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檢測用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觀察方向可調的升降式建筑檢測用打孔機。
背景技術:
在對房屋等建構造物體進行監理時,需要用到打開機對墻體或模板進行打開以進行對于的檢測。現有的打孔機存在以下不足:只能夠握持著電鉆進行鉆且打孔,到這揚起的粉塵會嗆到使用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在較遠處進行打孔和觀察且對能夠防止粉塵被使用者吸入的觀察方向可調的升降式建筑檢測用打孔機,解決了現有的打孔機只能夠握持住進行打孔而導致的粉塵會嗆到使用者的問題。
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觀察方向可調的升降式建筑檢測用打孔機,包括臺面和通過升降缸連接在臺面上的電鉆,所述臺面設有支撐腳和支撐桿,所述支撐腳設有減震結構和行走輪,所述支撐桿一端設有球形連接頭,所述球形連接頭同所述臺面球面鉸接連接在一起,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設有口罩和望遠鏡,所述口罩設有過濾器,所述升降缸通臺面焊接在一起。使用時,移動調整臺面位置調整電鉆的水平和升降缸升降調整電鉆上下位置到電鉆位置同需要打孔的位置對齊,然后進行打孔。調整位置和打孔時通過望遠鏡進行觀察,以便能夠遠距離觀察位置是否正確,口罩罩在嘴上防止粉塵吸入。口罩設有過濾器,粉塵效果好。支撐桿同臺面球面鉸接連接在一起,能夠方便地調整觀察角度到所需要的位置,且口罩能夠同步調整,使用時的方便性好。
作為優選,所述過濾器包括由前壁和圓筒形側壁構成的儲存筒,所述儲存筒的后端蓋有筒蓋,所述前壁設有進氣孔,筒蓋設有同所述口罩連接在一起的出氣孔,所述儲存筒內設有前過濾板和后過濾板,所述前過濾板和前壁之間圍成前降壓腔,所述前過濾板和后過濾板之間形成過濾材料儲存腔,所述后過濾板和所述筒蓋之間形成后降壓腔,所述后降壓腔內設有覆蓋在所述后過濾板上且通過壓持架固定的第一濾紙,所述壓持架包括壓環和遮擋住出氣孔的通過連接筋同支持環連接在一起的擾流板,所述第一濾紙的邊緣夾持在所述壓環和后過濾板之間,所述第一濾紙的一側表面設有若干依次套設在一起的環槽、另一側表面對應環槽的部位設有環形凸峰。通過設置前過濾板和后過濾板在儲存筒內分割出位于進氣孔內端的前降壓腔和位于出氣孔內端的后降壓腔,能夠提高進出氣時的通暢性。在后降壓腔設置第一濾紙,能夠提高過濾效果。設置壓持架夾持住濾紙,能夠避讓吸氣時第一濾紙產生浮起而堵住出氣孔。壓持架設置擾流板遮擋住出氣孔,能夠對出氣產生擾流作用,使得出氣更為均勻的經過第一濾紙流出。第一濾紙的一側表面設置環槽、另一側表面對應環槽的部位設有環形凸峰,能夠增大濾紙過濾面積,環形槽能使得氣流在此形成環流而起到緩流作用。環形槽的設置使得無論本實用新型如何周向滾動時,各個環形槽中擋下的顆粒物不容易掉落在一起而堆積在一個局部,不容易產生二次揚塵。
作為優選,所述壓環包括基段和擴口段,所述連接筋連接在所述基段,所述基段和擴口段之間形成后過濾板支撐臺階,所述后過濾板穿設在所述擴口段內且將所述第一濾紙的邊緣壓持在所述后過濾板支撐臺階上。能夠提高后過濾板和壓持架對第一濾紙的夾持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壓環的外周面上設有沿壓環周向延伸的環形降阻槽。能夠使得將壓持架在儲存筒內移動時省力方便順暢。還能夠降低本實用新型的重量,使得佩戴時更為方便,不容易因為過重而導致呼吸器容易滑落。
