部,所述頂桿支撐部上具有第一頂桿支撐面、第二頂桿支撐面以及開設于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與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之間的頂桿通過槽,所述頂桿通過槽的一端具有供機床頂桿進入的頂桿放置開口。
[0009]優選地,在上述存放架中,所述頂桿支撐部包括多個間隔布置的條形定位件,相鄰的兩個所述條形定位件之間形成所述頂桿通過槽,每個所述條形定位件上均具有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和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
[0010]優選地,在上述存放架中,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和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均為斜面,所述頂桿通過槽為形成于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與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之間的V型通過槽,所述V型通過槽的開口方向背離頂桿存放側。
[0011]優選地,在上述存放架中,所述條形定位件為角鋼結構,所述條形定位件的兩個外表平面分別為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和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
[0012]優選地,在上述存放架中,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和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0013]優選地,在上述存放架中,還包括相對于所述安裝本體固定的頂桿限位部,所述頂桿限位部與所述安裝本體之間具有容置所述機床頂桿的桿部的空間。
[0014]優選地,在上述存放架中,所述頂桿限位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裝本體上的第一安裝板、固定于上所述安裝本體上的第二安裝板以及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安裝板和所述第二安裝板可拆卸連接的擋桿,所述第一安裝板和所述第二安裝板均沿著所述頂桿通過槽的延伸方向延伸。
[0015]優選地,在上述存放架中,所述第一安裝板和所述第二安裝板上均具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沿著所述頂桿通過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擋桿的端部滑動配合于所述滑移孔內。
[0016]優選地,在上述存放架中,所述擋桿的端部通過U型螺栓滑動配合于所述滑移孔內,所述擋桿穿過所述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的兩端均穿過所述滑移孔。
[0017]優選地,在上述存放架中,所述第一安裝板和所述第二安裝板均為角鋼結構,且所述第一安裝板和所述第二安裝板的其中一個外表平面位于水平面內。
[001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存放架包括安裝本體以及固定于安裝本體上的頂桿支撐部,該頂桿支撐部上具有第一頂桿支撐面、第二頂桿支撐面以及開設于第一頂桿支撐面與第二頂桿支撐面之間的頂桿通過槽,該頂桿通過槽的一端具有供機床頂桿進入的頂桿放置開口。使用該存放架時,將機床頂桿抬高至機床頂桿的圓臺高于頂桿通過槽,并操作機床頂桿從頂桿放置開口處伸入頂桿通過槽,使得機床頂桿的圓臺與第一頂桿支撐面和第二頂桿支撐面相接觸,然后推動機床頂桿,直至機床頂桿到達指定的存放位置處。
[0019]通過上述描述可知,相比于【背景技術】中介紹的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存放架在頂桿支撐部上開設頂桿通過槽,并在頂桿通過槽的一端設置頂桿放置開口,如此即無需將機床頂桿抬升至整個機床頂桿高于頂桿支撐部的位置后再放下機床頂桿,也無需多次握持機床頂桿,進而縮短存放機床頂桿時所消耗的時間,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為傳統機床頂桿的存放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存放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存放架與機床頂桿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條形定位件與機床頂桿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0025]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存放架的部分結構軸測圖。
[0026]附圖標記說明:
[0027]10-安裝本體,11-支撐板;
[0028]20-機床頂桿,211-底部矩形框架,212-側部矩形框架,213-豎向加強桿,214-斜加強桿,22-條形定位件,23-第一安裝板,24-第二安裝板,25-擋桿,26-U型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0029]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機床頂桿的存放架,該存放架能夠縮短機床頂桿的存放操作所消耗的時間,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
