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沖鏈機上的裝置,尤其是指一種沖鏈機碼裝破損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拉鏈的長度涉及服裝或其它使用部位的閉合尺寸,是拉鏈的重要尺寸,拉鏈在漂染蒸燙處理的前后會產生變形,而長度尺寸差是考察其變形量的重要參數。拉鏈按包裝有碼裝和條裝之分,碼裝鏈帶是按長度來包裝、儲存和銷售的。
目前碼裝拉鏈加工時,是先在布帶上植牙,形成幾十甚至上百米的鏈帶,再通過沖鏈機進行定寸沖鏈除牙,使鏈帶上等間距地出現無鏈牙的鏈帶刀口,以生產出所需長度的鏈帶,兩鏈帶刀口之間就是成品拉鏈的鏈牙段。
拉鏈碼裝半成品在沖鏈之前,經常性出現布帶破損、缺口等異常,或者由于客戶下同一種訂單,只有長度不一樣而已(經常性出現長度偏差較小),操作員會在前一批碼裝所需長度到位時,剪一個缺口,方便區別。但沖鏈之后還有6道工序,而該缺口的拉鏈屬于廢品,造成了工序浪費,而且員工由于需要看多臺設備,有時候會沒有發現缺口,造成不同長度的拉鏈混在一起;目前的沖鏈機無法辨別碼裝異常,造成工序以及物料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沖鏈機碼裝破損檢測裝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沖鏈機無法辨別碼裝異常,造成工序以及物料的浪費,并且不易讓操作人員發現缺口,造成不同長度的拉鏈混在一起的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沖鏈機碼裝破損檢測裝置,包括成上下設置的壓鏈機構與導鏈機構,拉鏈壓設在所述壓鏈機構與導鏈機構之間并進行傳輸,還包括一紅外感應裝置,所述紅外感應裝置裝設于所述拉鏈下方并可感應到所述拉鏈。
進一步的,所述導鏈機構包括一口形架以及一裝設于該口形架中部的一形架,所述拉鏈沿所述一形架的長度方向進行傳送。
進一步的,所述紅外感應裝置包括兩個紅外線感應器,兩個所述紅外線感應器分別裝設于所述一形架與口形架之間形成的兩個間隙內。
進一步的,所述壓鏈機構包括兩個壓鏈板,兩個所述壓鏈板分別平行裝設于所述口形架兩個相對側邊的上側,并且所述一形架與該壓鏈板垂直。
進一步的,所述壓鏈板朝向所述口形架的一側開設有一用于通過所述拉鏈鏈牙帶的限位槽。
進一步的,所述導鏈機構的下側裝設有兩個支撐柱,所述紅外感應裝置位于兩個支撐柱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兩個支撐柱的底部裝設有一底座。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通過設置紅外感應裝置,當碼裝拉鏈從本實用新型經過時,拉鏈會把紅外感應裝置遮隱起來,紅外線不感應,設備照原來動作生產;當經過的碼裝拉鏈布帶存在其中一邊有缺口時,或者兩邊都有缺口時,外線線感應不到碼裝拉鏈,沖床就不下來沖鏈,即該條拉鏈的長度為上一條拉鏈的兩倍;同樣若沒有碼裝拉鏈經過時,紅外線感應器同樣感應不到碼裝拉鏈,沖床也不下來沖鏈,避免空切,提高了模具以及模具刀具的使用壽命。
2、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兩個紅外線感應器,可以分別對碼裝拉鏈上的兩個布帶進行感應,只要其中一個紅外線感應器感應到碼裝拉鏈布帶有缺口時,沖床就不下來沖鏈,提高檢測的準確性。
3、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限位槽,既能避免拉鏈鏈牙帶因為碰到壓鏈機構而受損,而且讓碼裝拉鏈能沿著該限位槽傳輸,從而保證了拉鏈在本實用新型上傳輸時位置的準確性。
4、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兩個支撐柱,既能起到支撐的作用,還能起到保護的作用,降低紅外感應裝置碰損的幾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拉鏈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和圖3。一種沖鏈機碼裝破損檢測裝置,其安裝于沖鏈設備繞帶裝置后面,于沖鏈模具前面,并且緊挨著沖鏈模具,并且其運行所需的動力由沖鏈設備本身的拉帶裝置提供。本實用新型包括成上下設置的壓鏈機構1與導鏈機構2,拉鏈3壓設在壓鏈機構1與導鏈機構2之間并進行傳輸,另外還包括一紅外感應裝置4,紅外感應裝置4裝設于拉鏈3下方并可感應到所述拉鏈3。通過設置紅外感應裝置4,當碼裝拉鏈3從本實用新型經過時,碼裝拉鏈3會把紅外感應裝置4遮隱起來,紅外線不感應,設備照原來動作生產;當經過的碼裝拉鏈布帶31存在其中一邊有缺口時,或者兩邊都有缺口時,紅外線感應不到碼裝拉鏈3,沖床就不下來沖鏈,由于該條拉鏈沒有被沖鏈,因此其長度為上一條拉鏈的兩倍,操作人員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出來;同樣若沒有碼裝拉鏈3經過時,紅外線感應器同樣感應不到碼裝拉鏈,沖床也不下來沖鏈,避免空切,提高了模具以及模具刀具的使用壽命。
參照圖1、圖2和圖3。導鏈機構2包括一口形架21以及一裝設于該口形架21中部的一形架22,拉鏈3沿一形架22的長度方向進行傳送。紅外感應裝置4包括兩個紅外線感應器41,兩個紅外線感應器41分別裝設于一形架22與口形架21之間形成的兩個間隙內。通過設置兩個紅外線感應器41,可以分別對碼裝拉鏈3上的兩個布帶31進行感應,只要其中一個紅外線感應器41感應到碼裝拉鏈布帶31有缺口時,沖床就不下來沖鏈,提高檢測的準確性。
參照圖1、圖2和圖3。壓鏈機構1包括兩個壓鏈板11,兩個壓鏈板11分別平行裝設于口形架21兩個相對側邊的上側,并且一形架22與該壓鏈板11垂直。壓鏈板11朝向口形架21的一側開設有一用于通過拉鏈鏈牙帶32的限位槽111。通過設置限位槽111,既能避免拉鏈鏈牙帶32因為碰到壓鏈機構1而受損,而且讓碼裝拉鏈3能沿著該限位槽111傳輸,從而保證了拉鏈3在本實用新型上傳輸時位置的準確性。
參照圖1、圖2和圖3。導鏈機構2的下側裝設有兩個支撐柱5,紅外感應裝置4位于兩個支撐柱5之間。通過設置兩個支撐柱5,既能起到支撐的作用,還能起到保護的作用,降低紅外感應裝置4碰損的幾率。所述兩個支撐柱5的底部裝設有一底座6。該底座6主要起到平衡的作用。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