作為優選,所述降阻槽位于所述基段的外周面上。能夠使得擴口段的壁厚可以制作地較薄,起到進一步降低重量的作用。
作為優選,所述降阻槽延伸至所述基段遠離所述擴口段一端的端面。能夠提高將壓持架插入儲存筒內時的方便性。
作為優選,所述筒蓋包括后壁和插接筒,所述出氣孔設置在所述后壁上,所述插接筒的外徑小于所述圓筒形側壁的內徑,所述插接筒設有收口段,所述收口段的內外表面的母線都為弧線,所述后過濾板支撐在所述收口段的端面上,所述插接筒的外表面設有沿插接筒周向延伸的環形抓手槽,所述基段位于所述收口段內,所述收口段抵接在所述擴口段上。筒蓋能夠起到將壓持架按壓在后過濾板時的作用。
作為優選,所述插接筒的外表面設有沿插接筒周向延伸的環形抓手槽。使用時,通過手指握持在環形抓手槽中而拿筒蓋,拿筒蓋時的方便性好。
作為優選,所述后壁的外表面為凸面。拿筒蓋時,筒蓋的外表面不會對使用者的手造成不適感,提高了握持筒蓋時的舒適性。
作為優選,所述插接筒內表面對應所述抓手槽的部位形成內凸環。能夠提高插接筒的結構強度。
作為優選,所述內凸環和后壁之間形成納污槽。能夠對污染物進行收集,防止污染物積集在出氣孔而被再次揚起。
作為優選,所述出氣孔和進氣孔都設有內翻邊。能夠防止手指伸入到進出氣孔中去扣本實用新型時,進氣孔割傷使用者的手。安全性好。
作為優選,所述后過濾板設有朝過濾材料儲存腔翻轉的環形凸緣,所述環形凸緣和后過濾板之間形成濾紙容納腔,所述濾紙容納腔內設有第二濾紙,所述環形凸緣設有沿后過濾板中心線方向分布的插接段和限擺段,所述插接段穿設在所述擴口段內,所述限擺段的外徑大于所述插接段的外徑。能夠使得濾紙可靠地覆蓋在過濾板上而不容易產生移位而導致過濾板裸露。過濾效果好。能夠有效防止后過濾板同壓持板之間、過濾板同儲存筒之間產生晃動現象。
作為優選,所述插接段和限擺段之間設有外錐面段,所述外錐面段插接在所述擴口段內且同所述擴口段錐面配合抵接在一起。能夠使得前過濾板和隔離板之間的連接更為可靠和方便。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作業方便;尤其能夠方便地高度較高的部位進行打孔;設置望遠鏡,能夠方便地遠距離觀察到孔位是否對;設置口罩,能夠粉塵;口罩和望遠鏡位于同一支撐桿時且支撐桿球面鉸接于臺面,能夠方便地調整觀察角度且調整觀察角度時口罩能夠同步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過濾器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臺面1、支撐桿2、球形連接頭21、望遠鏡22、電鉆3、口罩4、升降缸5、連接邊51、支撐腳6、過濾器7、儲存筒71、前壁711、圓筒形側壁712、進氣孔713、進氣孔部內翻邊714、環形壓持架支撐臺階715、前降壓腔716、過濾材料儲存腔717、后降壓腔718、筒蓋72、后壁721、插接筒722、收口段7221、出氣孔723、出氣孔部內翻邊724、抓手槽725、內凸環726、納污槽727、壓持架73、壓環731、基段7311、擴口段7312、后過濾板支撐臺階7313、降阻槽7314、擾流板732、連接筋733、后過濾板74、環形凸緣741、插接段7411、外錐面段7412、限擺段7413、濾紙容納腔742、前過濾板75、第一濾紙76、環槽761、環形凸峰762、第二濾紙7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參見圖1,一種觀察方向可調的升降式建筑檢測用打孔機,包括臺面1、支撐桿2和電鉆3。支撐桿2一端設有球形連接頭21。球形連接頭21同臺面1球面鉸接連接在一起。支撐桿2的另一端設有望遠鏡22和口罩4。口罩4設有過濾器7。
