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手治制夾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械手治制夾具,包括四個定位銷以及夾具本體,定位銷包括直徑為10mm的銷本體,銷本體的端部具有M6的螺紋,螺紋與機械手上的標準螺孔相配合,夾具本體上設置有四個與定位銷相配合的直徑為10mm的定位孔,四個定位孔的中心距為40mm×40mm,夾具本體上開設有長50mm寬5.5mm的腰形孔,定位孔兩兩分布于腰形孔的兩側,夾具本體的下部開設有9個螺孔,螺孔的15mm×15mm,四個定位銷固定于機械手上,通過與夾具本體上的定位孔相配合將機械手與夾具本體定位,此外通過一個M5的螺釘在腰形孔內將夾具本體定位,只需拆裝一個M5螺釘即可,提高機械手治具更換效率。
【專利說明】機械手治制夾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手治制夾具。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機械制手治具更換時比較費時,沒有專用夾具,需對機械手治具定位、上螺絲固定及調試每更換一套大約需15分鐘,更換速度較慢、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機械手治制夾具,提尚機械手治具更換效率。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機械手治制夾具,包括四個定位銷以及夾具本體,所述的定位銷包括直徑為10_的銷本體,所述的銷本體的端部具有M6的螺紋,所述的螺紋與機械手上的標準螺孔相配合,所述的夾具本體上設置有四個與所述的定位銷相配合的直徑為1mm的定位孔,四個所述的定位孔的中心距為40mmX40mm,所述的夾具本體上開設有長50_寬5.5mm的腰形孔,所述的定位孔兩兩分布于所述的腰形孔的兩側,所述的夾具本體的下部開設有9個螺孔,所述的螺孔的15mmX 15mm。
[0005]作為優選地,所述的夾具本體長為120mm,寬為90mm,高為10mm。
[0006]作為優選地,所述的夾具本體的四角具有圓弧倒角。
[0007]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四個定位銷固定于機械手上,通過與夾具本體上的定位孔相配合將機械手與夾具本體定位,此外通過一個M5的螺釘在腰形孔內將夾具本體定位,只需拆裝一個M5螺釘即可,提高機械手治具更換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0009]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0010]圖3為定位銷示意圖。
[0011]其中:1、定位銷;2、夾具本體;3、定位孔;4、腰形孔;5、螺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3]所有機械手翻轉板都有四個標準螺孔M6,中心距為40mmX40mm,為了實現快速更換,如圖1-圖3所示,一種機械手治制夾具,包括四個定位銷I以及夾具本體2,所述的定位銷I包括直徑為1mm的銷本體,所述的銷本體的端部具有M6的螺紋,所述的螺紋與機械手上的標準螺孔相配合,所述的夾具本體2上設置有四個與所述的定位銷相配合的直徑為1mm的定位孔3,四個所述的定位孔33的中心距為40mmX40mm,所述的夾具本體2上開設有長50mm寬5.5mm的腰形孔4,所述的定位孔3兩兩分布于所述的腰形孔4的兩側,所述的夾具本體2的下部開設有9個螺孔5,所述的螺孔5的15mmX 15mm,所述的夾具本體2長為120mm,寬為90mm,高為10mm,所述的夾具本2體的四角具有圓弧倒角。
[0014]原理:四個定位銷I固定于機械手上,通過與夾具本體2上的定位孔3相配合將機械手與夾具本體2定位,此外通過一個M5的螺釘在腰形孔4內將夾具本體2定位,只需拆裝一個M5螺釘即可。
[001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機械手治制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個定位銷以及夾具本體,所述的定位銷包括直徑為1mm的銷本體,所述的銷本體的端部具有M6的螺紋,所述的螺紋與機械手上的標準螺孔相配合,所述的夾具本體上設置有四個與所述的定位銷相配合的直徑為1mm的定位孔,四個所述的定位孔的中心距為40mmX40mm,所述的夾具本體上開設有長50mm寬5.5mm的腰形孔,所述的定位孔兩兩分布于所述的腰形孔的兩側,所述的夾具本體的下部開設有9個螺孔,所述的螺孔的15mm X 15mm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手治制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具本體長為120mm,寬為90臟,高為10mnin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械手治制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具本體的四角具有圓弧倒角。
【文檔編號】B25J19/00GK204209702SQ201420508719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5日
【發明者】嚴永剛 申請人:蘇州雙林汽車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