[0030]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0031]如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機床頂桿的存放架,該存放架用于放置機床頂桿20,其包括安裝本體以及固定于該安裝本體上的頂桿支撐部,該頂桿支撐部可為一板件,其上開設頂桿通過槽,且其上具有第一頂桿支撐面和第二頂桿支撐面,第一頂桿支撐面和第二頂桿支撐面用于共同支撐機床頂桿20頭部的圓臺,上述頂桿通過槽的一端具有供機床頂桿20進入的頂桿放置開口。
[0032]一般地,頂桿支撐部可僅與機床頂桿20的頭部相作用,機床頂桿20的其他部分處于自由狀態,此時機床頂桿2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將沿豎直方向延伸,所以第一頂桿支撐面和第二頂桿支撐面上,靠近頂桿放置開口的一端可高于遠離頂桿放置開口的一端,以防機床頂桿20掉落。然而,此方案下整個存放架較高,不利于操作,且各機床頂桿20放置于頂桿支撐部上后,彼此將施加作用力,容易對機床頂桿20產生損壞,為此可使第一頂桿支撐面和第二頂桿支撐面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以解決此問題。
[0033]上述安裝本體的結構可靈活設置,只要能夠實現頂桿支撐部的安裝即可。為了得到一種結構相對比較簡單的安裝本體,且保證頂桿支撐部具有足夠的強度,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安裝本體包括底部矩形框架211、與底部矩形框架211垂直連接的側部矩形框架212、連接于側部矩形框架212的相對兩側邊之間的豎向加強桿213以及連接于底部矩形框架211與側部矩形框架212之間的斜加強桿214。
[0034]使用上述存放架時,將機床頂桿20抬高至機床頂桿20的圓臺高于頂桿通過槽,并操作機床頂桿20從頂桿放置開口處伸入頂桿通過槽,使得機床頂桿20的圓臺與第一頂桿支撐面和第二頂桿支撐面相接觸,然后推動機床頂桿20,直至機床頂桿20到達指定的存放位置處。
[0035]通過上述描述可知,相比于【背景技術】中介紹的內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存放架在頂桿支撐部上開設頂桿通過槽,并在頂桿通過槽的一端設置頂桿放置開口,如此即無需將機床頂桿20抬升至整個機床頂桿20高于頂桿支撐部的位置后再放下機床頂桿20,也無需多次握持機床頂桿20,進而縮短存放機床頂桿時所消耗的時間,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
[0036]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頂桿支撐部可包括多個間隔布置的條形定位件22,該條形定位件22可為條形平板,相鄰的兩個條形定位件22之間形成前述的頂桿通過槽,每個條形定位件22上均具有前述的第一頂桿支撐面和第二頂桿支撐面。此方案將頂桿支撐部設置為多個條形定位件22的組合,各條形定位件22均固定于安裝本體上,而頂桿定位槽的形成則是通過相鄰兩個條形定位件22之間的間隙形成的,相比于在板件上開設頂桿定位槽,本實施例不僅提高了整個頂桿支撐部與安裝本體之間的連接強度,同時無須專門開設頂板定位槽,使得整個存放架的加工工藝比較簡單。[0037]上一方案中,將機床頂桿20放置于條形定位件22上后,機床頂桿20的圓臺將突出于條形定位件22,此時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容易碰觸機床頂桿20,導致機床頂桿20出現晃動。為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頂桿支撐面和第二頂桿支撐面可均為斜面,頂桿通過槽為形成于第一頂桿支撐面與第二頂桿支撐面之間的V型通過槽,該V型通過槽的開口方向背離頂桿存放側,此處的頂桿存放側指的是機床頂桿20在存放狀態下所處的位置。如此改進后,即可適當調整相鄰兩個條形定位件22之間的距離,使得機床頂桿20與條形定位件22相作用后,可沉入V型通過槽內部,以使機床頂桿20上的圓臺內陷于頂桿支撐部,防止操作人員的其他操作致使機床頂桿20出現晃動。
[0038]如圖4所示,更進一步地,條形定位件22可為角鋼結構,該條形定位件22的兩個外表平面分別為第一頂桿支撐面和第二頂桿支撐面。角鋼結構的制造工藝簡單,且該角鋼結構使得第一頂桿支撐面和第二頂桿支撐面均為平面,更有利于穩定地支撐機床頂桿20。另外,第一頂桿支撐面和第二頂桿支撐面相對于豎直方向的夾角可為45°。
[0039]前述各方案中,機床頂桿20與頂桿支撐部相作用后可自由下垂,但此種方式下,機床頂桿20受到意外作用力后將產生晃動,嚴重時將與頂桿支撐部相脫離。為解決這一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存放架還包括相對于安裝本體固定的頂桿限位部,該頂桿限位部與安裝本體之間具有容置機床頂桿20的桿部的空間。上述頂桿限位部可為一半包圍的桿狀組件,該桿狀組件可直接固定于頂桿支撐部上。當機床頂桿20受力產生晃動時,頂桿限位部可防止機床頂桿20產生過大的位移,進而降低機床頂桿20脫離頂桿支撐部的幾率。
[0040]如圖5所示,在另一種實施例中,上述頂桿限位部可包括固定于安裝本體上的第一安裝板23、固定于安裝本體上的第二安裝板24以及兩端分別與第一安裝板23和第二安裝板24可拆卸連接的擋桿25,第一安裝板23和第二安裝板24均沿著頂桿通過槽的延伸方向延伸。將機床頂桿20放置于頂桿支撐部上之前,將擋桿25拆下,放置機床頂桿20即可不受其他部件的干涉影響,放置完機床頂桿20后,將擋桿25連接于第一安裝板23和第二安裝板24之間。顯然,此種結構便于放置機床頂桿20,同時整個頂桿限位部固定于安裝本體上,可避免對頂桿支撐部外側施加過大的力而導致頂桿支撐部發生撓性變形。