電鉆3通過升降缸5支撐在臺面上。升降缸5同臺面1焊接在一起。
臺面1設有支撐腳6。支撐腳6設有行走輪97。行走輪97為球形滾輪。
參見圖2,過濾器7包括儲存筒71和筒蓋72。
儲存筒71為不銹鋼結構。儲存筒71由前壁711和圓筒形側壁712構成。前壁711設有進氣孔713。進氣孔713設有進氣孔部內翻邊714。前壁711內表面的母線為弧線。前壁711和圓筒形側壁712的連接處設有沿圓筒形側壁周向延伸的環形壓持架支撐臺階715。儲存筒71內從前到后依次設有前過濾板75、后過濾板74和壓持架73。前過濾板75和前壁711之間圍成前降壓腔716。前過濾板75支撐在環形壓持架支撐臺階715上。后過濾板74和前過濾板75之間形成過濾材料儲存腔717。使用時過濾材料儲存腔內填充有過濾材料如活性炭。后過濾板74和筒蓋72之間形成后降壓腔718。前過濾板75位于過濾材料儲存腔的一側和后過濾板74位于過濾材料儲存腔的一側都設有第二濾紙77。第二濾紙77為平板結構。后過濾板74和壓持架73之間設有第一濾紙76。第一濾紙76的一側表面設有若干依次套設在一起的環槽761、另一側表面對應環槽的部位設有環形凸峰762。壓持架73包括壓環731和擾流板732。擾流板732正對出氣孔723而遮擋住出氣孔723。擾流板732通過若干沿壓環731周向分布的連接筋733同壓環731連接在一起。第二濾紙776的邊緣通過壓環731壓持在后過濾板74支撐上。
筒蓋72包括后壁721和插接筒722。后壁721的外表面為凸面。后壁721設有出氣孔723。筒蓋72同口罩4連接在一起為出氣孔723同口罩中的洞對齊而實現連通。出氣孔723設有出氣孔部內翻邊724。插接筒722的外徑小于圓筒形側壁712的內徑。插接筒722設有收口段7221。收口段7221的內外表面的母線都為弧線。壓持架73支撐在收口段7221的端面上。插接筒722的外表面設有環形抓手槽725。抓手槽725沿插接筒722周向延伸。插接筒722內表面對應抓手槽的部位形成內凸環726。內凸環726和后壁721之間形成納污槽727。
參見圖3,壓環731包括基段7311和擴口段7312。連接筋733連接在基段7311的內周面上。基段7311和擴口段7312之間形成后過濾板支撐臺階7313。壓環731的外周面上設有沿壓環周向延伸的環形降阻槽7314。降阻槽7314位于基段7311的外周面上。降阻槽7314延伸至基段7311遠離所述擴口段一端的端面。收口段7221經降阻槽7314插入而支撐在擴口段7312上。后過濾板74設有朝遠離壓持架一側翻轉的環形凸緣741。環形凸緣741和后過濾板74之間形成濾紙容納腔742。覆蓋后過濾板的第二濾紙77位于濾紙容納腔742內。環形凸緣741設有沿前過濾板中心線方向分布的插接段7411、外錐面段7412和限擺段7413。插接段7411穿設在擴口段7312內而將第一濾紙76的邊緣壓持在后過濾板支撐臺階7313上。外錐面段7412也插接在擴口段7312內且同擴口段錐面配合而將第一濾紙76的邊緣壓持住。限擺段7413的外徑大于插接段7411的外徑。
參見圖1,使用時,移動臺面1來改變電鉆3的水平位置,通過升降缸5來調整電鉆3的上下位置,使得電鉆3同對應打孔的部位對齊,然后進行打孔,打孔和調節的過程中,眼睛對齊望遠鏡22、口罩4罩在使用者的嘴部。通過轉動支撐桿2來調整望遠鏡22的角度到能夠觀察到打孔部位。空氣經過濾器7過濾后進入口罩4然后進入使用者的肺部。