[0041]在上一方案的基礎上,可在第一安裝板23和第二安裝板24上均開設滑移孔,該滑移孔沿著頂桿通過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擋桿25的端部滑動配合于該滑移孔內。具體地,擋桿25可直接滑動配合與滑移孔內,其兩端與螺母螺紋配合以實現限位;當然,擋桿25上還可設置螺紋孔,螺紋緊固件可穿過滑移孔后與擋桿25連接。經過這一改進后,針對不同數量的機床頂桿20,可靈活調整擋桿25與第一安裝板23和第二安裝板24的連接位置,使得擋桿25盡可能地靠近機床頂桿20,進而更加有效地防止機床頂桿20出現過大的晃動。
[0042]優選地,擋桿25的端部還可通過U型螺栓26滑動配合于前述滑移孔內,擋桿25穿過U型螺栓26,U型螺栓26的兩端均穿過滑移孔。通常,擋桿25的尺寸較小,在其上加工螺紋孔比較困難,而采用U型螺栓即無需在擋桿25上加工螺紋孔,同時能夠提高擋桿25與第一安裝板23和第二安裝板24之間的連接強度。
[0043]上述第一安裝板23和第二安裝板24均可選為平板,但為了避免第一安裝板23和第二安裝板24在擋桿25的重力作用下發生過大的撓性變性,本實用新型實施將第一安裝板23和第二安裝板24中的至少一者設置為角鋼結構,且第一安裝板23和第二安裝板24的其中一個外表平面上開設滑移孔。更優選地,上述第一安裝板23和第二安裝板24的其中一個平面可位于水平面內,在該平面上設置滑移孔即可。
[0044]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機床頂桿的存放架,包括安裝本體以及固定于所述安裝本體上的頂桿支撐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支撐部上具有第一頂桿支撐面、第二頂桿支撐面以及開設于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與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之間的頂桿通過槽,所述頂桿通過槽的一端具有供機床頂桿進入的頂桿放置開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支撐部包括多個間隔布置的條形定位件(22),相鄰的兩個所述條形定位件(22)之間形成所述頂桿通過槽,每個所述條形定位件(22)上均具有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和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和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均為斜面,所述頂桿通過槽為形成于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與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之間的V型通過槽,所述V型通過槽的開口方向背離頂桿存放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形定位件(22)為角鋼結構,所述條形定位件(22)的兩個外表平面分別為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和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頂桿支撐面和所述第二頂桿支撐面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相對于所述安裝本體固定的頂桿限位部,所述頂桿限位部與所述安裝本體之間具有容置所述機床頂桿的桿部的空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限位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裝本體上的第一安裝板(23)、固定于上所述安裝本體上的第二安裝板(24)以及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安裝板(23)和所述第二安裝板(24)可拆卸連接的擋桿(25),所述第一安裝板(23)和所述第二安裝板(24)均沿著所述頂桿通過槽的延伸方向延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板(23)和所述第二安裝板(24)上均具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沿著所述頂桿通過槽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擋桿(25)的端部滑動配合于所述滑移孔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桿(25)的端部通過U型螺栓(26)滑動配合于所述滑移孔內,所述擋桿(25)穿過所述U型螺栓(26),所述U型螺栓(26)的兩端均穿過所述滑移孔。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板(23)和所述第二安裝板(24)均為角鋼結構,且所述第一安裝板(23)和所述第二安裝板(24)的其中一個外表平面位于水平面內。
【文檔編號】B25H3/04GK203818127SQ201420254924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5日
【發明者】陳世濤, 王海玲, 何鵬申, 徐曉明, 丁文軍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